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担保行业发展状况及前景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我国担保行业发展状况及前景分析自1993年第一家信用担保公司成立以来,再到1999年开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试点,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的担保业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担保行业在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支持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问题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担保行业概述担保的实质是确保特定的债权人实现债权,以债务人或第三人的信用或者特定财产来督促债务人履行债务。而担保行业是一个自身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状况紧密联系的新兴行业,担保行业最开始的出现就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降低银行风险。如今担保行业呈现性质多样化,满足政策性目的体现政策导向的“非盈利性质”的担保机构、盈利性的商业性担保机构和互助性担保机构呈现并存的局面。我国担保行业起步较晚,自1993年第一家信用担保公司成立以来,再到1999年开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试点,经过20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担保行业在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支持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问题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担保公司获利方式主要是通过以担保业务、投资担保业务为基本的收入来源,以担保配套服务和财务顾问业务为短期利润的补充,通过开展资产管理和投资担保业务培育长期利润增长点。二、担保行业市场现状分析1.行业规模增速放缓,民营和外资机构占比增加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部际联席会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全国融资性担保行业共有法人机构8590家,与2011年末相比,尽管数量有所增加,但增速同比下降了37个百分点。而在保余额方面,2012年末,全国融资性担保行业在保余额21704亿元,同比增加2584亿元,增长13.5%,增速明显放缓。而在北京、广东、浙江等担保机构较多的地区,新增融资担保额甚至首现负增长。从担保公司的控股情况来看,民营及外资仍占较大比例。截至2012年末,全国融资性担保行业共有法人机构8592家,同比增加188家,增长2.2%,同比增幅减少37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1907家,占比22.2%,民营及外资控股6683家,占比77.8%。2、银担合作保持稳健,对中小企业支持作用稳中增强银担合作总体保持稳健。根据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末,与融资性担保机构开展业务合作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分支机构)15525家,较年初增加148家,增长1.0%。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合作的融资性担保机构7485家(包括跨省分支机构),较年初减少119家,下降1.6%。银担合作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作用稳中增强。根据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年末,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性担保贷款余额12121亿元,比年初增加711亿元,增长了6.2%;获得融资性担保贷款的中小企业225910户,比年初减少4442户,下降1.9%。中小企业贷款在融资担保贷款中的余额占比78.1%,户数占比94.6%,分别比年增加0.1和1.8个百分点。3、代偿压力增大,担保责任拨备覆盖率下降根据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全国担保代偿余额250亿元,代偿率为1.3%。而2011年全国担保机构代偿率平均为0.42%,2010年仅为0.16%。2013年以来,随着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不断反弹,担保行业的代偿能力还将持续承压。以北京地区为例,2013年上半年,北京担保业机构共计发生代偿12.9426亿元,是去年上半年的9倍多,代偿率达到10多年来的最高峰2.20%。其中,99.95%为融资性担保代偿。融资性担保代偿12.9354亿元,融资性担保代偿率高达2.94%。在代偿率高企的情况下,担保机构的担保责任拨备覆盖率(担保准备金余额/担保代偿余额)却并未出现相应的增加。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部际联席会议的数据显示,2012年末,全国融资性担保机构担保责任拨备覆盖率为280.3%,同比减少327个百分点;担保责任拨备率(担保责任余额/担保余额)为3.2%,同比增加了0.3个百分点。