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正在兴建的海印桥和还没有开发的二沙岛及滨江东路如今的海印桥,每逢夜幕降临总是华灯璀璨为什么我们选择广州??•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州向世人展示着发展的速度和力量!30年来,广州人以开拓者、创业者的豪迈勇气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创造出一个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美国《福布斯》杂志曾发布报告,评选出中国10个变化最大的城市,其中,广州超过了香港、上海和北京。如今广州已成为工业基础较雄厚、第三产业发达、国民经济综合协调发展的中心城市。•诚然,广州的高速发展让我们自豪,正由于此,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改革开放前后广州的变化”。(一)改革开放前后,广州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前,在政治控制和“极左”思想的影响下,人民的思想非常僵化,无所谓“言论自由”,“公民价值”,“个人利益追求”。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极大地解放了全国人民的思想,科学思考与务实创新之门从此被打开。•广州正是在改革开放政策下,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蓬勃发展的佼佼者。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得到了极大地发展,从而推动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随着人们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日益增强,轻视财富、依赖政府、过度节俭的思想观念不断被抛弃,与时代发展相吻合的义利观、择业观、消费观得以逐步树立。从前,人们注重义气而忽视个人利益,选择职业注重门面而忽视实务,只追求物质而忽视精神层面。但是,自改革开放后,人们大胆地解放思想,开始追求个人利益,追求实现个人价值。•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义利关系和财富的价值,建立起把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个人合法利益的义利统一观。只要一个人不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就鼓励各显其能、发挥优势,获取最大限度的个人利益。因此劳动致富、创业致富、科技致富等成为人们的追求和价值取向。利益观有什么例子呢??•例如,1978年广州市芳村区率先放开河鲜、蔬菜、塘鱼价格,而到1983年,广州就全面铺开物价改革。最初塘鱼的价格猛涨四五倍,外地产品也流向广州。许多干部群众都不满意、不接受,甚至到国务院去告状,中央领导亲自打电话过问。而广州市没有动摇,结果农民养鱼的积极性提高了,生产增加了,价格逐步回跌,3年以后,全国18个大中城市里,广州的鱼最便宜。从而使广州建立起整个改革的信心。连带其他物价的放开,进一步把流通领域价格放开,最终影响到全国的价格改革。再如,1984年4月26日,广州成立经济技术开发区筹备小组,同年6月19日,广州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实施兴建开发区各项计划······这无不体现了改革开放对广州人民财富观转型的促进。•改革开放后,广州人民的择业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大学生的择业观是“有自己的理想,但服从国家分配”,80年代中后期是“既要地位高,也要挣钱多”,90年代前期是“第一职业求稳定,第二职业求发财”,90年代中后期到21世纪初是“一步到位,找到与社会的结合点”。择业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社会时代的变化,职业选择更实惠,职业追求智力,工作注重务实。过去那种敏感的职业等级情感和强烈的理想职业(“铁饭碗”)如今已让位于有兴趣、能发挥个人特长、待遇高的职业选择。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人们对“公职”不再趋之若鹜,而是更看重实现人生价值。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已被广泛接受,人们承受失业压力的能力也不断增强。消费观•在改革开放之前,人们先是供给制,后来是凭票制,买什么,用什么都在计划中,而且用于衣食的比例已占消费结构的大部分。