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找次品》说课稿黄堡小学谢尚秀生活中“次品”各种各样,有的是外观不同,有的是所用材料不符合标准等。这节课的学习中要找的次品是外观与合格品完全相同,只是质量有所差异,且事先已经知道次品比合格品轻(或重),另外在所有待测物品中只有唯一的一个次品。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因而新课标教材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通过教学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找次品”的教学,旨在通过“找次品”渗透优化思想,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优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运用它可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本节课以“找次品”这一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观察、分析、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学生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此前学习过的“沏茶”、“田忌赛马”、“烙饼问题”等都属于这一范畴,在这几节课的学习中,对简单的优化思想方法,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新的教学模式实施以来,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已为学生所接受,成为学生比较喜爱的主要学习方式,在小组学习中学生能够较好地分工、合作、交流,较好地完成探究任务。-2-下面说说我这节课的教学模式: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前3分钟:让学生主持,用学生熟悉、喜爱的乒乓球来导入新课。这样设计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为新课的导入作好铺垫。同时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给眼睛和心灵极大震撼的同时,真切体会到产品检验的重要性,使学生能用一种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下面的学习。2、情境导入:(1)“考考你的眼力”用颜色不同、大小不同、形状不同找不同,很简单一看就知道了。但大小、形状、颜色等都一样,重量不同时,不能直接看出来,激发学生想到用天平。在这一环节中,引导学生根据次品的特点发现用天平“称”的方法最好,知道并不需要称出每个物品的具体质量,而只要根据天平的平衡原理对托盘两边的物品进行比较就可以了。(2)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所以先以3个待测物品为起点,降低了学生思考的难度,能较顺利地完成初步的逻辑推理:那就是并不需要把每个物品都放上去称,3个物品中把2个放到天平上,无论平衡还是不平衡,都能准确地判断出哪个是次品。只有理解了这些,后面的探究、推理活动才能顺利进行。二、“找次品”的解决方法小组合作:从9个乒乓球中找出一个较轻的次品,可以怎么称?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动手动脑,亲身经历分、称、想的全过程,从不同的方法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小组展示汇报:从这儿我们可以看出,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3-观察学生展示的表格,思考: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到这个次品呢?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可能会出现提前找到次品的情况,如果运气好的话称1次就可能找到次品。在这里必须引导学生在理解“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到这个次品”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明白:当我们选用一种方法来分析的研究问题时,应注意把可能出现的结果考虑全面,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同时也为探究优化策略作好准备。三、探索最优策略引导观察:用哪一种方法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称的次数最少?观察得出:平均分成3份去称,保证能找出次品所需的次数最少。小组汇报时将学生的操作过程用图示法板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初步掌握这种分析方法。待测物品数量为9个时,只有平均分成3份称才能保证2次就找到次品,其它任何一种分法都比2次要多,这样便于学生发现规律。四、拓展提高猜测:这种方法在待测物品的数量更大时是否也成立呢?本节课中提供的归纳方法在本质上是一种不完全归纳法,对数量更大时的情形是否适用,还需要通过试验来检验。先让学生进行猜测,引发学生进一步进行归纳、推理等数学思考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