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质量检测生物试题一、选择题:共50分,其中l~20题,每题1分;21—35题,每题2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下列不会直接引起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是A.基因突变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C.自然选择D.部分个体迁出种群2.下列物质都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A.CO2.乳酸、ATP合成酶B.性激素、淀粉、HPO42-C.尿素、载体蛋白、O2D.氨基酸、抗体、K+3下图为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图,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A、B可以分别是体液调节、免疫调节B.C可表示体温,其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C.血浆的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D.内环境稳态就是指它的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4.下列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A.憋尿B.膝跳反射C谈虎色变D.过目不忘5.吃辣椒后,人往往产生“热辣辣”或“烫口”的感觉,即把辣椒刺激和热刺激产生的感觉等同起来。在口腔或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中,存在对辣椒素敏感的受体——香草酸受体,它能被辣椒素或较高温度刺激激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香草酸受体位于突触后膜B.辣椒素与香草酸受体结合可使感受器兴奋C。上述感觉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D.吃辣椒时喝热饮会加重热辣的感觉6.寒冷环境中,人体体温仍能保持恒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B.汗腺分泌的汗液量增加C.体表毛细血管血流量增加D.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水平升高7.肾上腺素既可由肾上腺分泌,也可由支配肾脏的交感神经分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反射弧的组成中,交感神经属于传人神经B.肾上腺素既参与体液调节,也参与神经调节C.由交感神经分泌的肾上腺素作用后会被分解D.由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需通过体液运输发挥作用8.下列关于过敏反应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属于自身免疫病B.都会造成组织严重损伤C.都与防卫功能过强有关D.都是对外来物质过度反应所致9.下列关于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通过母婴传播,属于遗传病B.患者患恶性肿瘤的几率与健康人相近C.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是HIV对T细胞的攻击D.与艾滋病患者共用剃须刀,可能感染病毒10.为了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一结论,需要先利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之后再测定其含量。假定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只与运输有关,下列收集生长素的方法(如图示)中,正确的是11.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主要在果实中合成,能促进果实发育B.生产中常使用赤霉素来抑制贮存的种子发芽C.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相同D.植物激素都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植物的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的生长12.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调查发现某种一年生植物(当年播种、当年开花结果)的种群中存在下列情形:①因某种原因导致该植物中大约只有80%的种子能够发育成成熟植株;②该植物平均每株可产生400粒种子;③该植物为自花传粉植物。目前种子数量为a,则m年后该植物的种子数量N可以表示为A.400a.·0.8mB.0.8a.·400mC.a.·320mD.320am13.田野菟丝子的茎能与入侵植物薇甘菊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薇甘菊中获得自身生命活动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田野菟丝子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B.薇甘菊同化的能量有一部分流向田野菟丝子C.田野菟丝子与薇甘菊的种间关系表现为寄生D.薇甘菊入侵有利于增加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14.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以下操作错误的是A.吸出培养液前轻轻振荡试管B。密度较大时进行适当稀释C.滴加培养液后立即计数D.取多个样本计数后求均值15.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实验中,所使用的方法不合理的是A.使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B.可利用诱虫器或吸虫器采集小动物C.可借助放大镜或实体镜观察个体微小的动物D.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使用目测估计法进行统计16.关于从裸岩演替至森林的过程,说法错误的是A.光照在演替中起重要作用B.土壤中微生物越来越丰富C.地衣将被苔藓取代,在群落中绝迹D.最终群落结构必定比初始复杂,且更为稳定17.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B.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C.植物群落水平分布现象与地形有关D.动物群落水平分布一般都是均匀的18.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简化食物网。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流经该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B.小型猛禽与蛇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竞争C.上图未显示的生态系统成分为分解者D.杂食性小鸟是初级和次级消费者19.下列属于化学信息的是A.蜜蜂跳圆圈舞B.大雁悲鸣C.狗的气味标记D.蛛网的震动20.γ-氨基丁酸是一种神经递质,能增强突触后膜对Cl-的通透性,造成Cl-内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突触间隙中的Cl-的作用只与内环境渗透压稳定有关B.突触前膜释放γ-氨基丁酸不需要消耗ATPC.γ一氨基丁酸能导致突触后膜电位变化D.γ一氨基丁酸能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21果蝇的灰身和黑身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用杂合的灰身雌雄果蝇杂交得F1,再让F1中的灰身果蝇自由交配,理论上F2代果蝇中Aa和a的频率分别是A.1/4、1/2B.1/2、1/2C.4/9、1/3D.2/9、1/322.达尔文发现加拉帕戈斯群岛的13个岛屿上分别生活着13种地雀。这些地雀喙差别很大,不同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达尔文推测这些地雀的共同祖先来自南美洲大陆,在各个岛屿上形成不同的种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岛屿上地雀的初始种群基因频率相同B.不同岛屿的地雀种群产生突变的情况相同C.13种地雀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可能有两个岛屿上的地雀属于同一物种23.下列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认识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B.