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诊”语文试题讲评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招募/蓦然轧钢/倾轧星辰/妊娠应许/应接不暇B.粗犷/旷野经纶/纶巾隽永/镌刻接种/刀耕火种C.颓圮/枸杞勉强/强求刍议/胡诌畜牧/六畜兴旺D.舷梯/弦歌复辟/辟谣寺庙/仗恃解数/解甲归田1.AA.mù/mò,zhá/yà,chén/shēn,yīng/yìng;B.guǎng/kuàng,lún/guān,juàn/juān,zhòng;C.pǐ/qǐ,qiǎng,chú/zhōu,xù/chù;D.xián,bì/pì,sì/shì,xiè/jiě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临摹忙不迭事必躬亲立椎之地B.频律并蒂莲见风使舵德高望重C.禀赋众生相寥若晨星相辅相成D.惊诧一遛烟文过饰非剑拔弩张2.CA.立锥之地B.频率;D.一溜烟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尽管时代多么浮躁,社会总是需要沉潜下去努力拼搏的人,也总会认可他们凭真才实学和不懈努力而取得的成功。B.每天坚持慢跑十分钟,可以有效缓解因紧张学习而产生的神志恍惚的症状,能让我们以更好的状态备战高考。C.七夕本足我国古代女子的“乞巧节”,但不知曾几何时,它竞变成了谈情说爱的节日,被称为了“中国情人节”。D.羊肉汤锅是成都人冬季暖身补气的首选佳肴,冬至前后,小关庙等地的羊肉汤馆人满为患,洋溢着温馨热闹的气氛.3.BB.神志:知觉和理智。A.尽管: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还是”等表示转折的连词跟它呼应。此处可用“不管”“无论”。C.曾几何时:时间过去没有多久。此处望文生义。D.人满为患:因人多造成了困难,贬义词。此处感情色彩不当。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不仅是盛况空前的世界互联网领域的一次高峰会议,也是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界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盛会。B、近年来,部分中国游客在海外不讲卫生、乱涂乱画的不文明举止,遭到了当地人的批评指责,落下了素质低下、缺乏教养的坏名声。C、这款高清机顶盒采用了最新技术,具有收看电视、点播视频、高速上网、可视通话和运行稳定等功能,深受消费者喜爱。D、我省将建立和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评价的科学体系,规范记录每名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并将之作为升学的重要依据。4.D(A.语序不当。“盛况空前的”应放在“一次”之后,“世界互联网领域……的高峰会议”与“我国……的盛会”互换位置。B.搭配不当。“不文明举止”与“落下了……坏名声”不能搭配。C.不合逻辑。“运行稳定”不属于机顶盒的功能,应是其特点)5.下列关于“身体酸碱性”的认识,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人体的酸碱度不是身体健康与否的决定因素,一些疾病发生在所谓的酸性体质上,原因是多样的,疾病与血液酸化也可能互为因果。③-3B.人体的酸碱度很难改变,人体体液具有很强的中和缓冲功能,人体也能够根据食物的成分或体液的酸碱变化自动调节人体的酸碱度。④⑤C.人体应该追求平衡,偏酸或偏碱性要根据肌体的具体情况而定,一味追求身体呈碱性,过多摄取碱性物质,反而可能导致酸碱失衡。⑥⑦D.人体体液最佳酸碱度是PH值为7.35-7.45,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呈弱碱性,在这个范围内,人体细胞能最好地完成各项生理功能。②D(PH值7.35-7.45在文中指的是“血液的PH值”)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作者观点一致的一项是A人的身体系统通常呈弱碱性,但这不是由人的饮食结构决定的,有时过少摄人油脂等所谓的酸性食物,反而会造成身体中酸性物质的增多。②⑥⑦B.人体的体液变酸,可能会导致各类细胞功能无法有效发挥,从而引发骨质疏松、糖尿病、肾炎、动脉硬化、痛风甚至癌症等多种疾病。③“恐酸说”C.要保持人体的酸碱平衡,并不需要盲日服用碱性保健品或碱性药物,而主要应该控制膳食,调整饮食习惯,要多吃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④D.