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如何发展农业保险LOGO如何发展农业保险农业保险是指专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保险。农业保险是商品经济(特别是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外农经专家认为:农业科技、农业投入、农业保险是现代农业发展,特别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现代农业承受着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的威胁,这些风险的存在和发生,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农业经济现实的“弱质”状况,加之超小规模的农户分散经营,造成LOGO了农业风险机制的脆弱性,我国农民的收益和农业经济处在一种极度的不确定性状态,客观需要创建一种转移分散风险、分摊经济损失的风险管理机制,现代农业保险具有这一功能。农业保险的发展,对保障农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LOGO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我国农业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近几年常年农作物受灾面积7亿多亩,约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3,成灾率50%左右,因干旱、洪涝、台风、低温冻害等气象灾害损失粮食1000亿斤左右,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元。自然灾害可以分为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宇宙灾害。气象灾害发生在大气圈,包括的种类有台风、干旱、寒潮、暴雨洪涝、强对流天气、干热风、森林火灾...LOGO旱灾:旱灾是影响粮食生产的最大灾种:近五、六年,农作物年均因旱受灾2.9亿亩,其中成灾1.6亿亩,绝收2900多万亩,分别占各种自然灾害农作物总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的47%、49%和41%。因旱灾年均损失粮食390多亿斤,占因自然灾害损失粮食的50%。洪涝:我国是世界上洪涝灾害发生最频繁的国家,自1970年代以来一直呈波动上升的趋势。近5年,农作物年均因洪涝受灾1.3亿亩,其中成灾6900多万亩,绝收1900万亩,分别占各种自然灾害农作物总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的21%、21%和27%。因洪涝灾害年均损失粮食210多亿斤,占因自然灾害损失粮食的28%。LOGO自然灾害LOGO自然灾害LOGO自然灾害LOGO自然灾害LOGO我国农业保险统计分析图2011年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保费来源结构图农民缴纳20.00%其他来源10.00%中央财政保费补贴40.00%地市县财政保费补贴15.00%省级财政保费补贴15.00%LOGO我国农业保险统计分析图风灾13.33%雹灾6.67%干旱5.33%冷冻8.00%病虫害5.33%其他1.33%暴雨20.00%内涝13.33%洪水26.67%2011年种植险险因占比图LOGO我国农业保险统计分析图非传染病(疾病)19.87%扇面513.25%难产6.62%扑杀3.31%其他0.66%自然灾害6.62%传染病(疫病)39.74%意外事故9.93%2011年年养殖险险因占比图LOGO我国农业保险统计分析图水稻16.67%能繁母猪16.67%奶牛6.67%油料3.33%棉花5.00%其他1.67%玉米6.67%大豆10.00%小麦33.33%2011年农业保险主要险种占比图LOGO4月11日,保监会公布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135.68亿元,较2009年同期增长1.89亿元。其中种植业保险(不含森林保险)保费收入107.92亿元,同比增长10%,占比79.54%;森林保险保费收入3.31亿元,同比增长76%,占比2.44%;养殖业保费收入24.45亿元,同比减少27.85%,占比18.02%。LOGO1.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2.农业保险市场供给不足3.农业保险缺乏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4.缺乏完备的农业再保险体系5.