新课程实施中“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福建省教育厅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新课程实施中“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主讲:福州一中唐鸣•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学研究的重心,应该转移到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建设上。(语文课程的建设主要是指校本课程的开发,这里不做展开)我主要谈谈“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这是当务之急的一项任务。一.“语文教学内容”现状分析•王荣生老师在《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P.10页)中说道:“不少时候,语文教师在教的,还是小集团内流行的或个人随意产生的‘知识’,它们从来没有被要求作学理的审查,在被剥夺权利的同时,语文教师往往是‘我以为’式的即兴‘创制’、僵化、呆板和随意性过大并存,这是语文教学内容的严重问题。”他还指出:“当前最迫切的工作,可能应将突破口由对资源材料和教学法的依赖,转到对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研制的注重上。”(P.14页)•我国的语文教材是“文选型”,在课堂里“教什么”,很大程度上由教师把握,如果教师的专业能力达不到可依赖的水准,就很容易产生不适当的教学内容。•常常我们会说“教无定法”,这个“教”不仅是指教学方法,也可以指教学内容;没有最好,只有合适。那么合适这个标准又是如何界定?怎么才算合适?是听课老师的感觉,还是说课老师的感觉,抑或是听课学生的感觉和收获?•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看学生这一头,学生学到了什么?在心里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学生感兴趣吗?爱听你说的内容吗?你说课的内容或引发学生讨论的内容有价值吗?•例如:在2005年《人民教育》第2期上有一组文章,介绍王老师上的那堂公开课《错误》(郑愁予的一首小诗)。王老师用“以诗解诗”的教法几乎是满堂灌,是非常传统的。听课的人有的从中看到了新课程理念没有被落实的尴尬,有的人却认为它直抵诗歌或者语文教学的本质内容。•之所以分歧如此之大,我以为还在于该教什么内容的认识上不一致。由于没有明确的、统一的、公认的、经过学理论证的、有推广意义的语文教学内容,才会出现这种评价的随意性。•再比如原高三第六册是《红楼梦》专题,新教材在必修3中只选了一篇(内容丰富的选择哪些内容来教)。不同的老师也会有不同的教学内容:《红楼梦》的政治背景研究;《红楼梦》建筑风格研究;《红楼梦》诗词研究;《红楼梦》人物关系研究;《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研究;宝黛爱情研究;或某一人物研究等等。哪些内容该教,哪些内容不该教,哪些内容必教,哪些内容可教可不教,是我们备课时遇到的大难题。•王荣生老师在《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P.2页)中说道:“据研究,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出在‘教学内容’上。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语文教学内容与目标不一致,甚至截然相对;•②语文教学内容不正确,且数量不少;•③语文教学内容以一种极不确定的面目呈现,有时笼统得几无内容;•④许多迫切需要教的,无内容;•⑤充塞着不少乱七八糟的内容。•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复杂的,包括语文课程目标不够清晰具体、语文课程研制有疏漏、语文教材编制落后、语文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较低等。因此,对于体现新理念的语文教学内容,迫切需要加以梳理和提炼,广大语文教师也迫切需要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例如:在必修1《金岳霖先生》教材的“研讨与练习”(二)中设置了这样一道题目:“本单元学了几篇写人记事的散文,现在归纳总结一下你的阅读体会。下面提供一些思路(也可另找思路),请你就其中一个思路,对这几篇课文进行综合探究,并与同学研讨:•1.找准人物的特点,尤其是主要特点;•2.选取最能表现人物特点和文章主题的材料;•3.恰当有序地安排材料,使文章成为有机整体;•4.