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二轮考试历史试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9﹒西周各级贵族所封城邑大小和数量都有等级限制。据《左传》记载推断,天子之城约为今10.4平方千米,诸侯国都约3.2平方千米,卿大夫都邑约为1平方千米。但考古发掘表明东周列国的国都中,最大的燕下都约为32平方千米,最小的秦都雍城也达10.5平方千米。城市的数目也从由近百个增加到八九百。城市数量增多和规模扩大表明①周朝统治疆域扩大②王室衰微礼乐崩坏③社会经济得到发展④专门商业城市兴起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10﹒儒家思想在世界上影响巨大。以下是某外国人对儒家学说的解读,依据你的知识判断,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A.其道德体系主要关注人际关系问题B.国家机构要为社会大多数人谋福祉C.只有虔诚和道德高尚之人才可获救D.为维护群体利益可以牺牲个人利益11﹒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家提出:“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这突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A.尊崇上帝的伟大B.摆脱宗教的束缚C.宣扬民主的思想D.反对教会的权威12﹒右图为在江西省发现的一处书写在墙上的革命标语。该标语能够为研究哪一时期的革命斗争提供原始资料?A.北伐战争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3﹒上世纪50年代末~70年代中期,中共认为,世界大战的危险依然存在,甚至认为世界大战迫在眉睫。“我们要作好充分准备,准备他们大打,准备他们早打,准备他们打常规战争,也准备他们打核大战。”70年代末中共认为世界战争可以推迟,80年代中又进一步作出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判断。依据相关背景知识分析,导致中共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中共指导思想发生了改变B.中国与西方国家关系改善C.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高D.世界形势由动荡走向缓和14﹒1958年,围绕西方驻军在西柏林的去留问题,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爆发了第二次柏林危机。双方针锋相对,宣布战争动员,进行军事演习,甚至扬言使用核武器,摆出了一幅鱼死网破的架势。双方的最真实目的是A.显示各自阵营的团结B.准备可能爆发的战争C.遏制欧洲国家的联合D.获得政治外交的主动15.布雷顿森林体系虽然瓦解了,但到目前为止,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中的地位并无多少变化,仍占主导地位。这表明A.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没有改变B.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发生逆转C.国际关系多极化趋势受到挫折D.国际金融体系未体现各国实力16﹒1949~2009年,60年的新中国历史,浓缩了世界几百年之变。而作为社会管理者和发展推手的官员群体,其形象的变化,既折射了时代的巨变,也是社会发展的风向标。以下准确体现2000年以来官员时代形象的评价标准是A.百折不挠坚定信仰艰苦朴素B.鞠躬尽瘁艰苦创业无私奉献C.创新多元专业化背景国际视野D.锐意进取勇于开拓打开局面27.进入近代以来,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和斗争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问题一从“夷务”到“洋务”传统文化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周围各国如“夷”,即未开化的野人,必须向中国臣服。资本主义列强刚刚闯进中国时,中国沿用了“夷”的称呼,如“英夷”、“法夷”等。推而广之,凡是和外国事务有关的交涉,也统统称为“夷务”。19世纪60年代起,“天朝”与“夷”的对称变为“中国”与“西洋各国”“泰西各国”的对称,“夷务”也就演变为“洋务”。(1)依据材料分析,清政府的世界意识和外交理念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问题二从“淫巧”到“长技”鸦片战争以前,人们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多半投以鄙视的目光,当时一般人视之为“奇技淫巧”,皆“耻言西学,有谈者则诋为汉奸,不齿士类。”19世纪40~60年代,先是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随之掀起了学习西学、翻译西书的浪潮。(2)结合相关知识,分析促使人们对西学的态度由排斥到接受的各种因素。(6分)问题三从“臣民”到“国民”19世纪的报刊、揭帖中,对民众多以“臣民”“子民”相称。进入20世纪,“国民”“权力”话语逐渐取代了“臣民”“子民”话语。(3)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前20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7分)(4)从社会转型的角度指出上述变化反映的近代前期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2分)全球史观认为,自19世纪中期开始,中国与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指出三方面变化与“世界潮流”的关系。(6分)29.(3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以“五年”为单位进行国家建设的“五年计划”模式,起源于前苏联。1929年4月联共(布)十六大制定通过了1928~1932年国民经济计划,标志着五年计划的诞生。1952~1953年,中国编制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从工业总产值增长98.3%、手工业增长60.9%、大型工矿项目施工694个到具体的各种产品产量增加多少等都有规定。