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讲政治与政治学1.中西方政治研究的发展脉络?一、中国政治学的历史演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研究中国历史悠久,上下五千年,在先秦时期即产生了丰富的政治思想。古代思想家认识事物的能力有限,他们从神意的角度探讨和论证政治问题,表现为一种原始的天命观。他们用巫术的方式,编造“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神话,宣扬神权政治和王权专制思想,证明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到西周后期,古代思想家提出了“明德慎罚”的思想,这比起原始的天命观有了一定的进步。春秋战国是古代中国历史大变动时期,也是政治思想逐渐摆脱天命观的束缚,直接反映社会现实而得到大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古代中国政治思想的演变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其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涉及三个方面:(1)政治哲学即关于“仁”、“礼”、“法”、“势”、“术”等政治范畴以及天与人的关系、义与利的关系、君与臣的关系、臣与民的关系等基本理论。(2)理想社会当时各种政治主张很多,都有一个政治目标即要求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制度,这些理想的社会制度主要有,孔子主张的“天下归仁”的有道社会;孟子主张的“丰衣足食的”王道社会;韩非主张的“严刑峻法”的法治社会;墨子主张的“和睦相处”的兼爱社会;老子、庄子主张的“无为而治”的小国寡民社会;等等。(3)治国方略即统治者关于“治国平天下”的策略、法规、办法、经验等总和。在治国方略方面,中国古代遗留下来不少论著,如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人们称它是一部“历代国家管理学”)、唐代杜佑的《通典》、宋代郑樵的《通志》、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人称“三通”),等等,这些都是有关国家政策和制度方面的政治学重要著作。儒家政治思想由孔子创立、孟子进一步发展完善的儒家学派,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最深远的学派,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其主要典籍是《论语》《孟子》两书。孔子所述而由其弟子所记录的《论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政治学经典著作,该著作影响极大,以至于古人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孔子讲学分四科: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政事”可以说相当于现象的政治学专业。儒家学说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1)坚持“为国以礼”的政治立场,即所谓的“礼治”。孔子主张以周朝的礼法、规范和原则来调整人与人的相互关系,改变自春秋时代以来的天下大乱的局面(礼崩乐坏)。(2)提出“为政以德”的治国之道,即所谓的“德治”。孔子主张统治者要注重对老百姓进行道德教化,反对只依靠行政命令和严刑峻法维持社会统治,要求统治者加强自身修养,用施“仁政”的方法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孔子的这些思想经过孟子的发展,归结为“以德行仁”的“王道”,用来反对“以力假仁”的“霸道”,成为两千多年来封建统治者主要治国方略。不过,孔孟的儒家思想不仅在当时,而且一直到汉代以前,都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重视而备受冷落。到了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2独尊儒术”,儒学的地位才被提到空前的高度,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工具和禁锢人们思想的重要手段。法家政治思想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是与儒家相互对立的主要流派,其代表作是《韩非子》一书。韩非反对儒家的“王道”、“仁政”和“以礼治国”,主张“霸道”、“权术”和“以法治国”。他把慎到的“势”、商鞅的“法”和申不害的“术”三种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法家治国理论。两千多年来,法家思想的地位虽然一直位于儒家之下,但是法家政治思想具有可操作性和立竿见影的特点,因此在封建社会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道家政治思想儒法两家一个强调“德治”和“王道”,一个强调“法治”和“霸道”,表面上看起来观点相左,其实都主张用积极有为的手段来治理国家。与此相反,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则主张以“无为而治”的方式来治理国家。他们期望统治者以退为进,以柔克刚,尽可能少地干预社会生活,通过“无为”的方式而达到“治”的目的。“无为而治”是指统治者不要骄奢淫逸,不要扰民,要有节制,要顺应民心,顺其自然,建立一个小国寡民、清心寡欲的社会制度。“无为而治”的核心是讲究治国方式,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如无为,则无不治矣”。由此可见,道家思想、儒家思想、法家思想最终都是要达到“治”的目的,只不过治的手段不同罢了。“无为而治”作为统治者一种治国方略,对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者的政治统治起到了一定作用。总而言之,儒、法、道三大学派的政治主张虽然各不相同,但都不同程度地为历代统治者所采纳,作为其主要的或补充的手段。他们的政治思想各有特点,互相对立,又互相渗透,从而成为融“政”、“法”、“德”、“礼”等思想为一体的治国方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大多是以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同时兼用法家、道家某些政治观点和主张进行统治的。这是中国古代政治发展史上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二)近现代中国的政治研究近代中国政治学是在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鸦片战争以后,传统的儒家思想受到西方政治学说的猛烈冲击。中国早期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目睹中国封建制度的腐败,力图引进西方的政治学说和政治制度,以改变中国积贫积弱,落后挨打,丧权辱国的现状,达到中国强盛的目的。在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当中,最早的启蒙者有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何启等人。他们呼吁要在中国设立西方式的议会制度,倡导君民共主,建立英国式的君主立宪政体,并且积极地向中国民众介绍西方的政治学说,特别是关于议会民主和三权分立的学说。其后,又出现了以严复、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人物。他们一方面大量地翻译西方政治学著作,如孟德斯3鸠、卢梭等人的文章和著作,另一方面自己也写了不少通俗读物,极力宣传其政治主张。严复提出“重民抑君”,变法改制,救亡图存。梁启超提出中国要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他认为世界上只有三种政体代表政体进化的方向,即君主专制政体、君主立宪政体和民主宪政政体。中国只能通过改良的途径建立君主立宪体制才能改变中国现状。认为国家不是“君相之私产”,而是“国民之公器”,呼吁“伸民权”,“设议院”,行君主立宪,认为这是医治中国贫弱的灵丹妙药。