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归去来兮辞》公开课教案导入:人们说《归去来兮辞》是“诗人辞仕归隐的宣言书”,那么这篇文章是围绕哪个字来写的?明确:“归”字。既然是“归”字,那么我们需要明白两个问题:1.作者为何而归?2.作者将归向何处?一、解读文本(一)简析第一自然段,齐读第一段,回答作者为何而归?明确:田园将芜——客观原因心为形役,惆怅独悲——主观感受已往之不谏,来者之可追,迷途未远,今是昨非——深刻反思这些都是作者归隐的原因,而且是层层深入,显然离开官场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深思熟虑。(二)作者归向何处?(先由学生自由发挥)明确:陶渊明归家→归隐→归天命学生回答:归家(第二自然段),归田园(第三自然段)教师的任务是如何引导学生概括出归家和归隐。归田园不能充分概括出第三段所描写的内容,因为第三段多了议论抒情的段落,使得这段描写不是表面上的归田园。1.第二自然和第三自然段有什么不同?(为何一个是归家,一个是归隐?)明确:第一:描写归来的地点不同。归家:“入室”“眄庭柯”“倚南窗”“审容膝”“园日涉”“门常关”。概括起来讲就是:回家自喜,新鲜舒适。——这是新鲜感为消的刚到家的初期。归隐:“亲戚”“琴书”“农人告余以春及”“或命巾车”“或棹孤舟”“寻壑”“经丘”。概括起来讲就是:与亲朋好友畅谈,琴棋书画为伴;与农人交往,躬耕于田间畅游山间,领略风景——这才是真正的隐居生活。2.学生讨论之中,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表达方式的不同,从而引导学生关注第三段的描写是作者下定决心,坚决归隐后的理性的生活。3.作者归家的心情如何?有何不同?明确:第二段:愉快和惬意,欣喜万分。第三段:由于段首四句的议论抒情,使得这段的生活更显平淡,自然,深沉。小结:通过对比,我们发现第三自然段作者不仅人归向田间,而且心归向田间,感情也有激动欣喜变得平静自然。因而,第三自然段概括为——归隐。4赏析第二自然段作者的情感:请你选择一两句最喜欢的句子进行品读和赏析。(最好可以描写出画面感)示范:载欣载奔一来,作者年龄已经是不惑之年,见到家还是像孩子一样喜悦的奔跑起来,难能可贵。二来,等待陶渊明的是简陋的房子(衡宇),是僮仆,是稚子,哪怕是三径就荒,但仍有菊花相伴,有酒满杯就足以开怀。由此,我们可以想见,陶渊明的欣,奔,都全是为了过田园的平淡,本真的生活。请两位学生分别朗读第二三自然段,读出不同的韵味。5.作者归隐后又突出了两个字“悦”和“乐”。既然如此,作者为何又“胡为乎惶惶欲何之?”作者到底要归向何处?明确:从归隐生活的感受“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而来。归隐生活不仅是快乐惬意,更进一步思考到了生命的短暂。于是作者更加坚定归心,发出“曷不委心任去留?”的反问。明确:其实这里“胡为乎惶惶欲何之?”是设问,作者自问自答。“富贵”不是作者的心愿,是“迷途”、“昨非”。而“帝乡”虽然是作者向往,担忧不可实现。诗人把自己的目光投向了“怀良辰”、“耘耔”、“舒啸”、“赋诗”。这是作者可以主宰的,也是名士们所崇尚的一种静穆和谐的生活。6.中间插入询问学生:“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可不可调换位置?明确:不可以。一来,富贵是世俗的生活,帝乡是神仙的住所,二者层次不同。二来,富贵是作者可以实现但是不愿做的事情,帝乡是作者想去但明知道去不了的地方。思考:这第四段的描写与第二、第三段的描写有什么不同?但是作者的思考并没有停止,这种名仕们所崇尚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生活,将怎样走向生命的尽头?“聊乘化以归尽”。那这种生活到底是怎样的生活态度和状态呢?作者从先哲的思想中找到了自己最后的精神皈依,找到了生活的意义和方式: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两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安天命复奚疑?”它与前一句是怎样的关系?明确:作者把自己想要过的生活上升到哲学层面,符合道家的顺其自然,无为而隐。这是作者最终的出路和选择,归到田园——归向天命。作者的情感归于静穆和谐。小结:作者的归意由归家——归隐——归天命。思维层层深入!从描写内容上来说是层层递进,逐步找到了自己该归向何处。二、拓展思考:欧阳修盛赞说:“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一)《归去来兮辞》与《归园田居》相比较,有什么不同?明确:1.《归去来兮辞》不仅写了自己想要归隐,写了归隐后的美妙惬意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它真正明白了自己到底要归向何处?不仅停留在物质世界中的隐居,更主要是精神的皈依,归向“天命”。2.在表达方式上,《归去来兮辞》多了最后一段精彩的议论抒情的深度思考。思维从回家的原因、决心和回家的快乐,上升到了生命意义的追问和哲学层面的思考。(二)阅读议论抒情散文心得:1.叙述和描写是议论和抒情的基础,是为其做铺垫的。2.议论抒情的句子是在叙述描写基础上的思考和升华。3.最后一段往往是卒章显志。三、学习探究1.龚自珍曾说:“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品读陶文,沉浸在山水田园之中,切不可忽略了作者的复杂情感。你如何理解“怀良辰以孤往”的情感?有人说:“这是一个坚守自我而又梦想破灭的文人的憋屈的宣言。这是一个有良知的智识之士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为身世的末世所唱的一首别样的挽歌。”还有人说:“……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诗意地体验生活,让久受行役的心在大自然中得到清新的滋养,直至无物不佳,无景不美的境界。这不正是蓬勃生长的个体生命意识吗?”结束语:《黍离》中有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在阅读文章时,准确把握作者“最想说的那句话”至关重要,希望同学们细心品味,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