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概论备考资料绪论一、政治学的研究对象1.政治的含义:①历史上剥削阶级和当代西方政治学者对政治的解释(非马克思主义解释)a.道德论(亚里士多德)b.法律论(凯尔逊)c.权术论(马基雅维里)d.政策论(戴维.伊斯顿)e.管理论(孙中山)。②马克思主议者对政治的解释a)列宁:“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b)马克思、恩格斯:“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③马克思主义者的政治观的基本内容:a)政治的根源:经济;实质:阶级关系;核心:政治权力;活动:是科学,是艺术。政治定义是: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各社会关系的总和。2.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它是一门研究政治现象的科学院;狭义:国家活动形式、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广义:公共权力。3.政治学研究的范围:划分范围的标准:研究对象。它的范围包括6个领域:1.政治学基础理论2.中国政治3.比较政治4.公共政策5.行政管理6.国际政治.4.政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指政治学与相关学科交叉而产生的边缘学科.包括:1.新政治经济学2.政治心理学3.政治社会学4.政治人类学5.政治文化学.重点掌握:1.政治学与哲学的关系:哲学观点是政治学的理论基础;2.政治学与经济学的关系:a)经济决定政治,政治服务保护经济b)经济解决效率,政治解决公平3.政治学与法学的关系:非常密切,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政治指导决定法学,法学又规范、制约政治。二、政治学的历史发展1.中国古代(君主制政体)政治学:1.儒学:以孔、孟为代表,主张王道。即a)礼治:“以国为礼”的政治立场;b)仁政“以政为德”的治国之道2.法家:以韩非子为代表。主张霸道。以法治国。3.道家:以庄子为代表。采取消极无为的手段来统治。即“无为而治”的思想。(牢记:三大派别各有特点、相互对立、相互渗透。历史统治者都是交错运用,互为表里、互相补充)2.西方政治学的发展脉络:①罗马时期:(古希腊)a)柏拉图:《理想国》西方政治思想的最初萌芽。b)亚里斯多德《政治学》西方政治学的开山之作,他本人是西方政治学的奠基人。②中世纪:(神学思想占统治地位)政治领域的主要论题是:教权与王权谁应居最高地位。其中奥略里.奥古斯丁是神学理论的奠基人。③文艺复兴时期:近代西方政治学形成时期,代表人物:马斯雅维里《君主论》提出了“政治无道德”的观点。将政治与伦理分开,又称“马斯雅维里主义。④资本主义发展时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a)托马斯.霍布斯(英):《社会契约论》提出了“政治无道德”的观点b)洛克(英)“分权说”c)孟德斯鸠(法):三权分立学说d)卢梭(法)人民主权思想e)孔德(法)实证主义⑤19世纪以后(龚断资本主义时期)政治学成为独立的学科,资本主义相继出现了“行为主义政治学”和后行为主义政治学。它们都是将“国家制度”作为政治学研究的核心内容。3.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形成和发展:①《共产党宣言》--无产阶级第一个政治纲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开山之作。主要内容:答:a)提出了国家是阶级组织的观点b)指出了人类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的核心是政权问题。c)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理论d)提出了国家历史类型理论,强调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不是目的,目的是要建立共产主义,同传统的国家观点彻底决裂。e)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学说。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含义)1.历史上最系统最全面最深刻的政治学2.是科学性、革命性、阶级和实践性的统一3.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政治学。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①②③④P27和意义:(为什么要学习政治学)答:①②③P29(略)第二章:国家与阶级一.国家的起源1.原始氏族公社制度①原始社会的婚姻形式:即最古老最原始的家庭形式:群婚。(血缘家庭)②氏族是指:具有血缘亲属关、同族内部禁止通婚的人们的集团。(国家产生之前人类社会的普遍形式)③氏族制度的特点:1.内部禁止通婚(根本规则)2.男女平等(男女发表意见的议事机构--议事会为权力决策组织)3.成员之间有相互帮助和保护的义务。④氏族制度解体和国家产生的原因:1.社会内部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2.以生产、分工的发展为基础的3.私有制和阶级的形成是社会根源2.国家的产生及其与氏族的区别①原始社会的三次分工及后果a)农业与畜牧业分离1.提高了劳动生产力2.么有制出现;3.父权代替了母权,家长制家庭出现b)农业与手工业分离1.奴隶制得到了巩固和发展2.耕地成为私有财产3.部居联盟出现。c)农业与商业分离1.出现了金属货币2.人们为谋生而流动,氏族与部落居民杂居。②家长制家庭的主要特点:a)把非自由人包括在家庭内b)父权③国家产生的三种形式a)雅典形式(内部发展)b)罗马形式(氏族内部分化出世袭贵族)c)德意志形式(日尔曼族征服)国家产生的原因:社会内部经济的发展,出现了私有制和和阶级的结果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④国家与氏族的根本区别:a)国家按地区划分居民,氏族按血缘b)国家设有公共权力,氏族没有⑤国家的含义:(马克思主义的观点):a)国家是一个历史现象,它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产生时间)b)国家是社会内部发展的结果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产生原因)c)国家的作用是缓和冲突,把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内。3.剥削阶级国家思想家关于国家的起源理论主要有:①神权论:君权神授,君主是上帝的仆人,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他要按上帝的旨意来管理国家。②契约论(卢梭为典型代表)国家是人们订立契约的结果,是永恒的理想王国③暴力论:国家起源于掠夺和征服,是人对人使用暴力的结果。(典型代表德国的哲学和经济学家杜林)二、国家的本质和职能:1.马克思关于国家的定义是: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迫使一切从属的阶级服从于一个阶级的机器。2.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要质的理论。回答: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联系和区别?答:联系:都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和产物,都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区别:a)建立的经济基础不同b)专政的对象不同c)国家权力与人民大众是否对立或分离的关系不同。3.国家权力(含义)即政治权力或公共权力。