然而,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观念也逐渐发生变化。“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低水平生活观念如今已转变为“吃讲营养、穿讲漂亮、住讲宽敞、行讲便当”。•大家普遍认识到,在收入正常增长的情况下,逐步提高消费水平,不仅有利于个人,而且有利于社会,适度消费可以扩大内需,刺激生产,拉动经济增长。所以,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的新观念。随着住房制度、医疗保险制度、教育制度的改革,人们在住房、医疗、教育方面的支出明显增加,贷款买房、贷款买车、助学贷款等超前消费的方式已被大多数人所认可,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个人收人水平相匹配的理性消费观念正在形成。法律意识•还非常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广州人们的权利意识和法制意识不断地提高。其中,2005年洛溪大桥收费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005年7月1日,争议了7年的洛溪大桥收费尘埃落定!从当日零时起,收费17年的洛溪大桥停止收费。当时广州上千名市民赶到洛溪桥争睹这一时刻,番禺交警大队及海珠交警大队到场维持秩序,省物价部门等相关人员也赶到现场监察。当停止收费的这一刻终于来临,整个人群及过桥的车辆欢声雷动!从2001年起,广州市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开始就洛溪大桥收费的合法性、合理性问题提出质询,最终演变为一场全体市民的抗争,经过多年的努力,导致其最终停止收费。这也是全国第一例由市民联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过公众舆论的方式终止收费项目的事件,这就充分反映了广州人民的权利意识。•诚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广州人的思想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更适合时代的发展。改革开放前后,广州商业饮食文化的变化•谈到改革开放前后广州的变化,又怎能不谈广州的商业文化?人尽皆知,广州是中国大陆的购物天堂,一个一个的商业中心无限繁华,镁光灯下的饰物琳琅满目,国际顶端大品牌的不断进驻,娱乐场所夜夜笙歌,都证明了广州商业文化的不断成熟。不过,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而广州浓厚的商业文化气息也是积酿了很长久的历史才会发展得如此成熟,改革开放前后广州的商业发展更是迅猛,下面我将采访在广州生活了49年的彭先生,以便更直接地了解广州商业文化在改革开放前后的发展历程。现在有请彭先生······•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能进行更详致的采访。不过同时,我们将综合网上查询的资料,以及自己的见解和思考,以得出一份更为深刻的关于改革开放前后广州商业文化和饮食文化的变化的报告。••我想,如果不是彭先生告诉我,当我漫步在偌大的天河城,欣赏着琳琅的货物时,我是无法想象这一块地方在20年前居然是一块黄土。可见,广州商业发展迅猛之势头。•我认为,在广州,还有一样文化是绝不能忽略的,那就是“饮食文化”。所谓民以食为天,更何况对于广州人,传说中有那么一句笑谈,“广州人什么都吃,天上飞的除了飞机,地上走的除了汽车,水里游的除了潜水艇,都能成为广州人的美食。”不过,改革开放前,广州人们的饮食水平也不是这里所说的那么丰富多样的,那么,改革开放前广州人们的饮食文化如何呢?在这里,我们将继续采访彭先生,来为我们解开谜团。•广州自古便是著名的商都,在历史书上我们也有学过。早在明代,西关就是著名的商业区,它与北京路、中山五路以及人民路都是当时的一级性的商业区,是人们购物观光的好去处。清朝,西关是广州对外贸易与文化交通的交汇点,因此形成了多条商业街,比如上下九和第十甫路。在1937年抗战胜利后,商人们便重新回到这里经营生意。当时的上下九主要是金铺、摄影铺、鞋铺、棉布绸缎铺,因此也被称作“扮靓一条街”。而第十甫路则以食肆居多,有“百步之内必有小吃”之说,而莲香楼、陶陶居等茶楼就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而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种,这个著名的商业区不得不面临风暴的影响。当时,上下九和第十甫路的商店门前冷落凄清,商业境况萧条•在文化大革命之后,由于国家的计划,全国实行了票证制度,因此商业也得不到发展。正如彭先生所说的,当时有油票、面票、粮票、肉票等等,甚至连买自行车也需要自行车票,这样的环境下,商业是得不到发展的。在根本无竞争可言的情况下,在根本无购买力的情况下,谁会搞生意呢?