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怎样学习新闻写作1.学习新闻写作的重要意义是什么?(1)新闻写作是新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落脚点新闻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历史新闻学(新闻事业史)、理论新闻学(新闻理论)与实用新闻学(新闻业务)。这三个部分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实用新闻学是整个新闻学研究的落脚点。新闻写作是实用新闻学研究的一个落脚点。(2)新闻写作是新闻传播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新闻写作承担着制作和传播新闻信息产品的任务。它是一种特殊的行为,是新闻报道成品的制作过程。(3)新闻写作是衡量记者素质的一个重要条件新闻报道是记者劳动的最终成果,也是惟一的表现形式。记者必须也只能通过新闻报道作品来实现自己的传播意图,而读者也是通过新闻报道作品而认识记者的。2.试论新闻写作与新闻采访的关系。(1)先有采访,后有写作,或者说,采访在先,写作在后,这个次序是不能颠倒的。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来看新闻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新闻报道是客观事物的反映。(2)采访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写作的质量。①采访的质量主要是指采访的深度和广度。②新闻是“七分采,三分写”。资深的记者用“七三开”的比例形象地概括了在采访和写作两个过程中所花的时间与力量。因此,学习新闻写作,要建立在扎实的采访基础之上。3.新闻记者要加强哪些修养?为什么?新闻写作的主体是人。写作者的素质至关重要。所谓“功夫在笔外”,讲的就是有关记者自身的素质问题。(1)①记者的政治修养首先表现在强烈的职业责任感。②记者的政治修养还表现在强烈的正义感。(2)加强知识修养新闻写作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需要有广博深厚的知识根底。一个记者除了拥有新闻专业教育的背景之外,还要对社会科学以及各种与新闻工作有关的问题有一定的知晓,才能较好地驾驭新闻写作。(3)加强思维修养加强自己的思维修养,即不断提高自己辨识与表现新闻价值的思维能力。第二章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原则1.在新闻写作中如何贯彻新闻真实性的原则?真实性:新闻报道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1)新闻报道的具体事实必须真实准确①确有其事②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必须准确无误③新闻中引用的各种资料必须准确无误④新闻所反映事实的环境、过程、细节、人物的语言、动作必须真实⑤(2)新闻报道的整体概括与分析要符合客观实际①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要辩证统一②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要有机结合③新闻报道的多层次真实2.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如何避免失实(分析具体报道)(1)报道事实的原因导致新闻失实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客观环境方面的原因,也有传播者主观方面的原因。①体制性失实体制性失实是指因某种价值观对新闻报道发生强烈作用时而造成的新闻失实。②经济性失实经济性失实是指由于金钱等经济利益对新闻报道发生强烈作用时所造成的新闻失实。③故意失实与非故意失实1°这类失实是指媒体或者新闻报道者事先明知报道内容不符合客观事实,具有虚假成分,但却出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而有意为之所导致的新闻报道失实。2°这类失实是指新闻报道者并无故意造成失实报道的动机,而是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或影响,未能按照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如实做出报道所导致的新闻失实。