他以《时务报》、《清议报》和《新民丛报》为阵地,介绍西方政治思想和政治理论。他的著作大部分被收入《饮冰室合集》,其中不少是政治学方面的,如《论立法权》、《论政府与人民之权限》等;政治思想史方面的有《东西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他介绍的西方政治学著作有《亚里士多德之政治学说》、《法理学家孟德斯鸠之学说》等。梁启超、谭嗣同等人不仅在政治理论上进行探讨,更可贵的是他们还付诸政治实践——戊戌变法。到了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章太炎、邹容、陈天华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把中国近代政治学研究推到一个新的高度。譬如,陈天华和邹容明确提出要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章太炎则主张建立三权分立的总统制的民主共和国,尤其是孙中山在吸收消化西方资产阶级民主理论、结合中国社会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的政治思想,成为设计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理论根据。三民主义是指民权主义、民族主义和民生主义,其中民权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政治理论的核心,是“政治革命的根本”。提出民权主义旨在将中国持续数千年的君主专制政治改造为现代民主政治。“五权宪法”是指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监察权和考试权,是孙中山吸收西方三权分立学说和中国封建社会科举制度以及监察制度的精髓而提出来的,是三民主义理论的实证化和制度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孙中山的政治思想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综观中国近代政治学的发展,其重点是介绍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围绕救亡图存这一核心主题,紧密结合中国政治制度改造运动而展开的,带有强烈的实践色彩。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政治学研究领域出现分化。西方政治学继续引进,如张慰慈的《政治学大纲》,对西方政治学说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以商务印书馆组织出版了“汉译世界名著”,对西方政治学经典进行了系统的翻译。抗日战争时期国内学者出版的政治学著作主要有陶希圣的《中国政治思想史》、曾资生的《中国政治制度史》、萧公权的《中国政治思想史》等,当时的政治学研究主要涉及政治思想史、政治制度史、中国行政、中国宪政等几个方面。1932年9月,旧中国政治学会在南京成立,成员主要是大学政治学专业的教授。到1942年,该学会总共召开了三届年会。(三)政治学在我国的恢复重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在中国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舞台。但由于国内外条件的改变,受极“左”思潮的影响,政治学研究被大大地忽视了。1979年3月,邓小平在一次重要讲话中指出,“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也需要赶快补课。”4从此,政治学学科在我国得到恢复和重建。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政治学无论是在学科设置还是学术水平上都有较大的发展。一是完成了中国政治学的恢复和重建。二是政治学科理论研究成果丰硕。三是始终紧密联系中国实际,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服务。四是政治学研究由封闭走向开放。随着对外开放政策进一步推进,政治学研究范围的扩大,中外政治学学术交流活动的增多,将会以超越国界的更开阔的视野来进行政治学研究。二、西方政治学的发展脉络从古希腊政治学说的产生到当今,西方政治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一)古典希腊、罗马时期的政治学说政治学起源于古代希腊,亚里士多德名著《政治学》一书奠定了政治科学的基础。约公元前2000多年,古希腊的克里特岛便产生了奴隶制国家——城邦,到公元前8—公元前6世纪时,这样的城邦已有数百个之多。亚里士多德生活在古希腊城邦制度走向衰落、濒临危机的时代,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对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形成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城邦是指以一个城市为中心,连同周围的村落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生活共同体,也是西方世界独特的国家形式。希腊城邦在组织结构、管理方式等方面都各不相同,有的城邦实行的是多数人掌权的民主制度(雅典),有的城邦实行的是少数人掌权的贵族制度(斯巴达),还有不少城邦实行的是个人掌权的君主制度。虽然希腊城邦在管理形式上各式各样,但就其性质而言,都是奴隶主阶级对奴隶阶级的专政。所有希腊城邦的社会结构都是由享有公民权的自由民(公民)、没有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这三部分人所组成。其中,公民阶层把持着所有的政治权力,他们是城邦的主人。从公元前4世纪开始希腊城邦出现危机,亚里士多德为了挽救摇摇欲坠的城邦制度,维护奴隶主阶级的政治统治,在总结了希腊158个城邦治国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写下了《政治学》这本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的政治学经典著作。在这部著作中,亚里士多德系统地阐述了关于国家的起源、性质、目的、政体等问题,提出了关于公共权力、政体类型等重要概念和基本理论。这些重要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提出,在西方政治学发展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正因为如此,亚里士多德成为西方政治学的奠基人,《政治学》成为创立政治学学科的标志。5(二)中世纪时期的政治学说长达一千多年的中世纪是西方世界的黑暗年代。农民与封建主的矛盾、城市市民与封建主的矛盾、广大人民与教会之间的矛盾,构成了中世纪欧洲各国阶级斗争的主要内容。在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成为各国国教,在意识形态领域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政治学被涂上了神学的色彩,成为维护封建教会统治的神权政治学。圣·奥古斯丁(公元354—430年)和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年)是神学政治学的代表人物,尽管他们的政治思想不尽相同,但都鼓吹上帝万能论、国家神创论和君权神授论,要求国家服从教会,王权服从教权,所有的人都服从上帝。神权政治学实际上反映了以教会为靠山的领主势力企图直接控制世俗政权的要求,同时也为中世纪等级制度的“合法性”提供了神学依据。神权政治学意味着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倒退,西方政治学的发展在中世纪一千多年时间里一直处于停滞的状态。(三)近代时期的政治学说15—16世纪是西欧封建社会衰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的时期。资产阶级逐步成长为一支新生的政治力量,他们同封建统治者及教会势力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迫切要求摆脱宗教束缚,打破封建政治,以促进资本主义的大发展。为顺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