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听课与反思40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写在前面的话改革与问题总是相伴而生的,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教学如其它学科一样遇到许许多多的新问题,譬如,如何转变学习方式和教学行为,优化语文的教学过程?如何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等等,需要我们研究和解决。对于教研人员来说,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既是工作的需要,又是义不容辞的职责。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基本形式是观察与思考,新课程起步不久的2003年秋季,我开始从课堂教学入手,作深入的观察与思考,将平时听课中发现的典型课例及时记录下来,加以整理,然后如牛儿吃草一般反刍琢磨,形成反思的文字。尽管这是草根式的研究,但它来自于亲历的课堂,都是发生在身边的教学现象,因此这些来自于教学原生态的观察和思考是具体鲜活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语文教学上曾有过“得得派”,主张一课一得,我的这些反思也是如此,力求一例一得,每个课例侧重解决一个问题。反思可以提高我们对教学行为的认识水平,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依靠“经验+反思”,这个关于教师成长的公式告诉我们,强化教学反思以提升认知水平和教学技能,是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需要鸿篇巨制,以建立理论大厦,但我们也需要零砖碎石,以铺垫前进的路途。因此我企盼这40篇听课与反思能起到铺路砖石的作用,让它铺垫在实践与理论之间,使成长中的教师少走一点弯路。教研之路是苦乐旅程,正当我感受到这种课例研究的乐趣时,不料2004年的搬家将所写的十来篇“听课与反思”全部遗失,当时颇为泄气,打算放弃,后来到底拗不过职业的执着,又重新动笔。朝来暮往,不知不觉中走过了四个春秋,辛勤的汗水终于结出了零星的果实,尽管它如此微不足道,但“自己的孩子自己疼”,所以还是倍感欣慰。教学研究永无止境,我深知自己热情有余而学养不足,书中的一些看法肯定缪误不少,恳望同行坦诚批评指正。好在教研无禁区,思想唯有碰撞才会飞溅智慧火花。愿与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相互切磋研讨,共同营造语文园地的万紫千红。2007年12月1、让诵读走进文本【课题点击】课题:《童趣》(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童趣》选自清代文学家沈复的自传体散文《浮生六记》,它叙述了作者童年生活中的一些“物外之趣”,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使平常的景象或事物在作者笔下变得美丽而奇特。文章篇幅短小,生动有趣。【听课回放】2004秋季我市有六个县进入义教课改实验,这节课是市教研室到这些课改实验区进行教学视导时所听的一节课,听课的学校为一所农村初中。上课开始,教师演唱台湾校园歌曲《童年》,由此导入新课学习;接着检查课文预习情况,学生介绍课文作者、上黑板给生字注音;随后师生交流,了解课文记叙了哪几件趣事。完成了以上教学步骤之后,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诵读上面,课堂活动主要围绕诵读展开,具体做法如下:1、诵读课文,交流感受学生自由诵读课文,师生对话交流。师:读过课文之后,请同学们谈谈对文言文的感受。生:文言文读起来比较拗口,语言较现代文难懂。…………师小结:文言文一要读准字音,二要注意朗读的停顿。2、听课文朗读录音教师提出要求:注意朗读时字的读音和语句的停顿;2学生听课文朗读录音,并在文中作圈点批注。3、自由朗读课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教师巡视。4、推荐代表朗读先由女生推选一位代表朗读课文,读后学生与教师进行评价;再由男生推选一位代表朗读课文,读后进行评价。由于男生代表的朗读不够理想,评价过后,另一位男生主动起来再次朗读,教师对这位同学给予表演鼓励。5、同桌互读同桌之间,一个读一个听,然后交换进行。6、教师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诵读活动作简要小结。【课例反思】《童趣》一文短小精悍,文笔生动形象,教师以诵读为主进行教学是十分得当的,也很适合七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但这节课存在的问题也集中反映在诵读上面,即诵读停留于形式,未能进入文本。首先,诵读的目标不够明确。教学中的五个诵读环节,每次要达到什么目标以及有什么要求,没有体现出来,教师仅在“听课文朗读录音”时,要求学生“注意朗读的字音和停顿”,而其它几个诵读环节皆未提出具体的要求。五次朗读活动尽管形式上有变化,但基本上处在同一个层面,缺乏循序渐进的认知过程。其次,诵读感知未能触及文本的内容。诵读是为了感知文本,品味语言,不能为了诵读而诵读。教师先让学生理清课文所写之事,再进行诵读,实际上将诵读与感知分离开来,不符合先感性后理性的一般认知过程。再如“诵读课文,交流感受”这一环节,诵读之后理应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内容,交流认识,但教师并没有顺势而为,而是让学生“谈谈对文言文的感受”,将诵读的关注点转移到了文本的形式上,的确是一个遗憾。诵读是一种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它对感知文本、形成良好的语感作用重大。新课程实施以来,诵读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但诵读只是手段,只有当它真正走进文本,成为理解文本的有效途径,才能焕发出生机与活力。2.问题——解读文本的钥匙【课题点击】课题:《山中访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山中访友》是一篇很适合七年级学生阅读的写景散文,作者用一颗纯真的童心体察自然,视山水为知己,赋景物以灵性,在拟人化的和想象丰富的文字中,表达出对山水自然挚爱之情。【听课回放】这是我在一所普通中学听的一节调研课,导入新课之后,教师先让学生朗读课文,并作相应指导,由此感知课文的内容要点,在此基础上运用问题讨论法引导学生研读课文,教师设计了下面两个问题:①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②作者分别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感悟到什么?你得到哪些启发?围绕这两个问题,学生阅读思考、交流讨论,教师与学生对话,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其中第一个问题解决得比较顺利,而第二个问题由于设计不当,效果不佳,来看几例学生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生①读课文:“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株树,脚长出根须,深入扎进泥土和岩石……被3鸟儿衔向远山远水。”回答:树林启发我们要扎扎实实地做人。生②读课文:“你好,山泉姐姐!你捧一面明镜照我,是要照出我的浑浊吗?”回答:山泉启发我们要表里如一,做一个心灵美的人。生③读课文:“你好,瀑布大哥!雄浑的男高音,纯粹的歌唱家,不拉赞助,不收门票,天生的进嗓子,从古唱到今。”回答:瀑布启发我们要无私奉献,不要贪慕私利。