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活动教学的探索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活动”教学的探索丁国庆(横溪中学,浙江仙居317312)吴旭成(仙居中学,浙江仙居317312)摘要: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发现,浙江省高中地理采用的湘教版教材中的活动设计存在一系列问题:“探究”活动的难度不符合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思考”活动的问题设计层次不明;实践类活动的操作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重新处理和设计活动来提高活动的效率,并提供了实例。关键词:浙江省高中地理,湘教版教材,活动设计,活动难度一、想说爱你不容易-----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困惑浙江省高中地理新教材采用的是湘教版。湘教版地理必修教材《地理Ⅰ》、《地理Ⅱ》、《地理Ⅲ》中共有活动193处,教材活动之多是以前教材所没有的,活动分“探究”、“实践”、“思考”三类。教材中安排活动的目的除了原来的要求外,还要求学生通过活动来获取知识,同时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如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讨论活动培养学生自由表达见解的能力;通过给学生提供进行分析和决策的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评价以及决策能力;还有很多活动通过地理图像的应用,培养学生阅读图像的能力、学生自由表达见解的能力。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大多数地理教师发现:高一地理上课时间不够用,因为在一年中要学完三本必修教材;学生埋怨地理内容太多太难,渐渐地从一门感兴趣的学科变成了厌倦的学科。作者从一年多来的教学探索发现高中地理新课程中的活动存在许多问题:如有些“探究”活动由于难度太大,导致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无法开展;有些“思考”活动设计的问题没有连贯性、递进性,层次不明,使该类活动达不到活动所要达到的效果;有些“实践”活动则由于要求太多太杂使活动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困难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实际课堂教学中有必要对教材中的某些活动的设计进行重新处理和设计,使之符合我们的学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提高活动的效率。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中共“探究”类活动107处,占必修教材“活动”总数的55.4%;“思考”类活动60处,占必修教材“活动”总数的31.1%;“实践”类活动26处,占必修教材“活动”总数的13.5%。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关键在于如何高效率地完成活动这一教学内容。下面针对“探究”活动的难度问题、“思考”活动的问题设置问题、“实践”活动设计的操作问题,浅谈作者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一)、“探究”类活动的难度问题活动的难度高低对活动的效果影响很大。活动难度太大,学生对活动失去积极性,因为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做,在学生看来这样的活动对他们没有吸引力;活动难度太小,学生一看就明白,这样的活动学生也没有兴趣。同时活动设计的难度是否合理,还随着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水平的改变而改变,也随着不同教育背景的变化而变化。比如说城镇的学生和农村的学生就有着学习背景的差异,城镇学生会做的农村学生就不一定会做;重点中学的学生和普通中学的学生由于能力水平的差异也会对活动的难度表现的出不同的反应。同样的活动对重点中学的学生来说是比较简单的,但对普通中学的学生来说却是困难重重。可见,只有适合本地学生的活动设计才是最佳的。新教材中有好多“探究”类活动的设计由于难度太大,导致许多活动学生探究不起来。其实,高中学生都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适当难度的活动往往会激发学生去弄清楚事实的真相的兴趣,似这样无法进行的探究活动不但不会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反而会困惑学生,使学生对探究活动失去兴趣,从而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失去活动应有的作用。要提高活动的效率,很有必要对这些活动的难度进行调整,对活动进行重新设计,从而降低活动难度,使之符合本地学生的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活动效率。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作者发现造成学生活动困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够造成“探究”困难。如果学生连相关的背景知识都不知道,又如何让学生去探究呢?如《地理Ⅰ》P17的活动(活动示例1)就是因为相关知识没有学习而使学生接触到问题的时候无从下手。活动示例1:1.假设地球是正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完成下表的计算。纬度00300600900线速度(千米/时)角速度(度/时)2.归纳各地线速度和角速度随纬度变化的一般规律。这个活动设计中只有一张表格,要让学生计算各纬度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同时要求归纳出角速度和线速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其实学生若能计算出不同纬度的角速度和线速度,让学生归纳其规律并不难。但高一学生还没有学过角速度和线速度,极少数人知道什么是线速度、角速度,而且对地理纬度的实际意义也不是很清楚,这样就让学生来探究似乎太难了。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下面的探究过程:图1纬度定义示意图首先告诉学生纬度的实际意义:纬度是指某点与地心的连线和地球赤道面所成的线面角(如图1),其数值在0至90度之间。赤道的纬度是00,南极和北极分别是900S和900N,其余的介于00到900之间,如北半球的30度就记为300N。其次,再告诉学生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定义:线速度就是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走过的路程,定义式为:V=S/t=2ЛR/T。角速度就是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ω=2Л/T。这里R为圆周运动的半径,T为周期。那么,如果要计算北纬30度的线速度,只要计算出北纬30度纬线圈的半径就可以。因为,地球自转的周期已经知道T=24小时。让学生根据图2计算出北纬30度纬线圈的半径r=cos300R,R为地球的半径6371千米,然后计算出北纬30度的线速度和角速度。