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高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教学探索郭名宾余斌(江西信丰中学江西赣州341600)【摘要】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是高中生物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结合自己的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和课堂教学实践,在新课程高中生物课堂中通过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对教学有效性的认识,以及提高新课程教学有效性,从而更好地推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有效教学低效教学无效教学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有效性自教学诞生以来,教育者就在追求有效教学,进行有效教学的探索。新课改实验开展得如火如荼的今天,课改虽已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由于我们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不到位,及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课堂教学出现了形式化,对有效性教学的认识的缺乏,在课堂教学会出现低效甚至无效教学。所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也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最基本的条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首先加强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其次就是加深对有效教学的认识,分析在课堂中出现低效或无效的教学的现象,最后就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措施及注意的问题。一、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作为这场变革中站在第一线的我们在不断地学习新课程,尝试着正确领会新课标的理念,期望能更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我想新课程给我们带来的新理念是:关注人的发展、学习方式的转变、以人为本思想、全新的教材观等1、关注人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新教材的深刻内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通过课程教学实践,经过批判与反思就会“学会教学”,就会不断发展,懂得教学,逐步成为“教学家”。2、学习方式的转变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我们今天必须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新课程强调师生互动、互教互学。3、以人为本思想。新课程对教学的要求不同于以往课程的要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更加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强调深入到学生的认知世界,通过参与学习过程,给他们深刻的体验。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它是学生成长的舞台、是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天空、是学生品味生活的“梦想剧场”。所以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也就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4、新课程下的新教材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开放性,比如,一个科学实验,学生可以设计出十几种形式和内容。这都是以往教学中所没有的,这对教师的挑战是不言而喻的。教材只是一个载体,需要每一个教师去挖掘,去创造。教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对课程的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过程。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拿到教材后,千万不能就教材“教”教材,而是利用教材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对教材进行调适和重组。由于强调开放式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提到日程,教材已不再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这就要求教师学会寻找、开发、制作、整合教学资源和资料,还要学会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在执行新课程计划中,开发利用校内外的一切课程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1、背景有效教学(effective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但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即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2、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指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在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活动的质和量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通过一定时段的教学后,学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我们认为,有效教学应是“三高”教学:一是从时空上看应是高效率,即花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大效果;二是从成果看应是高效益,即教学结果能使学生有较多的得益;三是从关系看应是高效应,即通过教学在师生之间的心理、人格、思维、情感等方面能产生高效应。换句话说,有效教学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教师帮助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获得预期的进步和发展,实现了教学目标。其中的发展,包括:三维目标中的三个维度的发展;学生智慧的发展;生成性的发展;面向未来的发展;有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发展。所以,我们认为,检查教学是否有效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学生是否取得了预期的,应有的进步和发展。在实际教学中,不管教师教得多么认真,多么生动,多么辛苦,只要学生没有取得“预期的应有的进步和发展”,就是无效教学或低效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是一个较复杂的任务,它与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高低有密切的联系。