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个体的基因型C.物种的形成都必须经过种群间的地理隔离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24.下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⑤处的箭号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③为脑细胞,则⑤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①处B.若③为肺泡细胞,则⑤处的CO2浓度低于①处C.若③为肝脏细胞,则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血糖浓度低于①处D.若③为胰岛B细胞,则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①处25.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CB.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也能作为神经递质C.兴奋传至神经末梢,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胞吐释放,再作用于突触后膜D.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不会兴奋26.为了研究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和神经一肌肉突触的兴奋传递,将蛙的脑和脊髓损毁,然后剥制坐骨神经一腓肠肌标本,如下图所示。实验过程中需要经常在标本上滴加任氏液(成分见下表),以保持标本活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任氏液可以保持标本活性,成分应和蛙的组织液相似B.任氏液中维持酸碱平衡的成分有NaHCO3和NaH2P04C.反射弧组成部分中,该标本仍然发挥功能的部分有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D.刺激坐骨神经,腓肠肌收缩,是兴奋传至突触前膜后,神经递质的释放引起的27.下图为人体某些生理过程的作用模型,与该模型相符的是28.研究人员用含不同浓度壳聚糖的饲料饲养草鱼,2个月后测定试验鱼血清甲状腺激素含量以及白细胞吞噬活性。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目的之一是研究壳聚糖对草鱼甲状腺分泌功能的影响B.应设置使用不含壳聚糖的饲料饲养的草鱼作为空白对照组C.仅以白细胞的吞噬活性就能判断草鱼体液免疫功能的强弱D.实验结果不能直接证明甲状腺激素能够调节草鱼的免疫功能29.图中A、B、C、D表示器官或细胞,①②③表示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③分泌的调节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机制B.图中A器官既能参与神经调节也能参与体液调节C.C细胞可产生抗体,原因是C细胞识别抗原后迅速增殖分化D.长期焦虑紧张导致淋巴因子减少,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30.养殖人员使用标志重捕法估算池塘中的鲫鱼密度,后来发现估算结果与实际值偏差较大。造成偏差的原因不可能是A.捕鱼用的渔网网眼太大B.被标记的鱼放回后有一小部分死亡C.重捕方法不当使捕获的鱼部分死亡D.两次捕获的鲫鱼数量较小31.由于人为因素使动物的自然栖息地被分割成很多片段,原来的大种群分为多个小种群,导致种群密度下降甚至灭绝。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栖息地片段化会使动物种群活动空间变小,种内斗争加剧B.栖息地片段化会阻碍动物个体的迁入和迁出C.与大种群相比,小种群的基因频率不易发生变化D.小种群内部近亲繁殖会使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下降32.将环颈雉引入某小岛,引入初期,岛上气候适宜、食物充足且无天敌。环颈雉的初始数量为N0,t年内的年增长率(每年增加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为a,t年后增长率开始下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t年后种群数量为N0·at只B环颈雉种群数量增长的原因是K值不断增加C.t年后增长率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种间竞争D种群数量最终会稳定在一个范围内波动33.如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对该图分析错误的是A.能量流动伴随着物质循环进行B.甲代表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C.图中缺少初级消费者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D.乙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包括初级消费者的粪便和遗体34在单一农田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建立生态农场,获得了鱼、猪、蚕和粮食的全面丰收。下图是该生态农场的物质循环利用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比单一农田生态系统强B.蚕粪便喂鱼、鱼粉喂猪均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C.粪便、塘泥做肥料又归田,实现了物质循环再生D丰收的主要原因是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高35.下列措施不属于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的是A.延长光照时间,提高鸡的产蛋率B.使用性引诱剂,降低害虫出生率C.施用化学肥料,提高农作物产量D.使用一定频率的光处理种子,促进萌发二、简答题(共50分)36(9分)下图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的示意图,请回答:(1)上图所示的反射弧中,____处表示效应器,它是由____组成的。(2)给予A处适宜的刺激后,细胞膜对____的通透性增加,产生动作电位,与相邻部位间产生电位差,形成____。(3)给予C处适宜的刺激后,A处____(会/不会)出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____。(4)为了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刺激C处,若____,则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37(10分)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E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死率极高。请回答:(1)EV侵入机体后,首先攻击吞噬细胞,使吞噬细胞受损,进而抑制免疫,导致机体防卫功能下降,病毒在体内迅速增殖。(2)若要确诊EV感染者,可以根据____的特性,用基因工程生产的抗体对组织内EV抗原进行检测。(3)科研人员试图通过研制疫苗以预防埃博拉出血热,其机理是:接种疫苗后,疫苗作为____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____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原体感染时,能____,从而起到预防的作用。38.(14分)糖尿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呈现多发态势。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首选药物,但长期使用会导致病人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研究人员试图寻找新的药物以替代胰岛素或降低胰岛素的用量,相关研究如下:步骤一取快速生长的细胞,向培养液中加入较高浓度胰岛素,培养24h后,洗涤细胞,获得“胰岛素不敏感细胞”;步骤二使用不同浓度的胰岛素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1)处理“胰岛素不敏感细胞”,并检测其葡萄糖相对吸收率,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1)人体内血糖的来源有食物的消化吸收、____、____。(2)胰岛素能够____从而降低血糖。糖尿病人在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时,只能注射而不能口服,原因是____。(3)在实施步骤二之前,需要确认步骤一获得的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应选择____细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