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摘要随着我国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通货膨胀造成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大幅贬值,养老金的支付缺口越来越大,养老金的保值增值的问题日益突出。我国一直以来,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方面,过分强调基金结余的安全性,规定基本养老基金结余只能存入银行或购买国债,使得全国基本养老基金投资收益率极低,养老金结余大幅贬值。研究表明,对于大规模的基金结余只有通过多元化的投资运营,才能获取投资收益,保证基金的增值,通过投资投资收益弥补将来养老支付的缺口。所以,如何拓宽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投资渠道,实现多元化投资运营,取得投资收益,成为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同时,随着个人理财观念和意识的增强,个人账户的保值增值需求日益强烈。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个人账户基本一直空账运行,每年以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作为记账利率计息,使得个人账户基金也一直处于贬值状态。因为参保职工将来的退休待遇与个人账户余额密切相关,所以如何个人账户保值增值,是每一名参保职工十分关切的问题。本文以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投资渠道及投资收益分配为研究对象,从拓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入手,提高投资收益,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个人账户投资模式,使得个人账户也分得应有的投资收益,保证了在做大投资收益这块“蛋糕”的同时也合理分配“蛋糕”。文章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养老金投资投资运营模式和实践经验,并根据现阶段我国现阶段的国情,结合国内外现有的投资运营模式,提出了进一步拓宽我国养老保险渠道,优化投资流程,提高投资效率和投资收益;随着研究的深入,提出了在做实个人账户的基础上的个人账户投资模式,并从模式建立理论基础、模式的实践和投资模式的保障措施方面详尽论述了模式的可行性。关键词: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投资渠道;投资模式2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渠道及收益分配的研究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研究背景与意义第二节相关概念界定第三节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二章国内外研究综述及国外模式介绍第一节国内外研究综述第二节新加坡养老金投资运营模式介绍和分析第三章我国基金投资渠道和收益分配现状第一节我国养老金的发展历程第二节我国养老金目前的投资渠道的现状第三节我国养老金收益分配的现状第四章我国基金投资渠道和收益分配存在的问题第一节投资渠道存在的问题第二节投资收益分配存在的问题第五章我国社保基金投资及收益模式优化分析第一节进一步拓宽养老金的投资渠道第二节做实个人账户第三节个人账户投资及收益模式第四节个人账户投资及收益模式的保障措施结论致谢参考文献3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研究背景与意义一、研究背景1997年7月16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正式确立我国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该模式下,社会统筹实行现收现付,个人账户实行完全基金积累制。根据,社会统筹账户经过现收现付后,滚存结余按照规定存入银行或者购买国家债券,而个人账户基金按照规定只能存入银行全部购买国债。近年来,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通货膨胀造成的养老金结余大幅贬值,以及个人账户的增值的强烈需求,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一)人口老龄化迅速加大基本养老金的缺口。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已超过2亿人,占总人口的14.9%。预计中国未来20年平均每年增1000万老年人,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随着老龄化的加速,养老负担会越来越重,养老金缺口会凸显。参与了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超老龄社会课题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尹航指出,假设养老金的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增长率都是实际GDP的增速,按照养老保险金能够覆盖15%的人均消费支出测算,中国在2030年、2050年每年新增的资金缺口分别达到4.1万亿元和6.1万亿元。也就是说,2030年之后,我国每年仅养老一项就会产生超过4万亿元的资金缺口。(二)通货膨胀造成的基金贬值。截止2013年12月,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滚存结余约为2.8万亿元。在目前的管理模式下,这2.83万亿元只能存银行和购买国债,利率仅为3%左右。而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4-2013年这10年的平均实际货币通货膨胀为7.62%。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中心主任郑秉文测算,以通货膨胀率作为基准,养老金在过去20年贬值将近千亿元。若以货币实际通膨率计算,贬值甚至将达数千亿,甚至更多。(三)个人账户保值增值需求日益强烈。截止2013年12月,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为3.5万亿元,做实个人账户规模仅为4154亿元,个人账户空账规模为3.1万亿元,而同期基金累计结余仅2.8万亿元。我国目前的个人账户实际基本处于一种空账运转,而参考同4期的银行利率作为名义记账利率。2012年和2013年的名义记账利率为3.25%,远远低于当期的实际通货膨胀率6.58%和5.9%,造成了个人账户的严重缩水。即使有部分省市将养老金结余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获取了较高的投资收益率,而个人账户依然依照个人账户名疑似记账利率。广州省政府2012年3月将1000亿元养老金滚存结余资金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投资,年化收益率为6.72%,而同期的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为3%,可见个人账户无法参与养老滚存资金的投资运营收益。而个人账户资金的结余,将和将来的退休养老金待遇直接相关,个人账户资金增值需求日益强烈,也要求划分应有资金投资运营收益。二、研究的意义随着我国基本养老基金的滚存结余规模扩大,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基金的投资运营的投资紧迫性也日益凸显。同时随着个人权益意识和投资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职工,关注到自己的个人账户投资收益率。本文将从丰富投资项目、优化投资渠道和改进投资方式方面入手,在努力将养老金收益蛋糕做大的同时兼顾合理分配投资收益,促进基本养老金制度健康持续发展。(一)丰富投资项目,提高综合投资收益率,减少养老金的缺口。丰富养老金的投资项目,不再局限于过去仅为银行存款和购买国债的投资渠道。