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思网校页政治: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分项练习试题(江苏专版•必修4)一、选择题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虽然不断升级的电脑病毒和无孔不入的不良手机短信使人们防不胜防,但是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广泛使用,以及手机的技术升级和普及,还是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可以说明()①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②矛盾双方的统一是主要的,对立是次要的③矛盾双方的的统一是绝对的,对立是相对的④矛盾双方相对应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对立是绝对的,统一是相对的,对立中有统一,统一中有对立,②③没有正确理解矛盾的含义。题中对互联网的看法坚持了一分为二的观点,故选D。答案:D2.(2011·抚顺六校联考)奥巴马在首轮中美战略对话开幕式上引用了《孟子·尽心下》中的一句话:“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这段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包含B.事物的发展总是从质变开始的C.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相互联结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解析:材料旨在说明山径之蹊在不同条件下或成为路,或被荒草埋没,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故答案为D。答案:D3.(2011·南通模拟)中国驻美国大使周文重于2010年在华盛顿表示,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证明了一个道理,“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互信则进,猜忌则退”,合作比遏制好,对话比对抗好,伙伴比对手好。中美双方应当共同合作,共创中美关系的美好未来。这蕴含的哲理是()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矛盾具有普遍性C.规律具有客观性D.矛盾的同一性是绝对的,斗争性是相对的解析:“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互信则进,猜忌则退”,说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C在题干中没有体现;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D表述错误。故选A。答案:A4.(2011·南京调研)下列诗句与下边漫画所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是()学而思网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B.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D.梅虽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解析:漫画体现了矛盾是对立统一的,要全面地、一分为二地看问题,D符合题意。A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B体现了运动的观点。C体现的是发展的观点。答案:D5.纵观历史,每次大的经济危机都曾重创世界经济,同时又催生新的发展机遇。在危机中抓住机遇的国家,通常率先复苏并占据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这体现了()A.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解析:抓住机遇,率先走出危机,实现复苏并占据制高点,体现了C项。答案:C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6.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许多展馆的设计都体现出中西合璧的风情,例如有“海贝壳”美称的以色列馆由两座流线型建筑构成,宛如一双环抱的手。设计师解释说,场馆设计借鉴了东方哲学的阴阳太极理论,暗喻着对立统一、和谐共生之意。以色列馆的设计体现了()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②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相辅相成③事物的形态是设计师创意的结果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中西合璧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即东方和西方各有其独特的风情,但又可以相互融合于整个世界普遍认同和接受的一种设计中;“对立统一、和谐共生”体现了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③的观点是错误的,④并未在材料中体现,故选A。答案:A7.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推出的楼市“新国八条”的内容中有这样两句话:“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把建制镇纳入住房保障工作范围”和“强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这两句话共同包含的唯物辩证法的学而思网校页道理是()A.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B.意识具有主动性与创造性,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C.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世界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要坚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ZK)〗解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明确题干中的知识要求——唯物辩证法的知识。A、B属于辩证唯物论知识,应排除。D虽属于辩证法知识,但不合题意。答案:C8.有人说:“童年是一场梦,少年是一幅画,青年是一首诗,壮年是一部小说,中年是一篇散文,老年是一部哲学。”从哲学上看,这句话表明()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B.矛盾贯穿于一切事物之中C.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D.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解析:不同年龄在人生的旅途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故选D。答案:D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9.奥数培训本是针对少数有数学天赋、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的课外辅导,但是现在不少地方的很多小学生都在学奥数,有的地方奥数成绩甚至成了小学升初中的参考标准。学校、家长不顾实际,掀起奥数培训热潮的做法()①没有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统一②违背了事物发展的规律③没有抓住重点④没有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材料反映了学校、家长的行为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故应选①②④;③不符合题意。答案:D10.(2011·苏北四市联考)右边漫画《偏听》给我们的启示是()A.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B.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C.要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D.要坚持两点论和均衡论的统一解析:解答该题时,抓住漫画的标题“偏听”和漫画所表达的意思即可得知答案为C。答案:C学而思网校.重庆市公安局副局长文强曾是一名“打黑”英雄,而在重庆新一轮“打黑”战役中,文强却因涉黑而被查处。文强由英雄到罪犯的变化体现了()A.矛盾主要方面的地位发生变化,使事物性质发生变化B.任何事物都有两点,都是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C.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D.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特点解析:文强由“英雄”沦为罪犯,是因其思想腐化堕落,其利己享乐思想取代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种变化体现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B、C、D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选A项。答案:A12.行为学中有这样一个公式:重要+重要+重要……+重要=0。下列古语与这个公式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A.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C.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D.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解析:“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的意思是处处加以防备,就处处薄弱。这告诉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分主次,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它与题干蕴涵哲理相符。B项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C项体现了立足整体,D项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答案:A二、非选择题13.(2011·镇江模拟)进入2010年以来,旱灾、洪水、地震、泥石流、火灾等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粮食问题再一次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2004~2009年我国粮食持续6年增产,国内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然而,要保持粮食供求长期基本平衡仍不容乐观。一方面,人口的增加、动物类食品消费增长和使用粮食生产生物燃料,将扩大粮食需求;另一方面,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和保证种粮收益的难度加大,从而制约着粮食产量的提高。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我国粮食供求状况及如何确保我国粮食安全。解析:本题考查矛盾分析法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矛盾分析法包括哪些具体方法,然后把这些方法和所给材料结合起来分析,看能用到哪几个。回答时一定要把教材知识和材料紧密结合起来。答案:(1)要全面分析矛盾。目前我国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但保持长期基本平衡不容乐观;既要看到粮食需求扩大的一面,又要看到制约粮食供给的一面。(2)既要抓住重点,又要统筹兼顾。以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供给为重点,要严格保护耕地(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加农业投入等);同时抑制不合理需求,禁止用粮食生产生物燃料(控制人口增长、倡导合理饮食等)。学而思网校页(3)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应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而不能照搬别国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够解决粮食问题,确保我国粮食安全。14.(2011·扬州模拟)材料1:基本药物由政府统一招标采购,在医院药房零差率销售,短期内会对药店经营带来冲击;从医药分开的改革方向来看,原来只能在医院销售的占市场80%的药物,将放开在药店销售,又是一大利好。以低价著称的北京“老百姓”大药房认为,基本药物制度短期内对药店有冲击,但从长期看,“新医改”对于药店总体来说是好的发展机遇。材料2:大多数药店经营药品利润不足3%,为了生存,有的提高非药品经营比例,有的压缩门店面积。“老百姓”大药房认为,应对目前的困难,药店各有其招。药店的竞争关键还是拼服务,尤其是专业的服务,当然,调整经营策略,引导健康消费新概念也不失为可取的应对策略。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我国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对药店的影响及药店应如何应对基本药物制度改革。解析: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是关系民生的大事,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求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对药店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注意一分为二地分析,关键是抓住材料中“利好”“机遇”和“总体来说”。应对措施要抓住材料的“各有其招”“关键”。答案:影响:(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要坚持一分为二、全面地看问题。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对药店的影响,既有冲击,也是机遇。(2)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要抓住主流。“新医改”对于药店总体来说是好的发展机遇。对策:(1)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药店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应对目前的困难时,各有其招。(2)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要学会统筹兼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药店竞争的关键是提高服务,也要注意其他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