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备课时间2.28教学课题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时计划1教学课时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理解: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的重要意义;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分析与运用:分析现实生活中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联系实际,分析传统文化的特点,并说明应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2、能力目标:(1)结合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我国的发展道路,体会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2)善于区分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3)提高归纳与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初步探究学习的能力;学会辩证地观察问题、认识问题。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充分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确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要成为传统文化自觉的传承者和享用者;把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点,增强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重点难点1、传统文化在今天的影响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教学过程复习提问:文化对人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文化影响具有什么特点?导入新课: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无论对社会发展还是个人都产生着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通过文化交流和传播,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相互影响,使文化影响的范围不断扩大;通过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在今天依然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传统文化的继承。讲授新课:(一)传统文化面面观:播放视频、展示图片,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学习关于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1、传统文化的含义:2、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含义(或范围)2影响地位典型例子重点分析传统习俗和传统思想的继承:根据最新消息,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将被定为法定假日,说明了民族节日和传统习俗深深地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也体现了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和继承;传统思想,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如和谐理念、“天人合一”思想对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影响;“大同”世界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影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对我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都产生着深远持久的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华文化的传统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核心。通过对传统习俗和传统思想继承性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传统文化在今天依然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导入下一问题:(二)传统文化在今天:材料一:古语云:“君子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和为贵”、“家和万事兴”、“事各顺其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材料二、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问题:通过阅读以上两则材料,你能说说“和谐社会”的思想与传统文化的“和”、“合”思想有怎样的关系吗(共性和不同)?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什么特点?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文化是民族的,由于各民族间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所以说传统文化必然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它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1、传统文化的特点: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2、传统文化的内容应与时俱进:3(分析: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文化的相应内容也应与时俱进,如春节期间的电话拜年和短信拜年,就是对新年祝福的与时俱进的体现,既缩短了人们之间的时空距离,也拉近了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很好地顺应了社会生活的变迁,也不断的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如果一成不变,则会起阻碍作用。所以我们应认识到传统文化在今天的社会发展中有双重作用:与时俱进就会起积极作用,一成不变就会起阻碍作用,所以传统文化要做到与时俱进。)导入:我们认识到了传统文化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有着双重作用,那么,应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呢?(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对待传统文化,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传统文化是财富,我们应全盘继承;另一种观点认为传统文化是包袱,应予以抛弃。下面我们就围绕这两种观点展开辩论:学生总结:以上两种观点是否是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如果不是,正确的态度是什么?(结合学习过的哲学知识进行分析。视情况,教师可做适当总结。)(我们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还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既要看到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对其消极作用也不能忽视。所以,我们既不能简单地说传统文化就是财富,同样也不能片面地说传统文化就是包袱,而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通过辩论,我们明白了:在今天,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待传统文化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态度。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影响的意义:从对国家、民族的意义和对个人的意义两个角度分析。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强调这是本节课的重点,要求学生结合哲学知识对照课本层层分析具体内容,并要求熟练地把握这一知识点并学会运用。(1)先从总体上把握16个字:(2)再分层分析,由总到分:思考: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如何体现辩证否定观的?(课后作业)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所以我们不仅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文化也需要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布置预习下一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4【课堂小结】【巩固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传统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传统文化深深地打上了历史的烙印B、传统文化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C、传统文化只存在于历史中D、传统文化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2、在传统文化中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的是()A、传统习俗B、传统建筑C、传统文艺D、传统思想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理想具有社会主义新时期新的内涵,同时又渗透着我国传统文化中“和为贵”的优秀思想。这表明传统文化()①具有继承性②具有相对稳定性③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④是一成不变的⑤是变化发展的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4、古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今有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从文化角度看,这说明()A、为了追求共产主义事业,文天祥和夏明翰把生死置之度外B、文化具有继承性,但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C、文天祥和夏明翰的共同之处是从根本上为人民的利益而献身D、文化具有多样性5、中国传统文化“重人伦,轻物理”、重德治而轻法治。而中国共产党把坚持以人为本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作为治国方略。这是因为()A、只有抛弃传统文化,才能求得新发展B、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C、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着积极的阻碍作用D、传统文化必须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与时俱进,才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6、近年来,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洋节”备受我国年轻人的青睐,而我国的传统节日却日益受到冷落。为此,有些专家、人大代表建议将端午节和中秋节等定为国家法定假日,为传统节日立法。为传统节日立法()A、可以有效地抵制洋节日的入侵B、能够弘扬民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C、能够使青年人重视传统节日,不再过西洋节日D、能够发挥文化对人影响的强制作用5随着现代化进程、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目前我国大批风情独特的古村落、民居、作坊和其他遗址已经遭到破坏,大批珍贵的无形文化遗产因各种原因失去传承。有关专家估计,如果现在还不采取有力措施去保护和抢救的话,20年以后,至少有一半民间传统文化将化为乌有。据此回答7—8题:7、风情独特的古村落、民居、作坊等传统建筑()A、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B、是世界上最珍贵的文化遗产C、是传统文化继承的最主要的形式D、只有文化价值没有经济价值8、这里所指的无形文化遗产主要是指()A、传统习俗B、传统建筑C、传统艺术D、传统思想课外作业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思想,今天仍显现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中,同时获得了社会主义的新内涵。我国传统文化崇尚“浩然正气”,今天我们强调领导要“讲正气”,同时赋予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内涵。我国传统文化特别重视讲究诚信为本,今天,诚实守信、建设诚信社会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应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教学反思作为公开课,每个老师都希望把自己最好的水平展示出来,本人作反思如下:由于课文内容是讲传统文化的,所以经过科组尤其是备课组的帮助,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理解和运用,本节课把重点放在情感目标上,重点引导学生在外来文化冲击本土文化日益严重的今天,可以正视传统文化,认同我们的传统文化,同时认清传统文化的现状,为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作出自己应有的努力,可以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注意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摒弃糟粕。课堂的设计理念是按新课程的要求进行的,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在知识的介绍和重点突破这两点都交给了学生去完成,注重通过在课堂上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事实证明学生的潜力是很大,对于我们政治课本上的知识,学生知道的未必就比老师少,学生也会有很多这方面的观点可以进行发掘,再加上有些观点从学生的口中6表达出来会更有感染力和说服力,这样也可以更好的达到情感价值观的目标。本节课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基本上是来自自己身边的同学提供的,充分的体现了本节课的生成性,老师在这当中要做的只是点评与引导,指出学生思考的方向。一堂好课它应该是有缺陷的,完美就失去了提高的机会,本次公开课的不足主要有如下:一是因为自己生病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备课,在教学准备这一方面可以加大知识容量,拓展学生的视野从而更好的丰富课堂。二是在学生进行探究的时候对于时间的把握还不够,造成最后课堂延迟了下课才能完成教学任务,这反映出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有时学生生成的知识应该及时给予点评。三是本节课的高潮部分还不够特出,在引起学生思想共鸣环节由于课件的演示出了问题,所以没有办法按设计一样达到完美的结局。最后,感谢高二备科组的几位老师,正是有他们坚持听我试讲和不断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才使本节课顺利完成,应该说本节课是集体智慧的体现,是属于大家共同努力的公开课。板书设计:(一)传统文化面面观:1、传统文化的含义:2、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二)传统文化在今天:1、传统文化的特点: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2、传统文化的内容应与时俱进:(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影响的意义:从对国家、民族的意义和对个人的意义两个角度分析。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