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今安全文化安全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人类诞生之初,源远流长。为了生存、繁衍和发展,人类祖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对付灾害与猛兽的经验,找到了维持人类生命运动和生存的方式,并不断创造了保障人类活动的安全环境。这就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生理的需求和安全的需求。正因为人类不断地解决物质需要和保障其活动的安全需求,才有了当今的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世界的文明。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历程,实际上是人类文化不断繁荣的过程。探索和研究文化、安全、安全文化、企业安全文化及其与科技、与其他文化的关系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和重要课题。人类在生存和发展中,不断创造、继承、优化、发展着安全文化,同时又通过文化的方式使其传继、延续、不断进步和繁荣。安全文化具有民族、地域、时代的特点,它取决于当时、当地人民和社会的经济基础、文化背景、社会制度和科技水平,也是最淳朴的最古老的最土同的大众安全文化。由于人类对安全及灾害认识的不断深化,人类对安全或灾害的认识经历了无知、盲目、被动的阶段,才发展到局部有知、有意识的、系统有知的阶段,经过时代的创造、继承、优化、发展而不断繁荣。对中国安全问哈的研究大致可分为3个时期,与之对应的有远古安全文化、近代安全文化和现代安全文化。1.远古安全文化(17世纪以前)人类获得火,掌握了取火的方法是人类进化中的革命性巨变,用火取暖、熟食、照明,抵御猛兽,保护生命,得以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同时也因火失误,给人类带来灾难,烧毁了森林、居穴,丧失了生命,从扑灭火到控制火、利用火,为人类服务,创造了火的安全文化,其中有消防文化。人类经历了石器、木器、青铜器和铁器时代,四千多年前,我国制陶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同时还揭开了炼铜的技术的秘密,从而冶炼和采矿的安全技术、建筑安全技术、防灾技术、防止毒害技术等得到发展,促进了当时安全文化的繁荣。例如:湖北铜录山的古矿冶遗址考证,显现了当时采矿规模、开采技术和安全及防护方法;舂秋战国时,李冰父子防洪治水,建成了闻名中外的都江堰工程,控制了水害,调节了水利,使川西平原旱涝保收;北宋建筑雪茄喻皓(公元989年)设计社施工的梵天寺塔和开宝寺灵威木塔,人们除研究其设计思想和艺术价值外,不少专家对其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等奥妙仍在探索;北宋孔平仲的《谈苑》中对水银中毒和防止方法有清楚的记载;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对铅中毒症状及预防的方法有真实的写照;1637年,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对矿内瓦斯和顶板的安全技术及旷业安全工程的雏形有详尽的描写等等,不胜枚举。由于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认识能力有限,同时受生产、生活的方式和地狱的限制,安全文化萌芽、培育和发展也较为缓慢,难以满足人民生产和生活的需求。2.近代安全文化(工业革命时期至20世纪80年代)十八世纪工业革命后,中国也经理了蒸汽时代、电子时代、原子时代的革命浪潮的冲击和发展时期,从落后的农业国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当代工业水平的国家。随着中国工农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大众对安全和健康的标准,对人的生命价值、劳动和休息的权利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建国以来,劳动政策、安全生产方针的执行,安全科学技术学科的建立,一系列劳动刨花法规和职业安全卫生标准的颁布和执行,保护了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创造了良好的生产环境和作业条件,形成了符合时代发展的大众的安全文化,现代工业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又把安全文化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二站后,军事和科技的较量,使火箭道制控及宇航技术达到了新水平,和平利用原子能技术得到空前发展,对我国的国防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火箭、导弹、卫星、航天飞机的失控及核电站发生的灾难性事故,又毁坏了人类创造的文明。高速、高能、高温、高压的高新技术及现代化的工业,对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种经验型的、系统安全的观点成为此时期安全的生产、生活、生存的指导思想,那种简单、纵向的或横向的单一安全技术和方法,变成了综合的、系统的、多因素交叉的安全技术及其实用的新手段,体现了工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社会活动的风险观和安全观,因此也不断丰富和发展了军事工业、高新技术工业为主体的近代安全文化。在此期间,国家偏重于抓工农业生产安全,着重与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由于我国工业起步晚,现代工业的科技含量不够高,对安全及灾害的了解还处在局部的或初级的系统认识阶段,以安全生产及军工产品制造为中心的生产领域的安全文化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也可以认为,中国的近代安全文化是以工业安全和科技风险为基础的安全文化。3.现代安全文化(20世纪80年代后至今)现代安全文化的内涵及其安全至上的观念,已为当今世人建立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生存安全的大安全文化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代安全文化认为,人是最活跃的因素,人既是保护的对象,又是难以控制的灾害之源,因此要降低人因失误和灾难的风险,就要从孩童抓起,从全民教育抓起,不断提高全民的安全文化素质,要大力弘扬和倡导安全文化,加速培养和塑造具有大安全观、大安全文化观的当代人,同时要坚持不懈,世世代代努力,要与时俱进的提出安全文化创新的内容,以满足人民和国家的安全文化水平,大安全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动力来自新书记人类进步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