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答: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总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提出来的。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它强调以人为本,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也是当前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在指导思想上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一项系统工程。(1)首先要正确地认识自然,尊重自然规律。人类的文明发展到今天,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社会发展到今天,在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全局观念上,需要确立的一个基本观点是:人的生产目的、社会目的,必须以遵守、顺应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为前提、为依据。舍此,人类将从根本上失去家园,失去生存的空间。如果人类的生产活动竟是以破坏甚至毁灭自然的生态环境和违背自然的发展规律为代价,那么人类的这种生产活动无异于慢性自杀,无异于自取灭亡。对自然的改造并达到与其和谐相处、发展,首先要尽量深入地认识人们面对的自然,认识它的规律。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尊重自然界的展规律。自然界的存在蕴含着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无数次的历史事实和实践证明,对自然规律缺乏认识甚至只顾眼前和局部利益逆自然规律而动者,必将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大规模的围湖造田、开荒,无节制地采伐树木,导致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泄洪能力逐渐缩小,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于是便出现了98年的大洪水浩劫的灾难,这就属于人类向大自然无节制索取的结果。严酷的事实,迫使人类自己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做一次全面的反省:人类发展只有合理地利用自然界,才能维持和发展人类所创造的文明。因此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在推进发展的过程中,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既积极实现当前的发展,又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要特别注重“开发与治理并重,环境与发展同步”的自然界发展规律,做到既要埋头苦干,又要抬头看路,既要善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把握客观实际,又要让眼光具有前瞻性、长远性和战略性。(2)其次,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这是基本国情。而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又长期存在着资本驱动型、资源消耗型的特点,经济增长与资源保障、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全国每年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则高达近万亿元,粗放型的传统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因而,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传统粗放型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循环经济”是在科学技术革命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资源循环利用和节约,实现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小的污染获取最大的发展效益,它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基础,以资源的再生、循环利用和无害处理为手段,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重视经济结构内部各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共生关系,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效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同时,循环经济还拉长生产链,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发展,解决了人口、环境、资源、生态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共赢”。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要在我国真正实现,首先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端正发展理念。为此,要加强宣传,达成共识,使各部门、各企业、乃至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使循环经济变成政府、企业、公众的自觉行为。其次要制定政策法规,使发展循环经济有法律保障。要尽快建立促进循环经济的法规、制度、政策和体制以及行政支撑体系。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如《推进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法》、《国家绿色消费法》、《资源循环再生利用法》、《企业清洁生产法》等。通过法规对循环经济加以规范,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发展循环经济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各级政府应因地制宜,制定地方性法规,通过立法、行政措施、宣传和监督结合在一起,多管齐下,共同作用,使环境和资源循环利用变成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只有大力发展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工业,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为主体的生态农业,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和“绿色服务”为标志的生态服务业,才能达到经济发展的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建成低投入、少污染、可循环的国民经济和节约型社会,既保证当代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又为子孙后代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真正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还要坚持三个创新途径。首先(见打印《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2.试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技创新途径?(见打印《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答: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人类在依赖于自然生存的同时,也影响着自然的结构、功能与演化过程。人是科技的主体,科技是人与自然的中介,也是人类作用于自然的武器。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给人类带来福利的同时,不能破坏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的和谐。(1)科技创新推动发展模式从资源依赖和投资驱动为主向资源集约和创新驱动转化。从人类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需求来说,需要零辐射的彩电、低噪音的空调和洗衣机、低泄漏的微波炉、低甲醛的木地板和涂料等;从保护自然来说,需要低污染的汽车、无铅汽油、无磷洗涤剂、无汞干电池、氟利昂冰箱等等,这些所有的需求都离不开先进的技术和工艺,都离不开科技创新。(2)科技创新强化人的科技意识和环境意识,通过科学知识的积累,扩大人的视野,启迪人的心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先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不仅推动着社会文化观念的更新,对人们具有强大的精神塑造作用,而且为人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精神文化生产手段和工具,在精神生活层面上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将不断发展和更新人类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思维与生活方式。(3)科技进步与创新还能为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提供帮助,为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不断贡献智慧和力量。3.关于马克思主义本质的几点认识?(见打印《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答: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坚持其本质,发展马克思主义也必须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本质基础上的发展,因为随着形势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结论是可以改变的,而其本质则是永不可变的。因此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十分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是有关于指导无差阶级夺取政权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理论。它的本质特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自己理论创立的初期就明确表示,他们的理论在本质上是批判的,“我们不想教条式的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展新世界”。这种批判性表现为:首先,马克思主不承认“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马克思主义也以批判的眼光看待自己,从来不把自己的学说当作一成不变的教条和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而是始终坚持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克服自身的缺点,纠正自身的错误,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变革自身。(2)马克思主义是高度开放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革命学说,而且是向人类文明成果开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在广泛吸取和借鉴人类文明成果基础上创立起来的科学体系。它之所以在19世纪中叶产生,除了当时客观的社会历史和时代条件,也离不开吸收当时人类文明的最新成果作为自己创造思想理论的条件。列宁深刻地指出,“哲学史和社会科学史都十分清楚地表明:马克思主义同‘宗派主义’毫无相似之处,它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一种故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恰恰相反,它的产生正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学说的直接继续。(3)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公开申明自己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这个阶级性却不带有任何的宗派性。这是因为作为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无产阶级胸怀最宽广、眼光最远大,它所谋求的不仅是解放无产阶级自己,而且要解放全人类。因此,无产阶级是一个与时俱进的阶级,这个阶级性决定了它能不带任何的偏见去吸收人类文明的成果,它的学说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4)马克思主义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精神决定了它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新境界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并最终解放全人类的理论,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革命性和实践性。同时,这个理论又是建立在深刻揭示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科学阐发无产阶级使命,自觉依据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的科学理论,是一种把革命性和科学性高度统一起来的革命科学。4.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提问答:马克思主义观问题的基本方面是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这一问题的认识和回答。这种认识和回答作为一个过程,首先是由“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提问引起的。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这种提问不只是一种单纯的形式,而是一种关系到人们的马克思主义观问题的具有确定的经验根据、特殊的表现形式和特定意义的规律性现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提问的实质和意义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1)对偏离马克思主义的各种倾向的反应和对这种倾向的要求。无产阶级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无产阶级所面临的任务和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性质要求这一阶级的整体及其成员必须正确地认识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偏离马克思主义的倾向作斗争。理论上的“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提问是对客观存在着的偏离马克思主义的倾向的反应和同这种倾向进行斗争的实际过程。从整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过程来看,即既从马克思主义内部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实践过程来看,也从外部资产阶级学者和西方马克思学家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和态度来看,在马克思主义问题上的倾向性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并且由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所面临的任务和形势的复杂性,总有新的表现形式出现。(2)探求判断马克思主义的标准发生在争论中的“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提问,其实质性的要求是提出一个判断真假马克思主义的标准。在对这种标准的追问中,人们对这个标准的理解不同,探索的途径也不同。无论是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提问中引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划分标准问题,还是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划分标准问题中引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提问,都表明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提问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划分标准问题的内在联系,表明了对判断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标准的追问正是提问的实质所在。(3)解决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回答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是两个密切相关的问题。解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是解决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的前提。所以,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解决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的过程,逻辑上内在地包含着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问题的解决过程。而实际上解决了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也就解决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因为解决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这一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过程能够为从理论上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提供答案和根据。正因为二者之间具有这种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所以实际发生的“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提问的意向和结果往往不在于或者不仅仅在于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问题,而在于从无产阶级的实践和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来说更迫切更根本的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提问的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