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老师谈如何考试和如何抓基础专题(根据9816湖北家长群讲话整理)如何在考试不紧张,拿高分忽视基础,得少失多,是焦虑的祸首。对于优秀生来说,基础题的失分往往是他们不能考出最佳成绩的根本原因。因为他们寄希望于难题,因此,一拿到试卷就下意识地往后赶,做基础题囫囵吞枣。这样做的结果是,后面的难题虽然答得好,但是,前面的基础题却失分严重,最后成绩也没有上去;如果难题解不出来,那就全军覆没了,如果后面没难题,那么“优秀”也就表现不出来。减少失误,把这些本该属于你的成绩拿回来,成绩自然就提高了。文科的考生常常看了答案,觉得自己其实也懂,但就是在考场“忘了”,或不知道要答这个内容。理科的考生走出考场,就发现自己写错了,或刚才想不出的问题答案,现在全明白了。这样的失误痛心疾首,会严重影响下一学科的考试情绪。许多学生常常把这类失误归咎于考场紧张或运气不好。不可否认,有考场紧张的因素,但为什么别人就不紧张,别的学科就不紧张呢?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考前对答题要点规律的概括、总结,对基础概念掌握不透,最后阶段训练方法不对,审题、解题意识不强。建议孩子们把几次大考的规范试题做总结归纳,训练审题、解题。文科着重思考各种题型的设题与答案构成规律,搞清楚每个考题有几种问法,答案的构成从几个角度入手,包含几个要点。理科基础题,涉及哪些概念,有几类试题,每个试题的切入点在哪里,对自己而言,经常“卡”在哪里。文科把握题目的基本规律及答案的基本构成。理科主要解决大题的基础部分,前面几步的分数不要放弃,尽量做到能得基本分。拿手的不失分,不拿手的能得基本分提醒一下——每天的学习任务不要安排太多每天的任务如果都完不成,会在不断地自我谴责中,消磨自己的斗志。尤其是成绩好的学生,对自己的要求高,总是追求完美,任务一大堆,每天做不完,离考试越接近就越焦虑。建议给自己各个科目,各部分知识点分个类,每一部分采取不同的策略:尖子生:向复习要效率中等生:在被忽视中实现自我突围、增强个性力量,扬长补短偏科生:各科复习讲究均衡,树立信心,减少因偏科带来的心理压力,克服对较弱科目的恐惧。理科强文科弱,采用每天做适量练习题的办法来保持解题状态,不必再大量操练,以节省时间。双语当中能够相对快速见效的题型的水平。文科强理科,注意双语保持稳定性。对理科的攻坚切记不可盲目多做题,这样反而会导致知识系统的混乱,可多做些典型题型。有人说偏科就是“木桶原理”,于是有不少同学天天盯着这块“短板”惶惶不可终日。其实没那么吓人,因为的优势科目并不会像木桶里的“长板”那样没有作为,他们也是总分的重要组成部分。最重要是保持住自己的优势,做到万无一失。如果连原有的阵地都失去了,那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太多为了补短丧失优势的惨案问:一轮复习督促儿子狠抓基础,但是现在儿子说,基础知识点该知道的都知道,就是不会用,做题只会做做过的题,遇到新题还是不会做,怎么办呢?看他非常沮丧的样子,我也觉得很无力。答:这句话有问题,仅仅是“知道”是不够的,还要知道这个要考知识点会出那些题,怎么出的?问:还要知道这个要考知识点会出那些题,怎么出的?答:并且在具体做么一个题时,知道本题考虑哪些知识点。也就是从“知识点”到“题目”。而且从“题目”到“知识点”。如何看懂课本,抓基础前天讲了《课本》的重要性,相信大家都影响深刻,但是《怎么样看懂课本》如何《抓基础》。孩子们可能还比较迷糊,现在抽点时间讲一讲这个问题。我想讲总论,然后用文科的语文和理科的数学为例,尽可能讲的详细点,通俗点。从理论上说,读透课本应付高考(考上一本)是没有问题的。有些学科在精读以后,还需要看课外书,如语文,高考选材不少是课外的,特别是成语,很多不是课本上的。英语,要增加听力和大量阅读课外读物。总的来说,我们看懂读熟课本分为三个层次:大部分学生停留在第一层次,也就是刚才那个孩子说的,都懂了,都知道了,但是题目还是不会做呀。第一个层次是记忆。就是记住,记熟,记准,一个字不差的记住(好多学生还达不到)。具体来说,就是把课本中的公式、原理、内容记住。好多孩子是你一说他就会,会给你接下句,但是考场上拿不了分,但是真正让他写的时候,他就写不出来。怎么样做到这一点呢?必须是记住,记熟,记准,能够做到哪怕是默写也一字不差。第二层次是辨析。辨析又是一个文绉绉的一个词。打个比方,现在给你一支钢笔,三分钟后再给你一支钢笔。你会是什么反应,估计你一定会把这两个笔拿起来比比,哪个不一样?但是要是我过两个月再给你一支笔,你还会比较吗?因为两个月前的那支笔你已经不在了,所以你不会拿出来比较一下两支笔有什么不同。同样的,两个月前学习的内容,今天学习的内容,不放到一起来,不比较,就会是一说都知道,一看答案都会,一做就错。再比如我们说地球是圆的,没错。但是人家说地球是球型的,球型跟圆形有什么差别?这就叫辨析。只有懂得了“辨析”,才会从一会迷糊,一会明白到彻底明白。那么,做到了“辨析”这一层次,分数就上升一个档,多少分?50分。我说的是总分。每当经过了一个迷糊再明白总分就上会升50分。第三个层次,叫弦外音或者说话里有话。这主要是针对985等学生,什么叫话里有话?就是看书中没有的东西。看书中的弦外音,看他的画中画。还是打个比方,我尽可能有绝招听到懂的知识点。有家长听到懂的知识点,氟与所有金属都反映,氯与大多数金属反映,硫与多数金属反应。那么少数的是谁?书上没写,你要追问一下,将来高考要用,你不追问,这个分你就拿不出来。表面上的意思你能看出来,弦外音少数金属是什么,将来高考怎么考,是用少数金属往比拟氟跟氯跟硫的金属性。不突破这一点,你得分数始就终在620分左右转悠。