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旧城更新区的控规编制熊璐王雨松【摘要】旧城区的形成是历史演进的产物,是城市人文积淀的场所。旧城更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含用地功能转换、基础设施更新、历史文脉保护、环境改善等诸多内容。文章以宁波江北核心区控规为例,探讨在旧城更新的控规编制中通过合理的功能分区、城市设计引导、开放空间系统规划、历史保护、交通影响分析等重塑旧城整体环境,保持区域内蕴含的城市文脉,发挥其独有特色。【关键词】旧城更新;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要点ABSTRACT:Thispaper,withtheregulatorydetailedplanofJiangbeicentralareaofNingbocityasanexample,discusseshowtore-shapethecomprehensiveenvironmentoftheoldinnercity,maintainitsurbancultureandshowcaseitsuniquecharacteristicsintheformulationofregulatorydetailedplanbywaysofrationalfunctionaldivision,guidanceofurbandesign,planningofopenspacesystem,historicconservationandtransporteffectanalysisandsoon.KEYWORDS:regenerationofoldinnercity;regulatorydetailedplan;pointsinformulation1引言旧城是指城市建成区中某些经济衰退、房屋年久残旧、市政设施落后、居住质量较差的地区。为了使其恢复活力,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调整原有的结构模式,补偿物质缺损,调整人口分布,以达到改善环境、振兴经济、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这一般称为旧城更新。江北核心区是宁波旧城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位于城市中心,区位条件优越,现状用地布局混乱,历史遗存丰富。本文试图通过江北核心区控规,探讨在旧城更新区的控规编制中如何重塑旧城整体环境,保持区域内蕴含的城市文脉,发挥其独有特色。2项目背景分析宁波城市核心,由甬江、余姚江、奉化江三江汇聚而成,统称为三江口核心区。本规划区是三江口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甬江、余姚江和城市快速路围合而成的心形用地,总面积约2.7km2(图1)。本区在宁波城市发展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1842年鸦片战争以后,宁波定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英、法、美各国分别在宁波设立领事,并指定江北岸外滩一带为“外国人通商居留地”。因为这段历史,至今甬江沿岸分布着天主教堂、浙海关、旧英领事馆等西式建筑,见证了这里曾经繁华的过往(图2)。随着时光的流转,在20世纪旧城更新区的控规编制——以宁波江北核心区控规为例熊璐王雨松【文章编号】1002-1329(2010)06-0089-04【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B【作者简介】熊璐(1980-),女,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所。王雨松(1981-),男,宁波市城乡规划研究中心。【修改日期】2010-05-27图1区位示意Fig.1LocationREGULATORYDETAILEDPLANFORMULATIONOFREGENERATEDAREAOFOLDINNERCITY:ACASESTUDYOFREGULATORYDETAILEDPLANOFJIANGBEICENTRALAREAINNINGBOXIONGLu;WANGYusongCaseStudies实例研究城市规划CITYPLANNINGREVIEW2010年第34卷第6期VOL.34NO.6JUN.201090善,整体景观无序等问题。因此本规划构思主要从梳理规划布局结构入手,充分利用V型的水域空间,形成两江不同的岸线功能,再通过构建高效合理的交通网络,将本区划分为可创造不同特色的区块,其中注重加强历史地段的保护与利用,并用可满足多样生活体验的开放空间系统,将各个区块与滨江空间进行串接。最终形成本区“一心、一轴、一带、四片区”规划结构模式(图3,图4)。一心即商务文化核心,汇集总部办公、商业金融、创意文化、休闲娱乐等功能,通过培育多样性的土地使用功图21883年的江北区Fig.2Jiangbeidistrict,1883图4规划结构Fig.4Planningstructure6、70年代,本区借助早期形成的货运码头和铁路运输,成为了宁波重要的工业企业聚集地之一。但1990年代末,随着国有企业的改制,本区逐步落寞。至2000年,城市旧城中心“退二进三”的开展,使本区的旧城更新正式拉开序幕。3规划构思由于旧城通常存在用地功能布局混乱,道路系统不完图3规划构思Fig.3Planningconcepts91旧城更新区的控规编制熊璐王雨松能、延续外滩的历史文脉、构建立体的交通组织,创造出一个繁忙与悠闲生活交织的都市活力区。一轴是以城市主干道大庆南路为串接的公建带,是核心区的交通主轴和都市生活动脉。一带为滨江绿带,是展现核心区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的景观带。四片区即历史风貌保护更新区、滨江居住生活区、时尚居住生活区及特殊用地区。分别结合不同的用地功能,创造出不同的区块特色。4规划编制要点4.1利用城市设计手法,构建城市空间为重建旧区的空间秩序,规划结合本区的自然环境,以标志性建筑作为建筑群体的空间秩序统领,形成建筑高度从标志性建筑的至高点向滨水区逐渐降低的“金字塔形”空间结构,以减少高层建筑对江体的压迫感,增强滨水景观的共享性。在“金字塔形”空间结构的引导下,本规划通过城市设计手法,使本区营造出“一塔居中,二江护岛,三区缝合,四方绿绕”的整体空间意象(图5)。