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对策自改革开放开始,我国的经济以极快的速度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准有了明显的提升,居民收入也有了大幅度增加,这必然会使居民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外的闲置资金也有所增加,因此人们产生了利用闲置资金生财的需要,这就形成了市场潜力巨大的个人理财需求。然而,另一方面,金融系统是复杂的,而多数的个人性质的投资者并没有系统学习过相应的专业知识,他们不能够对时刻变化的金融市场做出有效及时的应对,不能对资产进行适当的管理,因此,人们需要专业的理财机构、理财专家的帮助,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余额宝,理财通,零钱宝等各种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出现不仅满足了普通投资者对理财的需求,更是使理财市场的竞争加剧,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给银行传统的理财业务带来了强烈的打击。当下,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前行、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差逐步缩小,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成为银行资产业务的重点,银行的利润中来自于理财业务的比例将越来越大,显然,商业银行会逐步增加对个人理财业务的投入。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之下,本文通过探讨研究我国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有关状况,找出中国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上存在的缺陷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达到提高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满足客户对于个人理财产品与服务的需求的目的。随着个人理财业务对商业银行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发展、研究我国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其理论与现实意义如下:首先,在提出与解决中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的过程中,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各项理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也对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起到了理论指导的作用。其次,个人理财业务的存在能够全面提高资金的利用率。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存款利率较低,居民通过储蓄存款不能得到较多的利息收入,所以,促进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有利于使资金从获利较低的储蓄存款流向获利较高的银行理财产品,不仅拓展了居民的投资渠道,还使资金的利用率更高,另外,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还处于发展的低级阶段,在实际的运作中还遇到了种种问题,通过研究,有利于完善金融市场,指导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实际操作,改善中国的金融环境,提升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方面的竞争能力,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来自于国内外的各种挑战。最后,通过研讨我国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中尚存的不足之处,来探寻能够促进个人理财这一新兴业务健康有序发展的新途径。这有利于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以及居民的生活质量的提升。当下,中国国内在个人理财产品业务这一领域的研究结论大致集中在如下的几个方面:李晶,吴棋等人(2010)通过分析我国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销售模式,发现因为经验缺乏与制度限制这2个根本原因,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销售模式中广泛存在过程粗放,营销理念狭隘,产品单一等不足。他们提出从产品策略、定价策略、服务渠道的创新这3个方面来解决这些问题。崔蕾(2011)提出,由于收益率波动幅度小、风险偏低,理财产品受到群众喜爱,但在近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利率呈现一定的震荡,究其原因,在于一些创新型产品的设计存在漏洞,部分理财产品投向受国际经济影响较大的领域以及监管机构的相关法规对收益率有影响等。邓作政(2012)则认为,理财业务是一项汇集技术性、知识性于一体的要求特别严格的综合业务,它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素养要求极为高,从业人员应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公关能力和组织能力,娴熟的投资技能、渊博的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的理财经历,还应掌握市场营销、法律、房地产等额外的知识。郭佳栋、孙英隽(2012)提到,我国的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现今面临着操作、法律、声誉及市场风险,并提出通过采取提高居民风险意识,加强内部控制,整合客户信息,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与监管体制等方法来控制理财业务存在的风险。吴志坚(2013)指出,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是商业银行因利率市场化进行业务转型的适应性变化。吴志坚通过对我国11家股份制银行的理财业务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得到了眼下中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重点问题是创新不够的结论。刘新华等人(2015)针对金融创新提出,金融创新应当“以人为本”,既要确保对待客户时的金融服务均等化,也要注重构建合理、可持续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发达国家对个人理财业务的研究开展了较长时间,产生的关于个人理财的经典著作为后来的学者深入分析奠定了牢固的理论基础。美国经济学家G·维克托·霍尔曼和杰利·S·诺森布鲁门(2003)在他们合著的《个人理财计划》一书中清楚地讲解了个人理财计划的制订方法,并分门别类的讲解了多样的理财工具,教授怎样根按照实际情况来选取适当的理财工具。书中关于个人理财的基本原理、运用的论述,对个人理财计划的制定与执行起到了很好引导作用。加拿大作家夸克·霍和克里斯·罗宾孙(2003)一起写作的《个人理财策划》(PersonalFinancialPlanning)为西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搭建起了系统的理论框架。该书体系完整,内容完备,是经典、权威的个人理财培训用书,既存在一定深度的理论价值,又有较突出的实践操作意义,对中国的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有着较高的借鉴意义。约瑟夫·迪万纳(2005)通过讨论分析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金融服务创新起到的作用,以及构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意义,提出理财规划师要注重客户接受理财服务时的体验,在构建价值体系时,银行应重视用户感情因素的结论。