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现状(1)宏观政策大力支持互联网医疗产业发展2014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一文中已明确指出,将加快推进医师多点执业,取消多点执业地点地域和数量的限制以及两道审批程序,对于医生来说,多点执业政策的放开更有利于医生使用互联网工具完成价值实现。同月,《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公开征集意见,对网售处方药的标准、格式、有效期等做出了相关规定,该办法不仅为互联网企业进入医药市场提供了政策依据,还推动了“医药分开”药品流通体系的建立与发展,为将来处方药的网络销售提供了政策保障。2015年5月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指出将“支持中小零售企业与电子商务平台优势互补,加强服务资源整合,促进线上交易与线下交易融合互动”,同时还指出“积极拓展信息消费新渠道,创新移动电子商务应用,支持面向城乡居民社区提供日常消费、家政服务、远程缴费、健康医疗等商业和综合服务的电子商务平台发展。”这对于移动医疗、医药电商O2O的发展均是利好政策。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于2015年发布了关于同意在宁夏、云南等5个省区开展远程医疗政策试点工作的通知,大力支持远程医疗的发展。不难看出,国家在互联网+医疗方面的政策正在逐步放开,在政策的支持下,互联网医疗创新模式将层出不穷。(2)人口老龄化、慢性病人口上升及资源分配不均,成为互联网医疗发展的重要社会因素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指出,目前,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数超过1亿的国家,且正在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是同期人口增速的5倍多,中国城乡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数约3300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9%。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不仅为政府带来了严重的财政负担,也使其子女面临着工作及生活的双重压力。此外,我国慢性病呈现高发趋势,以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为代表的慢性病正在危害国民健康与社会稳定,慢性病的治疗周期长,花费费用高,如何及时管理并控制慢性病以及如何提前预测及预防慢性病的发生一直是国家关心的问题。医疗资源极度匮乏且分配不均,优质医疗资源向东部以及一线城市倾斜。在优质医疗资源配置上,北京和上海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量远高于中西部城市。优质资源的过度集中将导致中西部区域看病难、看病贵等不良状况发生。在线问诊、远程医疗及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将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提升医疗水平,大大降低国家和个人的医疗支出。第2页图表2013年东西部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量差异大数据来源:卫生及计划生育委员会(3)互联网+医疗投资比重明显上升,互联网医疗将成下一片蓝海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移动医疗APP发展迅速,现阶段已达2000多款。2014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达30.1亿元人民币,比2013年增长26.8%,并预测2017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达125.3亿元人民币。自2014年后,移动医疗项目额度不断刷新,不难看出投资机构已开始关注互联网医疗领域,主要集中在已逐渐成熟的大型C轮投资,其中,腾讯基金连续两个月在互联网医疗领域豪掷1.7亿美元;2015年4月,华康移动医疗完成2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成为2015年以来国内移动医疗健康领域最大的单笔融资,移动医疗仍将呈爆发式增长态势。图表移动医疗行业投资案例数据来源:产研智库(4)移动互联网相关技术逐渐成熟,成为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移动互联网相关技术的成熟,为医疗的移动化发展提供了有利保障。首先,手机等智能硬件逐渐普及,使互联网医疗可覆盖的用户量大幅上升,2014年6月,中国网民数量达到6.32亿,新网民最主要的上网设备是手机,使用率为64.1%;其次,传感器技术的快速发展,降低了移动设备及可穿戴设备的成本,MEMS第3页传感器技术的成熟,使各类设备逐渐向超薄化、小体积、高性能、低能耗、低成本方向发展;最后,可穿戴智能医疗设备、云存储和大数据技术的链接与互通,将呈现“端+云”的服务模式,给患者带来更优质的服务体验。