是指统治阶级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管理社会公共事物的权力。①国家权力与社会相分离的表现a)管理者的常任化和管理机构的专门化。b)职业性常备军的建立,c)赋税制度的确立②国家权力的特性:a)强制力的垄断性b)普遍的约束力c)主权性③国家的三要素a)主权b)领土c)居民④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权力的区别:a)权力维护的利益与人民大众的利益是否一致;b)权力的行使与人民大众是否分离⑤国度:指国家三要素这种地理意义上的国家。它与国家的区别:国家是按历史发展阶段按阶级性质划分4.国家的职能:①国家的两种职能:内部职能:实行社会控制以求得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平时期处于主要地位。){政治和社会}外部职能: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战争时期处于主要地位)二者关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a)内部职能是外部职能的保障b)外部职能使内部职能更好的巩固和发挥。②内部职能政治职能: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社会职能: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二者关系: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政治职能是社会职能的前提;社会职能是政治职能的基础。③社会发展的趋势:(或必然要求)国家社会管理职能扩大,政治职能弱化。④社会主义国家两种职能变化的基本趋势:随着阶级斗争范围的缩小,政治职能也逐渐缩小,随时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的要求,社会职能会日益扩展。三、国家的消亡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一个重要内容,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问题。1.国家消亡的必然性:跟国家产生的原因一样,它也会随着阶级的消灭国家而随之消亡,它是自动消亡的。2.共产主义不需要国家,而共产主义只有经过无产阶级专政才能实现的,是否在于无产阶级专政---两种国家消灭的重要区别(无产阶级:国家不是被消灭的,而是自行消亡的;产生国家的阶级不存在了)3.国家消亡的条件:消灭阶级途径:具有一定的规律,国家消亡具有自发性和渐进性。第三章:国家的历史类型及其更替一、国家的历史类型:1.含义:即按国家的本质对国家进行分类。2.划分的基本标准:(马)经济基础、阶级本质3.几种分类:①最早:亚里士多德的分类:(以国家权力掌握人数的多少)A)君主国(一人)B)贵族国(少数)C)民主国(多数)②现代西方政治学者的分类:A)法治国、B)民主国、C)专制国、D)福利国③马克思主义的分类:A)奴隶制、B)封建、C)资本主义、D)社会主义。(它写前三类的区别:完全新型的最高历史类型的国家。二、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1.更替的规律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决定的。因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冲突是社会变革的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所以社会制度的变革,包括国家历史类型的变革,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但这种规律并不排除具体更替或发展过程的特殊性。(牢记: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规律的具体表现方式多种多样的。如: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民主主义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2.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方式:①基本方式和途径:政治革命。(注意:政治改良是社会政治变化的另一方式,它不是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方式和途径。马克思主义者并不反对改良,只是反对用改良来否定革命。)②革命与改良的区别?答A)性质不同:革命是使社会制度发生质变将原的制度彻底摧毁;改良是使社会制度发展量变,在不改变原有的政治经济制度前提下,对局部个别现状进行改善来缓和社会矛盾。B)原因不同:革命最深刻的根源是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性质,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性质,矛盾的对抗性所致;改良只是在被统治阶级的压力下,统治阶级实行是些让步政策,目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C)方式不同:革命是自下而上,用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是一种激烈的社会变革;改良自上而下渐进的和平的局部的改造过程。*改良主义者实质上是以争取统治阶级让步政策为最后目的。他是旧的社会制度的维护者。3.社会主义国家在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之后,国家存在的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逐步消失,由于国家存在的条件不存在了,国家也就逐步自行消亡。*社会主义国家不是被更替,而是以自行消亡的方式退出历史舞台的。三、国家的历史类型概述1.奴隶制国家:①人类历史上出现、②阶级结构:奴隶阶级同奴隶主阶级的尖锐矛盾、③实质:奴隶主对奴隶进行的阶级专政。2.封建制国家:①经济基础:土地占有制(中国)、领主占有制(西方)、国家占有制、自耕农占有制。②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的四种形式:A)地主占有制、B)领主占有制、C)国家占有制、D)自耕农占有制。(注意:地主的土地是购买的,领主的土地是国王封赐的。国有的实质是扩大了的地主所有制。)③主要矛盾:农民阶级和大土地占有者之间的矛盾。P76④区分{中国地主占有制:A)土地可自由买卖,地主的身份是不固定的、B)地主主要是剥削农民的剩余劳动,政治上不享受特权。{西欧领主占有制:A)土地由分封而来,世代相袭,不能买卖,地主的身份是固定的有保障的。B)地主具有超经济强制的政治特权。3.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僚制具有哪些特点?答:①它是由专职官吏组成的机构、②在官僚集团内部有按等级划分官职的严密组织、③封建官僚按官级高低享有特权,特权成为官僚制的核心。4.中国和西欧封建制国家的不同特征是什么?①在国家结构方面:中国是中央集权制VS西欧是分封割据制。②在权力结构方面:(中国是封建等级制)中国是官僚等级制VS西方是地方权力等级制。③在统治思想方面:中国侧重于宗法伦理观念VS西主要借助于宗教信仰。5.资本主义国家:①经济基础生产资料的资本家占有制、②基本矛盾: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③国家本质: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专政。6.社会主义国家:①经济基础:劳动人民占用生产资料②国家本质:无产阶级维护和实现人民的利益和要求。第四章:资本主义国家(牢记:生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