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周围的物质》知识点1.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构成物体的材料。例如:玻璃杯这个物体是由玻璃这种物质组成的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所处的空间位置无关。2质量的单位是千克1t=1000kg1kg=1000g1g=1000mg一根眼睫毛的质量约1mg,30粒大米的质量约1g,,15个鸡蛋的质量约1千克,一头大象的质量约5吨,一枚鸡蛋的质量约50克,一个兵乓球的质量约为几克,一只母鸡的质量约为2kg,一张课桌的质量约为10kg.一升水的质量约为1kg3天平的使用方法A放: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B移:使用前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处C调: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处,这时横梁平衡。(螺母反针法)D称:左物右码(先大后小的放砝码)E读:砝码加游码的数值(如果是左码右物则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减去游码的数值)F收:砝码放回盒子里时先小后大注意;如果天枰调节后,若托盘互换或天平移动了位置,这时要重新调节平衡被测物体的质量不可以超过天平能称量的最大质量,也不能小于天平所能测量出的最小质量保持天平托盘干燥,清洁,不要把潮湿或有腐蚀的物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里取砝码时切忌不可以用手4用天平称液体的质量先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将一容器放入天平左盘,称其质量a向容器内倒入被测液体,称其总质量b则被测液体的质量为c=a-b5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体的一种特性6属性是指物体本身固有的不随外部条件变化而变化的一种性质特性是外部条件不变时所具有的一种性质但外部的条件变化时特性也随着变化7密度单位是kg/m38p=m/v9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1)测量原理:测量物体密度时只要测出物体的质量m和物体的体积v,运用密度公式p=m/v,就可以求出物体的密度(2)测固体体积的几种体积形状规则的固体利用数学中的体积公式,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算出其体积。如;正方体v=a3,形状不规则且在水中下沉利用排水法漂浮物体利用沉坠法或针压法较大物体利用排水法溶于水的固体利用细沙代替水进行测量(3)测固体的密度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m2测出固体的体积v利用公式求出密度(4)测量液体密度的步骤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m2计算出液体的密度p=m/v=(m1-m2)/v10磁性:一些物质具有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能指示南北11地球是一个大磁体。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最早的指南针—司南,他就是根据磁体具有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12磁性材料:铁钴镍等物质,或含有铁钴镍的合金或铁的氧化物等,统称为磁性材料。磁性材料能记录各种信息,生活中磁性材料的应用很多例如磁带,磁盘,磁卡13通过电可以获得磁如电磁起重机,磁悬浮列车14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常见的导体有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15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例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16容易导热的物体是热的良导体,如;金属,不容易导热的物体是热的不良导体。如:木材,橡胶,空气17纳米材料是长度单位,1nm=10-9m。纳米技术是指以0,1-100nm的范围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它能实现对分子,原子进行操纵。用纳米技术制造的器件尺寸更小,运行速度更快,耗能更少,用纳米技术可以研究DAN的精细结构18半导体他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如:锗,硅,砷化镓等19超导体是低温下材料的电阻变为零的特性,具有超导性的材料叫超导材料,超导材料的电阻为零,可以实现远距离大功率输电,没有电能损耗。目前超导材料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应用还在研究实验中。20隐形材料常用于飞机,坦克等重要军事目标或武器上,涂有隐形材料的物体能将雷达发射出的电磁波大部分吸收,反射回去却很少,使雷达变成睁眼瞎。、21酒精密度是0.8*103kg/m3盐水密度是1.03*103kg/m3汽油密度是0.71*103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