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关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关系》——片断教学设计(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设计说明]:我的片断教学设计题目是《昼夜长短变化与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关系》,节选自高中地理必修1“地球运动”一课。昼夜长短的变化问题是学习地球运动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之一,也是高考中经常出题的地方。高一学生大都缺乏空间想象力,因而学习这一内容倍感吃力。本片断教学设计思想是:以实践观察获得感性认识,以几何知识为工具,以多媒体为手段将复杂的空间运动化抽象为直观,并通过小组活动进行理性分析,最终获得深刻理解,形成规律。[提出问题]:从生活感知入手,通过一组问题引入本课题:1.一年之中,你注意没有白昼长度什么季节长些?什么季节短些?2.形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什么?从生活体验入手提出思考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为下面的活动做好准备。[探究问题]:一、实验探究:课前安排学习小组作好准备工作,在连续一个星期的时间内,分别测得每天日出和日落的时间数据。然后在课堂上汇总分析,探究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关系。1.数据汇总:将各个小组测得的日出、日落时间,在课堂上汇报整理。日期9.259.269.279.289.299.3010.1日出时间日落时间昼长(h)2.数理统计:分别计算出每天的昼长时数,并将数据绘制成昼夜长短变化曲线图,便于直观观察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同时提高动手做图能力。图1昼长变化昼长11h41m11h43m11h45m11h47m11h49m11h51m11h53m9.259.269.279.289.299.3010.1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图23.分析推理:将所绘昼夜长短变化图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相对照,讨论、分析二者的关联性:对当地(大约41ºN,120ºE)而言,此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昼长小于12小时,即昼短夜长;此时太阳直射点南移,昼越来越短而夜越来越长。通过对当地昼夜长短变化特点的分析,提出思考问题:思考①此时,整个北半球地区是否都是昼短夜长,且昼越来越短而夜越来越长?思考②此时,南半球地区昼夜长短状况如何?昼夜长短变化趋势如何?这样由点及面,由个别到一般的设计思考,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二、理论分析:1.昼与夜的几何理解:为降低难度和方便学生理解,根据前面所学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知识,运用几何知识解释昼与夜的划分及其长短关系:弧AB代表该纬度夜长,弧BC代表该纬度昼长。2.动态演示观察:利用多媒体动画动态演示昼夜长短的变化过程,提醒学生注意:①太阳直射点如何运动?②北半球昼夜长短如何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何关系?③南半球昼夜长短如何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何关系?3.静态分析规律:(小组活动)每个小组选取下图中一种情形,讨论、分析昼夜长短特征。教师可以提供讨论要点:①太阳直射点的位置?②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如何?北极地区出现什么现象?什么时候昼夜长短达图4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③②①●图3昼与夜的划分D●3最大值(最小值)?③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如何?南极地区出现什么现象?什么时候昼夜长短达最大值(最小值)?④赤道上昼夜长短变化有什么特点?这样进行教学设计,一方面,知识的难度降低,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培养了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表达交流]:通过上面活动、分析与思考,师生共同总结昼夜长短变化与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关系:基本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到一定纬度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则昼短于夜,纬度越高夜越长,到一定纬度出现极夜现象。时空差异北半球大约3月21日至9月23日昼长于夜,有极现象昼,6月22日昼长和极昼达最大值;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昼短于夜,有极夜现象,12月22日夜长和极夜达最大值。南半球大约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昼长于夜,有极昼现象,12月22日昼长和极昼达最大值;3月21日至9月23日昼短于夜,有极夜现象,6月22日夜长和极夜达最大值。赤道全年昼夜等长二分日全球昼夜等长(关于昼夜长短的变化,还有很多规律没有被发现。同学们课后可以继续思考、讨论,到时候别忘了告诉我和其他同学啊。)这样结束该片断内容后,又给学生提出了新的任务,激发他们深入学习和探究的兴趣。(我的片断教学设计说完了,谢谢大家!)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