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发展学习目标l弄清垄断形成的原因,把握垄断与竞争的关系。2分析垄断价格、垄断利润、价值规律之间的关系,掌握金融资本的含义、形成途径及金融寡头实现其统治的形式,把握资本输出形成的原因与带来的影响。3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原因,把握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和实质。4掌握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过渡性,分析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6.1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的过渡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在自由竞争等因素的影响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和资本的集中都达到了很高程度,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在经济生活中占据了统治地位,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6.1.1生产集中生产集中是指社会生产资料和商品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生产集中是私人垄断形成的物质基础,是自由竞争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初,社会经济运行主要靠市场机制来调节。自由竞争在经济生活中占据着统治地位,资本主义处于自由竞争阶段。在同一部门内部,资本家通过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在不同部门之间,资本家为了争夺更有利的投资场所和更高的利润,展开了以资本自由转移为特点的竞争。自由竞争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加强了企业之间优胜劣汰的分化。一些大企业战胜了中小企业,大资本吞并了中小资本,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到少数大企业手中。142第6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发展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但并不是引起生产集中的唯一因素。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和股份公司的发展也是推动生产集中的有力杠杆。生产规模扩大和重工业发展需要巨额资本,仅靠单个资本的积累难以解决。信用制度以及随信用制度发展而产生的股份公司,既可以很快把分散的货币资本集中成巨额的股份资本,组建大型企业,也为企业间的兼并联合提供了便捷的形式,加快了生产和资本集中的过程。1880~1918年英国发生的企业大并购尢并购的次数在大并购发生过程中消失的企业数目在大并购发生适程中消失的企业价值数量并购种类数量百分比(%)数量百分比(%)百万英镑百分虎(%)水平并购64876439811692垂直并购912l】2lO8混合并贿l11O06O合计741006551001266100——剑桥欧洲经济史第7卷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也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自19世纪末期以来,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连续发生了5次经济危机。经济危机造成了大批经济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世破产,被大企业兼并和收购,生产和资本迅速集中到大企业手中。在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集中过程大大加快,生产集中程度也大大提高。6.1.2生产集中产生垄断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结成联盟,以控制和操纵一定部门的产品生产和销售市场。生产集中之所以会形成垄断,是由下述原因造成的。首先,生产集中使垄断成为可能。在生产集中程度不高时,一个部门的生产由众多的中小企业分散进行,它们之间很难达成某种协议,即使一些企业形成某种联合,也难以左右整个部门的生产和流通。而当生产高度集中时,一个部门的生产已经集中在少数大企业和大公司手里,它们之间就比较容易达成某种防议.通过联合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市场。其次,生产集中使垄断成为必要。当一个部门中形成少数大企业后,由于它们的经济实力很接近,彼此之间的激烈竞争必然使双方都遭受巨大损失。为了避免竞争中的两败俱伤,这些大企业之问就会谋求暂时的妥协,为共同控制生产和销售,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达成协议,形成垄断。再次,生产集中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竞争的困难,从而导致垄断的趋势。当少数大企业控制r一个部门的生产和流通时,该部门的中小企业由于买力较弱,难以与之竞争,其他143政治经济学(财经类)部门的资本也很难转移到该部门建立新的企业,从而逐步形成了少数大企业垄断的格局。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然导致垄断,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基本趋势。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组织和垄断资本在国民经济中已经居于统治地位,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成为这些国家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垄断资本主义。6.1.3垄断与竞争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取代竞争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生活的基础,但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而是与竞争并存,并使竞争更加复杂和尖锐。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的原因在于:(1)垄断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只要商品经济存在,竞争就必然存在。垄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竞争不可避免。(2)垄断组织不可能囊括所有的生产部门和企业。在垄断组织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还存在着大量非垄断的“局外企业”。这些“局外企业”之间,以及它们和垄断企业之间势必会展开激烈的竞争。(3)为了各自利益,各个垄断组织和垄断资本家之间也始终存在着竞争。垄断虽然没有消除竞争,但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相比,垄断资本主义的竞争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自由竞争虽然在一定范围晦仍然存在,但已不占主要地位,占主要地位的是由垄断本身产生的竞争。垄断竞争主要有三种形式,即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以及垄断组织与“局外企业”之间的竞争。同自由竞争时期的竞争相比,垄断时期的竞争具有一些新的特点:(1)竞争的目的不同。自由竞争时期,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平均利润或超额利润。垄断竞争的目的则是获得高额垄断利润。(2)竞争的手段不同。在自由竞争时期,部门之间的竞争主要是通过资本转移进行的,部门内部的竞争主要是依靠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来击败竞争对手。而在垄断时期,垄断组织在经济上主要是依靠垄断的高压统治,在政治上仰仗政府的力量,来战胜竞争对手。