二、互联网+医疗行业前景展望边界扩张和衍生产业的发展推动健康服务产业10万亿空间:人均收入提升,人口老龄化趋势提升居民健康需求,健康产业边界扩张趋势不可逆转。医疗服务行业之外衍生出的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及其服务等将涉及众多支撑产业,有望再造一个医疗服务行业量级的巨大市场。在边界扩张和衍生产业的双重驱动下,健康服务产业规模达到10万亿将成为大概率事件。目前互联网模式在医疗服务行业三大价值板块中均未形成规模化盈利模式,未来成长空间巨大。医改不断推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出台打消数据运营的政策疑虑:医改的关键问题已经被充分认识,三医联动带动综合性改革正在推进,国家对于医改的力度和决心空前,标杆区域已经体现出示范效应。虽然医改整体会经历较长时间,但2017年有望成为一个重要的爆发点。与医改紧密相关的互联网医疗商业模式也将迎来成熟化进程。国务院于2015年8月颁布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提出构建电子病历数据库和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形成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的目标,对健康大数据运营的长期发展将起到催化作用。我国健康大数据长期处于地域割裂、行业割裂的格局之下。电子病历与电子健康档案的融合程度仅达到20%-30%,跨区域的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尚未成型,数据融合的迫切需求恰恰为医疗信息化厂商的转型提供切入点。健康大数据运营具有生态化特征,是互联网医疗最具前景的方向:医疗健康大数据对于健康服务业意义重大,我国的医疗资源的垄断性强烈,而在新医改推动下正致力于打破公立医疗机构的多重垄断格局。在体系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当中,具有资源优势的厂商将会形成渠道卡位,包括处方流转的渠道卡位,电子病历、健康档案融合的区域卡位。当几种卡位在区域内部同时实现时,平台将呈现显著的生态化特征。平台面向客户群体包括患者、医疗服务提供者、健康/亚健康人群、保险机构、政府决策部门、药品生产部门等,单个用户价值的提升渠道丰富用户数、用户粘性、单个用户价值都具备,投资健康大数据运营平台是互联网医疗最有前景的方向。考虑到商业健康保险潜在约8000亿保费收入规模,药品流通约1.3万亿销售规模,个人健康管理支出约4500亿市场规模(以占我国卫生费用总支出15%预计),共2.5万亿市场空间,若以10%的互联网平台渗透率计,则潜在约2500亿元的收入规模,有望支撑千亿市值的龙头厂商。第三方平台有望成为健康大数据运营的主流模式:医疗服务具有个性化、资源稀缺、普遍受到制度约束的特点,所以医生资源成为互联网医疗流量导入的关键,由于公立医院对于医生有编制与职业发展通道的制约,所以对接公立医院是卡位医生资源的关键。医疗资源配臵不合理是看病难与看病贵的核心原因,对接医院与患者的模式将成为优化医疗资源配臵重要手段。平台模式和垂直整合模式是实现医院与患者对接的两种重要方式。垂直整合模式重在掌握医疗资源,但掌握医疗资源专业性壁垒深厚,需要接受多方的监管,模式较重。第三方平台模式重在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的架构来满足医疗机构的共性需求,为医疗机构和患者输出信息技术服务,覆盖医疗资源更广。由于医疗改革与技术变革的融合正在加速,卫第4页计委、医院对于用互联网的方式优化医疗资源的配臵预计将持更加开放的态度。第三方平台模式在形成医疗资源广泛覆盖的基础上,有望成为医院在互联网端的统一入口。医疗信息化厂商占据关键入口,转型健康大数据运营平台具有天然优势:医生、医院、医保、区域是切入互联网医疗数据运营的四个入口。由于公立医院对医疗资源的垄断优势,医疗信息化厂商选择从公立医疗体系切入,具有资源卡位优势,有望转化为与医院连接的优势。控制费用与提升价值是医疗体系的内生需求,当信息化厂商承接这种需求来运营健康大数据时,客户的粘性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同时,数据运营需要基于之前的信息化平台来实现技术上向互联、交互的转变,医疗信息化厂商以技术服务商的角色占据转变的重要入口。具有综合产品能力与跨区域优势的医疗信息化龙头有望胜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是区域内健康档案的聚集系统,对接卫计部门。从区域切入以卫计部门为合作客户,与地方政府形成合力至上而下推动,对接医疗资源具有地域覆盖优势。我们认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将极有可能承载人口信息、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三大数据库功能,其承建厂商将有望顺理成章地获得当地卫计部门的支撑,转型健康大数据的运营服务。区域医疗信息化通过为卫计部门承建信息化产品形成互信,最有望成为分级诊疗平台的载体,从而形成健康大数据运营平台。越是大范围的平台统筹与运营,具有综合产品体系(医院信息化、区域卫生信息化、互联网应用)、跨区域的网络布局、长期的医疗行业积淀的龙头厂商越有机会胜出。文章来自——产研智库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