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2014年秋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第1页(共6页)—无锡市2014年秋学期高二期末试卷语文2015.1注意事项及说明: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所有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卷上,试题序号不要搞错。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当前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接访人员一定要专心、耐心、细心,推诿敷衍,粗心大意,搞官僚主义那一套。②经调查,这一事故不是人为的,是一个偶发事件,完全与他无关,在确凿的证据面前是无可的了。③注胶虾和残余农药超标的“立顿”茶叶,都曾经地摆在大超市的柜台上,这不能不令人深思。A.切忌质疑冠冕堂皇B.切记置疑冠冕堂皇C.切忌置疑堂而皇之D.切记质疑堂而皇之2.下列诗句中对仗最为工整的一项是(3分)A.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B.紫艳半开篱菊静,鸿雁不堪愁里听C.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D.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3.下面是日常生活中的四个交际情景,其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A.主持人介绍来校讲学的专家:王元教授是我校杰出校友,他长期从事天文学研究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去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B.张老师遇到原来的同事:王老师,昨天在书店里遇到了你的家父,几年不见他还是精神矍铄。C.某读者在收到作家的著作后回信:老师,您寄奉的新作已经收到,拜读之后受益匪浅,感激之情,无以言表。D.校庆前夕某校友发给联络办老师的短信:因近日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到达贵校参加庆典,对此深表歉意!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五个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近年来,养老金问题已成为举国关注的话题。人们希望老有所养,即人们进入老年后,不能自己解决生活问题的情况下,能够得到家庭、社会的赡养。。老有所养,快乐养老,平等养老,可见养老并轨彰显的是改革决心。①人到了老年以后,自身没有生产能力,只有消费了。—高二语文期末试卷第2页(共6页)—②中国传统文化中,尊老爱幼是一个文化传统,每个人都有年老的这个阶段,这是自然规律,不可回避。③但我国长期以来采用养老双轨制,这是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产物之一,失去公平、公正的基础,也不符合让改革成果惠及大众的愿景。④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将逐渐增多,养老问题日益凸显。⑤如何让老有善终、老有所养,这是每个人很都关注的民生问题。A.②③④①⑤B.④②①⑤③C.④⑤③②①D.②③⑤①④二、文言文阅读(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6题(6分)。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若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节选自《报任安书》)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贪生恶.死恶:讨厌,憎恨B.顾.妻子顾:照顾,关怀C.勇者不必死节..死节:为守气节而死D.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缧绁:囚服6.下列文言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至激于义理者不然A.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B.