依次类推,让学生分别求出纬度为00、300、450、600、900的线速度和角速度,之后让学生总结出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规律。这样学生就能顺利地解决问题了。这样经过重新设计的活动,学生探究过程的障碍减少了,开展活动也就容易多了,同时还节约了教学时间。课本中还有好多涉及区域地理的探究活动,因为浙江省高中学生对区域地理相关的知识储备还比较薄弱,给许多活动造成了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补充区域地理的相关知识,降低探究活动的难度。2、农村中学条件不足,查阅资料困难造成“探究”困难。现在农村中学和城市中学的基础设施差异越来越大,城市中学几乎每个教师都配备了手提电脑,每个教室都有多媒体设施,每个办公室都有电脑终端,教师、学生要查阅资料很方便。而农村中学现在连有的教师办公室好多还没有电脑,教师查阅资料还比较困难,对学生是禁止上网,让学生查阅资料就更不用说了。这对于一些需要查阅资料才能展开的探究活动就存在一定的困难,而教材中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来探究的活动很多。但即使学生有条件查阅资料,也不知道哪些资料更有代表性、更有说服力。古人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没有办法查阅资料,没有足够的材料怎么让学生分析、探究?所以,象这样的活动还不如教师提供资料让学生来分析更有效果。这样的活动如《地理Ⅰ》P41的活动(活动示例2)。活动示例2:冰川的“力量”当冰川厚度达100米时,冰床上每平方米承受约90吨的压力。冰川滑动时,不仅能够碾碎岩石,甚至可将冰床底部的大砾石“连跟拔起”。运动的冰川可将大小混杂的砾石“带走”,搬运到数百米乃至数千米远的地方。冰川的搬运能力惊人,随冰川“漂移”的砾石,大的直径可达30余米。在波罗的海南岸平原上,曾发现冰川搬运而来的大岩块,其体积是4千米×2千米×0.2千米,体积之大,令人瞠目!●收集流水、冰川、风力、波浪对地表形态影响的照片,比较他们对地形影响的异同这个活动是对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进行探究,但课本中只提供了关于冰川作用的一些材料,要求学生去查找资料,对风力、流水、冰川、波浪作用进行比较。活动设计的初衷是好的,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查阅、选择资料的能力,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但让学生课外自己去收集各种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照片显得比较困难,一方面学生对哪些地貌是由哪些外力作用形成的结果不清楚,另一方面他们也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学校的教室、办公室都还没有电脑,学校也不允许学生出去上网,因为涉及到学生安全问题。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课前作者先在网络上找到一些流水地貌、风力地貌、冰川地貌的图片做成课件,上课的时候通过多媒体把这些图片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这些地貌分别是由哪种外力作用的结果,再结合本地的实际地貌让学生分析分别是哪种外力作用的结果。通过重新设计,既节约时间,又降低了活动的难度有利于活动的开展。总之,新教材中的某些活动如果没有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使之适合当地高中学生,活动是达不到效果的。(二)、“思考”类活动的问题设置经过实践作者发现教材中“思考”类活动问题的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活动中所设计的问题没有一定的难度梯度。活动中设计的问题过于肤浅,学生不用思考就可以回答了;设计的问题过难,学生被问题难倒而不去思考。还有新教材中许多问题的设计比较直接,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就可以完成,根本不需要去思考、分析,而且思考的链条也比较短,当问题解决后活动也就结束了,很少有让学生解决了一个问题后,接着又去解决新问题,这样的活动会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抑制。陶行知说教科书编的对不对,好不好,可以有下列三种判断标准:1、看它有没有引导人动作的力量,看它有没有引导人干了一个动作又要干另一个动作的力量。2、看它有没有引导人思想的力量,看它有没有引导人想了又想的力量。3、看它有没有引导人产生新价值的力量,看它有没有引导人产生新益求新的新价值的力量。那么作者认为“活动”中问题设计的好坏在于其不仅应具有让学生通过问题引导人思想的力量,而且要看它有没有引导学生想了又想,进行创造性思考的力量。如《地理I》P43的活动(活动示例3)。活动示例3:根据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图2),分析下列问题:1.随高度的上升,对流层和平流层的气温分别是怎样变化的?2.为什么说,对流层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3.为什么平流层适合于飞机飞行?这个活动表面上看似乎已经是递进式的问题链,根据课本图2-23(如图2)大气垂直分层图读出气温分布规律,再回答对流层和人类的关系以及平流层为什么适合飞机飞行。这样的问题设置问题之间跨度太大,从气温分布规律就直接到对流层与人类的关系,这样中间好象缺少点什么,两个问题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如果在问题1后应该插入这样两个问题:①根据对流层气温分布的规律思考这两层大气的运动特点是怎样的?②根据大气运动情况请大家思考这两层大气的天气情况是怎样的?加上这样两个问题后,这样五个问题之间就不会有断痕了。(三)、“实践”类活动的操作性问题新教材中的许多活动需要学生去操作的,主要是“实践”类活动,但有些活动设计却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困难。新教材中“实践”活动不是很多,三本书有25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或是培养合作、调查的能力。造成活动操作困难的原因主要有:1、活动所提的要求太多使学生不知道做哪样好。2、活动所提的要求比较模糊没有实际操作方案,学生不知道怎么做。所以,教师和学生需要共同设计好活动详细方案,这样学生活动时就容易操作了。下面就是作者在对《地理Ⅰ》P60的活动(活动示例4)的设计策略。活动示例4:1.画一幅表示水循环的示意图(有条件的同学可用电脑设计成动画)。要求:①用箭头表示水循环的主要过程。②在图下用文字说明各箭头的主要含义,说出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2.讨论:水资源可以永续利用,并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3.调查家乡的河流。将全班同学分成4个小组,每组10人左右,对家乡的河流进行调查。调查方式主要有实地勘察、走访有关部门、查阅有关资料、登录相关网站。可安排每个小组进行其中的一项。调查的主要内容有:①河流的基本情况:源地、流向、长度、注入的海洋或湖泊或消失在什么地方、流经的地形区、流域范围、流域内气候和植被的基本情况。②河流的补给类型(水源)、汛期长短、水位变化大小及原因、流量和水位变化造成的灾害。③河流水质状况:含沙量大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