(2)如何避免报道失实①在确定主题和选择报道角度时要坚持独立思考②在谋篇布局时要避免片面性③在写情节细节时严禁想当然④培养质疑意识,注意核对引用资料⑤描写要有分寸感⑥要注明新闻来源⑦严格执行稿件送审制度第三章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1.有无纯客观的报道?是否所有的新闻报道都在说话?(1)什么叫用事实说话有两种不尽相同的表述。一种说法是:通过客观地叙述新闻事实及其背景来体现观点、发表意见。另一种说法是:记者把思想观点藏在精心选择的某些事实里,让受众通过事实自己领悟其中的道理。(2)为什么要用事实说话?①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②③事实最符合受众的需要(3)是不是所有的新闻报道都在说话?①传播的目的是说话②选择就是在说话③新闻与说话无法分家2.新闻写作是运用哪几种方法处理观点与材料的关系的?(1)善于联想。通过把所报道的新闻事实与其他一件或几件事实关联起来陈述的方法,暗示与引导读者进行联想,从而得出结论。(2)善于对比。通过背景材料进行对比与衬托,横向或纵向都可以,有助于发现问题,认识事物的本质。(3)不同的背景材料表现不同的观点。选什么样的背景材料,反映出记者观察考虑问题的不同出发点与立场。(4)综合立体地使用背景材料加大说话的深度和力度。3.报道在运用事实说话方面的特点。(1)什么叫用事实说话有两种不尽相同的表述。一种说法是:通过客观地叙述新闻事实及其背景来体现观点、发表意见。另一种说法是:记者把思想观点藏在精心选择的某些事实里,让受众通过事实自己领悟其中的道理。(2)如何用事实说话①选择典型事实说话②通过再现场景说话③运用背景材料说话④借助“直接引语”说话(3)报道在运用事实说话方面的特点①具体新闻语言必须具体,应当少用抽象的概念。鲁迅先生说过,写文章要“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新闻作品更应真实、具体。写得具体。②准确新闻必须事实,不能含糊其词,不能模棱两可,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客观、公正、真实、全面第四章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1.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提出这些要求的依据是什么?1)时效性。新闻报道是时间性极强的文字,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各种媒体的竞争实质上是对新闻时效的竞争。时效性的基本要求:新鲜、快速、简短。2)可读性。这是贯彻读者观念的一个重要表现,要求记者在内容选材上贴近读者,找到事实与读者兴趣和需求、读者认知、读者感情的交汇点。可读性的基本要求:具体、生动、通俗。3)针对性。一是要求记者在写作时要有对象感,即明白新闻是写给谁看的;二是记者要明确为什么写,即是针对什么问题而写。针对性的要求可概括为:了解传播对象、明确传播目的,说到底还是读者观念的问题。2.如何提高新闻写作的时效性?(1)新鲜(写作中怎样保持事实的新鲜感):要加强今日新闻的采写,做到现在的新闻现在报;要在报道中把最新鲜、最重要、最精彩的内容“拎”出来,用最明显的形式摆在读者面前;对于一些本来没有时效性的新闻,要寻找新闻的最近点,尽可能找出新闻在今天的依据。(2)快速(怎样成为新闻写作的“快手”):为了使自己写得快,记者应加强训练:①学会集中精力,不受外界干扰,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都能迅速投入写作;②学会和养成打腹稿的习惯;③熟练掌握新闻各种文体的写作要领,特别是要得心应手地运用消息写作;④善于准备好各种写作素材,随时根据报道的需要进行拼接和组装;⑤注意培养口述新闻的能力。(3)简短(怎样理解“新闻要短”):新闻的新与快紧密相连,快又与短分不开,短又是新闻的一种优势:短新闻多,加大新闻媒介的信息容量,有助于突出新鲜内容,便于读者接受。坚持一事一报;把角度选小,架子搭小;化整为零,多一些滚动报道、组合报道或连续性报道;挤掉水分,善于删改,去掉一切多余的东西,只讲事实;直截了当,开门见山陈述事实;少说空话,做到严要不烦。3.选择一篇新闻报道作品,通过具体分析,说明可读性的重要性以及该报道是如何体现可读性的。(1)具体。选择角度、报道内容要具体;新闻报道的叙述以及情节细节也要具体(2)生动(怎样把新闻写活):事实的报道越具体越生动,要多用形象的可感性事实、情节细节写作;新闻报道一定要“见人”,这是让稿件“活”起来的关键;要写出事物和人物的特点、个性,并善于把握这些内容,把最重要、最精彩的内容放在最前面;结构上要注意把新闻事件的戏剧性和冲突性展现出来,使作品曲折起伏。(3)通俗。把新闻写的深入浅出,明白如话。解决“新闻官腔”的问题;要学会“第二种翻译”;巧妙地处理新闻报道中的数字。4.如何加强报道的针对性?选择对同一个新闻事实的不同报道,对比起针对性的强弱,并解释原因。