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诗歌复习-边塞征战诗实用精品(附高考真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边塞诗鉴赏明月古今伴烽烟醉卧沙场看征云学习目标1.了解边塞诗中常见意象。2.了解边塞诗的情感。3.了解边塞诗常用的表现手法。边塞诗以描述边塞战争、边塞生活、边塞风光和其他边塞问题为主要内容的诗歌。代表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陈陶等一、边塞诗中的常见意象:常见的民族名和地名:胡、羌、羯、夷,碛西、轮台、龟兹、夜郎、天山、阴山、受降城、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楼兰……常见的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云、雨雪、风沙……常见的战事意象:角、金鼓、旌旗、烽火、戈矛剑戟、斧钺刀铩、雁飞鹰扬、箭飞马走……常见的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①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注】①汉和帝永元元年,窦宪大破北匈奴,穷追北单于,曾登此山,“刻石勒功而还”(《后汉书·和帝纪》)。试从意象的角度进行赏析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该词属于边塞作品吗,它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把握思想感情,不能仅仅通过意象,还需认真揣摩诗词中的抒情、议论句。二、边塞诗表现的思想感情分类(一)、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其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二)、描写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塞下曲》李白•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征人怨》柳中庸(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从军行(其二)》王昌龄•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岑参(四)、愿意戍守边关、渴望建功立业,不惜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南园》李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王昌龄•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塞下曲》李白(五)、厌恶连年战事,批评边将无能,反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陇西行》陈陶•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王昌龄•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燕歌行》高适三、边塞诗常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1.融情入景、以景衬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其四》)•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表达效果:渲染气氛、烘托情感(正衬:凄清单调的景——思乡、幽怨的情,奇异壮阔的景——豪壮、昂扬的情;反衬:艰苦恶劣的环境——对英勇威猛将士的赞美之情)•2.对比:•秦中花鸟已应阑(尽),塞外风沙犹自寒。(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二》)•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表达效果:突出和强调。如用内地和边塞的景物对比,突出边塞环境的艰苦。•3.虚实结合:•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岑参•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表达效果:运用想像,拓展诗歌内容,形成时空的对比。•4.用典故:•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其一》)•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其四》)(西汉时,楼兰国与匈奴联合,屡次刺杀汉朝派往西域的使臣。傅介子奉命前往,用计刺杀楼兰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燕歌行》)•表达效果:使诗歌内容凝练、含义深刻。四、边塞诗的艺术风格豪放旷达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其一》)雄奇壮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豪壮悲慨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杜甫《后出塞》其二)委婉清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白《子夜吴歌秋歌》)关注作者所处的时代和际遇知人论世同为边塞诗,为什么会呈现出不同的主题思想?1.与时代特征密切相关2.与个人际遇密切相关边塞征战诗最能体现国运的兴衰。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其基调是豪迈、爽朗、一往无前。例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王昌龄)即使是艰苦的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到了中、晚唐,国势渐衰,虽然诗人也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悲壮惋伤的成分多了起来。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辱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征战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为报国无门的愤懑,如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但是不管什么时期的边塞诗都回旋着爱国的主旋律。小结边塞诗思想情感的技巧1.关注诗歌的意象,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2.关注抒情和议论的句子,认真揣摩其含义。3.关注作者所处的时代和际遇,知人论世。高考真题链接•1、(04年江苏卷)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答案:①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②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05年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边塞诗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答案:(1)不矛盾,这样的对照写法更能显示出听者深重的别情边愁,这是任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排遣的。(2)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结情,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05年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③题。(7分)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①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注释: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答案D•(1)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雪晓清笳乱起”句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气氛。B、“想关河”中的“想”是“推测”、“猜想”的意思。C、“雁门西,青海际”两句,代指宋金对峙的前线地区。D、“漏声断”中“断”,是断断续续的意思。•(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B、词的上片写梦境,下片写梦醒后的情境和感想,衔接自然,结构紧凑。C、“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D、作者通过“雪晓”、“寒灯”“漏断”、“月斜”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答案C•(3)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3分)答案:相同点: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不同点:a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墓年壮心不已的心境。b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06年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间题。(5分)—边塞诗凉州词(其一)张籍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注:碛(qì)沙漠。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1)“无数铃声遥过碛”句表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答:(2)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答:•.答案:(5分)(1)长长的驼队行进在广袤的沙漠上。(2)远与近、高与低、动与静、抑与扬的衬托对比。前两句实写,后两句以虚为主,虚中有实。•(07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8分)--边塞诗出关①徐兰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1)更喜欢本诗。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的雄壮气势,景物描写鲜明生动,为后面抒情作了铺垫。“将军”两句缺乏形象感,并且与全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不相称。(2)①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②“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12年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8分)—边塞诗度破讷沙①(其二)李益破讷沙头雁正飞,?鹈泉②上战初归。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注]①破讷沙,沙漠名。②?鹈泉:泉水名、(1)从题材来看,这首诗属于____________诗(2分)〖答案〗边塞(2)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答案: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5分)(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6分09年全国卷Ⅱ答案(1)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营造了紧张的边境氛围。(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斗志昂扬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雨雪曲江总①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4分)(2).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6分)2010年(陕西卷)【注】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塞。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答案](1)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2)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仅点明了边塞“天寒”、“地暗”的环境,也真实生动地透露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旗彩坏”、“鼓声低”的心理感受。这首诗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2015新课标全国I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岑参•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厲县.在今新鲁木齐。•(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诮简要分析。(5分)【答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

1 / 3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