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BetonChineseEdition——Ready-mixedConcrete2009年第6期商品混凝土·6·0前言每年因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发生的交通事故据统计不下万余起,我们也经常在报刊、网络、电视新闻等媒体上看到有关搅拌车肇事的事故报道。案例1:2008年11月27日上午10时20分,武汉市光谷大道南湖南路路口,一自东向西行驶的轿车,与一辆相向行驶的混凝土搅拌车发生事故,搅拌车侧翻将轿车压在车下。案例2:2008年11月27日下午,太原市五龙口街与双塔北路交叉口处发生一起车祸,这辆混凝土搅拌车在转弯时撞到行人发生了事故。案例3:2008年11月13日下午,郑州市陇海路与京广路交叉口东南角,郑州市第102中学13岁女生赵悦直行过路口时,被一辆混凝土搅拌车撞倒并碾过,当场身亡。案例4:从无锡市交巡警事故部门了解到,2008年来仅涉及混凝土搅拌车这一种工程车的交通事故就有55起,导致22人死亡、57人受伤,而且事故特别集中。……针对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事故多发的现象,各地主管部门和交通管理部门对混凝土搅拌车也出台了各项规章制度,如安徽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2008年下半年连续组织开展了4次集中整治行动,共查处混凝土搅拌车违法行为167起,扣留无牌无证车辆25辆。浙江杭州、上海、北京、长沙等地也都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整治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事故频率。但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事故频率依然高于其它车辆,本文通过对搅拌车本身的构造特点和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了一些结论,望能给相关部门一些参考。1事故原因分析1.1搅拌车自身原因分析(一)构造及行驶特点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主要由二类底盘、传动系统、液压系统、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事故多发原因分析孙继成1,杨祎帆2(1.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混凝土技术发展中心北京,100024;2.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武汉430072)机架、搅拌罐、进出料装置、供水系统、操纵系统、人梯等部分组成。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属于改装车辆,其整车重心较改装前的底盘车显著增高。搅拌罐前端与减速机联接安装在机架前台上,后端通过滚道由安装在机架后台的两个托轮支撑。其工作原理:动力由二类底盘全功率取力器输出通过传动轴把动力传给液压泵,液压泵产生液压能通过油管传到液压马达,液压马达把液压能转化为动能并通过减速机减速增扭传递到搅拌罐,通过调节(双作用变量)液压泵的伺服手柄角度从而实现搅拌罐正反转及转速的大小,以实现混凝土装料、搅拌、搅动、出料等作业。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行驶具有如下特点:属于城区运输车辆,在大部分运输时间内要进行转向、避让行人及车辆等行驶动作。另外,搅拌车在运输途中搅拌筒须带着混凝土旋转,使其重心朝着转动方向偏移,从而使整车重心偏离车辆纵轴线。以上构造和行驶特点也容易使得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在转弯时容易发生事故,因此也经常看到混凝土搅拌车侧翻于路边或沟边的现象。(二)混凝土搅拌车最高车速的概念关于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以下简称运输车)的最高车速,各厂家的样本中几乎都是引用底盘改装前的最高车速,一般在90km/h左右。有些厂家甚至将底盘车最高车速作为整车最高车速写入使用说明书。然而,我国汽车行业标准QC/T667—2000《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技术条件》的第4.1.8条中明确规定:搅拌行驶时,最高车速不得高于50km/h。通过计算标明,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在装满混凝土时,时速90km/h时的安全的最小转弯半径是时速50km/h时的约3倍左右。也就是说,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在高于50km/h的时速行驶时,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这就足以说明要防止运输车转向行驶侧翻现象,就一定要限制其行驶速度,更不能将底盘车的最高时速与满载整车的最高车速混为一谈。但目前交通主管部门和公安部门多数是针对不同等级的公路进行限行和限速处理,没有特别针对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超过最高时速进行有效的管理,然而一般公路和城市道路的限速值均远超过搅拌车的最高时速。但现在我们经常在路上看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疾驶,时速远超过最高时速50km/h。由于车身重量巨大,搅拌车行驶起来的动能相当可怕,刹车的制动作用相对减弱,再加上超速,刹车所担负的制动力远远大于自己的能力所及。所以经常看到的搅拌车制动失灵等事故就是这样出现的,这也是该车经常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1.2混凝土企业内部原因分析(一)混凝土企业特殊工作制度目前很多混凝土企业仍采用24小时的隔日工作制度,即2009年第6期BetonChineseEdition——Ready-mixedConcrete企业管理商品混凝土·7·工作24小时后休息24小时,基本上没有双休,很多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对于混凝土企业从事技术和生产的人员来说基本上属于空谈。24小时隔日工作制度和混凝土企业自身经营和混凝土材料特点有关,多数混凝土搅拌站均处在城市市区周边或城市郊区,很多城市规定在白天禁止混凝土搅拌车在市区道路行驶,因此很多工程需要在夜间施工。另外在炎热夏季,夜间施工也有利于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水化热,延迟混凝土内部温峰出现时间,对混凝土裂缝控制有利。然而24小时的隔日工作制度给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司机带来疲劳驾驶的可能性。另外,目前很多混凝土搅拌站采取的是底薪加计件的工薪制度。