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试卷第1页共6页2014年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初三语文2014.11注意事项:1.本卷分试题和答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卷上。2.本学科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3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玲珑剔.透(tī)姿.(zì)睢B.销声匿.(nì)迹惬.(xiè)意C.鞭僻.(pì)入里拮据.(jū)D.言简意赅.(ɡāi)褴褛.(lǚ)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案件发生后,包括四川省人民医院在内的多家医院启动应急预案..,为接治伤员做好准备。B.交易会展览大厅里陈列的一件件色泽莹润、玲珑剔透的玉雕工艺品,受到了各地客商的青睐..。C.中国银监会称,随着楼市和股市的持续低迷,投机性房产的风险也与日俱增....。D.《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调,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栩栩如生....,这既让国人兴奋不已,也向世界发出了一张“中国名片”。3.下面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3分)A.置人所罾.鱼腹中罾:用网捕B.尉果笞.广笞:竹板C.寻.病终寻:不久D.猛浪若奔.奔:奔马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宛如一阕厚重、平和的弦乐声中,跳出了一管清脆、欢跃的笛音,给这雨后阴沉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生气。①空中还漂浮着若有若无的雨丝②清晨推窗望去,雨虽停了③但天顶上,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④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⑤院子中,一丛绿树被染得浓阴如墨⑥天地间弥漫着一层湿漉漉、静悄悄的青黛色雾霭A.④②①③⑤⑥B.②④①⑤③⑥C.④②③①⑥⑤D.④①②⑤③⑥5.下列句子中对名著《格列佛游记》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A.《格列佛游记》的主人公格列佛是18世纪一个普通的英国人,作者通过格列佛的经历的描写,表达了对现代社会虚伪文明的愤懑情绪。B.格列佛在飞岛国用自身的经历印证了两句格言:一是人类最易满足;二是需要是发明之初三语文试卷第2页共6页母。C.《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的国王公正无私,治国有方,藐视权力,主张和平,他代表了一种理想君主的统治。D.利立浦特小人国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蓝红绿三色丝线分别影射英国嘉德勋章、巴思勋章和蓟花勋章的绶带。二、阅读与赏析(共49分)(一)(12分)石蜡大义灭亲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又娶于陈,曰厉妫。生孝伯,早死。其娣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公子州吁,嬖人①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石蜡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泆,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犹未也,阶之为祸。”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昣②者,鲜矣。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弗听。其子厚与州吁游,禁之,不可。桓公立,乃老。四年春,卫州吁弑桓公而立。州吁未能和其民,厚问定君于石子。石子曰:“王觐为可。”曰:“何以得觐?”曰:“陈桓公方有宠于王。