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5+高中历史选修(1-2)-2017年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历史分项版汇编+Word版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考点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梭伦改革01.(江苏省盐城中学2017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最后一卷)历史试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摘自《商君书》材料二我已将适当的权力给予民众,绝不会故意剥削或纵情泛滥,就是那些富有和高贵的人士,提出的忠告在于知耻和守分,执着盾牌我屹立在两派之间,双方的权利不可以相互侵犯。——梭伦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事商贾”带来的危害,指出商鞅变法中经济政策的指导思想。(2)材料二的诗句体现了梭伦怎样的改革理念?结合梭伦改革内容,举一例说明。指出梭伦的这一改革理念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一场成功的改革,改革者必须注意的策略是什么?【答案】(1)危害:导致农业劳动力减少,影响农业生产和兵源;难以实现富国强兵。思想:重农抑商(2)理念:中庸(或折中、不偏不倚)举例:财产等级制等影响:缓解社会矛盾,减少变法阻力,推动改革成功。(3)先进的理念;协调或兼顾各阶层利益,处理好国家富强、民众裕乐的关系。【解析】(1)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可以概括出导致农业劳动力减少,影响农业生产和兵源;由“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可以概括出难以实现富国强兵,在诸侯争霸中将处于不利地位。第二问结合材料和所学不难概括出重农抑商的政策。(2)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执着盾牌我屹立在两派之间,双方的权利不可以相互侵犯”可以概括出梭伦改革的理念是中庸。第二问只需结合梭伦改革的内容来说明中庸的积极作用。如实行财产等级制,既照顾了贵族的利益又兼顾了工商业奴隶主的权力,可以缓解社会矛盾,减少变法阻力,推动改革成功。(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执政者的理念以及国内各级利益等方面来分析答案。学*02.(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20周周测文综历史试题)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公元前122年,盖约当选为罗马保民官后提出了以下一些改革法案:措施内容或结果一、土地法限定每家占有的土地,凡超过的全部交还国库,然后分块分配给贫穷农民世袭使用,但禁止出售和转让二、粮食法规定从国库中拿出粮食来,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出售给贫困的居民三、修筑道路法使城市贫民得到工作的机会四、亚细亚行省法把新设的亚细亚行省交给骑士承包税收,以满足骑士阶层的要求五、审判法在原来由元老担任的300名法官外,另增加,300名骑士出身的法官六、公民权法给拉丁人和意大利同盟者以罗马公民权;但罗马公民不论哪个阶层都不愿让非罗马人分享公民权。因为引起普遍的不满,他在竞选第三任保民官时落选了(1)根据材料,分析盖约改革法案的历史作用。(2)根据材料,简要评价盖约改革。【答案】作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和骑士的利益,有利于社会矛盾的缓和;使盖约获得了更广泛的支持者;但是限制大土地所有者的利益和提出公民权法也成为他落选的重要原因。评价:盖约的改革顺应了当时罗马帝国不断扩大的发展趋势;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主政治以及公民平等的思想。03.(2017届湖北省六校联合体高三4月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材料雅典历史上有两次重要的改革。公元前621年,在平民的压力下,贵族表示让步,授权执政官德拉古进行改革,制定了成文法。德拉古制定的法律,课罪极重,处刑严峻。他仍站在氏族权贵一边,从维护贵族的利益和安全出发,竟允许债权人可以将逾期不能归还负债的债务人及其家属卖至国外或沦为奴隶。对纵火、杀人、渎神乃至一般的盗窃,即使只是盗窃水果或蔬菜,也都要一律处以死刑。公元前594年,梭伦在平民的支持下,当选为首席执政官,并进行了重大的政治改革。梭伦改革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最主要的是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债,取消以往一切公私债务,废除债务奴隶制,并由国家赎田为负债而被到国外为奴的雅典人。这一法案,以“解负令”闻名,在政治制度上,梭伦根据财产多少将全体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摘编自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1)比较材料中提到的两次改革的异同点。(2)对材料中提到的两次改革进行简要评价。【答案】(1)同:目的都在缓和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性质都是奴隶主阶级为稳固统治而进行的改革。异:德拉古侧重于用严酷的法律制裁债务人和平民,以稳定秩序;梭伦改革侧重于改善债务人和平民的经济地位,提高平民的政治地位,以缓和矛盾。(2)评价:两次改革都旨在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德拉古的改革刑罚残酷,使得平民反贵族的斗争更加激烈;梭伦改革运用中庸手段缓和矛盾,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名师点睛】比较雅典两次改革的异同,主要从背景、内容、结果、性质方面分析,评价改革主要依据改革的性质、内容、结果、影响分析。03.(2017届山西省三区八校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他(梭伦)把雅典公民按土地收入和财产的多少分为四个等级。第一、二等级能够担任执政官等高级官职,第三等级能担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官职。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对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雅典公民必须让儿子学会一门手艺,否则儿子可拒绝赡养其父;鼓励葡萄酒、橄榄油等产品出口。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史记·商君列传》请回答:(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对本国的政治制度建设和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不同影响。【答案】(1)措施:梭伦改革:政治上,确立财产等级制,按不同等级分配政治权利;经济上,鼓励发展工商业。商鞅变法:政治上,实行军功授爵、郡县制;经济上,奖励耕织,重农抑商。(2)不同影响:制度建设:梭伦改革为雅典从贵族政治向民主政治的转型奠定了基础;商鞅变法推动了秦国从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的转型。