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哲史复习笔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西哲史复习笔记(一)赫拉克利特主要观点:1.火本原说:火是世界的本原。从外在形态看,火是万物的本原,万物是火转化而成。从内在本性看,万物与火一样,有着同样永恒的原则。2.逻各斯学说逻各斯的含义:位于一切运动变化和对立背后的规律,是一切事物中的理性。逻各斯在“火”中是直接表现的,但在其他万物中则是内在的,要靠理性才能发现它。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把逻各斯作为重要概念引入哲学,并赋予了它新的意义。逻各斯定义:万物必须依据和遵守的尺度或比例、普遍原则或必然性,相当于我们所说的“规律”。“逻各斯”(Logos):最早由赫拉克利特提出,是西方哲学史上里程碑式的创举。客观上指世界的本原,可理解为原则和规律;主观上指人所认识的道理,可理解为理性和理由,是符合客观逻各斯的思想和真理。对后世的影响:1赫拉克利特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之中,他将米利都学派关于本原的无定形性质的思想发挥到了极致,合乎逻辑地得出了“一切皆流,无物常住”的结论。2赫拉克利特的哲学在希腊哲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他对逻各斯和运动绝对性的强调,对认识论的探讨,从正反两方面深深地影响了巴门尼德、柏拉图等人;他的火与逻各斯学说直接为斯多亚学派所继承和发挥;黑格尔则根据他的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而称之为辩证法的奠基人。黑格尔曾经不无夸张地说:“没有一个赫拉克利特的命题,我没有纳入我的逻辑学中。”(二)阿那克萨戈拉努斯:独立的、纯粹的精神力量从阿那克萨戈拉开始,就把能动的东西规定为精神性的一种自由、一种自动性。努斯提出的意义:第一次把精神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作了区分,阿那克萨戈拉把精神上的东西和物质上的东西一刀两断,精神就是精神绝不能混淆,它的特点就是能动性,能推动万物。所以用这样一种方式来解决哲学问题在阿那克萨戈拉之后,成了西方哲学上的一种惯例。奴斯:是阿那克萨格拉提出的,最初是指感知﹑认识﹑理解事物的东西。他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种子构成的﹐种子本身是永恒的、无始无终的、不可变的,其本身不能运动﹐这就需要一种推动运动的力。但是因为这力必须认为是现存的,因此,他将此力赋予一种特别的、单一的物质,即基本实体,即奴斯,奴斯是一种物质元素:均匀、不生不灭,奴斯以最细微的状态存在于一切事物和物质之中。(三)德谟克利特观点:1.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即绝对的充实,不可分的物质微粒。虚空:即不充实,指空的空间,它对原子的存在而言是非存在的,但它是原子的活动场所,因此它同原子一样实在。2认为原子的性质有:原子本身是不生不灭的,原子的结合使万物产生,原子的分离使物体消失。原子在数量上是无限的,但在性质上没有差别,仅在形状、体积和位置排列上有差别。原子处在漩涡运动中。3.认为心灵和灵魂实际上是精细的球形原子。4.在认识问题上提出了影响论和约定论。原子(德谟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或根本元素是原子和虚空。原子的本意是不可分割,表示充实的最小微粒。原子的根本特性是“充满和坚实”,因而是不可分的。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在数量上是无限的;处在不断的运动状态中,它的惟一的运动形式是振动;原子的体积微小,不能为感官所知觉,只能通过理性才能认识。如何理解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古代条件下,在解决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关系问题上最有说服力的学说?早期的唯物主义大都以某种具体物质形态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这样的本源在说明统一性和多样性关系时会遇到单个本源如何变成万物的困难。而之后的四根说和种子说也存在着矛盾性和局限性。德谟克利特认为,一切事物的始元是原子和虚空,世界有无数东西,它们是有生有灭的,没有任何东西从无中来,无中不能生有,也没有任何东西在摧毁后归于无。自然界的实体,一切都从原子产生,一切也分解为原子,这就解释了世界的统一性。而由于构成物体的原子在数量、形状和排列上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物体,这就解释了世界的多样性。