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三周考试卷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周考试卷一、单选题(共35道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农谚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活动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是对自然规律的总结,它对农业生产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这说明()A.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B.文化创造的主体是广大农民C.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D.文化现象无处不在2.乡土中国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农村,也是整个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性。据统计,中国每天消失的村落有80至100个。在急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毫无节制地膨胀,农村被一步步地蚕食。割裂的城市与村庄之间,充斥的不仅仅是“乡韵”的遗失,还有被毁的精神家园。由此可见()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B.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C.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D.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3.近年来,一系列新的文化业态,如网络服务、动漫游戏、数字媒体等逐渐形成了以文化内容为纽带、关联度日益加强的庞大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文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高。这表明()A.文化对经济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B.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C.文化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D.文化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4.按照国际标准,当一个国家和地区每百户居民汽车拥有量达到20辆以上时,就进入汽车社会。我国已进入汽车社会行列。“行人第一,脚踏车第二,汽车最后”,这一发达国家普遍遵循的道路原则,值得我们借鉴。汽车社会需要健康的汽车文化,这是因为()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②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③健康的文化能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养④健康的文化是个人素养的核心和标志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党和国家之所以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是因为()①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③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④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6.市民素质是城市文明的基础。各地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纷纷提出“市民素质高一分,城市形象美十分”等宣传口号。这一口号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A.文化对城市发展起决定作用B.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C.人的文化素养要在环境中培养D.文化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7.当前文化旅游方兴未艾。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印发了《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文化与旅游结合的现实文化意义在于()①有利于文化的传播②有利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③有利于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使经济稳中求进④有利于开阔人们的视野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8.南古民居以红砖为主色调,砖石结合,“出砖入石”,形成了“红砖文化”的独特建筑特色,引起人们对这一建筑文化的广泛关注。“红砖文化”体现了()A.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产品B.文化就是体现在建筑上的历史遗产C.文化内涵是建筑业发展的基础D.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9.“书籍本身不可能改变世界,但是读书可以改变人生,人可以改变世界。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这说明()A.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可以直接推动社会发展B.文化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C.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D.文化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10.文化素养是指个人的才智、能力和内在涵养。下列关于人的文化素养的观点中正确的是()①人的文化素养是天生的,不是后天培养的②人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④人的文化素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知识素养A.②③B.①③C.①②D.③④11.我国文化企业立足于民族特色求发展,通过经典的文化产品来宣传和介绍中国文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文化与政治的关系看,这是()①削弱和取代别国民族文化的需要②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斗争的需要③文化决定政治的特殊表现④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12.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体现的道理与漫画寓意一致的是()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②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③耳濡目染④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13.盐城自古因盐设城,因盐得名,两千余年海盐文化是盐城地域文化的精髓。其中,盐雕艺术品晶莹圆润,蕴含东方美学的优雅意境,作为城市名片,为“盐城八珍”工艺品之首,凝练了海盐文化之魂。这说明()A.作为精神力量的文化能转化为物质力量B.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具有相应的物质载体C.自然环境的不同决定着文化的差异D.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积极影响14.中国儒家有一套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办法,概括起来就是“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做好这八个字,不但可以处理好人际关系,还可以治理天下。此外,中国其他百家均有一套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这则材料说明()A.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B.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C.文化能够决定人际关系D.文化决定着一个人人格的形成15.“孟母三迁”,孟子成为“亚圣”。下列能支撑这一说法的名言有()①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②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③蓬生麻中,不扶自直④听其言而观其行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16.梁林旧居是古都文物,蒋介石重庆行营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都属于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记录着民族的文化基因。这主要表明文化遗产()A.是在历史、艺术或科学方面有着世界意义的纪念文物B.可以充分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C.