农业保险经营难度大,专业人才缺乏当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LOGO主要原因有:(1)超小规模的土地经营客观上弱化了农业保险的经济保障功能。狭小的经营规模使农民产生较低的预期收益,因而也不愿付出现实的保险成本。(2)保险价格即保险费率因素,我国目前的农业保险还主要是由人保公司以商业形式经营,国家支持和补贴较少,相对农民收益而言,保险费率较高,抑制了农民对保险的需求。(3)受传统农业的影响,农民的保险意识还较差。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必然导致农业保险范围过窄,规模狭小,很难满足保险经营所依赖的大数法则理论,农业保险经营者风险集中,赔付率较高(自1982年以来,中保农险的平均赔付率达103%),商业性保险公司无法获得直接经济效益,这就很难刺激农业保险的有效供给,在萎缩的供给和低迷的需求状态下,农业保险业务发展缓慢。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LOGO海南是自然灾害高发地区,经常遭受台风灾害的影响,每到5月份开割橡胶的季节总会遇到台风灾害,有些农户甚至是“一灾致贫”。2011年,强台风“纳沙”和强热带风暴“尼格”接踵而至,种植户的损失就十分大。所以农业保险对我们而言十分重要。目前,这儿农户参保的积极性还不是很高,主要是保险费用比较高。经济作物种植户的种植面积一般都比较大,以香蕉为例,虽说自个出1元的保险费,如遇灾害可拿到10元补偿,但种植户将自家果树全部参保,往往需要花好几万元,而香蕉价格波动很大,种植户的参保意愿往往不是很高。除了保费补贴的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人并不了解农业保险的重要性。每当受灾之后,农民期盼得到政府的补贴,但是救灾资金毕竟杯水车薪,只能给灾民提供种苗或救灾物资,绝大部分的经济损失都由农户自己承担。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案列LOGO农业保险市场的主体缺位直接导致保险市场的供给不足,缺位的根本原因可归结为保险市场的“三高、三难”,即高风险、高成本、高赔付及展业难、承保难、理赔难。在利润动机驱使下,经营农业保险的商业性保险公司在所投资本不能获得正常利润的情况下将会转投其他险别。虽有几家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然而均是通过经营其他险别的盈余来弥补农业保险的亏损,随着保险公司的商业化进程,这种弥补肯定是有限的,从而导致保险险种将不断萎缩。农业保险市场供给不足LOGO鉴于农业保险的特殊性,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非常重视农业保险的相关立法。但我国长期以来没有对农业保险实行专门的立法,有关农业保险的内容只是体现在《保险法》和《农业法》中,而且内容十分简单。既无针对农业保险的专门条款,也没有明确农业保险的政策性保险性质。出于没有《农业保险法》,没有把农业保险作为农业的保护措施和政策性业务去对待,而是始终按商业性保险来经营,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业保险的逐年萎缩。另一方而,政府对农业保险支持的力度也不够。国外政府对农业保险有各种政策和法规支持,既有免税优待,又有各种费用补贴。农业保险缺乏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LOGO在财政补贴上,通常根据不同的险种实行分类补贴。而我国只是免征5%的营业税,其他方面无优惠政策,仍同商业性保险一样对待。这种现状极大的挫伤了商业保险公司代办或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必然导致业务的萎缩。农业保险缺乏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LOGO原保险是再保险的基础和前提,再保险的发展反过来促进原保险的发展。因此,农业再保险的发展对农业保险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分保,可以分散风险,将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从而扩大原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增加业务量,避免原保险人的过度损失,保障其业务稳定经营,同时通过分保分摊赔款,可以降低原保险人的经营成本。而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农业保险的再保险公司,针对农业保险的再保险业务也不多,导致农业保险原保险人无法通过再保险将农业巨灾风险分散出去,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保险公司办理农业保险的积极性。