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4页道路运输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道路运输是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之一。“十五”期间,各级交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央一系列重要部署,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道路运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初步实现了由运输能力增长向服务质量提高的转变,适应了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十一五”期间,是全党和全国人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这就必然会推动道路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并对道路运输行业的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总结经验,明确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与政策措施,指导全国道路运输行业全面、快速、健康、有序发展,制订本规划纲要。一、“十五”期间道路运输发展状况(一)主要成就1、运输能力在高位上快速增长2004年,全国客、货营运车辆分别达到153.2万辆和552.3万辆,比2000年增长了18%和25%。道路运输行业完成的客运量、客运周转量、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分别为162.5亿人次、8748亿人公里、124.5亿吨和7841亿吨公里,分别为2000年1.2倍、1.3倍、1.2倍和1.28倍,分别占全社会总量的91.9%、53.6%、73%和11.3%,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主导作用和连接功能进一步增强。承担了全社会新增客、货运量中的95%和55%,有力消化了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增运量。在煤、油、粮、鲜活农产品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运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公路建设和道路运输实现了良性互动“十五”期间,是我国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最快的时期。预计到“十五”末,全国公路总里程将达到190万公里,新增5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近4万公里,新增2.37万公里,“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将基本建成,总里程位居世界第2页共14页第二位。“十五”期间,启动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农村道路改善工程。两年来共建成农村公路35.2万公里,其中沥青路和水泥路19.2万公里,超过建国后至2002年53年农村公路建设里程之和。高速公路网和农村公路网的协调发展,使全国路网结构得到了有效改善,道路运输行业运输能力大、运输速度高、通达程度深、覆盖范围广、机动性强的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发挥,道路运输成为最贴近人民群众生活和社会经济活动的运输方式,促进了城乡经济、区域经济的交融和国内、国际贸易的发展。3、道路运输法规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正式颁布实施,以行政法规的形式确立了道路运输管理的基本制度和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则,改变了多年来无法可依的局面。随后,相关配套规章相继发布实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道路运输法规体系,确立了依法行政、守法经营的管理制度,形成了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行业管理步入了法制化轨道,对于保障运输安全、提高服务水平、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将产生长期而深远的影响。4、站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各地交通主管部门通过加大投资力度,广泛吸引社会投资,道路客货运输站场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有效改善了道路运输基础设施条件。全国客运站数量增加了42%,货运站数量增加了14%。通过增、改、扩建,道路客运站的站容站貌得到了很大改观,服务设施设备进一步完善,内部布局进一步合理,为旅客出行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建设了一批新型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自动化装卸设备得到了普及,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5、结构调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通过政策引导与制度规范,企业兼并重组十分活跃,涌现出一批具有全新经营理念和较高管理水平的运输企业,集约化、规模化、网络化经营渐成发展主流。在营运车辆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全国客运经营业户由22.6万户下降至12.2万户,下降了46%,市场集中度和抗风险能力明显提高;运力结构不断优化,客车舒适性、安全性日益提高,中高档客车比例已占总量的36%,货车重型化、厢式化、专业化日趋明显,专用车辆和重型货车的数量比2000年增长了1倍。经第3页共14页营形式日趋多样,旅游客运、现代物流、小件快运、连锁维修、汽车租赁等新型服务方式快速发展,满足了社会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运输需求。6、运输市场秩序得到了有力规范通过行业监管、媒体监督、公众维权,道路运输市场秩序得到有力规范,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明显减少,守法经营、诚信经营的意识明显增强,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逐步形成。全国治理车辆超限超载的工作全面开展,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车辆超限超载的比例从治理前的80%下降到目前的10%左右,超限超限运输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扼制。7、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全国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按照“交通不断,货流不断,客流不断,病源切断”的要求,对8.64亿人次的旅客、1.32亿辆次的车辆进行了检查、登记和消毒,处理涉及交通堵塞或中断的事件360件次,运送紧急物资28.4万吨。2004年防控禽流感期间,又派出工作人员参加了235个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和消毒点的工作,并运送紧急物资2.1万吨。2004年夏,针对煤电油运紧张态势,通过加强运输组织和运力调配,30天抢运华东华南电煤275万吨,并保证了铁路在抢运电煤期间其它重要物资的运输,有力地保障了电力部门迎峰度夏。全面建立了自上而下的应急运输领导机构和通讯联络制度,初步形成了拥有38281辆应急运力的道路运输应急保障体系,在抢险救灾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保障了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8、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农村客运网络化试点工作,推动了全国农村客运的发展。2003至2005年,全国农村客运班次增加2826个,农村客车增长12306辆,行政村客车通达率由76.7%提高到81%。全国农村客运站点投资24.3亿元,其中中央投资8.3亿元,新建农村客运站3232个,停靠站点10.2万个。农村客运运力结构得到明显优化,站场设施得到明显改善,通达深度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明显加速,农村客运“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的发展机制正在形成,有力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进步和城乡经济文化交流。