为r达到目的,垄断组织有时甚至不惜采取暴力和经济间谍等犯罪手段。(3)竞争的范围不同。自由竞争主要发生在国内经济领域,垄断时期的竞争范围刚由国内扩展到国外,由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军事、文化等诸多领域。(4)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自由竞争时期,参与竞争的是一些分散的、实力相对较弱的企业,因此竞争的程度不是很激烈,后果也不是十分严重。垄断时期竞争的主体则是那些实力强大的垄断组织,这种势均力敌的竞争要剧烈得多,所造成的破坏性后果也更严重。6.2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最本质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经济特征,是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一切重要经济现象,都可以从垄断统治找到其最终根源。列宁把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概括为:(1)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这样高的程度,以致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2)金融资本的形成和金144第6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发展融寡头的统治。(3)资本输出具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4)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5)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领土分割完毕。这些基本经济特征虽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但垄断的统治仍然是基础。6.2.1垄断组织与垄断利润,,f垄断组织是指在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或几个部门中,居于垄断地位的大企业的联合。垄断组织伴随着生产的集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在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垄断组织的形式也不尽相同,主要有短期价格协定、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息、混合联合公司等。短期价格协定是最简单的垄断组织形式,是指大企业之间通过口头或书面方式,就某类商品的价格作出共同规定,以控制市场,获取垄断利润。短期价格协定存在的时间大都较短,稳定性差,一旦市场条件发生变化,往往就自动解散。卡特尔是生产或销售某一同类商品的企业,通过在商品价格、产量和销售等方面订立协定箍形成的同盟。参加卡特尔的企业在生产、商业和法律上仍然保持独立性。卡特尔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一旦成员企业实力发生变化,原来的卡特尔就会瓦解,需要重新签订协议。辛迪加是同一生产部门的一些大企业,为了共同采购原材料和销售商品,而结成的垄断同盟,其目的是通过低价购进原材料和高价销售商品,谋取高额垄断利润。参加辛迪加的企业在生产上和法律上仍然是独立的,但却丧失了商业上的独立性。由于建立了统一的购销机构,辛迪加比卡特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托拉斯是垄断组织的高级形式之一,是由许多生产同类商品或在生产上有密切联系的企业联合组成的大垄断集团。托拉斯的生产经营活动由董事会统一管理,领导权掌握在最大的资本家手中。由于参加托拉斯的企业不仅在商业,而且在生产、法律等方面都丧失了独立性,因而是一种更为稳定的垄断组织形式。康采恩是一种更为复杂的高级垄断组织形式,它是以一两个实力最为雄厚的大企业或大银行为核心,通过跨部门、跨行业的联合而形成的垄断集团。参加康采恩的企业形式上保持独立,实际上受其中占统治地位的大企业或大银行通过参与制予以控制。混合联合公司是一种采取多样化经营方式的跨部门的新型垄断组织。混合联合公司一般没有长期固定的主体企业,所属企业之间在生产经营上没有任何联系。混合联合公司的出现,意味着垄断资本对生产和流通的控制日益加强。同时.混合联合公司也加剧了竞争,并且使竞争的内容更为复杂,手段更为多样。尽管垄断组织的形式各不相同,但其实质都在于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指垄断组织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垄断利润主要是遥过垄断价格来实现的。垄断价格是指垄断组织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依靠其垄断地位规定的产品价格。它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基本形式。垄断高价是垄断组织出售商品时规定的大大高于商品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市场价格。垄断低价是指垄断组织在向非垄断企业、小生产者和经145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跻落后国家购买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商品价值或生产价格的价格。垄断价格的出现,使一些商品的价格经常大大高于或低于商品本身的价值和生产价格,但这并不意味着违背了价值规律,而只是表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这是因为:第一,垄断价格的确定不能完全脱离价值,价值仍然是价格的基础。垄断价格的形成和变化最终还要受商品价值的制约,受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其变动的影响。第二,垄断价格没有也不可能增加商品价值总量,全社会商品的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仍然是一致的。垄断资本家通过垄断价格所得到的垄断利润,不过是他人失去的价值部分。垄断利润是垄断组织通过垄断价格来实现的,但其最终来源是雇佣工人和其他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获取垄断利润的主要途径有:(1)垄断企业的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2)通过高价出售和低价购买生产资料,占有非垄断企业和小生产者的一部分价值或剩余价值。(3)通过高价出售消赞品,把工人和其他消费者的一部分收入转化为垄断利润。(4)通过资产阶级政府对国民收入作有利于垄断资本家的再分配,占有一部分社会财富。(5)通过对外投资和不等价交换,占有其他国家人民创造的一部分价值。6.2.2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在工业生产集中并形成垄断的同时,银行业的集中也在迅速发展。一方面,工业生产的集中要求把银行资本集中起来。工业生产的集中使资本周转过程中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增加,为银行提供了大量货币资本。同时,工业生产又要求银行提供巨额贷款,以满足生产发展需要。另一方面,为了争夺客户,获取更多利润,各银行间展开了激烈竞争,使大批社会资本和信贷业务日益集中到少数大银行手中,形成了银行业的垄断。银行垄断形成后,银行的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普通的信贷中介人变成了万能的垄断者。这具体表现在:银行垄断形成后,有足够的货币资本为企业提供巨额、长期贷款,而工业企业需要的巨额贷款只能从大银行取得,大银行与大企业之间建立起了长期而固定的联系。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大银行也必然十分关心借款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通过采用扩大或缩小贷款规模等办法来影响和控制企业,甚至决定企业的命运。而大银行的重要作用,又使得大工业企业也试图通过各种途径来控制大银行。银行垄断的形成和银行新作用的出现,促使银行和工业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