人们所称的“酸中毒”其实不会发生,因为即使天天摄人酸性物质也不能降低PH值,人体的酸碱度是由人体自身系统严密监控着。⑦“离我们很远”6.A(B.这是本文否定的观点;C.本文认为膳食状况不能影响人体的酸碱平衡;D“酸中毒”也有可能出现)7.根据原文,下列分析和理解恰当的一项是A、身体酸碱性理论在最近一段时间广为传播,人人皆知,这导致含碱的保健品十分抢手,在社会上,服用苏打水盛行一时。⑧B、现在人们大量食用高蛋白、高脂肪和高糖类食物,造成6o%的中国人正在变为酸性体质,这足人们罹患众多疾病的主要原因。C、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红肉类物质之所以被认为是酸性物质,是因为有人认为它们在体内分解后.最终会产生酸性代谢物。④D、消化、排泄和呼吸系统能控制人体酸碱度,消化系统增加酸性,排泄系统增加碱性,呼吸系统则通过排出二氧化碳来调节酸碱性。⑤7.CA.“人人皆知”“苏打水也盛行一时”属无中生有;B.“变成酸性体质”一说不符合作者观点,前后也无因果关系;D.消化、排泄和呼吸系统在酸碱控制上都是综合性的,不能简单归为“增加酸性”或“增加碱性”。8.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听决明允,郡治赖之听:倾听。B.真宗览书流涕,锡赉有差锡:通“赐”,给予,赐给。C.前后遣使数辈按视按:巡查。D.俾归京师俾:使。8.A(听:判决)“断狱听讼”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遂以本官充集贤院学士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B.且其地险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C.边寇奔冲,难于固守非銛于钩戟长铩也D.深为戍将推服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A、介词,凭借。B.连词,况且/连词,尚且;C.介词,在介词,比;D.介词,被介词,替10.把第I卷文言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复诣阙面陈其事,上嘉纳之,遂罢役。(4分)答:(1)(4分)(钱若水)又到朝廷当面陈述这件事,皇上赞赏并采纳了他的意见,于是停止招募劳役。(“诣”“纳”各1分,大意通顺2分)(2)数月,始赴朝谒,因与僚友会食僧舍,假寝而卒。(2)几月后,(钱若水)才前往(京师)入朝拜见,于是与僚友们在僧舍聚餐,和衣打盹就去世了。(“谒”“假寝”各1分,状语后置。大意通顺2分。“假寝”翻译为“小睡”、“临时睡觉”均可给分)11.第I卷文言文中,传主钱若水是怎样一个人?请概括作答。(5分)11.聪慧有文才,断案公允,孝顺母亲,体恤民情,见识深远,深知军事(每点1分,任答5点即可)12.请用(/)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划8处)(4分)以通览古今、秘隐传记无所不记为贤乎?是则儒者之次也。才高好事勤学不舍若专成之苗裔有世祖遗文得成其篇业观览讽诵若典官文书若太史公及刘子政之徒有主领书记之职,则有博览通达之名矣。(王充《论衡》)12.(4分)才高好事/勤学不舍/若专成之苗裔/有世祖遗文/得成其篇业/观览讽诵/若典官文书/若太史公及刘子政之徒/有主领书记之职。(断对两处给1分)【译文】把博览古今图书,秘隐传记无所不熟记的人称为贤人吗?这不过是与儒者同类的人。才智高对事物有广泛兴趣,勤奋学习而不间断,就像专成的后代,有祖上留下来的著作,得以继承祖上的书籍,细心阅览认真诵读。或者掌管图书档案,就像太史公和刘子政这类人,有主管书籍文献的职位,也就有了博览群书学问通达的名声。13.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江楼月白居易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注】本诗为白居易给元稹的赠答诗,时元稹在外任职,曾作七律《江楼月》寄白居易。(1)诗中为什么既说“明月虽同”,又说“两地阴晴”?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4分)答:(1)“明月虽同”是见月伤别,触景生情,以月之相同来突出人之别离(2分)。“两地阴晴”突出距离遥远,景象有别,以处境不同的想象表现担忧之情(1分)。用语虽异,其情更深(1分)。(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简要赏析第三联的妙处。(4分)(2)上句想象友人夜晚在江边思念自己,是虚写(1分)。