一、文科怎么看课本以语文为例,高中语文主要是训练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那么,最好的范文的就是课文,我们每篇课文都要看,老师讲过的要看,冇讲过的,也要看。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1|、要清楚这篇文章“讲什么”,即中心思想“怎样讲的”,即如何表述,结构如何?以及各部分是如何连接起来的,或者说作者的“思路”是什么?比如“因为”之后接“所以”,“虽然”之后接“但是”,正说之后接反说,总说之后接分说等等。2、基本知识积累。(高考就考这,而且是拉分题)语文最基础是字、词、句。多读、多写、多积累文言文有实词和虚词。虚词髙考只要求18个。(高考语文第一拉分题)实词,先查字典,了解本义和引申义。(英语也是·1同样)要积累熟语。注意分类。句子即要记名句又要记病句类型。3、以学的这篇课文为基础,不断扩大,延展,充实。1)内容充实如《留取丹心照汗青》中提到文天祥在正气歌举出的十二位贤人,我们可以随便百度一下十二位贤人的事迹,充实一下。课本选取的是《离骚》片段,我们回家尽量读读全文。2)同一主题,延展一下。比如,我们学了杜甫的《登高》一诗,那么咱们可以想想,同样主题的诗有没有,最好也看一看,这个可以横方便的写进自己的作文里。杜甫登泰山反映出作者……情怀,李白望断天涯是……,而高适……,很好的作文素材就在不经意中积累下来,而且写作时文思如涌泉。3)同一作者的作品充实总体来说,提高阅读能力,不仅对学语文有用,而且对学习其他科都有用。学习能力归根到底是阅读能力,写作北京高考语文分值已经提高到了180分,语文的重要性,阅读能力的重要性越来越被认知。二、理科我们应该怎么读懂、读透课本关于吃透课本的标准理科我们应该怎么读懂,读透课本呢?怎样才算吃透课本了呢?有个标准:1、合上课本,能够写出来2、能够按主题将分散各处的知识点集中起来,串在一起3、能按数学思想和方法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分类4、能从高考试题中找到自己原来做过题的原型5、书上的前言、小结、概念能够达到默写的程度6、每个定理要独立证明、公式自己会推导(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必要做)比方基础不太好的学生还需要把例题亲自动手做一下,书上的例题一是对知识点的阐述,二是指出了标准答案的规范模式。成绩中上等的孩子还需要精做高等原题,所谓精,就是题不要多,要典型;要熟,也就是反复做(孩子当时把湖北省六年内的高考原题做了五遍)。另外,要得到高分,必须跳出题海,所谓跳出题海就是要会总结归纳题型,而且每个题型的通用解题方法一定要熟练,高考时没时间让你慢慢找解题方法,高考就是考熟练。因此,最佳的复习策略就是熟读课本、精做试题、,善于总结,融会贯通。关于学习方法数学概念非常重要。各门学科各有特点,学习方法有不同(也有共性部分)。物理、化学、生物是实验科学,数学是推理科学,也就是一门数学可以从原始定义和公理(公设)出发,经过推理建立完整的数学体系。从这个意义上看,数学概念显得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在读数学课本时,在学习概念时必须逐字逐句读,要慢,要注意细节。比如,对数函数的定义是中有一括号注明a0,a≠1,这点很重要。再如学习集合时,课本上说,我们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为什么要作这样的规定?数学概念一般是用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表达的。学习每一个概念这三种语言方法都要同时记住。例如,提到对数函数时,头脑里立刻要呈现对数函数的图像:图形在右半轴,通过(1,0)点,a1与a1是不同的,a1,x1时图形在下半轴。特别是立体几何,一定要会将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一定要画图,物理解题不画图简直没法做。知道什么情况下用哪种表示法。接下来,还要知道什么情况下用哪种表示法(展开一下就是,我们不但要记住知识点,还在知道这些知识点都用在哪些题型上)。各个概念,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要掌握牢固(辨析)。比如集合与映射,集合是一种特殊的映射——其特殊性就在于两个集合是非空数集。知道是什么还要联想怎么求。上面我们讲了要知道是什么,我们还要联想一下怎么求。比如:我们知道了函数的三要素是定义域、值域、对应关系的定义,我们还要学会怎么求。关于数学中定理的证明的公式的推导。这个一定要动手,不要认为太简单就不动手,要知道这每一个定理,公式。前人都是花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证明出来的。课本上定理、公式讲了两种方法,一是直接由概念(定义)出发,推出结果。如求曲线方程等,这种方法在选择题中常用。二是由定理证明定理,由公式推出公式。在推导过程中,要分出基本公式和基本定理。对于这些推导,不能仅仅是做出来就算了,还要多想。多思考,可以用在哪些题目上,可以用来解决什么问题?读懂读透课本,每章后的小结要认真看(如时间不够,从例题开始,再看小结)。要注意三点:(1)不一定要按顺章看,可以跳过章节按自己的需要看(2)课本上没有讲到的要想一想(玄外音,话中话)(3)要发现课本中讲的不准确之处(这主要是高中课程的局限性,好多东西大学才能够讲到,高中课本只能够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