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省银行业信息第2期安徽省银行业协会秘书处二○○九年三月三十日【编者按】为加强同业间的信息交流,拓宽金融创新思路,切实提高为会员单位服务的质量,促进我省银行业的健康发展,现从国内、国际的相关刊物中筛选、摘录了一批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的经验介绍文章,分批登出,仅供参考学习。本期刊载:一、改进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建议;二、关于部分行业大型民营企业贷款风险状况的调查与思考。2改进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建议本专题报告简要介绍了大型金融机构的良好风险管理做法,指出了应从近期金融市场危机中吸取的主要教训,并提出了进一步改善银行风险管理的建议。一、引子过去一年半来,我们目睹了一场近几十年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冲击。此次金融危机还远未见底,其所造成的损失从金融部门已经蔓延到实体经济。在这场被命名为“2007/08年信用危机”的连锁事件中,金融机构一直处于核心地位。为应对金融动荡,监管者以及金融产业集团对特殊时期的大型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做法进行了评估。一系列的分析评估报告就是这些评估工作的成果,专家们对风险管理的良好做法进行了初步总结。最近令人瞩目的银行倒闭案例已经证明,这项工作非常重要。大型金融机构的倒闭最终归因于风险管理的失败,而对那些在这场风暴中幸免的金融机构来说,良好的风险管理做法是主要原因。二、良好风险管理的做法那么,什么因素在风险管理工作中发挥了有效作用,我们应该从2007至2008年的极端金融事件中吸取哪些教训呢?2008年初,由不同国家的金融监督官组成的小组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第一次评估和回应。该小组的评估报告指出,那些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运行良好的银行,其下列四个方面特别突出:(一)金融机构内部的有效沟通3高级监督官小组的报告指出,那些表现良好的金融机构“在金融机构内部能更有效地分享定性和定量信息”。这种做法便于金融机构提前预测资产抵押证券市场的潜在问题,进而及时采取措施,从而减轻、降低证券市场的潜在问题,进而减轻、降低乃至完全摆脱风险。这种机构内部信息沟通方式,便于高级管理人员在必要的情况下实施宏观对冲措施(macro-hedges),而不是由各业务部门来决定。而那些缺乏这种信息沟通方式的金融机构,随着金融危机的加深,其业务部门自主决定的做法增加了(而不是减少了)风险敞口。另外,还有一些金融机构,要么很少根本就没有这种意识,而等到意识到时已经为时已晚。(二)独立、有效的评估做法。那些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表现良好的金融机构建立了一套严格的评估方法,用以评估复杂型证券或非流动性证券。这表明,此类金融机构拥有稳健的风险管理文化,总会认真审核前台所做的评估。同时,对复杂型证券抵押资产的信用质量进行独立评估,以便确定此类资产的实际价值。当然,整个金融机构上下都遵循相同的价值评估程序和信用评估程序。为“验证”价值评估的准确性,有时会销售一小部分非流动性资产。这些做法可以使金融机构能更好地了解证券的实际价值,也能帮助其进一步认识评级机构的模型及其评级结果。(三)流动性、资本及资产负债表的有效管理实际上,那些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表现良好的金融机构都把来自所有业务线的信息整合,从而形成全球性流动性计划观念,有效防范实4际流动风险和潜在流动性风险。同时,还创造了内部定价机制,对那些增加应急性头寸的业务部门进行收费,以合理反映市场恶化状态下的融资成本。另外,表现良好的金融机构还通过避免办理结构性投资工具等,来“有效管理其应急性流动性需求”。该类金融机构“在动荡不定的市场状况下都能严格执行各项限额规定”。(四)风险度量及风险管理报告做法那些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能够有效避免发生重大问题的金融机构,其管理信息系统更切合实际,也更能及时对市场变化新情况加以考虑。其风险度量指标很多,有时还包括风险净额及风险增幅、风险总额及风险增幅、利润状况、损失变动状况等,从而能从不同方面度量风险敞口。