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2015~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末考试•1.在下面这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每年至少两次进村入户,与帮扶群众唠一唠▲,了解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的各种困难、各种矛盾,并为他们提供一些▲的帮助,已经成为全省四十多万名帮扶干部•▲般的工作常态。•A.家长里短力所能及家常便饭•B.柴米油盐力所能及司空见惯•C.柴米油盐无微不至家常便饭•D.家长里短无微不至司空见惯•1.A•家长里短,家庭日常生活;•柴米油盐,泛指一日三餐的生活必需品。•力所能及,自己的能力所能办到的;•无微不至,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顾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家常便饭,比喻常见的事情;•司空见惯,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优异成绩的获得,必须经过刻苦勤奋的学习而取得,学到了什么,取决于做了什么,不是教师教了什么。•B.“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经由自己的探索发现,从而获得问题答案的一种学习方式。•C.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是从内因驱动到外因推动的一个转变,是学习者情绪状态的一个转变。•D.教师如果急功近利,拔苗助长式的作法只会消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丧失学习信心,不利于学生的发展。•2.B•A、句式杂糅,“的获得”与“而取得”必须删除一个。•C、前后不照应,“要我学”对应“外因推动”,“我要学”对应“内因驱动”。•D、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应为“如果教师”;“丧失学习信心”前需添加“使学生”。•3.下列诗句中,对仗最为工整的一项是(3分)•A.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B.弹棋击筑白日晚,纵酒高歌杨柳春。•C.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D.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3.C•A“习静”与“清斋”结构不同;•B“击筑”与“高歌”结构不同,“白日”与“杨柳”结构不同;•D“雨干”与“春种”结构不同。•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长篇非虚构作品《一颗子弹与一部红色经典》,是刚健沉浑的交响曲,▲,▲。这部作品,在▲、▲、▲、▲等诸多问题上,都给我们以诚恳实在、有理有据而富有情义说服力的启示。•①一方面真实再现艰苦卓绝的战斗历史和义勇无私的英雄生涯•②一方面全力还原与此相关的一部戏剧名作的创演历程•③如何作用于当代人的心灵•④如何处理思想基础和艺术追求的关系•⑤如何处理史识与史事的对话•⑥如何更清晰地激活蕴藏在历史中的核心价值•A.①②③⑤④⑥B.①②⑤④⑥③C.②①③⑥⑤④D.②①④③⑥⑤•4.B•①②句中,②句中的“此”指代①句中的内容;•⑤④⑥③的排列中,⑤着眼于选材组材,属于写作的第一步;④着眼于立意构思,建立在材料选择的基础上;⑥着眼于主题意义的挖掘,建立在立意构思的基础上;③着眼于作品对作者的影响力,是前三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5.对下面这段话的含义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路是永远有的,即使走到前面无路了,你还可以在那无路处开辟出新路来。而村,并不是都有的。有的人,昏昏然走了一辈子路,到头来还是没找到那柳暗花明处的村。人人都能找到那个村子,悲哀则无。•A.唯有开辟新路,才能于无路处寻觅到精神的家园。•B.只有迈开双脚,奋力前行,才能走到柳暗花明处。•C.人生的悲哀,不在于无路可走,而在于无村可依。•D.柳暗花明处的村,常常隐藏在山重水复的困顿处。