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班级自主化管理的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新课程标准下班级自主化管理的研究”结题报告发布时间:2008-10-07原创杨风斌[摘要]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主体论,班级自主化管理正是这一理念的内在要求,并且又是追求“实践理性”及至“解放理性”的体现。课题研究经三年的理论论证及实践探索取得预期成果,认为在新课程标准下成功实施班级自主化管理应有系统思想整体协同。首先在班级管理中应构建“矩阵式”组织结构,应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应实行班干部轮换制,应开展丰富多彩的序列教育活动,应推行学生发展性评价方略;其次班主任应转化角色转变职能,应和学生成为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应成为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但又不能放任自流,应在班级建设和活动组织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最后学校层面应实施“扁平化”管理,校长及各科室应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帮助学生、鼓励学生、发展学生。有关课题总结论文两篇获省一等奖,但没有放之四海而皆灵的金科玉律,自主化管理策略的实施效果还受“精细度”和班主任个性的影响,如何适应班主任个性进行精细化管理是今后教研的方向。[关键词]新课程标准;自主化;主体论;解放理性;“矩阵式”组织结构;学生发展性评价;“扁平化”管理。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依据及意义班级作为一个学校的基层组织,其管理水平的好处,下则影响到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上则关系到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当前班级管理的方法繁杂多样五花八门,概括而言主要有三种模式:放任式、专制式、自主式。放任式不可取,专制式有时也能取得一定效果,但我校更提倡自主化班级管理,主要依据如下:1、从管理的价值取向的历史沿革看,自主化班级管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管理的价值取向前后出现了三种类型:先是科技理性的追求,后是实践理性的追求至解放理性的追求。“科技理性”的追求发端于20世纪初号称美国“科学管理之父”的泰罗主义,运用到班级管理中,其特点是师生作为管理的主客体是对立的两个方面,老师作为管理的主体主要职责是探索制定各种规律、规则,借用其对作为客体的学生施加控制,使其乖乖就范,以提高学习效率,产生出符合“规定”的品质,这是封建专制制度的遗毒。后来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施瓦布(1909—1988)对课程开发理论的超越,体现出教育界对“实践理性”的追求,运用到班级管理中,其特点是明显提升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班级管理视为师生及其他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协调不断达成一致理解的过程,以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圆满完成各项既定班级活动任务,这是现代民主的体现。20世纪末,教育界一大批理论专家在充分汲取整合现象学、存在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哲学解释学、后现代哲学等一个世纪以来人类认识发展和价值探究精华的基础上,形成了“解放理性”为核心的价值观,运用到班级管理中,认为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教师应赋予其充分的权力,让其创造性的开展各项活动,完成自定任务,自我发展个性,这是后现代主义主张个性张扬的体现。由以上分析可见,我校进行了自主化班级管理,正是顺应了管理的价值取向由对“科技理性”的追求逐渐转向“实践理性”,最终指向“解放理性”,这一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从新课程标准的推行现状看,自主化班级管理是新课标实施的内在规定。新课程标准为我们提出了“培养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发展个性”;“关注人的生命,关注人的价值,关注人性的完善”;“实现教育创新,培养创新性人才”;“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培养高素质人才”;“设计组织好各类活动,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中实现全面发展”;“每个学生都具有多元智能,不同组合形成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等多种全新的理念,其核心是主体论。其中非常明确地提出了“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现代教育中师生之间是双主体协同互动的关系”,“应建立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主体参与的教育活动模式”,“应加强学生之间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活动,使其成为主要的学习方式”等。当然课改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联动,齐头并进,形成合力。班级管理工作也应在传统与创新、继承与批判中寻找合适定位,紧跟新课程要求,实行自主化管理,把学生自主能力和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核心目标,这对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奠定终身发展的基础是非常有益的。3、从独生子女的特性来看,实施自主化班级管理是适应学生特点的必要选择。现在班内学生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他们是家族中的“小皇帝”,又是家长唯一的希望。因此他们情绪特征方面主导心境乐观、开朗,但波动较大、易冲动;意志特征方面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有主见不顺从,但较任性、缺恒心;理智特征方面求知欲强、兴趣广泛、较聪明,但不善权衡利弊、很少考虑行为后果。对此类学生占主体的班级管理,采用“放任式”家长不满意,采用“专制式”学生不适应,易产生逆反心理。只有采取“自主式”才更适应他们的心理特征,再辅以民主意识法制观念的熏陶培养,才能克服他们的缺点,使其学会合作,增强社会责任感,成为社会合格人才,这对于建设法制健全、政治民主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更加现实的意义。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当前在中小学推行新课程标准的形势下,专家普遍认为学生的内心是一个等待开垦的世界,又是一个充满能量的世界,不能将学生识为一个个等待灌水的空瓶子,而应将其识为等待点燃的火把。实施自主化班级管理,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将素质教育全面深入的推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是当前班集体建设研究的重心。