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史期末思考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名词解释1)文化交流的规律性(1)必然性从高处往低出的传播与交流(2)互补性双向交流、互相影响(3)创造性结合实际,创造和发展新的文化2)鸟居鸟居一种类似于中国牌坊的日式建筑,常设于通向神社的大道上或神社周围的木栅栏处。主要用以区分神域与人类所居住的世俗界,算是一种结界,代表神域的入口,可以将它视为一种“门”。鸟居由一对粗大的木柱和柱上的横梁及梁下的枋组成。梁的两端有的向外挑,也有的插入柱身的。著名的如伊势神宫的鸟居,造型简练刚挺,寓巧于朴。自7世纪中国建筑传入后,鸟居的形式有了些变化,如柱子有侧脚、横梁两端起翘,甚至有用斗拱者。3)怀风藻《怀风藻》是日本现存最古的汉诗集。天平胜宝三年(751)成书。收录64名诗人的120首作品,编者不详。有指编者是大友皇子的曾孙淡海三船,理由是诗集的“诗人略传”中编者对近江朝有着同情笔调。然而也有谓编者是葛井广成、藤原刷雄或石上宅嗣等,至今未有定论。诗集名为《怀风藻》,意即“缅怀先哲遗风”。“藻”字则可能典出陆机《文赋》:“藻,水草之有文者,故以喻文焉”。全诗集收录64位作者共120首作品。作者都是当时的皇族显贵,例如文武天皇、大友皇子、川岛皇子、大津皇子和其他官吏、儒生、僧侣等(其中18人兼为《万叶集》收录的和歌作者)。诗歌以五言八句为主,内容方面包括侍宴从驾、宴游、述怀、咏物等,借用儒道老庄典故,文风浮华,讲求对仗,似是深受中国六朝文学影响。4)连歌平安初期出现,两人或多人围坐在一起,吟咏和歌,由第一人吟咏五、七、五,第二人吟咏七、七,第三人再咏五、七、五,第四人再咏七、七,如此反复至咏满百句为止。5)和魂汉才“和魂汉才”是在“绳魂弥才”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和魂”除了包括“绳魂”以外,还包括中国的儒家文化和印度的佛教文化;“汉才”是指汉代以后的中国技术,它不仅包括“弥才”中的技术器物,还包括技术制度及其观念。在上述思想意识的指导下,古代日本人积极引进吸收中国的技术(如各种铁制器具)与文化,并创新出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技术与文化。近代日本面对西方列强的威逼,虽然在最初也像中国一样采取拒斥的态度,但在明治维新以后却转变了态度,即把“和魂汉才”转变为“和魂洋才”6)本地垂迹说本地垂迹说与反本地垂迹说:到了平安时代中期,本应通过佛才得以拯救的神逐渐被视为佛的权化和垂迹,神佛融合理论开始形成,产生了本地垂迹说。垂迹原来是基于《法华经》的思想,所谓本地垂迹是指作为本源的佛、菩萨为了拯救日本的芸芸众生化身为神来到日本,佛、菩萨化身的日本的神被称为权现,此种意思的“垂迹”一词据说最初是出自延历寺的僧人慧亮于贞愿元年(859年)向贺茂、春日两社申请天台宗年分度者的上表文,表文上写“大士垂迹,或王或神”,此外承平7年(937年)由大宰府向筥崎宫递交的命令造宝塔的文书中也记载有“彼宫此宫虽其地异,权现菩萨垂迹犹同”,意思是宇佐八幡宫与筥崎宫虽处两地,但权现菩萨即八幡神垂迹于此这一点是一样的。再有,平安时代末期以后,开始流行各种神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原本佛身的说法,例如伊势神宫的原本佛身就是大日如来。7)万叶集万叶集(『新撰万叶集』)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几经增编,至奈良末期成书。共二十卷,收和歌四千五百余首。据传大伴家持为主要编撰人,其后又有数人加工补充。作者有天皇、贵族、官吏、僧人、农民、士兵、妓女等。诗歌体裁分为长歌、短歌、旋头歌、佛足石歌和片歌。内容分为杂歌、相闻、挽歌三大类。主要表现崇神尊君,热爱乡土,男女相爱,民间疾苦等。是日本古典诗歌中最杰出的典范。作品评价:《新选万叶集》是《万叶集》与《古今和歌集》之间唯一的撰集,所以其文学价值不可估量。和歌左侧配有汉诗这种独特的结构,也使和歌与汉诗的关系成为了日本学界争论的焦点。新撰万叶集日本文学史上平安时代的和歌集。该集2卷。上卷为当时著名的汉文学家菅原道真所编纂,序文作于宇多天皇宽平五年(893年),下卷编纂者不详,于醍醐天皇延喜十三年(913年)进呈天皇。《新撰万叶集》是在敕命编纂《古今和歌集》之前辑录9世纪和歌的惟一的一部歌总集。该集按“春”、“夏”、“秋”、“冬”、“恋”分为无类,它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了“诗歌合”的新形式——即和歌与汉诗组成一组表达相同意境与主题的联合体。这种形式,是和歌与汉诗在创作中交融的折衷形态,它表明和歌与汉诗作为日本古代文学的两大体系,在发展的特定阶段上存在相互作用的交会之点。