缺乏完备的农业再保险体系LOGO农业保险的发展面临资金短缺、人才匮乏、技术薄弱的矛盾,农业保险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特别是在资金方面的资助,但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政府的支持是有限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农业保险将面临资金不足的矛盾;农业风险的特殊性、复杂性决定了农业保险经营技术的特殊要求。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在理论研究上相对滞后,在实践中发展缓慢,农业保险方面的统计资料不详。技术是保险经营的重要要素,而发展保险技术的关键又是人才,长期以来,我国保险业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发展呈现多次起落,保险人才断层,而农业保险经营上的复杂性、艰苦性,导致人才更是奇缺。农业保险经营难度大,专业人才缺乏LOGO外国农业保险成功经验美国日本经验AB印度D法国CLOGO美国经验建立与时俱进的法律保障体系逐步构建网络型农业保险组织体系开设“模糊”的农业保险产品.经过近70年若干次的实践探索与创新,美国农作物保险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农作物保险向现代风险管理制度的历史性演变,其保险密度已高达70%左右建立农村经济“安全网”提高国民整体福利水平LOGO美国1.建立与时俱进的法律保障体系。美国现行的农物保是由参议院提议后,经过14年的论证于1938年《联邦农作物保险法》中确立的该法规定了农作物保险的目的性质开展办法和经办机构等内容为联邦政府在1939年全面实施农作物保险业务提供后美国政府又根据时宜的变迁对该法进行了多次修与完善。2.逐步构建网络型农业保险组织体系。依据1980年修订的《农作物保险法》,私人保险公司既可以参与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FCIC)的农作物保险和再保险并独立承担风险损失责任,也可以只做享受FCIC佣金的代理人而不承担风险责任。此后,在联邦政府财政及税收等优惠政策的激励下许多私人保险公司积极承保农作物保险时至2001年FCIC就基本不再做原保险业务,而只代替LOGO美国政府行使政府职能专注经营再保险。由此形成了农户向私人保险公司投保、并获得政府的保费补贴,私人保险公司不仅可以从政府获得各种费用补贴与优惠政策,而且又可向FCIC或私人再保险公司进行分保以分散风险,再保险公司又可从政府获取费用补贴及税收与金融等优惠条件的网络型农业保险组织体系。3.开设“模糊”的农业保险产品。根据保险的宗旨保险只承保纯粹性风险(如自然灾害风险)而不承保投机性风险(如市场风险但美国在《1996年农场法中就推出了既承保农作物产量风险又承保农产品价格风险的收入保险,如团体收益保险、作物收益保险,农场总收入保险、收益保LOGO美国证保险和收入保护保险等等。这些保险产品的推出受到了至2002年承保面积已达到1.16hm2占可保面积的81.3%.广大农民的欢迎,并促进了美国农作物保险的快速发展。4.强有力的政府扶持。美国政府开展农作物保险的目的是建立农村经济“安全网”,提高国民整体福利水平。正基于此,美国政府对农作物保险的财政扶持力度非常大,而且手段也更直接更有效。重点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保费补贴只针对农作物保险业务而不针对保险机构。无论是FCIC还是私营保险公司,只要经营农作物保险就享受政府保费补贴。第二,农作物保险公司可以获得业务费用补贴。政府不仅向FCIC提供各种业务费用,而且还向私营保险公司提供20%~LOGO美国25%的业务费用补贴。第三,通过再保险分散保险公司的风险。为了降低保险公司经营农作物保险的风险任其保障能力,联邦政府通过FCIC向私营保险公司提供比例再保险和超额损失再保险保障。LOGO外国农业保险成功经验美国日本经验AB印度D法国CLOGO日本农业保险经验3.强有力的立法保障2.农业保险强制性和自愿性相结合4.先进的农险统计系统。5.政府对农业保险提供再保险支持1.建立多重风险分散与安全保障机制日本农业保险经验LOGO日本农业保险经验1.建立多重风险分散与安全保障机制。日本农业保险组织由基层向高层分为3级:农业共济组合、农业共济联合会和国家农业保险机构(即农业共济再保险特别会计处)。‘农业共济组合是设置在市、镇或村一级不以赢利为目的的民间保险相互会社,其作为最基层组织直接向本地区所有成员承保,然后再向农业共济组合联合会进行部分分保,以减小风险责任。农业共济再保险特别会计处又向农业共济组合联合会提供超额赔款再保险,以降低其非常损失所致高额赔偿责任1952年农业共济联合会与政府共同出资筹建了农业共济基金,用于农业共济联合会的补偿基金不足以支付赔款时向其提供贷款。由此构筑了多重风险分散与安全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