“当时中央政府管2万个硬指标,计划就是法律,硬得很。”中央党校教授沈宝祥回忆。(1)归纳材料,指出“五年计划”模式的特点。新中国成立之后,这一模式即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材料二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和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与前面十个“五年”明显不同,第十一个“五年”中“计划”让位于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的“规划”。(2)权威专家解读,计划变规划,虽“一字之差”,却是耐人寻味的变化。这一“变化”的含义是什么?试结合相关知识,简要分析这一变化的必然性。(5分)31.(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魏)尚书于果曰:“自先帝以来,久居于此,百姓安之;一旦南迁,众情不乐。”(孝文)帝曰:“今代在恒山之北,九州之外,非帝王之都也。”“王者以四海为家,或南或北,何常之有!朕之远祖,世居北荒。平文皇帝始都东木根山。……道武皇帝迁于平城。朕幸属胜残之运,而独不得迁乎!”——《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三十九材料二“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康有为《孔子改制考》(1)根据材料一,指出孝文帝为主张迁都的理由。与于果所说的“先帝”相比,孝文帝心目中的“王者”有什么新的内涵?(6分)(2)孝文帝提到了“道武皇帝”,康有为说起了“先王”,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对两位改革家提倡“托古”这一历史现象的认识。(4分)9.B城市规模和数量的变化反映了分封制和宗法制被破坏和经济发展(尤其增加幅度很大)。疆域扩大是分封制的积极影响,专门商业城市的出现也与东周无关。10.C前三项都是对儒家思想的通俗解读,对应了倡导爱、重人伦,仁政思想,重民观念,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压抑人性等内容。儒学没有宗教中的救赎思想。11.D宗教改革不反上帝而反教会,倡导的是上帝面前的平等。12.B从江西、进攻苏区、红军等信息中就可以分析出。13.A60、70年代的左的错误在对国际形势的认识中也有鲜明的体现。其它三项的内容都与70年代末无关。14.D冷战时期的特征是及争夺又妥协,每次危机都以政治、外交途径解决,二者之间没有直接的军事冲突,因此称为冷战。15.A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发言权大小靠的是实力。16.C官员评价标准反映的是时代发展的方向。2000年市场经济基本建立后,改革开放进程向纵深发展,对官员的思想、知识、意识的要求提高。其它三相对应的是战争年代、1949~1978、1978~2000.27.解析三方面的变化体现了鸦片战争以后,在中国逐渐转入世界市场的大背景下,中国人的思想意识、科学意识和政治意识发生的变化。回答问题时要认识这些变化的含义,并依据重大历史事件分析变化的必然性,要坚持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语言表述上要把握时代特征,史论结合,逻辑严谨。(1)统治者抛弃“天朝上国”意识,学习西方,逐渐形成国家平等(近代国家)的世界意识和平等对外交往的理念。(4分)(2)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开眼看世界;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技;西学东渐。(6分)(3)戊戌变法传播了启蒙思想,促进了思想解放;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确立了共和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宣传民主与科学,进一步促进了思想解放。(7分)(4)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近代化)。(2分)从“夷务”到“洋务”反映了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中外联系的加强;从“淫巧”到“长技”反映了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从“臣民”到“国民”体现出世界政治民主化对中国的影响。(6分)29.解析建国以来的五年计划模式鲜明的体现了计划经济的特点、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回答(1)问注意阅读材料,归纳特点;注意依据建国之初的时代特征分析原因。回答(2)问的原因要思考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为什么不在“计划”,即抛弃旧模式;二是为什么选择“规划”,这是与什么历史要素相适应。(1)特点:经济指标具体细致,具有指令性。原因:苏联模式是唯一成熟的社会主义模式;中苏同属社会主义阵营,政治上接近;苏联对中国的援助等。(6分)(2)变化: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必然性: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5分)31.解析回答(1)问的理由,通过阅读材料即可,注意题干提示,比较简单。要在理解材料中“王者以四海为家,或南或北,何常之有”的信息的基础上认识孝文帝改革(迁都)的目的,回答“王者的内涵”。(2)问要理解“托孤”的含义。托古之作是假借古人的名义写成的文章。历史上有很多政治家为了施展政治抱负,著书立说。但是他们的主张在当时阻力很大,人们相信祖先制定的法则,所以反对改革。于是,那些改革家们便假借古人名义,阐发自己的主张。如此,这些主张便很容易得到当代人的认可。(1)理由:平城地处中原之外,作为帝王的都城不合适;北魏有迁都的先例。(4分)内涵:统治中原,表达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的愿望。(2分)(2)分析:其目的都是为了排除反对者的阻力,为改革寻求依据,显示了改革者的政治策略,康有为“托古改制”也反映了维新派力量的软弱。(4分)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