4.2通过开放空间系统规划,重塑旧城内部环境为改善旧区景观环境无序、居住整体环境差的现状,达到内部环境舒适怡人、滨水空间及街道空间充满活力、生动有趣的规划意图,规划对本区的开放空间进行了系统的规划,形成三个层级(图6)。4.2.1第一层级:区域开放空间连结由甬江、余姚江滨水开放空间组成。甬江结合周边商业、文化娱乐等用地功能,形成以“动”为主的水岸生活。结合沿江的英领事馆、浙海关等历史建筑,布置小型展览、博物馆、画廊、咖啡馆等建筑;配置露天影院、旱喷泉等游乐设施;并适当开发水上游憩活动;使甬江沿岸成为城市庆典、集会、休闲娱乐的场所。余姚江结合周边居住功能,形成以“静”为主的水岸生活。在保留现状良好绿化环境的同时,建议适当增加居民户外休闲和儿童游戏设施。4.2.2第二层级:开放空间廊道一个城市的活力,经常通过街道体现。为营造城市街道生活,本规划由多条特色商业街、健康游憩绿道组成开放空间廊道。规划形成5条不同功能的商业街,增强本区商业活力以集聚人气。另规划形成4条宽15m联系滨江开放空间的健康游憩绿道,在构筑舒适健康的步行环境的同时,营造街头艺术活动氛围,形成生动有趣的街道生活。4.2.3第三层级:重点开放空间由区级综合公园、特色商业街区组成。区级综合公园适当布置报刊亭、自动贩卖机、茶室等设施,形成满足居民日常休憩活动和小型集会的场所。特色商业街区由老外滩商业街区和新马路商业街区组成,是结合本区历史街区、地段改造形成的反映城市历史记忆的场所和特色商业空间。图6开放空间系统规划Fig.6Openspacesystemplan图7交通示意Fig.7Transportation图5鸟瞰Fig.5Birds’viewCaseStudies实例研究城市规划CITYPLANNINGREVIEW2010年第34卷第6期VOL.34NO.6JUN.2010924.3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本规划区是宁波老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保留的大量历史建筑是宁波近现代历史发展的缩影,如新马路近代建筑群、戴祠巷、德记巷建筑群。它们共同组成了外滩历史街区和新马路历史地段。外滩历史街区目前已基本改造完成,形成了成熟的商业街区,以中高档餐饮、娱乐为主,建筑群体内部保留原有的街巷空间,建筑外部拼贴融入现代的建筑元素。新马路历史地段规划通过调整街区功能性质和居住人口及居住方式,完善基础设施与配套公建,保护街道格局和历史建筑,控制建筑高度与尺度等措施,形成与外滩历史街区差异化的竞争,转化为具有居住、零售、休闲文化功能,保有历史原真性的特色片区。4.4引入交通影响分析,协调建设容量与交通环境的矛盾由于旧城的拆迁量大和本规划区绝对的区位优势,规划商务核心区以及周边相邻区块都属于高容量开发。受地形制约,商务文化核心区所处的地段内过境交通量大,江北区与海曙、江东区连接的5座桥梁的落点在区块内,区块整体呈契型,缺乏腹地,车辆集散相对困难(图7)。因此,为协调建设容量与交通环境的矛盾和验证本区块开发的可行性,在本控规内引入了交通影响分析。根据宁波市CTS(comprehensivetransportstudy)模型预测,商务核心区建成之后,主、次干路能基本满足交通量增长的需要,支路网负荷度偏高,基本达到饱和状态,验证了本区开发容量与交通环境趋于平衡。4.5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构筑立体交通网络,优化交通环境为进一步优化规划商务核心区交通环境,规划结合轨道站点和地块用地功能构筑立体式的交通网络,对地面交通组织,地下一层的使用功能(地下停车,地下商业步行街、地下车行道、地下停车联系通道)以及地下二层的使用功能(地下停车,地下停车联系通道)都进行了相应的引导。5结语旧城更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一个长期的不断的过程。旧城不是一天形成的,更新也不能在短期内实现。因此,在旧城更新的控规编制中,不可能解决旧城更新中的所有问题,我们所能做的是引导旧城空间环境的重塑,加强历史文化的保护、改善交通环境和注重规划实施的可行性。(本项目获2007年全国优秀规划设计三等奖)参考文献(References)1阮仪三.旧城更新和历史名城保护[J].城市规划.1996(1).2卢芳丰.旧城更新规划与建设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特色再现——以三明市旧城改造为例[J].科技信息,2006(7).(上接第59页)参考文献(References)1方明,刘军.新农村建设政策理论文集[M].北京: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53-67.2张泉,王晖,陈浩东,等.城乡统筹下的乡村重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46-89.3张京祥,张小林,张伟.试论乡村聚落体系的规划组织[J].人文地理,2002(1):85-88.4范少言.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演变机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4):258-259.5王富更.村庄规划若干问题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06(3):106-109.6朱铁华,倪锋.北京村庄规划:实践中的反思与追问[J].北京规划建设,2006(3):16-17.7王亚钧.北京新农村试点村庄规划实践[J].北京规划建设,2006(3):18-20.8陈金泉,蒋小刚.乡村规划与建设研究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23):125-1269李建平,孙保营.关于“十五”期间加强乡村规划建设的思考[J].中州大学学报,2002(4):13-14.10贺雪峰,杜晓.中国农村发展的前景与村庄建设的意义——县乡村体制设计的远虑[J].广东社会科学,2004(4):92-98.11叶齐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乡村规划思路[J].小城镇建设,2004(5):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