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二章与课外文言文比较阅读题及参考答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与课外文言文比较阅读(一)【甲】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乙】孟子曰:“桀、纣①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②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③。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④也。”【注释】①指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②与:同“为”,替的意思。③尔也:而已。④圹(kuàng):原野。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具体含义⑴寡助之至.()⑵亲戚畔.之()⑶所恶..勿施尔也()⑷兽之走.圹()2.甲文认为“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的结果是怎样的,将这个句子写在下面,并加以翻译。句子:翻译:3.甲文说的“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情形,在乙文中有形象的描绘。乙文中的这个句子是:4.乙文中说到的“桀、纣”,其失天下的原因,用甲文的句子来解释就是:5.甲文说“得道者多助”,乙文说“得天下有道”。这两个“道”的意思一样吗?说说你的理解答:(二)【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乙】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①。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奇君曰:“何以知之?”曰:“共载皆白首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②,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③以济贫困,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选自《子奇治县》)【注释】①阿:地名,即今山东阿县。②决之:决断政事。③仓:仓库廪:仓库中的粮食。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②追者反.曰2.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C.夫以.老者之智D.属予作文以.记之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①多助之至,天下顺之。②共载皆白首也4.子奇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使“阿县大治”?(用自己的话回答)答:5.乙文中“”一句,形象地印证了甲文中“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道理(三)【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乙】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选自《论语》)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①兵.革非不尖利也兵()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③足兵.兵()④民信.之矣信()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①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译文: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译文:3.【甲】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乙】文重点强调的观点是什么?4.你认为【甲】【乙】两文重点强调的内容有什么关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与课外文言文比较阅读(一)【甲文】舜(shùn)发于畎(quǎn)亩之中,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文】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终灭吴。(选自《史记》)1.用“/”给下面句子划出朗读节奏舜发于畎亩之中2.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含义①曾益其所不能()②人恒过然后能改()③吴既赦越()④与百姓同其劳()3.翻译下列句子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译:②女忘会稽之耻邪?译:4.甲文首段列举古代六位贤士的事例,是为了说明的道理,文中的中心论点是:。乙文故事可以用成语来概括其主要内容。成语是:5.品读甲乙两文,谈谈忧患意识有怎样的现实意义?(二)【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孟子辍然③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④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⑤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选自《韩诗外传》卷九)【注释】①诵:背诵。②方:正在。③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④喧:遗忘。⑤引:拿来。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①人恒.过然后能改恒②其母引刀裂.其织裂2.翻译下列句子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3.【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4.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三)【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①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孙叔敖蹴然②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③。此之谓也。”孙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④;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尧舜其尤病诸⑤。”(《孙叔敖遇狐丘丈人》)【注释】①仆:对自己的谦称。②蹴然:吃惊不安的样子。③怨归之:怨恨会集中于他。④吾志益下:我的心志越在于下层。⑤尧,舜其尤病诸: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到呢。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①必先苦.其心志苦②入则无法家拂.士拂③仆闻.之闻④官大者,主恶.之恶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不知木兰是.女郎B.舜发于畎亩之.中此之.谓也C.所以..动心忍性此先汉所以..兴隆也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孙叔敖曰:不然.。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人恒过然后能改。②可以免于患乎?4.阅读甲乙两文后,回答下面问题①【甲】文中,列举舜、孙叔敖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②【乙】文中,孙叔敖所持的观点与甲文中哪句话意思相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与课外文言文比较阅读参考答案(一)1.(1)至:极点(2)畔:同“叛”,背叛。(3)所恶:所厌恶的东西(事情)。(4)走:跑。2.句子: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翻译: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3.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4.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答“失道者寡助”对一半)5.不一样。甲文所说的“道”,指的是统治者施行的“仁政”;乙文所说的“道”,指的是统治者得天下的方法、途径。(每层意思2分,意思对即可)【译文】孟子说:“桀和纣失去了天下,是因为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得民心有办法: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加给他们,如此罢了。人民向于仁,如同水往下方流、野兽奔向旷野一样。(二)1.①这里是限制的意思②通“返”(返回)2.C3.①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②同车的人都是老人4.把兵库里的兵器锻造成为耕田的农具,打开粮仓来救济贫穷的人民。5.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译文】子奇十六岁的时候,齐国的国君派(他)去治理阿县。不久,齐君反悔了,派人追赶。追赶的人回来说:“子奇一定能够治理好阿县的。”齐国国君问:“你怎么知道的?”同车的人都是老人。凭借老人的智慧,由年轻人来决断政事,一定能治理好阿县的!”子奇治理阿县,把兵库里的兵器锻造成为耕田的农具,打开粮仓来救济贫穷的人民,阿县治理得井井有条。魏国的人听说小孩子治理阿县,兵库里没有武器,粮仓里没有积粮,于是就起兵攻打(齐国)阿县,阿县的人父子兄弟相互鼓励,以自己家的兵器打败了魏国军队。(三)1.①兵器②疆界(答“限制”也算对)③军备(军队)④信任,信用2.①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②从古到今,人都有一死,(如果)不取信于民,国家就无以立足。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民无信不立(或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4.【甲】文重点强调的“人和”(“得道”)与【乙】文重点强调的“民信”(“取信于民”),二者有密切的相关性。“民信”(“取信于民”是“人和”(“得道”)的重要条件(或“内容”)之一。【译文】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与课外文言文比较阅读(一)1.舜/发于/畎亩之中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①通“增”,增加②犯错误③赦免④劳动3.①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懂得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力量与该国匹敌的国家和外在隐患的侵扰,这样的国家往往会走向灭亡。②你难道已经忘记了在会稽山上所遭受的耻辱了吗?4.在艰苦磨练中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意近即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卧薪尝胆5.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译文】勾践困守在会稽的时候,喟然感叹道:“难道我就这样困守在这里一辈子吗?”吴王夫差赦免越国以后,越王勾践回到越国,于是就苦身焦思,在座位前放者苦胆,无论是坐着还是躺着,抬头就能看见苦胆,吃饭也亲口尝尝苦胆。勾践还常常自言自语地说:“你忘记了吴越在会稽这一仗的耻辱了吗?”越王勾践亲自参加田间劳动,他的夫人亲自织布,吃饭时也不加肉,穿衣也不要多种颜色的华美衣服,屈己礼待那些有才能但地位不如自己的人,善待来访的宾客,救济穷困的人,慰问死者家属,与老百姓同甘共苦。最终灭掉了吴国。(二)1.①常常②割断2.①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②从此以后,孟子不再因为分心而遗忘书中的内容了。3.甲文以议论为主,语言精练,分析透辟;乙文以叙述为主,用引刀裂织的方法明理,自然巧妙。4.孟母是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说明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全神贯注,一心一意不能分心的道理。(意思对即可)【译文】孟子年少的时候,有一次他正在背诵诗文,他的母亲在一旁织布。孟子突然停止,过了一会儿又继续背诵下去。孟子的母亲知道他遗忘了书中的内容,(于是)把他叫来问道:“为什么中止了?”孟子回答说:“有些地方忘记了,后来又记起来了。”(这时)孟母拿起刀割断了布,以此来告诫孟子,从此以后,孟子不再因分心而遗忘书中的内容了。(三)1.①使……痛苦②通“弼”,辅佐③听说④讨厌,厌恶2.D3.①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恒”“过”各解释)②可以凭借这种做法免除祸害吗?4.①成就大业者,通常要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练。(意对即可)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译文】孙叔敖遇到狐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