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D.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应给予保护17.常言道:“接地气才能有灵气,俯下身才能心贴心。”文艺工作者走基层、接地气是因为()A.基层是传统文化的发祥地B.基层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C.基层是文化创作的源泉D.基层是文化传播的手段18.在安徽合肥梅山路社区有一家名为小筛子义学私塾的国学公益机构,10年,在这所免费教学的私塾里,累计有5000余名儿童通过诵读经典,学习传统礼仪知识,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要注意()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②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③先继承,后发展④推陈出新,革故鼎新A.①②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9.杭州打造休闲之都,尚“静”重“养”的休闲文化,反映了我国古代以“仁”为本、以“和”为宗、“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追求,体现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思想。这表明()①中华传统文化是现代智慧的源泉②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③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④批判性继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0.岭南文化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中不断创新、不断自我更新,它在原有特质的基础上,又不断有新的内涵发出,又有新的因子在萌芽,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岭南文化”。这说明()①新岭南文化是社会实践发展的产物②新岭南文化是与时俱进的文化③新岭南文化对广东社会的发展具有反作用④新岭南文化是对旧岭南文化的否定和摒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①②21.创作于11~14世纪的西藏夏鲁寺佛教壁画,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近日,敦煌研究院数字中心对壁画进行数字化摄影、后期拼接、制作虚拟漫游等处理,这将在某种程度上实现壁画的“永续”流传。这表明科学技术()①改变了文化交流的途径与手段②改变了文化资源传递、储存的手段与方式③延续了传统文化的内涵④是促进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A.②④B.①②C.①③D.③④22.端午节是中华多民族的民俗大节,但不同民族风俗各异。如汉族过端午的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蒿等;四川小凉山的彝族群众在这一天的习俗是采集草药,做防病治病之用;仫佬族过端午要抬着纸船到田间赶走害虫,祈祷禾苗生长。这表明()①传统习俗是一定社会群体在民族节日期间的风尚、礼节和习惯②民族节日对于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独特的作用③文化具有多样性④民俗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2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的这首诗体现了()A.全面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B.文化能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C.文化由文人创造又影响人D.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24.近年来,很多外国电影中出现了中国元素,《地心引力》这部电影中出现了“天宫一号”和“神舟”飞船等中国元素。这对于中国观众来说,确实会有亲切感。这启示我们,在文化创新过程中()①要加强文化的交流传播,增强文化的趋同②根据不同的受众和市场需求发展文化产业③中国的文化得到了世界的普遍认可④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自信与自觉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5.徐悲鸿是我国著名的现代绘画大师。他继承了我国绘画优秀传统,吸取西画之长,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可采者融之。”这表明()①文化继承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②文化在推陈出新中实现传承③博采众长就能实现文化创新④文化创新能增加传统文化的价值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26.因央视的《新春走基层》节目,“家风”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中国人历来重视门楣家风的教育,讲求耕读为本,诗礼传家,形成了明礼、孝亲、忠厚、诚信、勤俭等家风。这表明()A.中华文化兼收并蓄博大精深B.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标志C.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D.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27.湖南卫视推出了内地首档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它在借鉴韩国原版节目的基础上融人中国传统文化中孝老敬亲的理念,播出后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这说明()①电视节目创作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②优秀的文化产品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③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④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8.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隋唐,外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这一史实表明()①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②学习借鉴外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③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④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9.《周易•系辞下》中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业。”近年,“忧患意识”一词频繁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件及领导人的讲话中。这表明,中国传统思想()A.即将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B.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财富,应当毫无保留地继承C.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中国的发展道路D.是最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当成为全世界的主流思想30.在“文化创新的泉和动力”主题研讨会中,某同学以“深圳30年的奋斗历程创造出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将激励深圳人再创辉煌”的事例说明主题。以下判断正确的是()①事例中体现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特有文化的部分,切合主题②事例中反映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部分,切合主题③事例中反映社会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资和条件的部分,切合主题④事例没有体现社会实践的变化推动文化创新,不切合主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1.2015年元旦,中央电视台开播的《记住乡愁》节目,通过梳理中国传统村落世代遵循的行为道德规范和传承千年的家风家规,讲述传统村落的文明故事,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因。这体现了()A.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在现代社会正发生改变B.继承和保护传统文化是电视媒体的主要任务C.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D.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采众长的特点32.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吸引了各地群众广泛参与,人们竞相“秀”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