因此原子论在古代条件下,在解决世界统一性和多样性问题关系问题上是最具有说服力的。(四)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意思是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在此基础上,普罗泰戈拉认为感觉是相互对立的两种运动的产物。这句哲学名言在当时具有反传统的意义:在当时的希腊,传统观念是以神为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戈拉在怀疑神的存在以后,让人取代神的地位,肯定和强调人的价值,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这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但他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违背了真理的客观性,也没有承认实践的作用,属于唯心主义认识论。(五)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的美德主要指人灵魂的品质,和理性相关,他将人表现出来的优秀善良的品质称为人的德行,并认为德行的共通本性是知识能力、理性,因为人灵魂的本性是理性。苏格拉底把道德与知识,知识与行为结合起来,这一方向把道德行为知识化、科学化,对德育教育产生积极地作用;另一方面把道德问题归结为单纯的知识问题,忽视了构成道德行为的心理因素,忽视了人的情欲和道德感性,完全排斥了道德的具体性、历史性和现实性,又把道德问题绝对化、简单化、永恒化。苏格拉底的辩证法包括哪些环节?对现代教育有何启示?苏格拉底的辩证法分为四个环节:讽刺、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所谓“讽刺”是指在谈话中让对方谈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然后揭露出对方谈话中的自相矛盾,是对方承认自己对这一问题实际上一无所知。所谓“助产术”,就是用谈话法帮助对方把知识回忆起来,通过启发,帮助人们降生他们自己的智慧。所谓“归纳”,就是通过问答使对方的认识能够逐步排除事物的个别的特殊的东西,揭示事物的本质的普遍的东西。从而得出对事物的“定义”。“下定义”也就是得出最后的结论。这是一个从现象、个别到普通、一般的过程。苏格拉底的辩证法对于现代教育的启示意义在于以下四个方面:①采用提问式的教育方法。②注重激发学生主动性,尊重学生主体地位。③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④创造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六)柏拉图“知识就是回忆”柏拉图认为,学习是灵魂在理性地要求或控制下对前世所学知识的提取。感觉经验不是认识的来源,只起到唤起灵魂回忆的刺激作用。追求知识就是追求死亡,哲学也就成了练习死亡之学。柏拉图的回忆说成为后世各种先验知识论的先驱,强调理性认识,追求共相、本质,对教育也产生了积极影响,但这一知识论带有过强的唯心主义色彩,同时过多的关注内心会使人逐渐与外界隔离,拘泥于已有的知识而无法在实践中获取新的知识。理念:客观存在的、借思维把握的一类事物的共性。它是一类事物的原本、范畴,而个别事物则是理念的阴影和摹本。它的特点有本原性,超感性,不变性、永恒性,绝对性,客观性、真实性,目的性、完善性。单一性和多数性,有序性。柏拉图的理念论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一方面论证理念世界与感性世界、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分离和对应关系,另一方面用“分有”和“摹仿”说明感性世界与理念世界的联系。柏拉图的教育观及其对当代素质教育的启示。(1)内容:①国家教育观。教育要立足于国家,要为国家培养人才。国家政治离不开教育,教育是国家的职责,由政府统一管理。②和谐教育观。完备的教育包括两部分:一是修养心性,培养善德;二是操练身体,增进健康。身心要协调发展。③终身教育观。教育是终身的,应贯穿于人生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④理性教育观。教育要注重训练心灵和启发智慧。(2)启示:①国家教育观:坚持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②和谐教育观:素质教育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特别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③终身教育观:要求在素质教育中引导学生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也要求家庭、学校和社会在人生的每一阶段都能提供适应的教育资源,形成学习型社会。