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研究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已进入了信息时代,要求公民必须具有较强的交往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纵观国外教育界,已把“培养完善的人”作为指导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理念。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申办2008奥运的成功、“神六”成功飞天等的逐步实现,使我们更深刻在感受到了世界多元文化、知识的竞争和经济的挑战,教育改革的大潮已至,新的教育观念、新的教育理念已深入到教育教学之中。近年来,作文教学所迸发的深层次和多侧面变化格外引人注目,但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怕作文、老师愁作文的现状,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头脑中没有材料,即使有了材料也不知道怎么表达,作文大多存在着内容空调、形式单调、生活气息不浓厚、缺少真情实感的通病。二是教师教学无本可依,无章可循,盲目性、随机性较大,没有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作文教学的理论、实践框架尚未构建。结合我校师生作文教学实际提出了《新理念下初中作文教学研究》的课题。二、研究的理论依据1、教育部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针对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的一系列现象,拓宽学生的习作空间,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启发学生大胆想象,重视情感动力作用,给学生创造的由表达情感的体验的机会,使学生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积累习作素材,乐于出而表达的习惯。鼓励自由的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良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2、《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强调“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语言的发生本是为着要在人群中表白自我,或者鸣出内心的感兴”。3、以创造性原理为依据,我们可以借鉴、迁移聚合教学中和生活中,看似平凡都能激发学生形象的思维,提高写作技能的手段和方法,提高作文能力,激发写作兴趣。许多的专家的著作理论现实为我们的实践与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在理论研究中,我们以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现代教学价值观,运用现代教学结构理论和建构化理论为依据,进行了三年的研究,取得了有效率的成效。三、课题研究目标本课题的研究,其着眼点和归宿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要指导学生观察,认识生活,领悟作了理念,掌握一般的作文方法,习惯作文规律,张扬个性,张扬创造精神,以吾手写吾心,使文如其人,达到能写、会写、写好的程度。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在本课题研究中,教师要遵循作文教学的一般规律进行作文教学实践,总结经验,探索作文教学新路,建构作文教学的训练序列和教学模式,达到能教、会教、教好的程度。四、课题研究主要内容作文对生活的认识和反映,它既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可以说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可是学生在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面对一个作文题,一是无事可写,无话可说,二是即使有了写作上的素材,也不知怎样表达;而教师的作文教学又缺乏有效的指导,因此,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愁教作文,写作教学成为了困扰师生的一大难题。我们认为作文教学既要“开源”,又要“导流”,遵循写作中的“写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的作文一般作思维方法,拟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作文教学研究,以期构建作文教学的训练序列和基本模式,扎实、高效、有序地提高作文教学水平和质量:1.作文材料积累的研究。2.审题主题的研究。3.选材结构的研究。4.语言表达的研究。五、课题研究方法:1、群休优化法:课题组成员分工负责研究内容,有分有合。2、问卷法:通过拟制实现相关的问卷,实验前后,摸清实验前后学生在作文认识、态度、水平方面的变化。3、测验法:通过作文测验,了解实验前后学生作文的发展、变化程度。4、统计分析法:根据问卷调查、阶段测试的成绩数据统计,检验实验结果,为阶段研究提供实践依据。5、实验对比法:取同一班组实验前后的问卷,成绩对比;实验班同非实验的对照来检验实验效果。6、经验总结法:在作文教学中,反思教学过程,及时总结成败得失,及时撰写经验材料,阶段性小结,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以提升理念,指导作文教学实践。六、课题研究步骤:(一)准备阶段(2005年9月——2005年10月)成立课题组,制定课题实验方案,明确分工,拟制问卷,确定被试对象。(二)实施阶段(2005年10月——2008年1月)1、第一阶段(2005年10月——2006年7月)作文材料积累研究。2、第二阶段(2006年9月——2007年1月)作文审题立意研究。3、第三阶段(2007年3月——2007年7月)作文选材结构研究。4、第四阶段(2007年9月——2008年1月)作文语言表达研究。(三)总结阶段(2008年3月——2008年7月),根据掌握的材料,及作文教学实践,广泛交流,总结经验,撰写研究论文和课题实验报告。七、课题研究过程:(一)研究前的准备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分工。为了使课题研究顺利进行,保证研究质量,我们成立了由胡凤家校长为组长,选派了以郐万福书记,吴兴东主任为副组长,作文教学中优秀骨干教师为实验员的课题研究小组,他们是咸家新、梁月桂、丁宗涛、鞠丽(注:2006年10月,王振伟、刘生秀、刘江秀、张洪霞、汪义、李双兴申请加入)具体分工如下:分组成员工作内容1胡凤家、郐万福、吴兴东、咸家新组织管理科研,把握科研方向,进行研训,辅导讲座,制定研究方案2刘生秀、王振伟进行作文材料积累研究实验3梁月桂、刘江秀进行作文审题立意研究4鞠丽、李双兴进行作文选材结构研究5丁宗涛、张洪霞、汪义进行语言表达研究2、精心选择实验班和对比班,有利于实验与研究的正常进行。我们选择了七——九年级的18个班为研究对象,每个年级3个班,一个为实验班,另一个为对照班(注原来的七年级所有班级为实验班,由于实验人员的变更,经大家讨论做了相应的调整)。