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实习报告实习类型生产实习题目电法实习学院名称地球物理学院专业名称勘查技术与工程学生姓名学生学号201205060指导教师肖老师实习地点成都理工大学实习成绩二〇一五年九月二〇一五年十一月大功率激发极化法一实验原理激发极化法是根据岩石、矿石的激发极化效应来寻找金属和解决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问题的一组电法勘探方法。它又分为直流激发极化法(时间域法)和交流激发极化法(频率域法(SIP))。常用的电极排列有中间梯度排列、联合剖面排列、固定点电源排列、对称四极测深排列等。也可以用使矿体直接或间接允电的办法来圈定矿体的延展范围和增大勘探深度。二实验目的通过采用大功率的激发极化法来探测地下的物质,需要掌握大功率激电的仪器设备,设备的安装,测线的布置,发电机的使用,发射机的使用,接收机的使用以及数据的采集,处理和解释。三实验内容及仪器实验仪器(1)发电机一台,用以提供大功率的交流电(2)整流器一台,用以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3)平衡负载一台,用以平衡,防止电流过大烧坏仪器(4)WDFZ-5A型5Kw大功率智能发射机一台,接入电源和整流器,用来控制发射时间,周期,延迟等参数WDJS-2型数字直流激电接收机两台,用来进行测量,接收机通过硫酸铜容易作为测量电极,在逐个测点上进行测量,记录测量出来的极化率参数。实验内容本次实验是采用中间梯度装置来测量,需要测量视电阻率和视极化率两个参数。本次实验在地球物理学院楼下的草坪上完成,总共三条测线,以中间的为主测线,旁边两条垂直相距1米的测线为旁侧线,三条线同时测量两个参数并且记录下来。实验参数:AB=40m,MN=1m,点距1m,加密点距0.5m。主测线,旁边两条垂直相距1米的测线为旁侧线,三条线同时测量两个参数并且记录下来。实验参数:AB=40m,MN=1m,点距1m,加密点距0.5m。在距离A级6m处开挖小坑,此后每隔一米挖一个坑,这就是MN=1m的测量点,在距离A级12米处开始进行加密点(也就是说加密的第一个点在1.25m处),加密即每隔0.5米挖一个坑,在距离A级20米处停止加密(最后一个加密点在19.5米处),从20米后到30米的距离仍然采用1米的间隔进行挖坑,三条测线是一样的做法。此后连接设备,调整发射机的参数,发射机的时间应该和接收机的时间相同(系统时间相同即可,无需对应当天的具体时间),调整发射机的延迟为100ms,这样是为了避免电磁耦合效应。设置发射周期为4秒,这样可以保证测量时间充足。四实验结果实验数据如下表:260126022603xrmxrmxrm6.510.941830.4046.511.569730.4266.58.7005860.3527.58.2113160.3747.59.3390280.4647.511.212040.3838.510.570850.428.59.3824610.518.513.12640.2639.510.256390.4329.510.457370.4419.512.867160.52210.512.195110.43810.511.416120.71110.513.319710.40711.58.4861670.71411.510.60030.44811.513.322490.47912.511.148290.581210.873490.62812.59.7450040.5413.511.203530.53112.510.854920.42313.512.887850.65914.513.474460.4781311.323050.58214.511.640450.5515.510.487640.55213.511.098310.62615.512.848090.7816.511.105350.7371411.640890.60416.511.617970.76317.59.329470.68814.511.314270.58217.510.294070.62718.510.310010.4281511.440520.77418.511.145940.7519.511.069590.73215.511.904940.63219.58.2588940.82420.510.066140.7211610.732910.58920.59.9408370.72421.59.1909380.64116.512.921410.65121.59.2484530.49222.59.8656260.5471710.991590.49722.58.5890490.67723.59.1365450.50217.510.635560.623.58.9530250.53224.510.426060.4891811.767670.55724.57.9481180.51825.58.5991170.49318.510.429670.69525.58.8491530.46926.58.1412510.499199.7273630.72626.57.0563460.51427.510.377140.48619.59.819650.52627.55.8212210.3172010.836290.56520.510.46160.49721.59.4368830.474229.4013820.58822.59.8647570.34423.59.7328410.45824.510.567750.41225.57.3387820.42826.58.8327860.39427.59.1858740.414旁测线1视电阻率和视极化率剖面如下图:主测线视电阻率和视极化率剖面如下图:旁测线2视电阻率和视极化率剖面如下图:视电阻率平面等值线图如下图:视极化率平面等值线图如下图:实验分析:针对三张剖面图,我们可以看出在中间测点上大体呈现出低阻高极化的趋势,尤其是主测线的剖面图,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在中间的位置,即18米附近存在明显的低阻高极化趋势,从两条旁侧线的剖面图也可以看出大概的趋势,但单独从旁侧线来看并不是很准,原因可能有:(1)铁块埋藏年限比较久远,已经发生氧化反应或者其他的复杂的化学反应。