但在具体如何实施有效的班级自主化管理,大中城市经验较多,农村学校相对比较薄弱,传统的“放任式”“专制式”管理仍大有市场。农村学校如何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进行自主化管理,切实做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充分信任学生,热情支持学生,逐步构建起体现新课标精神而又符合农村特点的班级自主化管理新模式,将是我们在此课题研究上的突破点所在。三、课题界定及我们研究的目的、内容在“新课程标准下班集自主化管理的研究”中,“自主”即自我定向、自我组织、自我激励、自我调控。“化”是一个过程,一种趋势,即“养成”。自主化的实质是自主的实践化,实践的自主化。班级自主化管理是在班主任指导下的学生的自我运动,是学生在班级事务中循序渐进地从“他主”发展到“半自主”、“小自主”,最终过渡到“全自主”、“大自主”。通过此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强烈的自主意识、创新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从而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发展;通过此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带动我校的学术研究氛围,提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从而促进我校整体管理再上一个新台阶;通过此课题的研究与实践,进一步探索中小学教育规律,促进教改的深入开展,从而为全面深入地推进素质教育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这是我们研究的目的所在。根据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具体研究内容主要设计为以下几个方面:(1)适合自主化要求的班级组织结构的构建。(2)保障自主化管理的规章制度的建立。(3)体现自主化精神的班干部轮换制的实施。(4)培养自主化能力的班级活动的开展。(5)促进自主化运转的评价制度的创建。(6)服务于自主化管理的学校管理机制的更新。四、研究过程综述及方法本课题于2004年5月申报立项,被批准为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2004年滚动重点课题。我们课题组严格执行《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管理办法》,尽力做好自我管理,综合运用自然实验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讨论法、行动研究法等一系列方法,边学习、边实践、边讨论、边总结,并请专家来校讲座、鉴定,终于成功结题。追溯整个过程,大体可化分为以下3个阶段:1、准备阶段:(2004年5月—2004年7月)(1)成立以李树森校长为负责人的课题研究组,撰写开题报告,制定实施方案,并申报立项。(2)有计划地组织理论学习,进行理论论证。2、实施阶段:(2004年8月—2006年1月)(1)选取初二的2、3、9班和初三的1、5、9班做为试验班,其他班为对照班,进行对比实验研究。(2)进行学生自主管理现状调查分析,以便使研究工作有的放矢。(3)各实验班在对“自主化”理念不同理解的基础上,在班级组织建设、班级制度建立、班级干部任用、班级活动开展、班级学生评价等方面,各有侧重地进行改革试点,并及时进行经验总结。(4)将“学生发展性评价”单列为子课题,由杨风斌老师负责组织研究实验。(5)分别以“班级自主化管理”和“新课程与班级管理”为主题,组织了两次班级管理研讨会,互通研究成果,共享研究体验,商定研究走向。(6)进行阶段性总结,其中杨风斌老师负责的子课题“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研究”成功结题,有关论文于2005年6月获省“百佳”论文评选一等奖。3、课题总结及实践检验完善提高阶段:(2006年1月—2007年7月)(1)撰写研究报告,申请课题鉴定结题。其中李树森、赵文彬撰写的《新课标下的班级自主化管理的研究与实践》和杨风斌、孙法光撰写的《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研究》两篇总结性论文,均于2007年6月获“山东省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2)反思经验教训,进一步改进完善,在全校及校外更大范围内推广有关成功做法。五、研究的主要成果和结论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经过近三年的理论研讨、实践探索、争鸣交流,就怎样着有成效地进行班级自主化管理形成了以下共识:(一)推倒“宝塔”构建“矩阵”,建立起适合自主化管理要求的班级组织结构。传统的班级组织结构呈“宝塔式”(见表1),其特点是上级层层管制下级,下级要层层对上服从,带有明显的专制性,广大同学根本无主人翁地位可谈,难以调动大多数同学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班主任团支书班长体育委员卫生委员学习委员...宣传委员...文艺委员课代表信息员卫生组长…………全体学生(表1)为了提高同学们参与班级管理的主体地位,各实验班在组织结构上进行了多种大胆的创新,有的搞了“总统竞选制”,有的搞了“全员班干制”……基本原则是尽量让每个学生都真正成为班级主人,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经过比较鉴别,考虑到学生更易于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课堂学习,最终公认“矩阵式”组织结构较好(见表2)。其具体做法是:横向设立几个“学习互助小组”,各组内好、中、差同学按比例搭配,根据每个同学的特长,各组内分设组长、学习委员、纪监委员、宣传委员等职;纵向设立学习部、宣传部、纪律部、公护部、体育部、文艺部等数个职能机构,部内设部长、副部长,下属成员由各学习互助小组内有相应特长的人员组成,横纵交叉点即为每个同学的具体“位置”,每个位置的同学都有相应的职权,各位同学之间权力相互制衡。并且由各学习小组纪监委员轮流担任“值日班长”,负责班级日志的记录,各部部长竞选担任“值周班长”,有权任命各部部长,全面负责任期内的班级各项工作。这样真正做到了人人有其职,人人是主人,但又有定期轮换的管理中心,体现了“以人为本”民主管理的理念。值周班长…纪监委员学习委员宣传委员……组长(学习互助小组1)→纪监委员学习委员组长宣传委员……(学习互助小组2)→(学习互助小组3)→组长学习委员纪监委员宣传委员……纪律部宣传部体育部学习部(学习互助小组4)→…………………………………………………………………………………值日班长(表2)(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每位同学的权限落到实处,使班级各项工作有法可依。1、建立了《值周班长工作职责》《值日班长工作职责》《学习组长工作职责》《宿舍长工作职责》……等各岗位工作职责,明确了各自的分工与相应的权力义务。比如纪监委员,规定其一要负责监管本组同学(包括组长)不能违纪,负责“值日班长日志”的记录,监督其他各组同学的纪律状况,有违纪现象(包括值周班长违纪)及时做好记录。在职权方面创造性的提出了各种职务无高低贵贱之分,强调每个人都应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拥有绝对权威,但在其他方面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别人安排。比如值周班长,全面负责班务工作,主抓自习纪律,上自习时都要听他的。但他又是学习小组和值日小组组员,学习上必须服从学习组长管理,值日时又要听从值日班长安排。这样每位同学就能依章各安其位各尽其能,同学之间主体互动,形成管理

1 / 7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