综合运用多种写作方法;•5.语言各具特色。•这一组题目的2、3、4、5小题的引导偏离了本单元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应是“仔细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让学生感悟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在人物的一言一行中感到心灵的震撼。而这些题目侧重于写作技巧,不是本单元的重点。而教材篇后题目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确定。•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是单篇选文的教学。那么就单篇选文而言,语文教材所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应该是:这篇选文“一般应该教什么?”•遗憾的是,我们的语文教材对此往往含混其词,似是而非。•在“思考和练习”里(现在改称“探究”“讨论”之类),比如《项链》,某一教材的《教师教学用书》要师生在课堂里做这样的“问题讨论”:•“在小说中,玛蒂尔德是个什么样的人物?是一个爱慕虚荣、追求奢华生活可厌可悲的人物,还是一个在命运的作弄中坚守自己人格尊严亦可悲亦可敬的人物?对于这个人物,你是悲悯同情,亦或是赞美敬重?或者只是鄙夷她?”•应该说,这道题体现了现代的阅读观念,也吸收了最新研究成果,具有相当高的水准。即便如此,这道题究竟想让教师“教什么”,还是颇费思量的。事实上,这道题可能牵引出许许多多的“课程教学内容”:•①得出该问题的答案——过去只允许一个“标准答案”,现在鼓励多种可能的答案。•②学习人物形象的概括方法中的某一点,比如如何表述。•③领会小说人物和主题的关系。•④理解《项链》的主题。•⑤感受小说主题的复杂性和丰富性。•⑥体会阅读视野与小说阐释的关系。•⑦感受(反思)阅读者所获得的情感体验与文本注视点的关联。•⑧扩展对“人”、对“人生”的理解,即理解(反思)小说对读者的影响。•⑨学习文学作品的一种解读方法:系统、理性地分析阅读感受,自圆其说地阐发观点(评论)。•⑩体验小说阅读的一种方式:众人共同阅读,或者叫碰撞式阅读。●⑾从当时法国的社会背景切入感受主人公的命运及主题。•那么教材究竟想(意图)以哪一点作为这节课这道题的“课程教学内容”呢?对不起,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备课时“揣摩”了。以上列举的,相互之间或可关联或有贯通,那么在这节课的这道题关联哪些点、贯通哪些点呢?对不起;这又需要教师在备课时“揣摩”。真实的情况,很可能教材编制者压根就没有把哪一点、关联哪些、贯通哪些作为问题来考虑过,因而背后也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供揣摩——围绕这道题的这节课“教什么”,其实是要靠老师来“生产”的。•这等于把“语文课程教学内容”(一般应该教什么)的研制任务,转嫁给了教师。紧接着,“通常可以用什么去教”这一教材编制者本该完成的工作,也转嫁给了教师。因为在“教什么”上不确定,“用什么去教”的设计便不会有合适的着落;而一旦教师“生产”出围绕这道题的“课程内容”,他势必要面对“用什么去教”的问题。这就意味着本来是教学专家的语文教师,现在被要求同时还要充任语文课程专家和语文教材专家。这造成了语文教学内容的种种复杂情况,也给语文教师带来了莫大的负担。二.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我们开展了以“语文教学内容”为主题的系列教研活动。附研讨会提纲:关于“语文教学内容”的暑期研讨提纲(2006.7)•在2005年底全组的教研活动中,大家基本认同了当前语文教学最突出的问题,并不是“怎么教”,而是“教什么”,主要表现为教完一篇课文,往往“不知道教了什么”,或自以为“教了什么”,而实际上学生并没有“真正学到了什么”。这是教学效率不高的主要症结所在。解决这一问题,非朝夕之功,需要对情况作调查分析和深入研讨。为了使研讨的话题能够集中一些,仍考虑以王荣生的观点为依据,请参与讨论的诸位主要参读王的《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第44页—67页的内容,准备讨论下列几个问题——(一)、在我们的教学中,下面哪一种情况比较普遍?为什么?请加以分析。•1、教学内容与课程内容目标不相一致,甚至截然相反;•2、内容不正确(是由教材编撰者现在练习部分“自行生产”的);•3、内容以一种不确定的面目出现,有时笼统得几无内容;•4、无内容,不知道教什么。(二)、如果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建议”中,率先选择出若干作为我们“用教材教”的课程教学内容,你认为有哪些可选(既容易落实,也便于检查和评价)?•(三)、如何确定一篇课文合适的教学内容?