针对性有两层意思:一是新闻写作时,心中要对象感,二是为什么写。概括为即是了解传播对象,明确传播目的。针对性有两个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就报道内容提出写作要求,因为内容是加强针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1)加大信息量:学会多侧面的进行报道,写“立体化新闻”,避免“只取所需”的报道事实,开拓消息的深度和广度,把新闻事实中固有的信息量充分反映出来;学会抓特点;学会使用新闻背景,在对比和衬托中显示更多的无形信息;用尽可能少的信息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新闻信息,采取白描手法和新闻跳笔的“蒙太奇”式行文,避免标题、导语、主体的“三重复”,在有限的篇幅内多传递信息。(2)加大知识含量加大新闻报道中的知识含量,即是讲究科学性,要注意挖掘和展示信息背后的某种客观规律;这种增加不仅是量的增加,而且是质的增加,即在报道的选材、角度上都要比单纯信息的报道更深入一步。(3)挖掘思想深度,思想深度决定新闻报道的影响力。第五章新闻角度1.为什么要寻找新闻角度?什么是最佳新闻角度?(1)为什么要寻找新闻角度?①角度选择是否得当与新闻价值的大小直接相关。②不同的角度讲不同的话,有不同的报道效果。③角度选得好可以出独家新闻。(2)什么是最佳新闻角度?①能突出新闻的个性特征。②能体现事物的本质。③有生动活泼的内容。④有新颖巧妙的形式。2.具体分析历年中国新闻奖获得消息与通讯一等奖作品的新闻角度。(1)根据不同读者群的定位寻找最佳报道角度(2)根据“接近性”原理选择最佳报道角度3.结合本年度各家媒体年终成就性报道的实际,分析其不同的报道角度。(1)以旧见新(2)以小见大(3)虚中觅实(4)逆向思维(5)发散思维(6)统摄思维(7)全局高度第六章新闻跳笔为什么跳笔是新闻写作的主要笔法?如何运用新闻跳笔?(1)为什么跳笔是新闻写作的主要笔法?①吸引读者并适合读者快速阅读的习惯。②便于记者快速写作并形成明快的新闻作风。③加大新闻信息量的一个重要手段。(2)如何运用新闻跳笔?①短段落,多分段。跳笔是提行分段上的特点,或者说核心就是多分自然段。②断裂行文。是指段落之间不按时间顺序,或事实的原始过程从头到尾排列,不面面俱到,不平铺直叙,不比顾及程序、顺序或者层层推理的逻辑,而是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是着力突出读者感兴趣的新闻事实,把它们用跳跃的方式组织起来。③借用电影的蒙太奇结构。把新闻中的某些情节、场面、细节、写成镜头感很强的段落,运用跳笔省略过程的叙述,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征,按照类似电影推拉摇移,把它们连接起来。④加大句与句之间的跨度。句与句的事实主体之间、描述与议论之间、现场与背景之间都可进行变化与跨越。第七章新闻语言1.新闻语言的特色是什么?为什么白描是其主要特色?(1)什么是新闻语言根据新闻学的原理:通过新闻媒介,向受众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文字语言就叫做新闻语言。(2)新闻语言的特征①准确、简洁、鲜明、生动②新闻语言要有时代感③新闻语言应有不同的风格1°消息与通讯对于语言的要求有所不同。2°新闻语言风格取决于新闻事件本身的基调。3°新闻语言风格还取决于人物报道中被采访者的语言个性。④“白描”是新闻语言的主要特征。“白描”是指是指文字描写的具体方法,即不尚修饰,不用或少用形容渲染,以质朴的文笔,力避浮华、做作,简练而直接地勾勒出事物的特征。(3)为什么白描是新闻语言的主要特征,如何使用白描语言①多用动词,用准动词②多用子概念③多用大白话第八章消息是新闻报道的主要体裁1.消息这一新闻题材的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①简括②消息更加注重用事实说话③消息有特殊的结构方式④消息有自己的外在标志2.如何认识消息体裁的优势?①消息适应范围广,多用消息,可以增加媒体的信息承载量②消息发稿速度快,是一种灵活迅捷的新闻体裁③消息易为不同的读者所接受④消息的新闻冲击力更强第九章消息写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导语1.怎样认识到与在消息中的地位?(1)导语的定义①它是新闻——消息体裁所特有的;②它处于文章的开头部位;③与任何文章的开头不同,它是(新闻事件或问题的)(2)导语的任务①开门见山,尽快地报告新闻事实,传递最新信息,使人“一眼便知”;②吸引读者,使人“一见钟情”;③导语为全篇定音导语为一篇之首,导语确定了写作重点,决定消息的基调。2.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