④理性教育观:素质教育要注重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运用启发式教学,锻炼学生的认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辨证推理能力。试述柏拉图的理念论。理念是指客观存在的、借思维把握的一类事物的共性,它是一类事物的原本、范畴,而个别事物则是理念的阴影和摹本。理念具有本原性、超感性、不变性、永恒性、绝对性、客观性、真实性、目的性、完善性、单一性和多数性,以及有序性的特点。关于理念如何构成具体事物,柏拉图提出两种观点:一是摹仿说,即理念是具体事物的范型,具体事物是对理念的摹仿,但它不能完全达到理念的要求。二是分有说,即个别事物的存在是分有了理念的存在,表示事物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柏拉图的理念论是继承了毕达哥拉斯的“数”,巴门尼德的“存在”,苏格拉底的“善”的理论,并把三者结合一起加以发展而形成的。柏拉图的理念论颠倒了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一般寓于个别之中,没有个别就没有一般,一般不能脱离个别事物而单独存在。然而柏拉图却把一般和个别事物相分离,使其变成与个别事物并列,甚至高居于个别事物之上的独立存在的单个物,因而走上了客观唯心主义的道路,这也是柏拉图理念论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柏拉图理念论存在着内在的矛盾,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相同理念决定的具体事物在性质上不同,甚至完全相反。其二,理念如何决定一类事物多方面的性质。其三,现实世界中有的有理念却没有具体事物,有的有具体事物却没有理念与之对应。其四,理念世界如何派生出现实世界。(七)亚里士多德实体:通常指能够独立存在的、作为一切属性的基础和万物本源的东西。亚里士多德认为,实体必须具备以下特征:第一,不表述主体;第二,独立自在性;第三,实体的属性是可变的,本身是不变的。他还区分了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第一实体指个别事物,第二实体指事物的属和种。四因说和潜能现实说也是对实体论的延续。形而上学:由亚里士多德提出,被他称为第一哲学。他认为,没有一样东西不属于存在的范围,其他科学只是研究存在的某个部分或性质,只有第一哲学才研究存在自身及其本质属性。13至19世纪,形而上学主要指研究经验以外对象的哲学。黑格尔哲学则开始把形而上学作为一种抽象、孤立、固定的思维方式分析和批判。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看不到事物内在本质的变化。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实体学说里对实体有哪些不同理解?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实体”作为哲学的最基本的范畴是第一性的、独立存在的,一切其他范畴都必须依附于实体而存在。亚里士多德认为实体必须具备以下特征:第一,“不表述主题,”而别的东西都表述实体。第二,“不存在于一个主题里面”,这是说实体的独立自在性。第三,“变中的不变”,实体的属性是可变的,而实体本身则是不变的。实体1:个别事物,第一实体。能够作为实体的东西,是个别的事物,例如某一个具体的人、这棵松树、那座房屋等等。实体2:属和种,第二实体。第二实体是指个别事物的属种。第二实体称得上是实体,这是因为,在一个判断中,第二实体也可以作为主词为其它范畴所表述,同时,在所有表述第一实体的谓词中,唯有第二实体能够表述第一实体是什么。怎样评价亚里士多徳的中庸之道?亚里士多德把中道作为德性的标准,认为的德性的对立面是“过分”和“不足”两个极端,而德性是相对于两个极端而言的中道。中道是指根据不同的对象、时间、地点等各种条件选取适度的中道,在适当的时间和机会,对适当的人和对象,以适当的方式去处理。亚里士多德中庸之道的创新之处在于道德上对德性的行为培养和分析判断能力的双重强调。他不仅认为德性超乎知识而关涉人的感觉和行为,主张有知未必有德;而且还强调德性之知不同于事实之知,有着显著的情景性。这一思想对于批判道德行为选择上的规则主义具有重要意义。亚里士多德中庸之道根源于古希腊城邦的奴隶制社会生活。亚里士多德从人的社会性的角度对道德德性作出思考,突出强调德性的社会行为性,认为德性不是脱离人际交往的个人幻想,而是一种社会化的规范对人们在相互对待中所表现出来的感性欲求的理性规导。亚里士多德中庸之道思想避免了绝对性和形而上学的错误,具有合理的相对性,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在与罪过联系在一起的名称面前是不适用的。(八)教父哲学教父:基督教实现大一统过程中教义的捍卫者、教规的制定者和公教会的组织者。成为教父有四个必备条件:遵循正统学说、过圣洁生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