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销售误导有可能涉及到的领域:培训教材、产品说明书、建议书、宣传单张、海报、媒体公布、网站、手机信息、邮件等二、销售误导有可能产生在以下途径:1、媒体公布方面:通过媒体公布或宣传分红保险的经营成果或分红水平;2、现场方面:银行代理网点、营销职场、管理职场、产说会/创说会/培训现场;3、材料方面:产品说明书、建议书、培训教材、宣传材料、职场海报和墙报等方面;4、形式方面:利用产说会、创说会、新闻发布会等形式进行不实宣传,对产品夸大保险责任、红利、收益率等,利用产说会制造“现场投保热”的假象。三、销售误导包括以下内容:1、对保单红利、保单未来收益进行预测。在利率演示中,不得使用分红率、投资回报率等比例性指标描述分红情况。2、在宣传材料中称寿险公司不会破产;3、夸大保险责任。将保单利益和银行储蓄存款、国债等金融产品进行比较,宣传免征利息税;4、公布其他公司数据,与其他公司比较。不得出现任何诋毁其他公司字眼,包括数据比较、分红情况对比等。公布信息不得出现“第一”、“名列前茅”、“最高”等比较性词语。5、银行保险产品中使用让投保人产生歧义的用语。如“银行保险”、“与银行联合推出”、“银行理财新业务”等;介绍保险产品时使用:“存”、“利息”、“存款自由,取款自由”、“活期月复利高息储蓄”、“本金”、“利息是银行定期利息的1.5倍多”等词语和字句,套用银行储蓄概念并与银行储蓄作不当比较。6、夸大性描述分红回报。如使用“今年投保,明年分红”、“年年有分红”等字眼。7、任何误导性字眼。“年年收益,保障到老”和“活期储蓄式的保险”。“存钱”、“本金”、“免税”和“活期储蓄附带保险”、“月存”、“高息”、“马上停售”等。四、其他1、招聘广告:在广告中夸大个人代理人待遇,以投资理财顾问、投资顾问、医疗保险调查员等名义招聘个人代理人;2、未经公司许可和审批,利用公司的名义自行进行网上招聘,利用手机短信群发招聘,在招聘或信息中提及其他保险公司任何信息;3、未经上岗培训或培训考试不合格人员,销售新型险种;4、产品说明书自行设计、印制任何宣传材料。5、除了纸面上的材料和电脑中的教材,讲师在产说会、培训班的授课过程中任何误导性的内容和字眼。6、任何弄虚作假的行为案例:**中支业务员林**私印宣传单张违规事实:1、在公司培训资料《简单销售法》基础上对万能资料加入了主观的理解和臆断,对原稿中的“保守投资”直接改为“银行”,并自行加入“存”“本”“息”等违规字眼。2、根据当地社保局的宣传资料,附加个人理解制作单张进行比较。后续处理及影响:1、要求中支对销售误导进行内外勤两个层面的全面核查;2、出具《监管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