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概述,主要讲述了理论基础及现状。第二部分,从内部及外部两方面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不足。第三部分,从银行自身及外部环境两方面着手,提出进一步改进拓展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对策。个人理财业务在西方国家发展已有100多的历史,最早起源于瑞士的私人银行业务,当时主要是为高净价值客户提供财富管理服务,并着重于投资理财。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个人理财”这个词语才在我国出现。此后,随着居民的私有财产越来越多,资本市场越发活跃,商业银行也越发看重个人理财业务。理财,通常指管理资产或个人财富,即理财主体通过进行一定的理财活动使得财富增值,最终成功的开源节流。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财务和银行词典》中对个人理财计划的概念论述的是:“以当前的财产情况做为依据,推测短期和长期的财务需求进而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理财策略。合理有效的配置盈余资本进而实现个人的财务目标是个人理财所要研究的内容。而国际理财师标准委员会(CFPBoardofStandards)对个人理财的界定是“利用客户的各项财务资本,考虑客户的实际情况,为客户制订有针对性的理财计划,推荐适宜的理财产品,帮助实现其财务管理目标的过程。银监会于2005年颁布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中,对个人理财业务定义为“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资产管理、财务规划、财务分析、投资顾问等专业化、针对性的服务活动。归纳以上对于个人理财的定义中可以得到,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以个人客户为服务主体,考虑客户的资产负债情形和理财需求,为客户拟订个性化的理财方案,提供令其满意的理财服务,确保客户在既定的风险下能够获得较高的收益。创新是民族进步与发展的阶梯,在金融行业中也不例外,西方国家的金融创新始发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日益活跃与七十年代,形成全球性态势于八十年代,它既是金融深化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金融创新对各国的金融体制、经济宏观调控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金融创新理论”是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Schumpeter)于1912年,在他的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的,金融领域的创新就是指通过不断地进行对已有生产资料的重新组合,不断地进行生产方式的创造性改革,使得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以达到经济利润最大化的要求。金融创新的本质就是通过采取新技术、新方法来设计出新的金融服务与产品,促进金融产品的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三者协调统一,从而满足不同客户的投资要求,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根据熊彼特的定义,创新可简单的分为组织管理方面与技术方面的创新两大类,具体的创新形式则包含以下五种情况,即新生产工艺的应用、新产品的出现、新市场的开拓、新原材料供应来源的开发和新的组织管理模式的确立。关于金融创新的理论还有以下几种:由英国经济学家德赛(Desai)和考(Kow)提出的特征需求理论;由希克斯(J·R·Hicks)和尼汉斯(J·Niehans)共同提出的交易成本创新理论;威廉·L·希伯(W·L·Sjlber)在1983年共同提出的“约束诱导型”金融创新理论。生命周期理论(LifeCycle)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弗兰克·莫迪利亚尼(FrancoModigliani)与理查德·布仑博格(RichardBrumderg)共同创建的,该理论以费雪理论为基础,从个人一生的视角下考察个人的消费和储蓄,而不是单单考察某个生命时期。其中,莫迪利亚尼因其在生命周期理论方面卓越的贡献,在1985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该理论的基本思想是指,个体在生命中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在规划设计自身的消费、支出、储蓄行为,保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个人消费保持在帕累托最佳配置状态。简而言之,个体将综合其一生中的可预期的支出分配以及预期的收入情况,考量工作时长、公司前景、消费预算、退休情况等因素,来决定目前的消费、储蓄水平,确保消费水平保持在相对平稳的状态,而不至于出现剧烈波动,以提高生活质量。依据生命周期理论,人的一生可以被规划为以下的五个阶段:成长期、青年期、成年期、成熟期和老年期。由于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特征,因此便存在不同的理财需求。纵观每个人的一生,其成长期与青年期的收入水平较低,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消费需求及冲动,这一时期个人的消费需求较高;中年后,随着个体收入的逐渐提高,尽管这一时期也有消费支出,但总体上还是收入占据主导,个体在这一时期主要积累大量财富,奠定养老的基础;最后当个体进入老龄阶段,其收入难以弥补消费的要求,储蓄上会渐渐变为负数。作为当前金融产品与服务的主要提供机构的商业银行,其在提供个人理财业务时,应依据客户收支的当前情况与预期未来情况,考虑存在的风险因素、个人劳动收入的价值、可调节性因素,安排其生命各阶段的即期消费与储蓄情况,选择最优的投资组合,帮助个体追求生命周期各阶段投资最优化、效用最大化。虽然分散风险的理念早己深入人心,但是将这种“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理念作为理论运用于实际投资上的是美国的经济学家哈利·马克维茨(HarryMarkowitz),他于1952年在《投资组合选择》中最早提出了现代资产组合理论(PortfolioTheory),并因此获得了1990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提出投资组合理论的中心是“分散原理”,核心部分是均值一方差模型和有效边界理论,该理论是现代投资理论的雏形,为投资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投资组合理论中将风险分做非系统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这2类。系统性风险,又称宏观风险,是由全局性的因素引发对一切证券的收益率都产生影响的风险,此类风险是不能采取人为的手段来消除的;非系统性风险则被认为是由于管理不善、设备问题、违规操作等异常情况对个别公司造成的风险,这种风险只与上市公司本身有关,只会对个别证券的价格产生影响,这种风险可以通过选择合理的投资组合来进行消除。马克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出发点在于通过对证券的重新拆组,是指将若干种证券组合在一起组成的新的投资组合,组合中各个证券的收益加权平均而成整体投资组合的收益,然而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却并不是由组合中各个证券的风险加权平均成的,通过分析证券的风险与收益,将资金尽可能多的分散在不同种类的资产上,以此达到降低非系统性风险的目的,尽量确保相同风险下获得最高的收益,或保证相同收益下风险较低。在这一理论中,收益是积累的,而风险并没有叠加。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大繁荣、金融市场的快速拓展与完善、个人资本的不间断积累增多,中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中期开始出现,经历了将近二十年的成长,已经成长为中国商业银行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