(2)埋藏的地点已经不是很确定,所以主测线的加密点未必就和埋藏铁块对应的很好,所以测出的数据并不是特别的准确。(3)其他地下复杂的围岩导致一些数据的跳动比较大,电磁耦合效应也会对测量数据造成影响。人为操作不当,诸如供电电极,测量电极没有接触良好,硫酸铜溶液的浸泡不是很规范,挖坑人员在挖坑的时候也不是很规范等一系列诸多问题。针对断面图还是能明显看出一些趋势,极化率的断面图可以清晰地反映出在16到20米这个范围内呈现出高极化率(相对于其他测点的极化率而言),从电阻率的断面图也能看出在16-18米的范围内呈现出低阻(这相对于12m-15m以及18m-25m范围内的电阻率而言),在起始测点处呈现出非常低的电阻,这让我推断,该处可能含水量比较多,但是对比极化率的图,它又呈现出非常低的极化率,这若是含水则不太正常,水分子的极化率不会这么低,造成这种原因可能是地下复杂的情况所致。联合剖面法一实验原理联合剖面法是由两个三极装置组合而成,它具有分辨能力强,异常明显等优点。但由于其有无穷远极,野外工作中有装置笨重,地形影响大的缺点。二实验目的掌握联合剖面法的测量方法和资料解释。三实验内容联合剖面法有两个三级装置组成,MN位于AB中间,MN与AB在同一条测线上,电源一端C置于无穷远处,电源另一端接A或者B,MN的中点设为O,坐标轴的原点设为O’,测量的时候每一个测点测量两次,分别记录为As和Bs。实验装置参数:AO=0.12m,AB=0.24m,MN=0.04m,OB=0.12m,OC=0.1m,点距=0.04m,坐标A(-60,0),M(-50,0),N(-46,0),O(-48,0),O’为第一个测点处的A电极处,所以O’O从-48cm开始每增加一个测点增加4cm。四实验结果联合剖面数据如下表:点号134.531.03233.6331.03333.2428.81433.3328.65532.629.98630.9631.26725.4832.78831.2332930.6232.081032.6834.031127.0429.381231.5732.581330.0928.981431.1629.451533.2230.121633.4621.541734.5530.011835.8733.671932.4332.222030.9330.532132.4833.722229.3432.532329.8633.002430.0933.752530.4832.59_s^(Ω)_s^(Ω)40联合剖面法得到的两条电阻率曲线如下图:其拟合后曲线如下图:实验分析:拟合出曲线之后我们就可以进行解释了,可以看出在中点附近(x=0cm)有一个交点,在交点的左方BsAs,在交点的右方是BsAs,所以该交点是正交点,通过对比课本上的内容可以判断出,所探测的模型是直立板状低阻体,与实验室内的模型相吻合。高密度电阻率法一实验原理高密度电阻率法是把很多电极同时排列在测线上,通过对电极自动转换器的控制,实现电阻率法中各种不同装置、不同极距的自动组合,从而一次布极可测得多种装置、多种极距情况下多种视电阻率参数的方法。二实验目的掌握两种装置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同点不同点,需要掌握高密度电法的不同测量装置(,和)的成图以及简单的解释。三实验内容实验装置:本次实验的测线长度为72m,每隔1m插入一个电极,总共60个电极,其中从60到72的电极需要移动,高密度电法一拖一的含义是一个主机带一个转换器,这样测量时,将60个电极分别与多芯线缆相连接,多芯线缆与多路极转换器相连接,转换器在与直流机电仪通过前缀RS232连接。测量前,先检测各接地电极,保证其接地良好,然后设置相应的参数即可进行测量,由于装置是智能化的,所以我们可以一次性完成三种装置的测量,在前60个电极的测量完成之后,我们得到了一个剖面图,但这并不覆盖整个测区,所以需要移动12根电极,再进行一次测量,两次测量的数据最后进行合并。四实验结果α装置反演结果如下图:β装置反演实验结果图:γ装置反演实验结果如下图:结果分析:通过三张反演图可以看出地表层从0到1.5米的地方是呈现出高阻的态势,这和我们使用电测深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当然高密度更能精准的反映出地下断面的情况,因为高密度不仅包含电测深还包含了点剖面,中间层是低阻层,再往下又慢慢变成高阻,通过alpha装置的反演可以看出,中间有一个接近球形的低阻区域,因为是学校的地形,判断下面可能是一个含水量比较大的球形体。AMT实验一实验原理: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工作方法与常规大地电磁测深相同,只是使用的频率范围不同,频率范围从几赫兹到数千赫,探测深度较浅。主要用于热田勘探与金属矿勘探。二实验目的掌握amt软件的使用,学会大地电磁测深数据的处理。三实验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