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C.彼且奚适也D.死生亦大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16分)。江公皋传(清)蓝千秋江公讳皋,字在湄,世居桐城之龙眠山下。性敏慧,弱冠举于乡。未几,成进士,除瑞昌令。瑞昌隶九江,负山带湖,民疲苶①多盗,逋赋日积。公至日,前令坐系凡三辈,其一竟以累死,妻子不能归,公慨然白府,身任所逋,悉罢遣前令,归其妻孥。县郭并河,岸崩壅故道,公捐俸倡首集赀筑堤,为完久计,民号之曰“江公堤”。是时闽、楚告警。瑞昌与楚邻,奸民乘间行剽劫,吏议发兵剿,公曰:“此辈迫饥寒为盗,抚之甚易,迫即走楚壤藉.寇耳。”因勒.乡堡长宣谕利害,督丁壮材勇者巡察,时刺取其渠魁②击杀之,盗遂息。未几,迁巩昌守。时大军入蜀,道巩昌,军兴旁午③,民疲困,卒益骄悍,或窃出渔夺,无敢呵者。公行部出郊,见数骑驰突过车,斥止验问得实,立缚送大帅斩以徇,由是兵卫肃然莫敢犯。—高二语文期末试卷第3页(共6页)—越四岁,移刺柳州。柳僻南服,俗犷悍。时新收粤西,兵留镇柳州,军中多掠夺妇女,哭泣思归。公白大府,檄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恳归者量远近给资遣还,凡数百人。明年,柳帅卒,饷不继,士擐甲哗军门,公遽出,与期匝月给,士卒信公,稍解去。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饷应期至,军乃戢。粤西山峻削,柳尤连险,万石离立,斤斧所不厦,颇多巨木。时上方修太和殿,使者采木且及柳,柳人大恐。亡何,使者至,公即呼柳民问所产巨木地,令前导,公骑偕使者往视木。行数里,至绝巘下,山石嶙峋,木森森挺出,下临崖谷,马不能前。公解鞍,踞地稍憩,徒步邀使者登,使者有难色。公曰:“上命也,木苟可出,守臣当先以身殉.。”遂短衣持筇,扶两小吏先登,使者强.随之,半崖路绝,无置足所。公仰视木顾使者日:“何如?”使者咋舌,大呼亟返,曰:“是不可取。”公曰:“木具在是,赖使者为上言不可取状。”使者遂还,奏免,柳民欢呼戴上恩德。卒康熙乙未。公性廉明,故所在有声绩。为人孝友恬淡,通达时务,习吏事。始终洁白一节,贤达皆叹仰之。[注]①苶:nié,疲倦、精神不振;②渠魁:首领;③军兴旁午:军队征敛繁多。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勒.乡堡长宣谕利害勒:拘押B.檄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籍:登记C.驰书告台省趣.发饷趣:通“促”,催促D.使者强.随之强:勉强8.将两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⑴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3分)⑵前令坐系凡三辈,其一竟以累死,妻子不能归。(3分)⑶斥止验问得实,立缚送大帅斩以徇。(3分)9.江皋是如何让使者上奏免除柳民采木一事的?请简要说明。(4分)三、古诗词鉴赏(12分)10.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山中(唐)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1)首句中“滞”具有双重含义,请简要分析。(2分)(2)本诗以景作结,请简要分析其妙处。(4分)11.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6分)。定风波(宋)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1)结合词的上片,简要概括词中“吟啸者”的形象特点。(2分)(2)“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4分)—高二语文期末试卷第4页(共6页)—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1)但以刘日薄西山,▲,人命危浅。(李密《陈情表》)(2)▲,则芥为之舟。(庄子《逍遥游》)(3)▲,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4)▲,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5)星垂平野阔,▲。(杜甫《旅夜书怀》)(6)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李煜《浪淘沙令》)(7)▲,▲,人似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五、现代文阅读(26分)(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4题(6分)。