陈、卫方睦,若朝陈使请,必可得也。”厚从州吁如.陈。石蜡使告于陈曰:“卫国褊小,老夫耄矣,无能为也。此二人者,实弑寡君,敢即图之。”陈人执之,而请涖③于卫。九月,卫人使右宰丑涖杀州吁于濮,石蜡使其宰孺羊肩涖杀石厚于陈。君子曰:“石蜡,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注释】嬖(bì)人:低贱而受宠的人。这里指宠妾。②昣(zhěn):克制。③涖(lì):前来。6.下列句中的“以”与“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杀之以.应陈涉B.策之不以.其道C.祭以.尉首D.庄姜以.为己子7.下列各项分析中,对原文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州吁,是庄公的妻子庄姜所生,最受庄公喜爱,残忍暴戾,喜欢谈兵动武。B.石蜡的劝谏入情入理,他分析了由“宠”导致灭亡的必然性,可惜卫庄公没有听进去。C.桓公,庄姜的养子,被州吁杀害,后来卫人派右宰丑将州吁杀死。D.俗话说:“虎毒不食子。”然而卫国大夫石蜡为杀死弑君自立的州吁,却不得已杀死了追随州吁的亲生儿子石厚。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①去.顺效逆去:②所以速.祸也速:③厚从州吁如.陈如:④恶州吁而厚与.焉与:初三语文试卷第3页共6页9.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昣者,鲜矣。(2分)②陈人执之,而请涖于卫。(2分)(二)(4分)鹧鸪天①陆游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②行穿竹,卷罢黄庭③卧看山。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④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注释】①这首词是陆游四十二岁时,因言官弹劾被免通判,居镜湖三山时所写。②玉瀣(xiè):一种美酒。③黄庭:道经的名称。④元,同“原”。10.阅读上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4分)①请赏析“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这句话中“卧”字的妙处。(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4分)小心!二维码暗藏“杀机”①咔嚓一拍,信息自来。一个个小小的黑白方块——二维码,就像一把把钥匙,带我们走进不同的世界。但你有没有想过,手中轻易得来的“钥匙”究竟是“金钥匙”,还是“黑钥匙”?②二维码是在一维条码的基础上扩展出来的,它使用黑白矩形图案表示二进制数据,被设备扫描后,可获取其中所包含的信息。以前常用的一维条码只有宽度记载着数据,而二维条码的长度、宽度均记载着数据。因此,相比前者,二维码的信息容量更大,最多记录1850个大写字母、2710个数字或500多个汉字,是普通条码的几十倍。而且,除文字数字外,它还能存储图片、声音、指纹等信息。也正因如此,二维码才被称为不含电子芯片的廉价存储器。③如今我们常见QR条形码(QuickResponse,译为“快速反应”)是二维码家族中的一员,可被智能手机扫描,便于用户直接访问某个网站而无需键入网址。这就给黑客和骗子以可乘之机。他们只需付出很少的成本,利用网上随处都能下载到的二维码生成软件,就能印制出大量二维码贴纸,把它们贴在各地的公共广告上,覆盖原本由企业提供的二维码,给人造成误导。而这些假二维码所含的网址,最终将受害者引向恶意网站。由于二维码是由抽象的矩阵图形组成的,人们无法一眼辨认出它的真伪,加之其过于便捷,易使人放松警惕,因此骗子更容易得手。④所以,对让我们又爱又恨的二维码,大家还是多留个心眼儿的好。11.第②自然段画线句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12.结合文意,说说二维码暗藏什么“杀机”。(2分)初三语文试卷第4页共6页(四)(4分)①一篇文章怎样才好看呢?先抛开内容不说,手法必须有变化。最常用的手法有描写、叙事、抒情、说理等。如就单项技巧而言,描写而不单调,叙事而不拖沓,抒情而不做作,说理而不枯燥,文章就算做好了。但更多时候是这些手法的综合使用。变化再多,基本的东西只有几样,概括说来就是:形、事、情、理、典五个要素,我们可以称之为“文章五诀”。②正如一根单弦也可以弹出一首乐曲,只跑或跳也可以组织一场体育比赛。但毕竟内容丰富、好听、好看的还是多种乐器的交响和各种项目都有的运动会。