另外,此类金融机构还经常及时更新那些与风险度量指标有关的各种有关的各种假设前提,并对外公布。由于采用一系列定量和定性的风险评估方法,所以其风险管理人员能够在市场恶化时迅速做出反应。三、改进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做法的几点建议前文简要描述了金融市场动荡不定情况下如何有效进行风险管理。这些良好的风险管理做法都是多家金融监管当局的初步观察结果,为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做法打下了基础。总的看,良好风险管理的建立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公司治理和风险文化在金融机构内部建立一种一致的风险文化是良好的风险管理的主要工具,这是大家的共识。大型金融机构应随时审查其公司治理框架,5以确保培育能够恰当平衡经营业绩和合规行为的激励机制。良好的公司治理首先是要明确高级管理人员,尤其是首席执行官的风险管理职责。首席执行官和高级管理人员有责任传达并培育涵盖金融机构各个领域各项业务的风险文化,并将风险管理放在首位。有效风险文化的一个关键要素是对金融机构风险偏好的灌输,并确保风险偏好水平是由最高层管理者确定的,而且需要作为风险管理职责的最终监督者的董事会的参与。良好的公司治理框架还有一个重要要素,即拥有稳健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金融机构应当把风险管理的运营责任分配给一位高级管理人员—首席风险官。首席风险官应当具有较高的职级同时能够独立于经营部门。同时,首席风险官应当有能力和才智影响金融机构的决定,从而确保金融机构承担的风险与其风险偏好水平一致,并且能与高级管理人员讨论该机构所面临整体风险情况。金融机构应确保不管是正常时期还是非正常时期,都有合适人员进行风险管理。一种观点认为,大型复杂金融机构应设立一些高水平“机构层面上的委员会,以促进交流、协调,并在必要时达成一致意见”。有分析报告指出,机构层面上的委员会有助于加强机构内部合作和交流,从而减少各业务条线各自为战的可能性。(二)风险计量和风险管理领域的整合风险管理应在金融机构整体范围内全面加以实施。精确地计量和监测风险是基本要素,但是仅仅这样是不足以成功发挥有效风险管理功能的。“良好的风险管理和风险监测做法,往往就是在合适的时间把合适的信息提供给合适的人员,比如提供给那些能做出最明智决策的6人员”。因此,应该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以便风险信息能够在董事会、高级管理人员和各业务部门(包括控制职能部门)间有效传递。金融机构应随时愿意对其风险管理队伍、IT基础设施和系统进行充分而持续的投资。实施全面的、涉及整个机构角度全面审查各种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金融机构应制定识别和管理全机构风险集中和累计风险暴露的政策和程序,不管这些风险是或有的还是非或有的,表内还是表外,或者本身是契约性的。同时,金融机构应具有汇集全球所有相关法人机构的风险敞口的能力。鉴于各个风险模型和风险计量技术的局限性,风险管理不应依靠单一的风险方法。在金融市场上,经常会有极端的价格波动情况出现。此时,那些平常看来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也许会失灵。因此,金融机构应扩大风险矩阵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使用作为风险计量主体的风险计量主体的风险价值法(VaR),也应是用包括压力测试、情景分析和其他能揭示组合风险特点的计量工具。(三)估值问题在最近的金融市场动荡中,市场的变化使得对许多金融工具估值变得很有挑战性。由于市场流动性下降,投资者转而采用模型为基础的估值方法,并遵循公允价值原则对其头寸进行估价。但是,基于模型计算的理论价格被证明是不太可靠,因为模型估值的关键参数来自市场,而市场已变得不稳定并且交易不够活跃。在这种情况下,有关定价和抵押的争议就增加了,这实质上极大增加了系统风险。通常,特别是在当前这种市场情况下,金融机构应当确保其采用稳健、一贯7的定价政策和程序,并对自营和有交易对手的风险交易均有严格的价格确认机制。理论估值或基于模型的估值应进行灵敏度分析,以便充分考虑到低流动性时期市场价格可能变得不再可靠这一事实。金融机构应建立一种适当的公司治理框架,以确保风险管理部门能独立进行估值。另外,如果可能,金融机构应使用透明且具有流动性的工具,而不是定制产品。为此,当抵押交易中获得的抵押品的市场流动性较低时,金融机构应考虑对难以估值的或缺乏流动性的交易,实施内部收费或者采用提高资本比率、资本限额等方法。