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年考题(简答题)1、我国城市土地一、二、三级市场的特点是什么?彼此之间的关系如何?2、什么是土地利用?我国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主要包括哪些主要土地利用类型?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的区别于联系4、什么是土地权籍管理?土地权籍管理的目的和内容是什么?5、我国城市土地价格体系是如何构成的?基准递减、标定递减和出让底价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二、历年考题(论述题)1、试述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土地节约和集约使用的现实意义2、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实际出发谈谈你对土地供给宏观调控的认识。3、我国土地管理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谈谈你对土地管理工作的认识4、我国土地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土地资源管理和土地资产管理相结合,请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5、阐述我国征地制度现状、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方向6、阐述土地用途管制的目标、重点和农用地管制的内容7、试述次债危机对我国城市土地市场的影响及启示8、什么是耕地非农化?试述耕地非农化的推动力和约束力9、试述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间的关系10、试述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各种形式的优劣及适用性。知识点整理:1、什么是土地资源管理?它具有哪些特性?土地资源管理是国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方法,为提高土地利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维护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监督土地利用,而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综合性活动。特性:统一性、全面性、科学性、法制性、服务性。2、土地资源管理的目的、任务和内容是什么?目的: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正确调整土地关系,合理组织土地利用,切实保护耕地,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坚决制止滥用土地的现象,保证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任务:维护土地所有制、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贯彻执行土地法规、保证国有土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健全地籍管理制度内容:土地权籍管理: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管理土地利用管理:土地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用途管制、建设用地管理、耕地保护管理、土地开发、整理与保护土地资产管理:土地资产经营、土地价格管理、土地税费管理、土地市场管理土地行政管理:土地行政管理组织、土地权属争议处理、土地利用的计划和审批、土地交易合同管理、土地执法3、土地资源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原则:依法管理原则、统一管理原则、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的原则、充分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的原则方法:行政方法:政府及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法律赋予的职权、以政府文件、政令、规划、计划、考核等形式,对土地利用和经营行为直接进行组织、干预、控制和处理,按照行政系统自上而下实施管理的方法。具有权威性、强制性、直接性、单一性和无偿性等特点。经济方法:管理者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经济手段,调节和引导土地利用活动,以实现管理职能的方法。地租地价方式、财政杠杆、金融杠杆、税收杠杆。法律方法:通过贯彻、执行有关土地的法规,调整人们在土地开发、利用、保护、政治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土地关系,规定人们行动必须遵守的准则来进行管理的方法。具有更大的强制性、严肃性和权威性。技术方法:管理者按照土地的自然、经济规律,运用现代化的技术装备、科技手段和科技成果应用来执行管理职能,提高土地管理水平的方法。4、什么是土地制度?完整的土地制度包括哪些内容?土地制度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因利用土地而产生的对土地的所有、占有、使用和处分等诸方面关系的总称。包括土地所有制度、土地使用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土地所有制度。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拥有土地的经济形式。土地私有制和土地公有制。我国现行的土地所有制度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土地使用制度是指国家对土地使用的程序、条件、形式及土地使用权属关系的法律规定,是土地制度的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包括城镇国有土地使用制度和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制度两个方面。土地管理制度,通常也称土地管理体制,是指土地管理机构得设置、行政职能权限的划分及土地管理的基本运行方式和原则的总称。5、什么是土地产权?特点是什么?内容?土地产权是指有关土地财产的一切权利的综合。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租赁权、土地抵押权、土地继承权、典当权、地役权等。特性:土地产权具有排他性;土地产权客体必须具备可占用性和价值性;土地产权必须经过登记,才能得到法律的承认,并受到法律的保护;土地产权具有相对性。6、土地权籍管理是什么?目的和任务是什么?基本内容是什么?原则是什么?(2010年)土地权籍管理是土地权属管理和地籍管理的合称。它是国家为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土地,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及维持正常的土地市场秩序而进行的土地调查、土地确权、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和地籍档案管理等一系列土地管理工作的总称。主要任务: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促进国民经济快速、高效和协调发展,为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措施以及全面、科学管理土地服务。具体地讲,目的任务包括:确认土地权属,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保护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为土地利用和管理服务;维护土地市场秩序;为国家的生产和建设服务。基本内容: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管理原则:按国家规定的统一制度实施、保证地籍资料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保证地籍资料的概括性和完整性、保证地籍资料的系统性、连续性和现势性7、土地调查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土地利用条件调查(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地籍调查、土地价格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指以县为单位,查清各种土地利用分类面积及其分布和利用现状,并自下而上逐级汇总为省级和全国的土地总面积及土地利用分类面积而进行的调查。