3、制定实施方案,拟制问卷为保证课题研究有序进行,由本人撰写了《新理念下的初中语文教学研究实施方案》,根据方案分组行动,设计了被试学生调查问卷,并进行了测试,使我们对学生作文的认识、态度、材料积累、审题立意、选材结构、语言表达方面,掌握得更准确,实验的目标更明确,重点更突出。4、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课题组实验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科研能力。首先,我们深化课题组成员的理论学习。课题组先后24次召开课题成员会议:①多次组织讨论、学习本课题的总目标、阶段目标,明确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和意义;②主持人多次为课题成员进行培训指导。③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了《语文课程标准》、《叶圣陶教育论文集》、《作文心理学》、《初中生作文》、《语文周报》(初中生版)、《作文教学研究》等科研书籍和教学报刊杂志中经典的文章。④我们还鼓励教师积极自学,要求课题组成员每周学习一篇与课题有关的文章,摘记有关内容,并相互传阅、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⑤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到兄弟学校听课,教研,参观学习;邀请市语文教研员进行业务培训。通过理论学习,课题组成员明确了作文教学研究的具体方式方法及意义,扩宽了自己的作文教学理论、知识视野,增强了作文科研意识,激发了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大家充分认识到构建作文教学序列和课堂作文教学模式及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性,为作文教学实践提供了理论、知识的储备和指导。(二)研究实施阶段1、作文材料积累研究研究内容:以生活为圆,以观察、实践为半径,以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读书生活、精神文化生活为主要内容,进行素材积累,语言积累(字、词、句、语段、篇章)的研究。课题组成员在实验前问卷中发现;认为作文很难的学生各占92%,遇到佳词美句无抄录习惯占88%。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多学生怕写作文,为此苦恼,其原因是缺乏对作文素材的积累。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积累是基础,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因此,我的课题组主要进行语言材料的积累和作文素材的积累研究,加强学生作文材料积累的训练和培养,构建了学生作文材料积累体系:①、在现实中积累。②、在阅读中积累。③、在实践中积累。④、在观察中积累。策略是:①、教师对作文材料积累的意义、内容、方法、途径进行指导,并提出具体可行的要求,使学生目的明确,方向清晰;②、教师传授观察方法,明确观察要领,强化观察训练,拟写观察日记,观察对象分为人物(老师、同学、父母、儿童、社会人等)、景物(花草、农作物、茎、建筑物等)、活动(家庭活动、学校活动、社会活动)。③、教师充分发挥教学的桥梁作用,整理各类学生优秀作文,印发给学生到课堂进行赏析、品评、借鉴、交流、积累。寒暑假要求学生至少读一本中外名著,写一篇读后感,开学后相互交流。班级自订《中学生》(作文版)、《初中生写作》、《语文周报》等报刊,让学生广泛阅读。④、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投身于生活的海洋,通过实践饱尝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生活的情、理、趣、味。平时要求学生在家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活(刷碗、洗衣、做饭等)进行思想教育,在体验中完成家庭生活为内容的习作;让学生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开学典礼,校园文化艺术节,田径运动会等)写活动心得,开展踏青、演讲、夏令营活动,体验社会生活。⑤、教师定期跟踪、督促、检查学生的练笔积累笔记,及时总结,展评优秀作业,激发学生作文热情。通过上述教学研究和实践,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和丰厚的写作素材,加深了他们对生活的理性思考,为下一阶段的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2、作文审题立意研究学生在占有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后,我们与学生进行了交谈、问卷测试,结果是:不懂得审题,没有审题习惯占54.7%;不会审题方法的学生占75.4%;不会立意的学生占42.8%;立意不新颖的占87.8%。为此,我们课题组经过分析、讨论便开展了如下的研究:审题研究①、命题作文的审题②、材料作文的审题③、话题作文的审题策略是:①、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让学生明确审题的过程(审读题目,审读要求)和方法;②、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时强化练习(单一标题的审题,多种标题的辩析审题);③、发挥学生小组合作的优势,以点带面,突破审题瓶颈。立意研究:①、将话题放在阅读背景下②、将话题放在人生背景下③、将话题放在社会现实中策略是:①、抓住语文课的课前综艺,根据学生提供材料,让学生多角度开掘主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②、抓住语文的阅读教学中的片段,拓展延伸,进行多角度立意训练,训练学生的思维的深刻性;③、抓住课外的热点事件,联系社会现实,结合自身感受,提升人生感悟,形成独特认知价值观。实践证明,通过上述的作文研究与训练,学生明白了审题(实验前会的占18.6%,实验后则为94.5%)立意(实验前会的占15.8%,实验后则为92.3%)的方法,确实快速、高效地提高了学生审题立意能力,初步形成审题的习惯,立意的深刻与新颖得到了一定的突破,为学生写好作文和下一步研究卖出了关键性一步。3、作文选材结构研究作文材料积累的研究与训练,为学生作文提供了写作的之源,使学生做到有话说,有感悟,有情意,解决了作文中“写什么”问题;作文审题立意的研究与训练,进一步解决了作文中“写什么,为什么写”的问题。那么什么样的材料写进作文?如何布局谋篇呢?我们课题组成员经过与学生谈话,调查及问卷测试发现:知道怎样选材的学生,仅占实验学生的10.9%,知道选材依据的占10.2%,知道作文结构方法占8.4%,会安排结构也只有5.9%,为此,课题组集思广议,确定了下一阶段主要研究内容:选材研究:①、选择典型材料②、选择情感充沛材料③、选择细小的材料④、选择新颖生动有时代气息的材料策略是:①、教师结合阅读和作文教学强化训练学生的审题、立意能力;②、教师结合阅读教学指导学生明确选材的要求和方法;③、教师引导学生对同一材料、不同的材料进行比较辩析训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练就一双慧眼;④、教师在阅读、作文教学中注意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突破选材的平淡、老套。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