……【课例反思】“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学习是需要感知的),产生学习的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师大出版社)。可见,问题不仅是学习的起点,也是学习的动力。正因为如此,新课程十分强调问题在教学中的作用。但是,并非所有的问题都是有价值的,如何设计(生成)有价值的问题,是对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的检验。本节课设计的两个问题,我认为第一个问题颇有价值,它直奔文章中心,可以有效帮助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思想感情。但第二个问题的设计值得商榷,因为这个问题提得生硬牵强,简单化概念化,且偏离了教学目标。如果课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文章,这样设计当然很好,但《山中访友》不是这类文章。从内容上看,本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理解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以及爱美之心。因此我建议将第二个问题重新定位,可以作这样修改:“作者对山中景物充满了感情,你有类似的生活体验吗?”如果说这节课的第一个问题是感知和揣摩文本,那么修改后的第二个问题则是拓展延伸,其教学效果将会更好。常言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如果说问题是我们解读文本的钥匙,那么这把“钥匙”开启的只能是相匹配的“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吃透课文,从课文和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准备)教学问题,以优化教学过程。3.在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课题点击】课题:《郭沫若诗两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郭沫若诗两首》分别是《天上的街市》和《静夜》,两篇诗皆为作者早年留学日本时所创作。在这两首诗中,诗人以奇妙的想象和丰富的联想,描绘出两幅奇妙的景象,将我们带进美妙的“星空”世界。同时,诗中也隐约流露出诗人在五四运动“退潮后”那种缥缈、孤寂和忧郁的思绪。【听课回放】这篇课文的教学共两个课时,第一节课时学习《天上的街市》,第二课时学习《静夜》并研讨课后练习。两节课上得相当成功,尤其是第二课时的《静夜》教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节课一开始,教师便结合《天上的街市》进行诗歌阅读方法的指导(屏显):①了解4写作背景;②把握诗的形象;③理解诗中的联想和想象;④领会诗人的感情;⑤品味诗歌凝练的语言。这个起始环节既是对上节课学习内容的总结,又是学习《静夜》之前的方法引领。接下来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诗歌学习的方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主阅读,思考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到学生学习活动当中。然后每组推选一位学生在全班交流。下面是学生讨论交流的内容要点:1.关于本诗的背景和感情《静夜》与《天上的街市》一样,写于“五四”以后诗人最苦闷的时期,诗中既抒发了对于时代失望的情绪,也流露出对祖国和家乡的思念之情。2、关于诗的形象本诗虽短,但颇具形象性,美好的月夜景象,凄婉的“天上鲛人”故事,构成了诗歌鲜明的形象。3、关于本诗的想象诗人由月光和疏星联想到遥远的天河,又由天河想象“鲛人”在岸上对月流珠,诗人的想象既丰富又合理。4、关于本诗的语言《静夜》的语言非常凝练,全诗共两节,45个字,却表达出深远的意境和丰富的感情。学生发言交流之时,教师适时给予评价和指导,师生在交流互动过程中完成了课文的学习。最后,学生表情朗读《静夜》一诗,并当堂背诵。【课例反思】教育的本质即促进受教育者自主、全面地发展,传统教学关注的是教师如何教,而常常忽视了学习主体——学生该如何学,这种被动接受式的教学方式导致了教学效率低下,更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转变学习方式,注重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个课例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教师不再仅仅关注如何教,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指导学生如何学上面,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学法指导,使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自主学习。由于有了《天上的街市》一文的示范讲解和新诗学习方法的有效指导,所以学生自学《静夜》一诗时显得十分轻松,而且对课文的理解十分到位。课堂上,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平等中的首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这句看似通俗的话语蕴涵着教育的大智慧,它告诉我们,教学的过程是实现“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传授学生以有效的方法,让他们知道如何去学习。对此,吕叔湘先生也有过精辟的阐述:“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是的,一般来讲,学生都具备潜在的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和需求,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正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有途径之一,从而使学习成为一种真正的自我发展的过程。4、教学结构之美:凤头与豹尾【课题点击】课题:《诗两首》(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泰戈尔的《金色花》和冰心的》《纸船》是脍炙人口的优美诗篇,两首诗皆以孩子的口吻抒发了对母亲的挚爱。诗的形象具体鲜明,感情真切自然。5【听课回放】2004年11月初,安徽省新课程语文学科(7--9年级)优质课评选及观摩活动在我市举行,这是其中的一节参评课,执教的是一位年轻女教师。这节课开头导入和最后的结课颇具匠心,形成了两个教学亮点,现将这两个环节实录入如下:一、导入环节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作个调查,父母记得你的生日吗?记得的同学请举手。(生几乎全部举手)师: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知道的请举手。(生十余人举手)师:哦,我们班同学记住父母生日的还不少。我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说上海的中学生能记得父母生日的不足30%,而几乎所有的父母都记得自己孩子的生日,这说明什么问题呢?(生沉思)好,今天我们一道来学习泰戈尔的《金色花》和冰心的《纸船》,看看两位文学大师怎样表达对母亲的爱。二、结课环节师:两首诗我们学完了,下面请大家思考一下,编者为什么要把这两首诗放在一起呢?它们

1 / 5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