学*经济发展:梭伦改革促进了雅典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而商鞅变法有利于小农经济的确立和发展。考点二: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商鞅变法01.(苏州市2017届高三调研模拟测试历史试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有学者认为:任何一场改革,如果缺乏全民共识,不能构建上下认同的所谓“核心价值观”,改革是很难取得成功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国商鞅变法成效显著,与秦孝公“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的心理压力,商鞅“法及太子,黥劓其傅”的变法策略,“疑行无名,疑事无功”的变法手段(注:商鞅“徙木”),变法措施与历史传统(注:“尚首功”)的有机结合等是分不开的。——杨庆博、章传文《商鞅变法成效显著的非主流原因探析》材料二:新政立法本意,亦有招受当时反对处。……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迹近为政府敛财。……“举一偏而尽沮公议,因小事而先失众心”。……安石最大的弊病,还在仅看重死的法制,而忽视了活的人事。——钱穆《国史大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为解决“疑行无名,疑事无功”的其他措施和体现“与历史传统有机结合”的措施。(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钱穆批评“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迹近为政府敛财”的理由。(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影响两次改革成败的共同因素,并分析两侧材料研究改革成败的共同视角。【答案】(1)“取信于民”:重视农桑,奖励耕织;“与历史传统有机结合”: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2)理由:①青苗法:强制农民借贷,利息偏高,农民负担依然沉重,成为政府掠夺民间财富的手段;②募役法:免役钱不断增加,对穷人是沉重的负担,以增加税赋的方式直接为国家敛财。(3)主要因素:①上下对改革的认同程度;②法制的保障程度;③对民意、民生的关注程度。共同视角:对改革的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问题。【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一“疑行无名,疑事无功”、“变法措施与历史传统的有机结合等是分不开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重视农桑、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等方面指出商鞅变法为解决“疑行无名,疑事无功”的其他措施和体现“与历史传统有机结合”的措施。(2)本题根据材料二“举一偏而尽沮公议,因小事而先失众心”,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青苗法和募役法加重穷人负担的角度概括钱穆批评“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迹近为政府敛财”的理由。(3)本题根据材料“缺乏全民共识,不能构建上下认同的所谓‘核心价值观’,改革是很难取得成功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上下对改革的认同程度、法制的保障程度、对民意民生的关注程度概括影响两次改革成败的共同因素。再从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问题的角度分析两则材料研究改革成败的共同视角。02.(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5月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赵国本是晋国异姓卿大夫,属三晋之一,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认韩、赵、魏为诸侯。而此时,魏国因魏文侯、李悝变法早已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国。它占硕了河西地,又越赵国占领中山,形成了对赵国的包围。于是,在正式成为诸侯的同年,赵烈侯在相国公仲连的支持下,起用荀欣、徐越、牛畜等人进行改革。烈侯以荀欣为中尉,“选练举贤,任官使能”,力图形成严格有效的官僚体系。以徐越为内史,节财俭用,用以富国,宽减民力。又接受牛畜建议,“以仁义,约以王道”.反对穷兵黩武,用儒家仁义礼治教化民众。同时制定国律,明确法令。改革颇有成效。烈侯死后,敬侯承继功业,赵国得以“兵不倾于敌国,地不亏于四邻.内无君臣百官之乱,外无诸侯娜国之患”。但这次改革很不彻底,突显儒家“王道”思想对旧观念冲击有限,贵族政治痕迹仍很明显,贵族在重大事件的决策中仍举足轻重。——摘编自《论赵国历史上的改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赵烈侯改革的主要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赵烈侯改革。【答案】(1)背景:政治: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区域性的中央集权国家逐渐形成);改革图强成为时代潮流;思想:百家争鸣,儒家,法家等思想影晌较大。(2)积极:顺应了战国时代变法图强和封建化的历史潮流;官僚政治的实行,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节俭财用有利于积累财富,减轻民众负担缓和社会矛盾;“王道”思想的推行,有利于营造宽松的社会环境,发展生产、凝聚国力;改革有利于赵国国力的增强,影响了战国时期诸候争霸的格局。局限:改革很不彻底,对奴隶制和旧观念的冲击有限,制约着赵国的进一步发展。【解析】(1)从“它占硕了河西地,又越赵国占领中山,形成了对赵国的包围。”可以得出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从“魏国因魏文侯、李悝变法早已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国。”可以得出改革图强成为时代潮流。结合所学知识,在当时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儒家、法家等思想影响深远。(2)评价历史事件要一分为二的看待,我们要从积极和不足两个方面来看待这次改革。首先,他的改革顺应了战国时代变法图强和封建化的历史潮流;官僚政治的实行,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此外,具体措施中涉及了对人民负担的减轻,有助于稳定社会,发展生产。局限之处也很明显,改革很不彻底,对奴隶制和旧观念的冲击有限,这些都制约着赵国的进一步发展。03.(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考前得分训练(五)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春秋时期以车兵为主、步兵为辅,到战国时期逐渐变成以步兵为主、车兵为辅。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由于征兵范围的扩大,大批原来居于鄙野的农民被征入伍,他们身份较低,宜于编为步兵;二是车兵受地形条件限制,不能在山林险胆的地区作战;三是坚韧锋利的铁兵器和远射有力的机弩广泛使用,往往使排列整齐的车兵受到巨大

1 / 5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