全国社保理事会可以将基金投资股票、基础设施项目等等多个项目,从2000年成立到2013年,基金累计投资收益4187.38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8.13%,远远同期的养老金的收益率。让养老金参与股权投资和基础设施项目等等其他优质项目,可以提高养老金的投资收益率,扩大基本养老金的结余规模,减少养老金的未来支付缺口。(二)优化养老金投资渠道,提高养老金的投资效率。目前,省级养老金管理机构养老金,只能将养老金存入银行和购买国债,或者通过省级政府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进行投资,无法直接参与股权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等等投资项目。这种模式必须绕道全国社保基金的投资模式,避免了各地方投资能力差异,但也限制了投资经验丰富省级社保机构养老金的投资渠道,降低了养老金的投资效率。何况,就股票投资方面,全国社保基金也是委托专业的基金公司购买股票,不是自身直接购买股票。让各省级社保机构自主选择直接投资和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投资模式,优化养老金的投资渠道,提高投资效率。(三)改革投资方式,提高个人账户的投资收益率,调动职工参加养老保险的积极性。目前的个人账户空账运营模式,个人账户名义记账利率,严重损害了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积极性。各省级养老机构应构建自己的投资平台,同时逐步做5实个人账户账户,让职工自主使用个人账户资金选择投资项目,承担相应风险,获取相应的收益,提高个人账户投资收益率,而不仅仅为同期的银行存款利率。这样讲体现了个人账户的产权归属,也让职工参与到了个人账户的投资决策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个人账户的投资收益,也调动了职工参加养老保险的积极性,促进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康持续发展。第二节相关概念界定养老保险,全称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养老保险的目的是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它具有强制性,在由国家立法并强制实行,企业和个人都必须参加而不得违背。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为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两部分构成。社会统筹基金是指参加养老保险范围的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的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缴纳的社会统筹基金,以及通过其他方式取得的形成基金来源的收入。其包括:单位缴纳的社会统筹基金收入、财政补贴收入、利息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社会统筹基金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集中管理,统一调剂使用,实行现收现付模式管理。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是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个人缴纳养老保险和单位按规定划转的养老保险(2008年以前)及其利。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社会保障号码为每一个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人员建立,记录单位按规定划转的养老保险费和个人缴纳的全部养老保险费,作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人员退休时计发个人账户养老保险金的依据。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市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每年对个人账户中的储存额予以计息,用于计算个人账户储存利息的利率。第三节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一、研究内容本文以拓宽养老基金的投资渠道提高收益及合理分配收益为核心,首先从研究背景和意义入手,然后研究国外的养老基金的相关模式,分析我国目前养老金管理运营模式,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具体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本章阐述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提出了本文研究方法和思路。6第二章为国内外文献理论综述。本章系统系统国内外的理论成果,同时介绍了新加坡养老保险管理和投资模式。第三章为我国基金投资渠道和收益分配现状。本章系统介绍了我国养老金的发展历程、投资渠道和收益分配现状。第四章为我国基本养老基金投资渠道和收益分配存在的问题。本章通过认真研究和分析,目前我国基金养老金主要存在投资渠道单一、投资管理模式相对落后和个人账户基金无法参与投资和收益分配问题。第五章为我国基本养老基金投资及收益模式优化分析。本章针对目前我国养老金投资管理和收益分配存在的问题,首先提出进一步拓宽省级养老金管理机构的投资渠道,提高投资效率和收益;其次提出了建立单独的个人账户投资管理模式,赋予了参保职工的个人账户投资参与和决策权,使得个人账户基金获得了应有的投资收益;最后提出了个人账户的投资模式的保障措施。二、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相关图书资料、期刊、政策公报和互联网信息对国内外现有养老保险投资运营研究资料的收集、阅读、分析,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研究基础。比较分析法:是通过比较分析对两个或两个以上项目的相同或不同之处,探求其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在优化我国养老保险投资方式的研究中,借鉴新加坡的养老金的投资运营经验,提出了个人账户投资模式,同现有空账运转的基金投资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全面阐述了个人账户投资模式的较以往投资模式的创新和优点所在。同时,在个人账户投资模式下,个人的风险偏好不同和风险承受能力不同,注定选择的投资项目类型,所获得的收益也必然不同,体现了个人参与决策过程中的自主权和决策差异。系统分析法:把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对系统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养老保险投资渠道和收益分配,既涉及到进一步拓宽投资渠道又涉及到取得收益后如何在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之间分配收益问题,本文在研究中,跳出了固有的模式,理清了个人账户的产权归属问题,提出了新的个人账户投资管理模式,从而解决了在养老保险拓宽投资渠道后的取得收益的分配问题。三、本文创新点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率先提出了个人账户应该参与基金的投资收益分配,并且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办法和依据。第二,提出了个人账户基金可以由参保职工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来自主选择,实现了个人账户个性化投资,提高了参保职工的积极性。第三,提出了各省市的养老基金管理机构拓宽投资渠道后,养老7金的管理运营更有效率。8第二章国内外研究综述及国外模式介绍第一节国内外研究综述一、国外研究综述国外养老保险制度起源于18世纪,国外许多专家学者在养老基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