运输车司机的待遇与运输混凝土次数和方量有关,在目前多数车辆单车运输方量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最终薪水的高低就与运输混凝土次数有关了。因此为了能拿到更多的薪水,也促使他们不停的多拉快跑,同时搅拌站的调度还常通过GPS定位仪催促这些司机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到达现场,以免影响混凝土性能等。因此也经常出现超速、闯红灯现象,同时也极易发生交通事故。(二)相关部门的唯利是图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价格不高,因此很多人采用购买搅拌车租赁的方式为混凝土企业服务。租赁的车由车主负责支付司机薪水,搅拌站按每辆车运输的方量与车主结算,其它与搅拌站无关。为了能尽快收回购车成本和盈利,车主一般要求司机昼夜轮班,“跑得快,赚得多,你不拉,有人拉,都是急着挣钱,有些司机素质也不行,出事就在所难免”,“新车售价40多万元,一般一年赚够本儿就转手卖掉了,按出手半价计算,车主一年净赚20~30万元没问题。”某地一家混凝土公司的车队队长如是说。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管理较困难,由于目前大部分城市都在大力进行工程建设,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确有巨大需求,警方严格限制、盘查既不合适也不现实,特别是对这些搅拌运输车超速问题,不仅取证难,法定处罚太轻,治理也相对困难。另外,混凝土搅拌运输车难于管理的另一个原因是目前不少挂靠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幕后老板是有关主管部门的领导,特别是中小城市,关系网盛行,交警管理难度加大。2相关措施和解决办法2.1各方协作,加强管理通过以上原因分析,混凝土搅拌车要做到安全行驶,不但需要车辆制造厂家制造出更安全的车辆,并对最高时速等做详细说明,不能虚假宣传。同时需要运输管理部门、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公安交通等部门多方协作,更要和各地混凝土企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联手,从源头上狠抓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行车安全。行业协会应与企业协调对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管理模式,如24小时隔日工作制改成8小时工作制,把收入与行车安全紧密挂钩等等。2..2避免事故:提高安全意识是关键几乎90%以上的水泥搅拌车事故,都是由于超速引起的。有的是水泥搅拌车超速,有的是别的车辆超速。归根结底,还是安全意识淡薄的原因。只有每一个司机时刻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才能避免事故灾难。2.3加装GPS定位系统GPS定位系统不仅可以对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进行精确定位和实时监控,还能对运输车的行驶路线、车速进行监控,这样不仅给混凝土企业调度部门在车辆管理上提供了方便还可以对该车在运行期间是否超速等现象进行监控,这也为公安交通执法部门在车辆发生事故时提供了执法依据。目前很多地方混凝土企业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都对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安装了GPS定位系统。如杭州市商品混凝土协会对全市1768辆混凝土搅拌运输车都加装了GPS,各区协会也建立了GPS定位系统,建立了统一平台。通过该项措施,杭州市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事故发生率降低了一倍以上。2.4严把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出厂关考虑到目前混凝土企业挂靠车辆较多,因此也需要加强对这些车辆的管理。挂靠工程运输企业必须依法取得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核发的经营许可证,车辆必须依法检测合格,从业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除了由交通部门颁发的合适级别的驾驶证外,同时还必须持从业许可证上岗;承接业务后运输企业必须与业主签订安全责任书,与挂靠车主、驾驶人签订安全责任书,并按期安排集中安全学习。2.5粘贴反光标识防止拐弯“杀”人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块头”大、车身高,在车辆转弯时,往往造成后轮处盲点。为有效避免涉及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夜间及追尾事故的发生,运输车的车身须粘贴反光标识,车身侧面及后下部须安装防护装置。对不符合粘贴车身反光标识、安装侧面及后下部防护装置要求的运输车,要严格查处。目前由于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发生事故较多,在部分地方已经引起民愤,希望各相关部门能统一协调,尽量减少和避免事故的发生。警种长鸣,生命可贵,也同时希望各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司机能以生命为重,谨慎驾驶。[作者简介]孙继成(1976—),男,工程师,在读博士研究生。现为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商品混凝土》杂志副主编,中国商品混凝土网负责人。[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管庄东里甲1号(100024)[联系电话]010-51164656[电子邮箱]chinarm@126.com崔正龙,大芳賀義喜,北迁政文.再生混凝土耐久性的[23[试验研究Ⅲ再生混凝土的干燥收缩试验[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23(6):4801-4805.A.Domingo-Cabo,C.Lázaro,etal.Creepandshrinkageof[24[recycledaggregateconcrete[J[.ConstructionandBuildingMaterials,2009,7(23):2545-2553.[作者简介]郑强(1972—),男,河南安阳人,讲师,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给水排水教学与科研工作。[单位地址]河南省安阳市开发区安阳工学院建筑工程系(455000)[联系电话]0372-2929193;15836314869[电子邮箱]hnayuzq@126.com(上接第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