①斑纹,对称设计。老虎,斑马。草地上黑白花斑的奶牛,酝酿哺育我们的乳汁;振动短小透明的翅,毒蜂随身佩带醒目的条纹和足以将我们致死的螯针。曼妙的纹身在美女的背部,加强了她的妖娆和蛊惑;医院里的那个老人在被单下羞愧地颤抖,病变皮肤上布满令人生厌的疱疹,丑陋的肉体紧紧踩住灵魂的后脚跟。母亲骄傲,腹部的妊娠纹象征孕育和新生;遇害者脖颈上可疑的道道抓痕、身体上深浅不一的刀伤,组成罪孽的恐怖条痕──斑纹无处不在,将两极秘密地衍接,像族徽,凝聚着世袭的生和死,荣与辱。……②斑纹无处不在,就像我们有意修饰并损害的生活。烧裂的陶碗,瓷器上的冰纹,碾砣上“巛”形的石质花纹。蛋卵上的斑点,变质面包的菌斑,粒子的分布方式。我们甚至彼此并不知晓,在死之前,每个人如何终身隐秘地镌刻着各自记忆的斑纹,爱与悔恨的斑纹。(节选自《斑纹》)13.在第①段中,作者列举了六个实例来印证斑纹的“对称设计”:奶牛和毒蜂的翅是▲,▲是生与死的对称,▲是美与丑的对称。(3分)14.如何理解划线句子的含义?请简要分析。(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20分)。秋稼陆蠡①阿富醒来的时候,太阳已经照在床上。阳光透过半截糊纸半截敞着的窗格,金黄色的长方块印在被褥上,反射起通室的透明。尘埃在空中飞舞,好像极细的蚊萤,在那里摆阵。这温和,这舒贴,这慰抚,叫他想起做小孩子时赖床的感觉,他微笑了。②平常,他起身总比太阳早,回家的时候总比太阳迟,他是一个种田人,不论阴晴雨雪,总有事情做着,忙着的。现在却闲,那是因为战事发生后,这里已经成为战区,村里的男女老幼都逃避了,只有几个大胆的,或者是病得不能动弹的才留在这儿。③阿富是有了战争经验的,所以比别人沉着些。十几年前江浙战争时,他正是壮年,曾被拉—高二语文期末试卷第5页(共6页)—去扛了几天子弹。但凭他的机敏,得安然回来,非但没有损失,还赚得两只袁大头。六年前,东洋人也曾打到他的村庄,走进他的家里,他又应付出去,除了牵去一头耕牛,没有别的损害。这一回,他把牛和家眷都寄托在别处,自家守在屋里。一是因为舍不得离开这个家,二是因为秋稻转眼成熟,这是他半年辛苦的结晶,他全家命脉所在。④一阵嗡嗡的声音把阿富从呆想中拉回来。一只蜜蜂一头撞在纸窗上,向外边光亮处飞。大概是失群的蜜蜂,夜间迷失在他房里,或是被九月无力的阳光所诱,冒寒出来。其实天气太凉,不是采花的时候了。阿富起来,用纸条把它从没有糊纸的格孔中放出去,便起身走向田野。⑤田野是一片旷寂。波形起伏的禾稼,每一茎上都垂着重甸甸的金黄谷穗,这些好像是他亲手养大的孩子,在等着收获。地面草叶上,禾藁上,蛛网上,都被夜露濡湿,踏过的时候,簌簌地掉下来,沾湿了他的衣襟。他蹀躞着,心里好像感觉到有一种义务,有一种责任,不能让天赐的粟粒委弃在地上,这种在他心底起的惜物的心,使他一步步更坚决地向家里走。他想起锈钝了的镰刀,想起禾床,想起尘封的谷簟,终于想起邻居的癞子。⑥他便先去找癞子。他和阿富是老相好。阿富时常帮他忙,他也帮助阿富。阿富不走,他也留在这里。他们今天碰到的时候,都意外地高兴。⑦“喂,稻黄了。”阿富扬着烟管说。“稻黄了。”应声虫似地回答。“收割吧!”“收割。”“带镰刀来。”“马上来。”几分钟后,他们的镰刀,便在禾梗上飕飕地挥舞了。他们沉默而奋兴,似乎忘了早餐尚未吃过的腹中的饥饿,只顾把稻束往身边放。突然,身后一声口哨,他俩不约而同地停住了,挺起腰来往后看,在他们身后站着两个士兵,穿着黄绿色的军服,臂上有红膏药的符号,手里拿着枪。旁边还站着一个脸色和善的便衣。⑧“辛苦么?”穿便衣的装着笑脸说。“这里真是满地黄金。”他指黄熟的稻穗继续说。“我们队长请你说话。”他用手招呼阿富和癞子。⑨据阿富的经验,和他们绝对拗不得。他把镰刀丢在地上,招癞子一道过去,跟在他们后面。⑩在不数十步远的土庙里,所谓队长,一个戴眼镜八字须的矮胖子,坐在一只破椅上,后面还有十数个兵士,他招阿富过去,用温和的口吻问:“你是本地人么,你们做工每天可赚多少钱?”阿富谦逊地回答:本地人,种地的,没有工钱。⑾“你们要钱么?只要照我们的话去做,要多少都可以,你们不用愁穷了。”队长夸耀地说。见没有回答,便用手指一指穿便衣的。⑿穿便衣的跑过来,凑在阿富的耳朵边说:“事情很容易,只要你躲在沟里,把一天或一夜的来来去去的人数马匹车辆记个数目,回来报告我就成,你看这容易么?”⒀阿富没说话。他知道当前是个大难关。他没读过书,但是他知道他自己是中国人,自己的祖宗、妻儿后代也还是中国人,现在坐在他前面的是东洋人,是中国人的敌人。一个人能对不起祖宗后代么?⒁阿富回头看癞子,他已经被两个兵带在另一旁,只是看着阿富,阿富不答应,他是抵死也不答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