所以无论哪种文体,单靠一种手法就想动人,实在很难。一般只有“五诀”并用才能做成斑斓锦绣的五彩文章。试用这个公式来检验一下名家名文,无不灵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一篇“记”,但除用一二句小叙滕子京谪守修楼之事外,其余,“霪雨霏霏”“春和景明”都是写形,“感极而悲”“其喜洋洋”是写情,而最后推出一句震彻千年的大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形、事、情、理,四诀都已用到,文章生动而有深意,早已超出记叙的范围。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从追悼会现场说起,是形;讲张思德烧炭,是事;沉痛哀悼,是情;为人民服务,是理;引司马迁的话,或重如泰山,或轻如鸿毛,是典。“五诀”俱全,如山立岸,沉稳雄健,生机勃勃。③“文章五诀”说来简单,但它是基于平时对形、事、情、理的观察提炼和对知识典籍的积累运用。如太极拳的掤(bīng)、捋、挤、按,京戏的唱、念、做、打,全在临场发挥,综合运用。高手运笔腾挪自如,奇招迭出,文章也就忽如霹雳闪电,忽如桃花流水。13.通读全文,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地概括作者的观点。(2分)14.本文第②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分)(五)(15分)夜宿乌镇朱希和①我是在谷雨之后走进乌镇的。高速公路两边的青山绿树烟湖和被称为“江南”的无锡、苏州、嘉兴、杭州都在身后淡远,恰似那远逝的江南。都市的繁华早已厌倦,我的目的地是心仪已久的乌镇——那个目前还相对古朴的江南水镇,那个孕育了茅盾、老通宝和春蚕的小镇。②进入乌镇正是黄昏时分,夕阳下的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曲巷深弄、枕河人家,立刻给我一种江南水乡风韵的惊喜。明清建筑“屋檐相连、沿河而居”,过街砖拱洞横跨其间,精致的石拱桥、河埠头随处可见,老屋上的木雕和石雕工艺精湛,当地居民仍住在这些老房子里,仿佛还有一点茅公笔下老通宝养蚕的味道。最迷人的是那高高的屋檐、黑黑的窗棂、幽幽的水巷、瘦瘦的乌篷船……③在石板桥上踱了几个来回,夕阳不经意间便滑落下去,倏然暮云四合,那一种幽暗我无从表达。我去过无数江南小镇,同里、周庄、西塘、南浔,无非是狭窄的老街,风情的茶楼,有点大同小异,而乌镇是不一样的。幽暗,古朴的幽暗,那是乌镇的底色。初三语文试卷第5页共6页④晚饭后我去夜游,这是乌镇最富于诗意的时刻。走在小河边、深巷里,深吸一口,都会闻到一缕南梁昭明太子读书的幽暗气息;若再转悠到蚕室、缫丝间或传统的印染作坊,你又会与幽暗不期而遇——蓝印花布垂天而下,蓝色的幽暗之下,你的心也变得幽蓝了。少年太子早已死去,但他精心编纂的《昭明文选》却依旧存活下来,被小镇之外普天下的读书人视为瑰宝。那个生于斯地名叫沈雁冰的文人,无数次走过小镇,他看见了运载蚕丝、棉布的木船以及林家铺子里楚楚动人的女孩,嗅到了子夜里散发的腐朽气味。然后,他也消失在岁月的迷雾里,他的那幢用《子夜》稿费修葺的故居,成为游客们窥视并评说功过的景点。暗夜里不太明亮的灯光勾勒出木屋和石桥的轮廓,那些明清建筑在新雨后仿佛被洗净了的器物,它们的细节被微光放大后点燃,甚至那些青瓦、木纹和窗页的转轴,都在蜿蜒的明暗中悄然显现,像雾气一样弥漫在古镇,向过往的岁月无限延伸,仿佛都在暗溢出一种情致,一种氛围。⑤在暗夜里看沿河泛舟,是西栅最迷人的景象。船橹的咿呀声,混合着水被划动的声响,构成了声音细小的社戏。小船穿越被泛光灯照亮的窄街、游廊、高低错落的屋檐和爬满青苔的石阶等等,犹如穿越制作精美的电影布景。西栅没有酒肆的喧闹,小鼓发出的乐声,也没有歌女的低吟浅唱,只有岁月嬗递时偶有的时尚之声轻盈地飘荡在水面上。智慧的传承伴随着脉脉书香,在这里展现出一幅迷人的画卷。一位儒雅的长者站在桥上对我说:“不管人事如何变迁,乌镇永远是乌镇,在这江南水乡最美的一隅,那么温润,犹如黄昏里的一帘幽梦,晨光中一支摇曳的玫瑰。”⑥躺在酒店的床上,我很快就醉入了梦乡。夜梦里,我于烟雨濛濛中踏着湿漉漉的青石板小路,寻找那江南二胡的一抹忧伤。与其说是寻找二胡的一抹忧伤,还不如说是寻找江南文化的残梦。忽又觉得天上飘起了细雨,我撑起一柄油纸伞,倘佯在杏花春雨的小巷,却始终未寻见那结着愁怨的丁香姑娘……我这才明白,江南文化变得虚无破碎,古典的、文化的江南正在消逝。我不仅是惆怅,更多的是伤感。我始终认为,既然我们的历史曾因江南文化而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