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之后,广州开始了物价改革,它的内容分别是:1、放开鱼价2、放开菜价3、放开粮价。放开物价就意味着票证制度的逐渐取消,以及物价的上涨,而同时,也意味着自由市场的发展可能,那就意味着,商业的恢复以及发展。当然,进行物价改革,广州是经过很多艰辛和阵痛的,因为物价上涨,一部分民众很大意见,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争议和指责也很多。可想而知,在当时全国各城市都实行国家统一定价,而广州市内的粮食蔬菜供给不稳定的情况下,广州率先实行物价改革是要面临很大压力和风险的,但是广州还是挺过来了。因为我们需要的是改革开放,这样才能够发展起来。•而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广州的商业开始逐渐恢复。在80年代初期,广州便引进了外资建立了花园酒店、白天鹅宾馆、中国大酒店等企业。这又在全国开了首例。因为政策的优惠,广州努力引进外资,一系列的企业工厂在珠三角落脚发展,这时大大地推动了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的增长。在1985年,一度衰败冷清的上下九路、第十甫路等商业街又开始迅速地发展起来。同时在当时全国流行那么一句话“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广州的开放让许多人都看到了商机。经济在发展,而在生活上也不能闷了人民,为了活跃人们原本单调的文化生活,摆脱“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无聊节奏,广州就试着把世界文明成果引入广州,创立一系列的健康的娱乐场所。比如音乐茶座、迪斯科舞厅以及卡拉OK,还有一些歌舞团表演等也大受欢迎。•商业区的不断发展,饮食文化当然也会随之而来,因为,人们要玩,也总不能饿了不吃吧!所以,饮食文化也开始迅猛地发展起来。我认为饮食文化的发展是必然要建立在商业文化发展之上的。商业文化的发展意味着经济在发展,只有经济发展起来了,人们对于饮食才有选择的可能,要不然就会像广州70年代那样流行的一句话“四季如春无菜吃,鱼米之乡无鱼吃”。连温饱都解决不了,又何谈饮食文化?商业区发展之后,各式各样的食肆饭店便接踵而来,广州独特而包容性的饮食文化是全国闻名的。饮食业非常发达,绝大部分的餐饮店都实行“三茶两饭一夜宵”(早茶、下午茶、晚茶、中饭、晚饭、夜宵)的经营策略,同时食品的种类更是多种多样。而尤为我们熟知的有老火靓汤、糖水和茶市。广州人饮茶有着很悠久的历史,饮茶是一种享受以及社交的方式,更有一句老话说“每日饮早茶,不用看医家”。•到了90年代,广州的商业发展非常迅速,北京路等多个商业区已经形成规模,95年开发天河区之后,建成天河城,逐渐地又形成了一个体育西商业中心,而体育西商业中心则是以高档货品为主。许多国际品牌店都进驻了天河城以及友谊商店等高档广场。这时候的饮食业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品牌连锁店进驻广州,比如绿茵阁、味千拉面、银座等时尚餐饮店,而其他国家的料理店业开始受到人们的青睐,比如一些泰国料理店和日韩料理店。广州餐饮业的发展决定了广州饮食文化的不断壮大,而“食在广州”则精•人们开始对生活提出更高的要求,在90年代末期,广州已经有相当多的休闲会所,当然这构成了广州商业文化的一部分。比如说桑拿、瑜伽、跆拳道、专业美容等会所成为许多广州人工作后的放松的消费好去处。•感受着如今广州商业中心的繁华绚烂之极,广州饮食文化的丰富多样性,我不得不感叹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如果说改革前的广州是一幅只有灰白色彩的画面,那么,改革之后的广州就是一幅多彩的画卷。改革开放前后广州交通状况的变化•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广州的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同时也必然带动了交通运输需求的增长。从前,广州的街道狭窄,路网容量低,道路交通密度高,秩序混乱。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管理部门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取得了比较大的成效,使交通状况得到了较大的缓解。在此,我们就不对广州道路规划变化作详细的解说了,而是通过一个我们最常见的例子说明改革开放前后广州的交通情况的变化。红绿灯是我们常见的设备了,通过采访了一位交通协管员,我们才知道原来广州是第一批实现红绿灯自动管理的城市。据协管员说:“改革开放之前啊,我们哪有红绿灯自动化啊,只能靠着交警每天拿着“银鸡”(哨子),“大声公”(喇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