√谢曾子开书秦观曾子开,名肇,曾巩的弟弟,当时任国史院编修,故文中称史院学士。•史院学士阁下,某不肖,窃伏下风之日久矣,顾受性鄙陋,又学习迂阔,凡所辛苦而仅有之者,率不与世合。以故分甘委弃,不敢辄款于缙绅之门。•史院学士,我不才,处于下位已经很长时间了,只是生性粗俗浅薄,加之学习的知识迂腐而不切实际,所有刻苦学习而仅有的一些知识,大概都不符合世事。因此,理应被当世抛弃,又不敢随便登门拜访达官贵人。•比者,不意阁下于游从之间得其鄙文而数称之。士大夫闻者莫不窃疑私怪,以为故尝服役于左右,而某未尝望阁下之屦舄(jùxì,泛指鞋)也。•近来,不料您在交游的人中间见到我的拙作并且多次称赞它们。听到这件事的士大夫都私下怀疑,暗自称怪,认为我之以前曾经在您手下做过事情,然而我却一次也没有见过您呀。•窃观今之士子,峨冠大带求试于有司殆五六千人,学宫儒馆以教育自任者无虑百数。其因缘亲故以为介绍,谈说道真以为贽献,善词令以干谒者,俯理色以叩阍人,冒污忍耻,侥幸人之知己者,迹相仍、袂相属也。•我看当今的读书人,穿着礼服在官员那里求被任用的大概有五六千人,(把教育当成自己职责)的学宫儒馆大概有几百。他们通过姻亲、亲朋、好友等关系来介绍,议论道德学问的真义来当作献赠的礼物,用好言好语来求传达信息使者,不顾义理和脸面来拜见守门人,冒着被侮辱,忍受着耻辱,企求运气好遇到能知遇自己的人,足迹不断,衣袖相连。•然而得善遇者十无五六,与之进而教诲者十无二三。至于许之国士之风,借之以齿牙余论者,盖百无一二焉。其售愈急,其价愈轻,亦势之然也。•然而得到善待的十个当中不及五六个,能够被推荐进而得到耐心指导的十个当中没有二三个。至于被称赞为“国士之风”,得到不费力的表扬的(来访者),大概一百个中没有一两个。他们兜售自己的才能越急切,身价就越低,也是形势导致这样的结果。•某与阁下非有父兄之契、姻党乡县之旧,介绍不先,贽纳不前,谒者未尝知名,阍者莫识其面;而阁下徒见其骫骳(wěibèi,风格卑下)之文以为可教,因曲推而过与之。•我和您没有父兄意气相投的关系,没有姻亲同县同乡的旧情,没有人提前在中间引荐,也不是进献礼物在先,传递信息的人不知道我的姓名,守门的人也不认识我。而您只是看到我的水平拙劣的文章就认为我可以值得教导,于是多方面推荐并给予过分的赞美。•传曰:“鸣声相应,仇偶相从,人由意合,物以类同。”呜呼,阁下之知某,某之受知于阁下,可谓无愧乎今之人矣。•书传中说:“鸣声相互呼应,意气相投的伙伴相互随行,人由于精神相同而投合,物品因为属于同一类而在一起”,呜呼,阁下赏识我,我被您赏识,可以称得上无愧于当今的人了。•前日尝一进谒于执事,属迫东下,不获继见,以尽所欲言。旋触闻罢,遂无入都之期,燕居闲处,独念无以谢盛意之万一。辄因西行之便,略陈固陋,并近所为诗、赋、文、记合七篇,献诸下执事。•前不久拜见过您一次,紧接着紧急东下,没有来得及再次相见,来说完我想说的话。不久,遭遇落第之事,于是没有入都的时间,闲居无事,唯独常常想没有东西来答谢您浓厚情谊的万分之一。于是,趁着(有人)西行的便利,简略陈述浅陋的意见,并附上最近所写的诗赋文记一共七篇,献给您。•伏惟既推借之于其始,宜成就之于其终,数灌溉以茂其本根,消垢翳以发其光明,不间疏贱而教之以书,使晚节末路获列于士君子之林。则某与阁下非特无愧于今之人,又将无愧于古之人矣。•我想,您既然【在开始的时候】推许引荐我,应该会自始自终成全我,不断浇灌使我的基础更深厚,除去我的污垢和障蔽,开启我的光明;不觉得关系疏远、地位低下,而用书信的形式指教我,使我在穷途末路之际可以加入到有德行有学问的人的行列。那么,我和您不仅无愧于当世之人,而且将无愧于古人了。•古语有云:“烹牛而不盐,败所为也。”此言虽小,可以喻大。惟阁下裁之。•古语说得好:“煮牛,却不放盐,是变味变质的原因。”这话虽然说的是小事物,却可以比喻大事。请您来衡量裁断。•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敢辄款于缙绅之门款:敲打,叩•B.迹相仍、袂相属也。属:聚集•C.介绍不先,贽纳不前贽:拜见长辈所送的礼物•D.消垢翳以发其光明翳:遮蔽物,蔽障•6.B(“属”,相继,连接。)•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曾肇在交游的朋友中得到秦观的文章,并且多次称赞,以至于引起了士大夫的怀疑,有人误认为秦观曾经和曾肇之间有过交往。•B.秦观批评当时大量读书人汲汲于富贵,千方百计以求仕进,结果适得其反的行为,意在突出自己不同流俗、自守清高。•C.在写这封信之前,秦观曾经拜见过曾肇,但因过于仓促,未能畅所欲言,不久就离开京城,短期内没有机会再次入京。•D.“烹牛而不盐,败所为也”的意思是牛肉煮熟了却不放盐,致使事情没办好。