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认识的土壤过去在日常生活中,我个人对土壤的认知并不多,都是些浅显表面的认识。例如:土壤是具有肥力的、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等等。如今学习土壤地理学之后,我对土壤有了更深入,更系统的认识,以下是我个人对土壤的认识。首先,到底什么是土壤?我们脚下踏的每一片土地都称为土壤么?不。科学的定义,土壤是发育与于地球陆地表面的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是层土母质在一定的水热条件和生物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生化物理作用而形成的独立的历史自然体。土壤是独立的,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环境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其次,土壤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呢?土壤的基本特征有:1.具有一定肥力2.生物活性3.多孔隙结构土壤肥力的定义是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是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综合反应。那么养分、水分、空气、热量的来源于何处?这就要深入了解土壤的组成。土壤的组成成分有哪些?要认识和研究土壤的结构就必须要剖析土壤剖面,单个土体,聚合土体。在此之前,我们必须了解土壤母质。土壤母质是制处于地球表面的岩石,矿物经过一系列风化作用及外力搬运作用形成的疏松碎屑物,称成土母质,简称母质。土壤的基本组成物质有:固相、液相、气相。一、固相:固相包括土壤的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一)、土壤矿物质土壤矿物质,作为土壤的主要的组成物质,是土壤的骨架。土壤矿物质来源于成土母质,并继承了母质中的特性。有原生和次生矿物两种。土壤矿物质是土壤和岩石圈的联系。土壤矿物质中的岩浆岩是参与到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中的基础。土壤矿物质是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二)、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可分为非腐殖质和腐殖质两种。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非腐殖质有:(1)糖类、有机酸、醛、醇、酮等化合物(2)纤维素和半纤维素(3)木质素(4)树脂、脂肪、蜡质、单宁等(5)蛋白质腐殖质主要分为胡敏素(黑腐素)、胡敏酸(褐腐酸)、富里酸(黄腐酸)。其中以胡敏酸和富里酸为主。二、液相包括水分三、气相包括空气。水分和空气的之间的关系是此消彼长,土壤的热量和养分的影响因素。我们要用动态的观点看土壤,土壤并非是一层不变的,它始终处在动态的变化中。所以,土壤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再次,土壤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影响因素又有哪些?通过学习,我知道五大成土因素:气候、母质、生物、地形、时间。土壤正是在这五大成土因素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但是,在后期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为因素对土壤的影响也日益深刻。形成过程如下:(一)原始成土过程(二)有机质积聚过程(三)黏化过程(四)钙化过程(五)盐渍化过程(六)碱化过程(七)灰化过程(八)白浆化过程(九)富铁铝过程(十)潜育化过程(十一)潴育化过程(十二)熟化过程最后,土壤在地球上的分布也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一、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受水热条件的控制(一)、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受太阳辐射和热量例如:在我国东部,由南到北土壤分布的是: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二)、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受在我国北方,由西到东的土壤分布:灰棕漠土——灰漠土——灰钙土——棕钙土——栗钙土——暗棕壤二、土壤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三、土壤的区域性分布:在中小地形区,土壤因受到地形、母质、水文、地质、人类活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在分布上在局部范围内产生差异。例如:在洪水区,土壤的营养物就容易流失,肥力下降,不宜农耕。在干旱区,土壤的水分得不到补给,也不适合农业生产。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极大,这也需要值得我们关注。以上描述的可能不太专业和科学,望老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