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1、认识过程:2、可见宇宙:半径140亿光年,约1.32×1023千米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1、天体系统的形成:主要组成:恒星等较大天体银河系及河外星系银河系:主要组成天体恒星和星云河外星系:超过1250亿个总星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共同构成的天体系统称为总星系。2、太阳系和地月系组成:太阳、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以及卫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组成。太阳系中心天体太阳:质量占99.86%行星:包括八大行星和小行星运动特征:共面、同向性、近圆性地月系:组成地球和月球3、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普通性:地球的外观和所处的位置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①日地距离适中。质量体积适中。②太阳的光照条件稳定。③行星际空间安全稳定。(6)尝试运用三球仪来演示月相的变化过程。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分类紫外区、可见光区、红外区、2、太阳辐射的概念太阳以电磁波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太阳辐射具有纬度变化规律——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景观也随之变化;对于同一纬度而言,太阳辐射具有动沿海向内陆递增的变化规律;高原地区太阳辐射高于平原地区。我国大陆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是青藏高原,其原因在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太阳辐射最少的地区是四川盆地,原因在于盆地地形,云量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大气结构:由外到内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2、太阳活动2日冕层太阳风——产生极光色球层耀斑——产生磁暴、使地球上短波通信中断光球层黑子,活动周期是11年——影响气候等◆[重点难点解析]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自转运动(一)概况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周期恒星日,长23小时56分4秒,而1太阳日是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速度角速度为15°/时。地球表面除南北极点点外都相等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纬60°处的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的一半。南北极点角速度和线速度不存在(二)自转运动的地理意义①导致昼夜交替现象,由此,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昼夜节律。②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③地方时:划分标准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的时间为正午12时,时刻变化规律经度位置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东经数值越大的地方,地方时的值越早。西经反之经度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时区和区时:为了便于使用。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有15个经度,以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作区时,又称标准时区时的计算: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区差×1小时时区差的求法:在0时区两侧相加,同侧相减加减号的确定:所求地在已知地东部加,西部减国际日期变更线:一条大体沿180°经线穿行的折线,它是为了消除因为地球球形而导致的日期换算中的不同结果而设定的,同时为了保持180°经线上同一行政归属的地方日期相同二、地球公转运动的(一)概况轨道:是一个椭圆,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每年一月初位于近日点,七月初位于远日点。方向:自西向东角速度约为每天1°,近日点时较快(一月初),远日点时较慢(七月初)周期一年,约为365日5时48分3黄赤交角及其影响:地球自转的轨道面叫做赤道面,地球公转的轨道面叫黄道面。地球的赤道面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叫黄赤交角,约为23.5°。也可以说,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约成66.5°的夹角。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引起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变化以及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划分等一系列地理现象。五带名称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划分界线回归线、极圈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原因:黄赤交角存在,地球的公转(自转或公转)运动。(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高度角的概念太阳相对于地平面的高度角正午太阳高度角各地太阳高度在地方时12时时最大,称为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在太阳直射的纬线最大,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2、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在哪一个半球,哪个半球的白昼就大,而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在极昼以内的地区还可能出现极昼现象。另一个半球的情况相反,赤道各地的昼夜长短,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3、四季的更替中纬度地区明显。四季更替表现为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化。夏季是一年中白昼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冬季反之。春秋两季是过渡。节气时间(前后)直射点位置移动方向对应点春分3月21日赤道向北B夏至6月22日北回归线向南A秋分9月23日赤道向南D冬至12月22日南回归线向北C1a23b(对应点选填右图)ACBD4第四节地球的结构一、划分依据:地震波纵波(P波):能在固态、液态、气态中传播,速度较快横波(S波):只能在固态中传播,速度较慢1、划分界面莫霍面:距离地表约33千米,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明显加大古登堡面:距离地表约2900千米,纵波传播速度明显下降,横波则突消失2、三大圈层(1)地壳位置:莫霍面以上厚度:平均约17千米,变化规律:大陆较厚,约33千米,海洋较薄,约6千米海拔越高,厚度越大。组成:含量最多的3种元素是氧;硅、铝矿物在地壳中分布最广结构:上层为硅铝层,相对密度较小,分布不连续。下层为硅镁层,相对密度较大,分布连续。(2)地幔位置: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结构:上地幔具有固态特征,主要由硅酸盐类物质组成。下地幔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组成。软流层:位于上层地幔中,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3)地核位置:古登堡面以下组成: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结构: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二、地球外部圈层(1)大气圈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一般把2000——3000千米这个高度作为大气圈的上界(2)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按照存在位置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和生物水,其中陆地水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最为密切(3)生物圈生物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统称。