这虽是个小事情,但可以比喻大道理。√•意在强调对在自己不曾登门拜访的情况下,得到曾肇的称赞,自己非常感激。•8.请简要概括作者写这封书信的用意。(2分)•(1)感谢曾子开对自己的知遇之恩;(1分)•(2)请求曾子开指点自己的文章,以取得进步。(1分)•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不意阁下于游从之间得其鄙文而数称之。(3分)•不料您在交游的人中间见到我的拙作并且多次称赞它们。•(3分。评分建议:“游从之间”1分,“其鄙文”1分;“数称之”1分。)?•(2)善词令以干谒者,俯理色以叩阍人。(4分)•用好言好语来求传达信息使者,不顾义理和脸面来拜见守门人。•(4分,评分建议:“善言语”1分,“谒者”1分,“理色”1分,“阍者”1分)•(3)燕居闲处,独念无以谢盛意之万一。(3分)•(我)闲居无事,独顾念没有东西来答谢您浓厚情谊的万分之一。•(3分,评分建议:加主语1分;“燕居闲处”1分,“万一”1分。翻译为:不能答谢您万分之一的深厚情谊,亦可。)•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苏武令①李纲塞上风高,渔阳秋早。惆怅翠华音杳。驿使空驰,征鸿归尽,不寄双龙消耗②。念白衣、金殿除恩,归黄阁③、未成图报。谁信我、致主丹衷,伤时多故,未作救民方召④。调鼎为霖,登坛作将,燕然即须平扫。拥精兵十万,横行沙漠,奉迎天表。注:①南宋初,李纲因力主抗金而遭投降派排挤。本词作于罢相后。②消耗,消息。③归黄阁,指任宰相职。④方,指方叔,周宣王时,平定荆蛮反叛;召,指召虎,周宣王时,奉命讨平淮夷。•10.•(1)上片中的“空”“尽”二字,好在何处?请简析。(3分)•驿使北来,本该带来消息却没有,只是“空驰”;(1分)•征鸿南飞,也应捎来音讯,却“归尽”而无讯息。(1分)•“空”“尽”二字,写出了渴望消息却不得的惆怅。(1分)•(2)赏析“谁信我、致主丹衷,伤时多故,未作救民方召”句的抒情特点。(4分)•(1)前三句直抒胸臆,以“谁信我”三字,道出无尽的感伤与失落。(2分)•(2)第四句借典故抒情,表现了空怀方、召之才却无处施展的自责与愤懑。(2分)•(3)结合全词,简要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4分)•诗歌塑造了一位忠君爱民却壮志难酬的抒情主人公形象。(2分,“忠君爱民”1分;“壮志难酬”1分。)•他感怀皇恩,渴望引兵抗敌、迎取二帝还朝,(1分,意思相近即可。)但权力已失,虽欲效法古代贤臣,救国救民,却英雄无用武之地,只能空留惆怅。(1分,意思相近即可。)•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则芥为之舟。(庄子《逍遥游》)•(2)▲,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3)夜深忽梦少年事,▲。(白居易《琵琶行》)•(4)▲,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5)▲,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6)夙兴夜寐,▲。(《诗经·氓》)•(7)▲,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8)东隅已逝,▲。(王勃《滕王阁序》)•11.•(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2)挟飞仙以遨游•(3)梦啼妆泪红阑干•(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5)无边落木萧萧下•(6)靡有朝矣•(7)不患寡而患不均•(8)桑榆非晚谈月亮(茅盾)•12.文章开头写“与老头子争辩月亮大小”一事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以自己“争辩”的失败,表达对“大人”以年龄、资历来压制“小人”权利的不满;•交待出月亮与“我”结仇由来已久,引出下文对月亮更大的不满;•由感性故事切入,富于趣味,为下文理性议论做了铺垫。•(每点2分。)•13.联系文中划线句子的语境,简要概括“月亮”有哪些“可怕之处”。(4分)•(1)使人苟安于现状(答作“人们借月亮发牢骚,得安慰,变得短视”亦可);•(2)使人丧失斗争的勇气(答作“临到紧要关头,不能坚持到底”亦可)。•(每点2分)•14.文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