其依据是什么?请结合原高一或高二的一篇课文为例做说明。•(四)、如何看待“学校语文知识教学”的现状?你对“语文知识的除旧纳新”有什么建议?王荣生认为语文课程的主体内容,应该是“语识”,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你认为对高中的学生来说,最需要的语文知识有哪些?王著中引用了北京师大王宁教授关于“语言修养”的意见(第49页),是否可以作为我们研究确定“学校语文知识教学内容”的参考?•(五)、下学年开学,就语文教学内容问题,教研组是否可能向各备课组提出若干统一要求(最基本要求)?或者就此制定出评课的若干指标?•经过讨论,我们在必修1必修2中选出了第一批“定篇篇目”:•必修(1)•1.沁园春长沙2.再别康桥3.错误4.兰亭集序5.赤壁赋•6.纪念刘和珍君7.金岳霖先生8.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9.包身工•必修(2)•1.荷塘月色2.故都的秋3.诗经氓4.离骚5.烛之武退秦师6.荆柯刺秦王7.鸿门宴8.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9.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如何确定教学内容?•1.先问自己这一篇为什么要“学”。如果回答因为是精品甚至是经典。那么,让学生知道“精”之所以为“精”,“典”之所以为“典”,就是这一篇的教学内容。如果回答的是,因为既然编进了书本所以要学,那么实际上学不学它也就无所谓了,还教什么?•2.再问这一篇为什么需要“教”。通常一篇文章不“教”也能“学”懂,否则它先就不会有读者。那么为什么还需要“教”?你应该找出需要“教”的三条五条理由,再根据“课标”、“学情”等筛选提炼一下,教学内容就出来了。•3.最后,你还是先要确定“什么不教”。学生(一般)已经知道的“不教”,今天学生还不需要知道的“不教”,不是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不教”。尽可能多剔除“不需要教”的,才能把教学内容提炼得很精粹,任务规定得很集中。读一读陈钟梁教《风筝》的课堂实录,可能茅塞顿开。●如何进入课文的分析?•1.不同类型(文体)的课文有不同的进入方式。但是首先还是要明确为什么需要分析。一篇好文章,本是有机的整体,干吗要去分析它?分析的目的,在于揭示,在于披文入情,提要钩玄,通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抵达言辞的内蕴。分析不是肢解,不是剁碎,分析之后,是让读者更容易看到整体,是从局部或细部识通篇,窥全豹。现在主张不论教什么课文,都先“整体感知”,但整体感知却并不一定非从“整体”入手不可,有时从一个字词、一截短语、一个句子,也可以感知通篇文章,甚至把握全文的主旨。例如教《兰亭集序》,问其中的“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一句是怎么来的?让学生从这一句上下寻绎,了解作者整体的构思,行文的脉络。所以说,从哪里进入,是可以因文而异,也可以根据教师的匠心独运,做出最佳选择。2.不管是否按照课文的顺序教,进入“分析”的方法大体有三种:•其一是寻找“紧要语”(朱熹)。包括孙绍振老师所说的“关键词”,或文章中精要、精彩、精妙的语句。•其二是发现“关节眼”。也就是通篇文字的联络照应。不仅是段与段之间的衔接,更有词语句子的配合呼应。•其三是比较“新异处”。这一般是在和(同类)的其他作家作品做比较中,发现其内容的丰富深刻,形式的独特新颖等。•我们尽量设置好每篇课文的优秀问题(或课题)。•优秀体现在:能总领全文主要内容,有吸引力,有价值。•例1:纪念刘和珍君•全文紧紧抓住第七小节的一句话:“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例2:金岳霖先生•全文紧紧抓住这句话“谁也不会知道这位老先生是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例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全文围绕第3段“导语”——“每天都有人从世界各地来到布热金卡——这里也许是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来人的目的各不相同——有人为了亲眼看看事情是不是像说的那样可怕,有人为了不使自己忘记过去,也有人想通过访问死难者受折磨的场所,来向他们致敬。”•例4:包身工设置两个问题:•1.从课文中筛选出有关信息,给“包身工”下一个定义或做诠释。(注意文中来源、方式、做工地、付出、得到、结局、作者评价等处(可在文中找到16、17处)(归纳后写200字左右说明性文字)。•2.归纳后只有200字左右的说明性

1 / 4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