下句写自己同时也在池边望月思念友人,是实写(1分)。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了心灵的相通(1分),丰富了诗歌内容,拓宽了诗的意境(1分)。诗的前半是“追忆旧事”,写离别后彼此深切思念的情景。“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明月之夜,清辉照人,最能逗引离人幽思:月儿这样圆满,人却相反,一个在嘉陵江岸,一个在曲江池畔;虽是一般明月,却不能聚在一起共同观赏,见月伤别,顷刻间往日欢聚步月的情景浮现在诗人眼前,涌上诗人心头。“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以“一宵”言“相忆”时间之长;以“潜”表深思的神态。由于夜不能寐,思绪万千,便从人的悲欢离合想到月的阴晴圆缺,嘉陵江岸与曲江池畔相距很远,诗人不知道两地是否都是这样的“明月”之夜,这样的诗句将离情别绪说得十分动人。“两地阴晴远不知”在诗的意境创造上别出心裁。第一联里,离人虽在两地还可以共赏一轮团?“明月”,而在第二联里,诗人却担心着连这点联系也难于存在,从而表现出更朴实真挚的情谊。诗的后半则是写诗人处于“新境”,叙述他对“旧事”的看法。“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正当”表现出白居易和元稹推心置腹的情谊。以“谁料”冠全联,言懊恼之意,进一层表现出体贴入微的感情:若知如此,就该早寄诗抒怀,免得尝望月幽思之苦。“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以“今朝”、“方”表示悔寄诗之迟,暗写思念时间之长,“共语”和“同悔”又表示出双方思念的情思是一样的深沉。这首诗,虽是白居易写给元稹的,却通篇都道双方的思念之情,别具一格。诗在意境创造上有它独特成功之处,主要是情与景的高度融合,看起来全诗句句抒情,实际上景已寓于情中,每一句诗都会在读者脑海中浮现出动人的景色,而且产生联想。当读者读了前四句,会联想到江楼、圆月的景象和诗人凝视吟赏的情景,这较之实写景色更丰富、更动人。14、(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2)周公吐哺(3)齐彭殇为妄作(4)征蓬出汉塞(5)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6)舞幽壑之潜蛟(7)揾英雄泪(8)山河表里潼关路(每空1分,共6分)1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A.文章开篇将柏拉图和陶渊明的文字加以对比,表明散文和诗既有不同处又不能截然分开。B.第②段承上启下,既肯定散文形式自由不讲韵律的特点,也指出散文具有独特的艺术性。C末段以“引车卖浆之流”和“村妇骂街”为例,批评了只重感情不重艺术表现的创作倾向。D.粱实秋认为散文各具特色,气象万千,读者只能感受其美而不能对散文的风格进行鉴赏。E.本文探讨散文的艺术特性和创作规律,既具审美性,又不乏真知灼见,是典型的学者随笔。A、“对比”手法理解错误;D、“不能对散文的风格进行鉴赏”理解错误,文中指散文的奥妙不能明确指出,而非“风格”不能鉴赏。15.AD16.作者认为“凡是艺术都是人为的。”从文中看,散文创作的“人为”表现有哪些?(6分)(考查内容慨括)①精心推敲字句,确切表达真实的意念;②适当进行取舍,追求简单的境界;③表达与内容并重,力求高超的文调。17.结合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1)如何理解“有一个人便有一种散文”的含意?(2分)散文能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格(1分);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散文风格(1分)。(2)第⑥段引用戴奥尼索斯对柏拉图的评论有什么作用?(4分)形象地指出柏拉图的文字既简单又古雅、富有活力,充实了文章内容,(答内容2分);增强了说服力,有力地证明了散文要追求“简单”境界的观点(说结构2分)。①梁实秋的散文文调高超,幽默风趣。(答观点)②他认为好的散文不仅要有丰富的感情,且要避免语言的粗陋,追求艺术的美。(作阐述)③写梁任公,他着意表现其“一扫”“一翻”“点一下头”的动作,既谦逊而又自负的语言,饶有情趣;写雅舍,他一方面极言其“孤另另”“单薄”“不能蔽风雨”的破陋,一方面表现其“风来则洞若凉亭”“雨来则渗如滴漏”的“个性”,豁达平和,颇有意味。幽默高雅的散文艺术,闪耀着梁实秋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