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5第二章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一、地壳的物质组成(一)矿物含义:矿物是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基本存在形式有三种:气态、液态和固态。固态是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有用矿物在自然界富集到有开采价值时,就称为矿产。矿物的分类:金属矿(赤铁矿、磁铁矿、黄铜矿等)非金属矿(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以能源类矿物和宝石类矿物最重要(二)岩石概念:岩石是岩石圈(地壳)中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体,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分类:岩浆岩:岩浆冷凝而成,可分为侵入岩(如花岗岩)喷出岩,(如流纹岩、安山岩和玄武岩)。沉积岩:裸露在地表的岩石经过外力的风化、搬运、沉积固结而形成。沉积岩有两个突出的特征:具有层里结构含有化石变质岩:由于岩石存在的条件,如温度、压力等产生变化,导致岩石原先的结构、矿物成分等发生变化而形成。如花岗岩→片麻岩、石灰岩→大理岩、砂岩→石英岩、页岩→板岩二、地壳物质的循环(一)地质循环概念:是指岩石圈和其下的软流层之间的大规模物质循环。能量来源:推动地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的衰变产生的热能。产生影响:在地质循环过程中,有一些地方岩石圈不断地诞生,在另一些地方岩石圈则逐渐消亡,与之相伴的是大地沧桑巨变以及地壳物质形态的持续转化。(二)岩石的转化6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分类能量来源主要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外力作用的关系内力作用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形成高山或盆地,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在空间是相互联系,在时间上同时进行。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往往是某一作用占优势,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外力作用来自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作用把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使地表趋于平坦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1、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较为稳定,板块交界处是地壳较活动地带2、板块构造学说理论应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褶皱:背斜形态及其地表形态向斜及其地表形态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与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断层:地堑的地质特点及其地表形态地垒的地质特点及其地表形态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褶皱是岩石受挤压的结果,拱起为背斜,凹陷为向斜,一般情况“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但在外力作用下也常出现“背斜谷向斜山”;断层是岩石断裂错位的结果,分为地堑和地垒两种形式,在地表常形成裂谷、块状山、谷地等。了解地质构造规律对找矿、找水、工程建设有很大帮助。三、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一)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流水和风力作用下的各类地貌7四、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合理改变人类对地表形态的不合理影响第三节大气环境一、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各垂直分层特点及与人类的关系;(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具有选择性。平流层臭氧吸收紫外线;对流层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反射无选择性。散射具有选择性,波长较短蓝色光最容易被散射。(二)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大气保温作用:(1)太阳辐射使地面增温(2)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同时地面降温(3)大气逆辐射又使近地面增温,起到保温作用;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四种辐射之间的关系;(三)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太阳辐射强度由低维向两极递减;下垫面因素:反射率的不同,影响同纬度太阳辐射能量的差异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热力环流的原理大气水平运动的速度(方向和大小)全球三圈环流形成的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规律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的规律东亚南亚季风特点及成因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一)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气压带分布成因气流对气候影响赤道低气压带赤道附近热力原因上升湿热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纬30度附近动力原因下沉干热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纬60度附近动力原因上升温湿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附近热力原因下沉冷干8(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冬季,南亚地区也受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影响,在海陆间由于海陆热力差异从而形成东北季风;夏季,则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北移,气压带和风带位置也随着北移,这样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就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右偏转而形成西南季风。由此可见,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但并不是惟一原因。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等也是形成季风的原因。四、常见的天气系统(一)锋面系统与天气气团:概念与分类锋面系统:冷、暖锋概念、天气,锋面对我国天气的影响风带分布风向对气候影响北半球南半球低纬信风带副极地低压与极地高压之间东北风东南风干燥中纬西风带副热带高压与副极地低压之间西南风西北风温湿极地东风带赤道低压与副热带高压之间东北风东南风冷干图2-3-119(二)低气压、高气压系统与天气低气压系统与天气;高气压系统与天气锋面气旋系统1、低气压、高气压系统与天气气流状况气压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天气状况实例气旋低气压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抬升阴雨台风反气旋高气压中心向外辐散(北顺南逆)下沉晴朗伏旱2、锋面气旋系统与天气中纬度地区经常出现该系统。在其影响下,天气变化比较明显,再来那个个锋面附近气流上升更加强烈,产生云、雨、雪,甚至造成雷雨、暴雨、暴雪、大风降温等天气。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一、水循环概念: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状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在太阳能及重力能的作用下,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通过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以固、液、气三态的转化形成了总量平衡的循环运动。水循环又使地表物质得以大规模地运动,并塑造了多种地表形态。水是洁净的可再生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