8)源氏物语《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古典文学名著,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被誉为日本古典文学的高峰。作品的成书年代一般认为是在1001年至1008年间,因此可以说,《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小说描写了平安京时期日本的风貌,揭露人性,宫中的斗争,反映了当时妇女的无权地位和苦难生活,被称为日本的“国宝”。“源氏”是小说前半部男主人公的姓,“物语”意为“讲述”,是日本古典文学中的一种体裁,类似于我国唐代的“传奇。《源氏物语》是世界上第一部,也是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9)摄关政治l0世纪平安中期,以藤原北家为代表的豪门贵族,垄断摄政、关白的职位,皇室外戚左右国政。日本平安时代(794~1192)中期的政治体制。具体指藤原氏以外戚地位实行寡头贵族统治的政治体制。“摄关”是摄政和关白的合称。天皇幼时,由太政大臣代行政事称摄政。天皇年长亲政后,摄政改称关白,辅助天皇总揽政事。类似于我国汉代的外戚干政。后被院政取代。10)绘卷绘卷物:绘画的一种,平安时代末镰仓时代初盛行的日本独特的绘画形式,其以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许多画和相关内容,内容主要有追溯人物历史.寺院的起源等,每个卷物都一个故事完成.代表作是(源氏物语绘卷)等.二、简述题1)宗教与邪教的异同点宗教与邪教从本质上说都是唯心的、错误的世界观,都以有神论观念作为思想基础,都反对以实践来检验,要人们盲目崇拜,绝对服从,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有消极作用。但是,邪教不是宗教。宗教与邪教具有严格的区别,不能混淆。主要表现在:1、含义不同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作为一种社会力量,它有自己的组织机构、神职人员和比较固定的教徒群众,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邪教是指冒用宗教、气功或者其他名义建立,神化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迷信邪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发展、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它具有很强的迷信色彩。2、特征不同宗教是理论化的世界观,信仰单一的神灵。(1)宗教具有完整的宗教经典、教义和理论。如基督教有《圣经》,伊斯兰教有《古兰经》,佛教为了说明人生的解脱问题,从人生价值、人生理想、宇宙结构等方面进行系统论述,形成了佛教的人生观和世界观。(2)宗教有正式的组织和神职人员,有教徒和活动场所。例如,基督教有世界性的组织和分支机构,有教皇、红衣主教、主教等神职人员,并分区设有教堂。(3)宗教有一定的宗教制度,教徒受教规、戒律的约束。而邪教则大搞教主崇拜,具有精神控制,编造邪说、敛取钱财、秘密结社、危害社会的显著特征。“邪”到极致,教主不惜牺牲教徒生命,制造集体自杀或绑架、暗杀、爆炸等事件,其残忍、疯狂之举令世界震惊。3、活动范围、场所不同宗教组织活动场所一般固定,通常有寺庙、道观、清真寺、教堂等。我国宗教组织在法定的宗教活动场所进行正常的宗教活动。邪教组织则无固定的场所,其活动场所变动性较大,往往是处处布“点”,层层设“站”,可以说是“无处不钻”,按教主的旨意,随时确定地点,举行非法集会、结社。4、活动方式和手段不同宗教组织的活动是在国家法律允许的宗教活动场所范围内进行的,一般具有完善的社会组织,经过政府注册登记,属合法组织。信教群众通过祭祀、诵经、礼拜、讲经、布道、弥撒、受洗、受戒等宗教仪式虔诚地表达宗教信仰和宗教感情,共度念经、祈祷、封斋、追思等宗教节日。宗教的这些方式和手段都是公开、合法的,受到尊重和保护。而邪教组织则采取冒用宗教、气功和其他名义等方式,凭借被盗用和歪曲的宗教经典,利用制造、散布迷信邪说,蛊惑、蒙骗他人,甚至实施精神控制或使用暴力相威胁。邪教组织的手段和方式都是非法的,有严格的管理控制,以教主为核心,等级极其森严,活动十分诡秘,有的甚至相当残忍。5、信仰对象不同宗教信仰和崇拜的对象是各个宗教特定的,如伊斯兰教信奉“安拉”;基督教信奉“三位一体”的上帝。这是固定不变的。教职人员只是按照经典教义履行职责,自己绝不能超越所崇拜的对象,反对任何人自比神明。邪教所崇拜的对象是教主,教主即神,神即教主。邪教教主以各种方式神化自己,从而达到成员对他顶礼膜拜和绝对服从,最终达到对成员精神控制的目的。6、理论学说不同宗教有自己的经典、哲学理论基础、教理教义思想及神学体系,且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伊斯兰教以《古兰经》为根本经典等。