9、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第4页共14页运用现代科技技术改造传统运输产业已成为行业共识和自觉行动。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卫星导航系统、行车记录仪、同城联网售票系统等先进设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危险品检测仪、计算机售票、大屏幕电子显示系统、货运信息配载系统和汽车维修、综合性能检测系统得到普及,部分地区还建立了道路运政管理信息系统和运政服务投诉系统,管理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在保障运输安全、提高服务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0、汽车维修等运输服务业适应了汽车快速增长的需要2000年至2004年,我国汽车保有量从1609万辆增长到2742万辆,轿车进入家庭成为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提高最显著的标志之一。与之相适应,汽车相关服务业发展迅速。在此期间,全国汽车维修业户增长了2.73万户,总数达34.94万户,年维修量突破1亿辆次。汽车维修行业连锁经营、专业维修迅猛发展,维修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适应了社会对汽车维修能力、维修质量的需求。驾驶员培训管理体制基本理顺,驾校数量不断增长,培训监管体系基本建立,培训质量得到明显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驾驶技能得到有效加强。汽车救援服务发展迅速,区域性的维修救援网络初步建立,及时为运行途中故障车辆提供帮助,社会服务能力得到提高。(二)主要问题“十五”期间,道路运输行业树立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随着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进,道路运输行业内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开始逐步显现。主要是:一是道路运输的服务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运输服务的有效供给仍显不足,市场行为仍不够规范,与社会的期望和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二是运输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三是市场组织化程度低的现象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缺乏主导行业发展的大型骨干企业,应急运输保障能力不强;四是运力结构仍欠合理,运力水平特别货运运力水平与国外相比,差距依然较大;五是科学技术推动行业发展的作用不够明显,信息化建设仍显滞后,科技设备应用不够广泛;六是行业差距、结构差异、地区差异较大,表现在运输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与公路建设水平有差距,农村地区道路运输发展水平与城市有差距,中西部道路运输发展水平与东部有差距;七是阻碍行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突出表现在城乡客运管理体制尚未统一;八是运政队伍建设比较滞后,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服务理念尚未牢固树立,社会服务能力不强,执法人员素质整体不高,行政执法不够规范。二、“十一五”期间道路运输发展面临的形势(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为发挥道路运输的优势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居民消费从“衣食温饱”向“住行小康”转变,进入了重化工业阶段。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人均GDP在1000至4000美元期间,社会发展对运输的实效性要求、质量性要求将大大提高,道路运输速度快、机动灵活的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要求道路运输实现超前发展。(二)建设和谐社会对道路运输的安全和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建设和谐第5页共14页社会需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命、健康和权益,注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就必然要求我们把提高安全水平与服务水平作为“十一五”期间道路运输管理工作的中心任务。(三)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为提高道路运输能力和运输效率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一五”期间,我国“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将全部建成,总里程达8.5万公里的“七射九纵十八横”的高速公路网将逐步实施,新建成的农村公路将达到81万公里,通行能力大、通行效率高、安全畅通的公路网络基本形成,高速公路的规模效益将得到有效发挥,将会大大提升道路运输的运行速度和机动性,将是道路运输发展基础条件最好的时期。(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成品油价格持续上涨,使道路运输行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节约自然资源,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增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能力,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工作目标。道路运输行业消耗的成品油占全社会总量的近30%,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需要道路运输行业降低能源消耗,节约社会能源,促进环境保护。另外,近年来成品油价格持续上涨,世界已进入高油价时代。成品油价格的上涨导致道路运输成本大幅上升,利润空间被挤占,行业不稳定因素增加,持续发展能力受到影响,道路运输持续发展的压力正在逐渐加大。(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加快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党中央、国务院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发展农村客运,促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是交通部门的重要任务。交通部门要统筹协调、合理配置城乡客运资源,使农村客运网络与城市公交网络有效衔接起来,形成城乡客运资源共享、相互衔接、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畅通有序的客运网络,方便广大农民群众出行。(六)综合运输体系中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对道路运输提出了新的要求。“十一五”期间,我国综合运输体系将进一步健全,各种运输方式既要有机衔接,协调发展,又有合理竞争。迫切需要道路运输行业充分发挥“门到门”的优势,增强高效流通能力,不断提高运输服务水平,为社会提供多样化的运输服务。三、“十一五”期间道路运输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第6页共14页(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科学发展观,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调整结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规范市场,大力发展道路运输生产力,保持运输能力适度超前于经济发展,提高运输效率,提高服务水平,保障运输安全,促进环境保护,实现道路运输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力保障。(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服务品质的要求,关爱人的生命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