基本内容:行政辖区范围内的土地总面积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各类土地的分布状况;土地利用方面的经验教训及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12个一级类、57个二级类: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8、土地登记是什么?目的?原则?类型?土地登记的特点:土地登记是国家依照法律对土地的坐落、面积、用途、登记、价值、权属关系在专门簿册上进行注记的一种制度,是国家用以确认和认可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拥有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法律措施。目的:确认土地权利,保护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确认土地权利的合法变动,赋予其法律效力。为土地和房地产提供具有国家公信力的支持,推动土地市场有序和稳定发展。建立地籍,即使掌握土地利用和市场动态,有利于有效加强土地管理,通过土地用途管制,为合理征缴土地税费提供客观的依据。确定国家、集体、个人在土地上的权益范围,有利于维护国家土地制度,促进社会安定团结。原则:依法原则、登录原则、许可原则、公开性原则、专门性原则、镜子原则、幕帘原则、保险或担保原则土地类型:a.依法律意义分类:契约登记、托伦斯登记、产权登记契约登记:以契约为生效要件;登记土地权利的得失、变更记载,对抗第三着对登记权利的侵害,采用登记对抗要件主义及登记公示主义;采取人的编成主义;采用形式审查主义;登记无强制作用;登记无公信力;土地权利以动态登记为主;托伦斯登记:初次登记不具强制作用,但经登记之后进入强制状态;实质审查主义;登记机关颁发权利证书;登记簿的编排依登记先后次序编排;登记具有公信力;国家登记机关负有因错误登记的赔偿责任。产权登记:登记成立要件主义;实质审查主义;登记以物编排,实行物的编成主义,以土地为纲;登记具有公信力;以静态登记为主。b.以登记时序和涉及范围:初始土地登记和变更土地登记。二者的关系:初始土地登记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国家对其全部土地或特定区域内土地进行的普遍登记。初始土地登记涉及登记去内每一宗土地,是辖区内土地总登记。初始土地登记所建立的土地登记档案资料成为变更土地登记的基础。变更土地登记是指初始登记以外的土地登记,主要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和他项权利的设定权利、变更土地登记,以及名称、地址、用途的变更或注销的土地登记等。变更土地登记是在初始土地登记的基础上,在所有权、使用权发生变化情况下所进行的改正登记,是保持地籍资料的现势性,保证正常的土地权利的运转所必须完成的法律程序。c.依登记区域分类:城镇土地登记和农村土地登记。我国土地登记的特点:强制性登记;土地登记采取实质审查主义;土地登记具有社会一致信赖的法律基础;登记采用物的编成主义;我国土地登记机构给土地权利人颁发土地权利证书。程序:申请——调查——审批——注册——发证9、土地利用的含义是什么?如何衡量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土地利用是指人类通过一定的行为,以土地为劳动对象或手段,利用土地的特性来满足自身满足的过程。土地合理利用的衡量标准:土地利用是否最大限度的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土地利用是否是因地制宜,地尽其力。土地利用是否从环境资源利用中取得了最大的经济效益。土地利用是否为人类创造了美好的环境,并有利于建立和维护生态平衡,防灾减灾,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的不利影响,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10、什么是土地利用管理?应当遵循哪些原则?土地利用管理是国家根据土地基本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采取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等多种措施,来指导和约束人们合理组织土地利用,把土地利用纳入国家计划管理轨道,协调各部门的用地矛盾、合理利用每寸土地,为人们生活和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土地条件。原则:公平与效益原则;统筹兼顾原则;节约和集约用地原则;11、什么是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的区别于联系是什么?(09年)土地利用规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统称。它是从土地利用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出发,根据土地合理利用的原理和运行规律,在系统评价的基础上,对于土地合理利用方案的研究和优化选择。它对于土地利用过程起到决策、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的作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对一定战略范围内,全部土地的开发、利用、整治、保护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做的总体的、战略的部署和统筹安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是为了解决某个特定的土地利用问题而编制的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具有针对性和专一性,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在没有条件进行总体规划之前,可以先编制专项规划,并通过编制专项规划解决目前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为进行总体规划打下基础。12、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是什么?其内容和体系如何?任务:对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后备资源潜力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根据需要和可能,提出今后本区域土地利用的目标和方针。在预测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平衡,提出各类用地的控制指标协调各部门的用地需求,提出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设想提出对下一级各行政单位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控制指标和指导性意见找出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挖掘土地利用潜力的途径,协调好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提出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政策、措施和步骤主要内容:分析研究本地与土地资源状况和利用现状;进行土地利用潜力研究;规划期内不低利用变化的预测研究;提出本区域一定时期内土地利用的目标和基本方针;提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实施规划的政策、措施和步骤。13、各项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内容?土地开发规划:土地开发试制人类采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技术措施等,使各种未利用的土地资源投入使用,是使已经使用的土地利用更加合理的行为或者过程。土地开发规划包括:一是如何开发的措施规划,即进行土地开发的可行性论证,确定土地开发的规模、时间、地点和方法;二是待开发土地的利用规划,即确定区域内各类待开发土地的用途。土地整治规划:土地整治是针对土地利用存在的障碍因素,而进行的土地质量改造、生态恢复和重建过程。土地整治内容:划分土地治理类型;确定土地整治措施;进行土地整治效果评价和可行性研究;提出土地整治实施方案、项目竣工验收标准、实施计划和管理办法。土地复垦计划:土地复垦,是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