此外,金融机构应做到:不同的业务部门持有相同的工具时,对该工具的定价必须相同。因为对相同工具的不同定价会导致不准确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常被用于内部或外部决策,从而可能引发法律问题和声誉问题,而这些问题也可能对金融机构自身产生不良财务影响。四、结论金融市场动荡已持续一年多时间,金融机构处在此次动荡的中心。尽管采取多种措施并积极努力以恢复人们对金融业的信心,但银行系统依然相当脆弱。引起此次金融动荡的一些主要金融机构,其风险管理做法是造成此次动荡的重要原因。本专题报道简要介绍了良好风险管理做法,并总结了过去一年半时间能汲取的主要教训。因此,本报告强调高级管理人员对改善公司治理框架的作用是非常必要的。高级管理人员是使风险文化渗透到金融机构各领域的最终责任人。他们应当直接参与风险管理的决策,以确保金融机构既定的风险偏好得到尊重和执行。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此次金融危机显示,一些大金融机8构的高级管理人员没有对风险管理经理的意见和建议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那些其高级管理人员直接参与风险管理,并对市场发展热点有直接认知的金融机构,它们的运行相对较好就一点也不奇怪了。(本文译自2008年12月,欧洲中央银行发布的《金融稳定报告》,其中的专题报告《金融动荡中风险管理的教训》SpecialFeature:RiskManagementLessonoftheFinancialTurmoil)关于部分行业大型民营企业贷款风险状况的调查与思考一、基本情况此次调研的对象是纺织、农产品出口加工和房地产行业贷款余额5000万元以上的大型民营企业。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08年9月末,上述企业在银行贷款余额合计376.6亿元,占所有大客户(5000万元以上)贷款的3.84%,占所有贷款的1.82%,其中:纺织企业142.4亿元、农产品出口加工企业93.32亿元、房地产企业140.88亿元。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从信贷投放情况看,大型银行是大型民营企业信贷支持的主体,纺织和房地产行业是银行重点投放领域。一是大型银行所占份额较大。其中大型银行占比为82.04%,其他各机构占比仅为17.96%。二是纺织和房地产行业贷款占比较高。其中:纺织企业占比为37.81%,9农产品出口加工企业占比为24.78%,房地产企业占比为37.41%。(二)从资产质量上看,目前贷款形态较为正常,但行际差异明显。截至2008年9月末,不良贷款共计13.26亿元,不良率3.52%,低于全省不良贷款占比3.99个百分点,但仍高于所有大客户不良贷款占比0.98个百分点。不良贷款客户共计12户,万杰高科、九发食用菌、汇统房地产三个客户不良贷款合计5.75亿元,占比为43.36%,不良贷款集中度较高。从各行情况看,农村合作机构和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质量较低。具体为大型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33亿元,不良率1.73%;股份制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1亿元,不良率7.29%;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42亿元,不良率13.3%;农村合作机构不良贷款余额3.41亿元,不良率16.53%。从三个行业情况看,纺织企业不良贷款余额3.4亿元,不良率2.39%,分别低于全省大客户、所有客户不良贷款占比0.15和5.12个百分点,但纺织行业贷款客户中,魏桥纺织所占份额较大(占40.59%),若剔除魏桥纺织贷款,其他客户贷款不良率为4.02%,高出所有大客户不良贷款占比1.48个百分点。农产品加工企业不良贷款余额4.09亿元,不良率4.38%,低于全省不良率3.13个百分点,但仍高于所有大客户不良率1.84个百分点。房地产企业不良贷款余额5.77亿元,不良率4.09%,低于全省不良率3.42个百分点,但高于所有大客户不良贷款率1.55个百分点,但房地产企业关注类贷款12.88亿元,占比为9.14%,向下迁徙明显,隐性风险较大。10(三)从担保情况看,不同行业担保方式各异。纺织行业大多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