三、担保行业存在的问题1、盈利能力较弱,缺乏银行金融机构认可度获得银行的认可度,企业既愿意找机构担保,而银行也愿意与之合作,从而能够提高融资性担保的规模效应。放大倍数是由市场与银行的接受程度而定。截至2011年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放大倍数平均仅为3.4倍,未形成规模效应,净资产收益率较低,盈利能力较弱,商业可持续性面临一定挑战。放大倍数不高,说明我国担保公司的公信力、银行的认可度、核心能力还有待提高。在今年资金面趋紧的情况下,融资性担保机构在控制风险、拓展业务、提升业绩、合规经营等方面形势比较严峻。2、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缺乏科学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银监会要求地方监管部门要严控融资性担保机构风险,同时也需要关注担保业务快速增长所带来的潜在信用风险、部分融资性担保机构业务集中度过高所隐含的信用风险,以及部分融资性担保机构成为新的融资平台的风险等。银行的风险管理已经进入到了精细化程度,而担保公司则无论从人员,还是从经验上,都存在较大欠缺。不少公司对担保资金的来源与运用、担保比例与结构、受保企业信用状况及评级标准、担保资产评估等缺乏明确详细的制度规定和操作规范,再加上风险补偿机制落实不到位,给自身埋下巨大的风险隐患。以担保业务结构为例,我国担保贷款的期限一般是三个月至半年,最长不超过一年,担保品种基本上局限于流动资金,鲜有长期贷款担保,这使得担保公司风险在期限上较为集中,一旦连续发生贷款代偿,极易引发资金链条断裂,将自身推至破产边缘。四、担保行业的主要风险分析1、主辅业倒置现象较为严重许多担保公司偏离主营业务,热衷于大项目和高风险、高盈利的投资项目或证券投资,增加了经营的不确定性。近年来民间融资日渐活跃,担保公司的融资能力逐步提高,其资金运用的自主性也随之提升。一些高风险、高收益的公司与担保公司合作,以较高的担保费率获得大量的资金。通过这种利益机制的诱导,担保公司的担保资金往往流向高风险项目,而没有真正为中小企业服务。2、反担保环节薄弱整个担保行业缺乏统一的抵押率,部分担保公司为了追求业绩增长,往往放宽反担保限制,使许多抵押物不足或抵押资产变现能力差的企业顺利获得受保资格。不仅如此,担保公司往往忽视对抵押物品及时的价值评估和流通性调查,对抵押品没有进行有效管理。这样,抵押率不足的反担保无法缓冲风险,不能对担保公司进行有效保护,一旦发生代偿,担保公司将会承担较大损失。3、违法违规经营问题突出有些担保公司在注册成立后,便非法挪用注册资金,从事投资投机活动,导致资本金严重不实;有的担保公司为扩大业务规模,通过违规扩大担保倍数开展担保业务;不少担保公司打着理财的旗号,在居民和企业、企业和企业之间高息融通资金,自身坐收高额佣金;还有些担保机构甚至从事吸收公众存款、高利转贷、担保诈骗等严重违法行为。以某担保公司为例,截至2011年2月末,其资产总额为82374.55万元,由于该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违规操作,负债总额达74018.88万元,负债总额占资产总额的比例高达89.86%。这些违规经营现象不仅极大地增加了担保公司的风险,而且严重破坏了融资担保行业的整体形象,致使社会各界对整个融资担保行业缺乏信任,担保公司的发展荆棘载途。五、担保行业的发展趋势1、金融脱媒与资产证券化发展迅速,竞争加剧冲击传统担保业务尽管再担保体系的逐步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和谈判地位,但银行在银担关系中仍处于强势主导地位,少数民营担保公司违法违规事件的爆发,使民营担保公司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且在金融脱媒趋势下,银行信贷业务向中小企业下沉,随着银行对中小企业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银行与担保公司的关系将走向竞争,从而迫使担保公司进一步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并积极探索新的业务品种以获得生存空间。此外,虽然担保公司逐渐成为债券市场上提供担保服务的专业机构,但随着资产证券化和信用衍生产品等金融创新的深入开展,将带来信用定价和风险转移模式的变革,对传统担保业务造成冲击。2、行业整顿与清理正在进行时,2014年或面临拐点2014年1月6日,银监会、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人民银行、工商总局、法制办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清理规范非融资性担保公司的通知》,将于2014年8月底前,对非融资性担保公司进行一次集中清理规范,重点是以“担保”名义进行宣传但不经营担保业务的公司,防范其以“担保”名义误导、欺骗公众和非法经营金融业务。文件中指出,对从事非法吸收存款、非法集资、非法理财、高利放贷等违法违规活动或违规经营融资性担保业务的,要坚决依法查处和取缔。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担保公司的社会地位及其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所发挥的作用得到了各方认可,但与此同时,一些“害群之马”涉及违法违规集资、放高利贷,严重影响到行业形象和社会稳定,对这类公司进行及时清理整顿,不仅可以更好的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也将会进一步维护经济稳定和社会安定。以此次清理行动为契机,如果担保行业能够在2014年进一步规范与整合,很有可能会迎来行业发展的一个新的拐点。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