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分:_______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我国自党的十六大以来民主政治与政治文明的建设道路摘要中国自建国以来走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个多元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无疑绝对是重中之重,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政治在我国的政治体系中尤为重要。党的十六大就讲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社会党的主义政治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本文着重讨论从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政治文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和道路。关键词:党的十六大;民主政治;政治文明;建设;完善AbstractSincethefoundingofChinagoesistheroadof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Inpluralityofthesocialistsociety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thesocialistpoliticalcivilizationistheabsolutepointofthepriorityamongpriorities.TheSixteenthCongressoftheChineseCommunistPartyaboutthedevelopmentofthesocialistpoliticalconstruction,socialistpoliticalasanimportantgoalofawell-offsociety.ThispaperdiscussesfromTheSixteenthCongressoftheChineseCommunistPartysinceChina'ssocialistdevelopmentandroad.Keywords:The16thnationalcongressofthecommunistpartyofChina,democracypolitics,politicalcivilization,construction,complete0.引言当人类文明进入21世纪的时候,中华民族也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是我们党在全国代表大会的文件中,第一次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做出部署。表明着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同时也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十六大以来的十年以来,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看似波澜不惊,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每一项举措,都在有力地推动着政治文明的前行。蓦然回首,我们的政治生活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是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取得的新的重大认识。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任务,如何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切实推向前进呢?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对这些问题作了初步的回答。胡锦涛在回顾我们党发展人民民主奋斗历程的基础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长期实践的必然结论,是我们党对自己一贯坚持和实行的发展人民民主的方针的新总结、新概括。这就是说,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是要更好地发展和实现人民民主。十七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审慎、稳定、团结、民主”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新的成就。进入新世纪以来,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形势,中共中央高瞻远瞩与时俱进,提出并全面阐述了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系列战略构想这些战略构想主要包括: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扬的一面旗帜,也是党成立以来就明确提出并不懈追求的一个目标。中共十七届二中全会再次重申: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党要始终牢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更高地举起人民民主的旗帜。这充分表明,党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上的认识清醒、立场坚定、态度鲜明。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十六大以来的实践和发展,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更加鲜明地提出,要从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战略高度出发,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这里,民主政治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被完整地提了出来,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建设应有之义,但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体制模式,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充分考虑本国的社会历史背景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发展水平等重要因素。那么,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应该走什么道路呢?对此,中共十七大作了鲜明的回答: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这三者的有机统一,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的核心和特征,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四、政治体制改革的本质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改什么,朝什么方向改,这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关系到改革的性质问题。胡锦涛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文中,谈到这一问题时深刻指出,我国基本政治制度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好发展好这些制度换句话说,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的本质就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1.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基层群众自治“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这句话点出了依法治国是我国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人民民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002年12月4日,胡锦涛同志在首都各界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施行20周年大会上指出,“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都要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充分发挥法治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坚持依法治国,首先必须有法可依。为了实现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工作目标,十六大以来,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和公正立法,不断加强立法工作。坚持依法治国,最为关键的是坚持依法行政。实行依法行政,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改革的关键,也是人民群众的迫切呼声。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本质上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这就是民主的核心问题。在我国现阶段,人民当家作主一方面是由人民选出代表组成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另一方面则是基层群众自治,即由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这是人民当家作主最直接、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也是培养、锻炼、提高人民民主素养和能力的重要方法。十六大以来,在我国广大的农村,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得到了长足发展。十七大第一次将基层群众自治列入中国特色四大政治制度范畴,强调必须把基层群众自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体现了我们党对基层群众自治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表明基层民主自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区市制定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办法,31个省区市制定了村委会选举的地方性法规,85%以上的村建立了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制度,92%以上的村建立了村民理财小组、财务审计和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等组织。我国农村村民自治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以宪法为依据,以《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核心、以地方法规为支撑、以村民自治章程为补充的法律制度体系,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制度化、法治化基础。全国现在已基本形成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广大群众通过各种形式对所在基层组织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民主自治,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初步实现了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基层民主的发展,把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和自治民主形式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丰富了民主的实现形式,扩大了民主的范围,对政治体制改革形成了“倒逼态势”,给整个国家政治生活注入了巨大活力。2.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是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规律的深刻总结。无论是从现实国情和革命传统文化出发,还是考虑到民主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在当代中国,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须要由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能够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集中反映和有效实现人民共同意愿的政治领导核心来主导和带头,“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自身建设中更加自觉地推进改革创新,不断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制度,采取切实措施把民主集中制落实到党的领导、组织、选举、工作和监督制度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党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先进性和主导性。2004年9月22日,中央颁布了《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充实了党员享有的各项权利,完善了保障党员权利的具体措施;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推进党务公开”,要求“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等,进一步确立了党员行使民主权利的制度化、规范化基础。“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拓宽了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扩大和增强了党的领导和决策的基础。从十六届二中全会开始,党中央率先垂范,实行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政治局常委会向政治局通报民主生活会情况制度,各级地方党委常委会也向全委会述职和报告工作、接受监督。这一重大制度安排,强化了全委会在重大问题上的决策主体作用。十七大进一步提出“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党的各级委员会结合实际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探索建立重大决策记名表决、决策跟踪与评估和决策失误责任追究等制度,强化决策责任约束,减少决策失误。经过积极的探索实践,现在已广泛建立专家咨询和论证评估制度、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决策责任追究制度等,完善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党委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保证决策主体多元化、程序规范化、参与有序化和反馈与监督制度化,提高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水平,“保证决策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3.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一直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努力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2004年12月31日,中央转发了《关于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初步意见》,提出改革和完善诉讼制度、诉讼收费制度、检察监督体制等10个方面35项改革任务。根据十七大作出的“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决策,2008年年底,中央又转发了《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围绕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加强政法经费保障4个方面,提出了60项改革任务。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政法机关和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持续推进。人民法院着力于解决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健全司法为民的工作机制,出台了大量“促进公正与效率”的改革措施;人民检察院以强化法律监督职能和加强对自身执法活动的监督制约为重点,也相继推出了一系列“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的改革举措;全国公安机关积极推进矛盾纠纷排查、规范执法、执法监督等工作机制改革,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经过不懈的努力,改革取得了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