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热处理:为随后冷拔、冲压和切削加工或最终热处理作好组织准备的热处理。一般预备热处理可获得工程上所要求的工艺性能。最终热处理:在生产工艺流程中,工件经切削加工等成形工艺而得到最终的形状和尺寸后,再进行的赋予工件所需使用性能的热处理。通过对工件进行最终热处理可显著提高其机械性能,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从而充分挖掘材料的潜力,节约材料的能源。奥氏体是碳在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具有面心立方结构。碳原子处在γ-Fe面心立方的八面体间隙上。残余奥氏体:高碳钢和许多合金钢,其点Ms在室温以上而点Mf在室温以下,则淬火冷却到室温时将保留相当数量的未转变奥氏体马氏体是母相在过冷状态或是应变过程中按无扩散的、以惯习面为不变平面共格切变的固态相变的产物。本质晶粒度:根据标准试验方法(YB27-64),在930℃±10℃保温3-8h后测定的奥氏体晶粒大小称为本质晶粒度本质粗晶粒钢是本质晶粒度为1-4级的钢,其随着加热温度升高,奥氏体晶粒迅速长大。本质细晶粒钢是本质晶粒度为5-8级的钢,其在930℃以下随加热温度升高,奥氏体晶粒长大速度很缓慢。珠光体是铁素体和渗碳体两相机械混合物。索氏体是只有在高倍的光学显微镜下才能分辨出铁素体和渗碳体的片层形态的细片状珠光体屈氏体是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分辨出铁素体和渗碳体的片层形态的极细珠光体粒状珠光体是在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粒状渗碳体的组织偏离共析成分的过冷奥氏体所形成的珠光体称为伪共析体或伪珠光体。通常仍习惯称为珠光体。冷处理:冷至室温后继续深冷,使残余奥氏体继续转变为马氏体的处理方法奥氏体的稳定化:奥氏体在外界因素作用下,由于内部结构发生了某种变化,而使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温度降低和残余奥氏体量增加的转变迟滞现象奥氏体的热稳定化:因等温停留引起奥氏体稳定性提高,而使马氏体转变迟滞的现象奥氏体的机械稳定化:机械强化作用使奥氏体稳定化的现象亚共析钢:从晶界向晶内生长形成的一系列具有一定取向的片(或针)状铁素体,通称为魏氏铁素体。过共析钢:指类似形状的渗碳体,通称为魏氏渗碳体。Fe3C呈针状、薄片状插入到珠光体内部,将珠光体分割成几块钢的淬透性:指钢材被淬透的能力,或者说指钢材淬火时获得马氏体的能力回火马氏体:淬火碳钢在200~300C回火时,残余奥氏体分解为a相和碳化物的机械混合物回火屈氏体:针状a相和与其无共格联系的细小的粒状和片状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回火索氏体:淬火钢在500~650C回火时,渗碳体聚集成较大的颗粒,同时,马氏体的针状形态消失,形成多边形的铁素体,这种铁素体和粗粒状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二次硬化:强碳化物形成元素还可以在高温回火时析出弥散的特殊碳化物,使钢的硬度显著提高,造成二次硬化自然时效:在室温下放置产生的时效人工时效:加热到室温以上某一温度进行的时效`热应力:工件在加热或冷却时,由于不同部位的温度差异,导致热胀冷缩的不一致而产生的内应力组织应力:工件在冷却时,由于温差造成的不同部位组织转变不同时性而引起的内应力分级淬火:将加热至奥氏体状态的工件先淬入高于该钢点Ms的热浴中停留一段时间,待工件各部分与热浴的温度一致后,取出空冷至室温,在缓慢条件下完成马氏体转变的淬火方法等温淬火:将加热至奥氏体状态的工件先淬入高于该钢点Ms的盐浴中等温,保持足够长的时间,使之转变为下贝氏体组织,然后取出在空气中冷却的淬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