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征战诗鉴赏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秦时明月汉时关金戈铁马征战事,大漠秋风慷慨情边塞征战诗鉴赏题材: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背景: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主要特点:浓郁的汉代情结。以汉代唐,出征的军队称为汉兵,将领称为汉将,边塞称为汉塞,就连天上的月亮也称为汉月。鲜明的边地风貌。见意象(二)常见意象秋月、孤城、黄沙、冰雪、大漠等景观;旗鼓、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器物;楼兰、天山、阴山、长城、玉门关、瀚海、轮台等地点;单于、都护、将军、征人、胡儿等人物;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音乐。意象的特点:雄奇、壮丽、旷远、荒凉、单调三、常见思想主题1.抒写将士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借孤寂艰苦悲壮的战争生活的描写表现戍边将土的壮志豪情。2.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别离之情。【岑参·碛中作】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在无处投宿的沙漠里行走,更激起作者的思乡之情。3.揭露统治者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的残酷艰辛,表现征人的怨恨和厌战情绪。【卢纶·逢病军人】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色入金疮。借—个饥、寒、疲、病、伤的退伍军人形象控诉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4.描绘了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与边陲人民的生活状况。【高适·营州歌】营州少年厌原野,皮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描写了营州少年习惯原野生活环境,表现边地少数民族的骑射生活。5、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喜悦和赞颂之情。【高适·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描写了边塞和平宁静开朗壮阔的景象。小结内容景——边塞风光(奇丽壮阔)人统治者——穷兵黩武将士艰苦生活报国(杀敌)豪情思乡念亲友人惜别感伤壮别感奋体会边塞诗中的种种矛盾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主旋律:爱国主义。四、艺术风格有的豪放旷达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有的雄奇壮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的豪壮悲慨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有的委婉清丽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五、表现手法比喻、夸张、对比、用典(勒石燕然,请缨南越,系马大宛,计斩楼兰,持节北海)渲染、虚实结合、直抒胸臆、侧面烘托等。一、对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要有所了解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盛唐: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中晚唐: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国势渐衰,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伤。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宋代: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国家在民族争斗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这时的边塞诗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与盛唐时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些惆怅。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二、要注意区别每首诗思想内容上的差别和各自的思想感情特点。高适、岑参、李益等反映征战诗的各个方面: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表达报效国家的激情。有的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写塞外征战的艰苦和连年征战的残酷,对帝王黩武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有的陈述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的惊异于塞外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誓欲成名报国,羞将开口论勋。(张说)只有通过对诗歌字句的细细体会,才有可能准确领会到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内容,以及不同诗人的不同艺术素养、不同生活遭遇,反映在边塞征战诗这个大主题下异彩纷呈的不同的艺术风格。(全国卷2)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七万多人。(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何寓意?(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1)(4分)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2)(5分)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局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10年陕西卷)雨雪曲江总①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注】①江总(518~590):南朝文学家,字总持,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塞。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8.本诗描写了怎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9.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何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怎样的情感?•8.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别路”的意思是戍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9.(6分)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仅点明了边塞“天寒”、“地暗”的环境,也真实生动地透露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旗彩坏”、“鼓声低”的心理感受。这首诗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

1 / 2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