3、核心思想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4、有效教学理念①、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教师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所教学科的价值,而且也不能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②、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③、关注可测性和量化。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检测教师的工作效益。但是并不能简单地说量化就是好的、科学的。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师的工作表现。因此,有效教学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④、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每一个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三、课堂教学中出现低效或无效的教学的现象分析1、固守传统的教学行为。①是“填鸭式教学”。有些教师,把学生的头脑看成是储存知识的机器,把大量的知识填进去。这种教学仅发挥头脑中负责记忆的储存器作用,而没有发挥接收信息的感受区,处理信息的判断区,以及负责创造的想象区作用,使学生学习上死记硬背,死读书,读死书,结果效率低下。②是“粗放式教学”。此指教师在教学中,为提高教学“质量”,拼体力,拼时间,高消耗、重负担、低效率,投入多,产出少。一句话,落实目标“少、慢、差、费”。③是“结论式教学”。到目前为止,仍有少数教师,在教学中,重结论,而忽视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问题的思考过程、结论的探究过程,成果的创新过程等。其后果是:知识乏化,技能僵化,兴趣淡化,思维劣化。三维目标难以落实。④是“模仿式教学”。当然在教学中,必要的模仿仍是需要的。但有少数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仅提供模式、样板,让学生进行机械模仿,学生在模仿中,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久而久之,学生只会死记硬背,照葫芦画瓢,缺乏学习能力。⑤是“训斥式教学”。指少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动不动就发火,“教训”学生,语言霸道,甚至嫌弃、挖苦、体罚等。有时导致师生冲突,对教学带来极大的影响,可想而知,这种教学会有效吗?2、“形似神异”的教学行为。在新课程实施中,由于种种原因,在教学中,出现了新的倾向。①一是“自主”没有落到实处。通过多次的课堂观察,发现“他主”现象明显。即学生在教师组织的活动中“忙碌”,交流、汇报、表演、操作,很难看到学生在静静地进行个体的思考,自主学习,满足于表面上的“热闹”,没有达到“内化”的效果。②是“合作”存在无效现象。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体验、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以小组合作为代表的“合作学习”被教师们广泛采用。通过我们观察,确实存在无效现象。首先表现为:合作匆忙,合作过程简短,缺乏深思熟虑;其次,合作无机制,盲目分组围座,成员分工不明,结果乱轰轰;再次,合作成“包场”,合作学习中全员参与性不够,发言汇报时往往优等生包揽全场,其他人只是盲从。③是“探究”没有抓住重点。首先探究学习形式化,有些可用接受性学习来解决的问题,也要探究;其次,探究的问题无意义,探究的问题零碎,未抓住重点,不需要探究的也搞探究,费时过多,常常事倍功半;再次,探究问题多数来自教师,有时学生不感兴趣,在探究中多数被动,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④是“对话”理解不够全面。首先表现为:对话机会不等,在对话中使一部分学生成为对话的贵族,有时在对话中,教师话语霸权严重;其次对话淡化倾听,在交流中你说你的,我做我的;再次,对话忽视了准备,有少数教师问题一提出,学生未好好地思考,左一个讨论,右一个交流,导致对话的质量不高。⑤是“赏识”需要教师真诚。在课堂上,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无论答的是什么,都一律评为“好”,“不错”!或者根本不评价,这已经是司空见惯了。以上罗列的一些问题,说明当前在课堂教学中,存在低效或无效教学现象。应该引起重视,需要对当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分析研究和采取正确合理的措施去提高课堂效率。四、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措施及注意的问题1、、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教师因为职业上的原因,其人格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未来。那么,教师该如何塑造自身的完美人格呢?①树立“以人为本”意识。面对孩子,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尊重、热爱及欣赏他们,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和可爱之处,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让他们沐浴在充满尊重、关爱和阳光的氛围中。②树立“学无止境”意识。在倡导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中,教师更应该身体力行,自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只有不断汲取新知识、新理念,用先进的思想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教师才能完成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③树立“修身”意识。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应以身作则、心底无私、品行端正,给学生做出表率,这样才能给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教师应先“做人”后“育人”。教师的理想人格,会像丝丝春雨“随风潜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2、设计有效教学的方案要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案就是认真做好备课,备课是上好课,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备课包括备学生、备课程及备教法等。新课程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所以我们备课一定要做到眼中有学生,把好学情关,利用好教材,做到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各自的优势。①了解学情此环节在实施有效教学的备课中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为了充分了解学情,课前我坚持发学案导读,然后抽批学案,从中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教学的重难点。真正做到讲学生之所难,解学生之所疑,进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②利用好教材资源灵活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学习资源(包括媒体资源)是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首先,教师要把教材信息、资源信息、“课标”信息转化为自己的信息,明确教材编写意图;其次,要回顾此内容先前的实践经验和反思,进行选择性的借鉴;再次,要根据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学习任务;最后,要吃透文本中的“十个着眼点”,即内容的重难点,知识的生成点,培养的技能点,情趣的激发点,思维的发散点,合作的讨论点,学生的质疑点,资源的开发点,渗透的育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