而邪教教义是由宗教剽窃而来,并糅合一些危言耸听的歪理邪说。7、活动目的不同宗教组织开展宗教活动是为了宣扬神的威力,使信教者信仰神,按神的旨意办事。教徒参加宗教活动是为了行善积德,修身养性,死后灵魂升入“天堂”。当前,我国的宗教组织开展活动的目的,是代表教徒合法权益,组织和带领信教群众进行正常的宗教活动,办好教务;协助党和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团结教徒,爱教爱国,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又由于宗教组织中广大教徒是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同全国人民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所以又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作为其根本目的。而邪教组织在思想上凭借有神论、封建迷信来神化首要分子,通过控制教徒思想,达到扩大组织体系的目的;在组织上,达到变秘密活动、非法活动为公开、合法活动;在政治上,与执政党和政府相对抗,企图推翻政府、实现邪教一统天下的局面;在经济上,以敛取钱财为目的。8、对社会影响不同宗教在历史上,其消极作用是主要的,表现为阻碍社会发展、阻碍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阻碍科学发展,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而邪教则妖言惑众,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聚敛钱财,残害生命,危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反科学、反政府、反社会、反人类的邪教本质决定了它必定对社会造成恶劣的影响。9、对其态度不同宗教虽然从本质上讲也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但对于正常的宗教活动、教徒的宗教信仰自由及合法权益,国家予以尊重和保护,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对待宗教组织,国家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而对待邪教组织,世界上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政府都给予取缔和打击。可见,虽然邪教与宗教都是唯心主义世界观,是非科学的,但是宗教与邪教有着本质区别。邪教危害极大,必须采取严厉措施,坚决打击。当前,我们要贯彻执行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保护信教群众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以德治国方略,对全体人民进行科学世界观的教育,进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拒绝邪教,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努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成为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2)日本神道教的特点与世界上别的宗教均不同,神道教的设立和发展始终具有三个特点:其一,神道教的崇拜对象主要是日本天皇的祖先,即太阳女神及其家族;其二,天皇是神道教的教主或者叫头号祭司,天皇垄断了最高层次的献祭权;其三,神道教主要是宣扬日本本土崇拜,是日本人创立的为日本国体服务的政治性宗教。3)日本文化的特征1.多重性日本文化是系统各异的东西方文化的并存和混合的产物。用我的话来说,不妨叫做“杂交文化”。其例子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比如政治体制,既学习了西方的议会政治,又保留了传统的天皇制度,属于新旧政治的混合体。在衣食住方面,和西式结合,西装加和服,和食加西餐,和式房间加西式客厅。在宗教信仰方面,神佛合一,既拜神又拜佛。再看其语言文字,既有中国借来的汉字,又有独创的平片假名,近年来又大量增加了罗马字,如此复杂的文字世界罕见。日本文化产生“多重性”的原因,主要是来自日本人对异国文化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同时对本国文化也具有异常的保护心理。身居岛国,不受外侵,根据自己的需要有目的地吸收外来文化,这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