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业一解释下列概念:1企业制度①企业制度是指企业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的社会形式,是调节企业内部工人之间、工人与资本家之间、工人与企业家之间、企业家与资本家之间关系的各种社会规则。②企业制度是一个多层次的制度体系,包括企业产权制度、分配制度和管理制度。其中产权制度是企业制度的基础,它反映了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分配制度和管理制度是产权制度的表现和实现形式。2虚拟企业①虚拟企业是指某一企业或若干企业以一种或多种经济资源为核心,为实现特定企业目标,仅保留企业中最关键的功能和职能部门,而将其他的功能和职能部门虚设,实现资源的最佳组合而建立起来的企业组织。②虚拟企业主要有三种类型:网络型虚拟企业(如亚马逊网上书店)、品牌型虚拟企业(如耐克)和联盟型虚拟企业(如Wintel)。3利益相关者①利益相关者就是在某一企业里享有一种或多种利益关系,并与企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个体或群体。②在现代商业社会中,有众多的个体或群体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从多元化社会和企业本身也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看,对企业经营拥有法定的利益或权力要求的,一是内部相关者,包括股东和雇员;二是外部相关者,包括消费者、供应商、社区成员和政府等。③从企业治理的角度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意义在于,管理层在决策时要考虑股东和其他相关者的利益。二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论述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特征。(老师说这题比较陈旧了,但我觉得还是随便看看好。)1从生产力方面看,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具体形式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和企业技术组织形式的发展而发展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历了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资本主义企业制度也逐步形成了从个人业主制向公司制和其他社会化程度更高的企业制度的过渡。2从生产关系方面看,资本主义的企业制度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①资本主义企业是以劳动力的自由买卖为前提的。②资本主义企业的治理结构是以资本所有权为中心的。③资本主义制度的分配规律是以剩余价值规律为基础的。三为什么说两权分离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P172)两权分离即股份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意味着股东对公司的实际控制力降低,但并不意味着所有权控制力已经不存在了。在公司的治理结构中,索取企业的剩余利润仍然是资本的本性。在股东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所有权形成了对经营权的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直接控制就是股东通过股东大会行使选举权和投票权,决定公司的重大事项。间接控制就是通过外部竞争性的经历市场、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实现对经营者行为的监督约束和对经营绩效的评价。在这种制度安排中,私人所有权仍然是构成公司中所有者对经营者激励或约束的重要基础。四当代高新技术条件下,企业的组织形式发生了哪些变化?1企业组织的扁平化:即企业正在从自上而下实现纵向命令和控制的多层级管理转向减少中间层次的扁平式结构。这是因为:①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信息可以在同一层次上快速传递和共享,过去用于传递信息和命令的中间环节变得多余了。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量基于网络的管理软件在企业中的应用,传统的中层经理的组织和协调功能已经被计算机网络所代替。③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技术创新和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也要求企业快速对市场做出反应,从而要求企业内部的信息传递方式发生改变。2企业组织的小型化:这是因为企业规模的过度扩张往往会降低组织效率,也就是降低对市场的应变能力。3虚拟企业的出现: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产品创新周期的缩短和个性化的需要,一个企业必须发挥自己的核心优势,而不是像过去那样把各个环节的业务都做完。在这种形势下,将单个企业的优势以比较灵活的方式结合起来,建立比较松散、动态的跨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就形成了虚拟企业。虚拟企业主要有网络型、品牌型和联盟型三种。五、为什么说职工持股和股票期权制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种局部调整?(P180)第十一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1.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依靠自己在经济上的垄断地位所制定的能够带来垄断利润的价格。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垄断利润2.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特别是通过垄断价格的形式获得的高额利润。垄断利润的基本来源是垄断企业中雇用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还包括利用垄断价格占有的普通消费者工资收入以及不发达国家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含义:是国家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其表现是国家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成为经常和一般的现象,国家的经济职能已经和市场机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共同维护和保证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稳定运行和发展。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具体来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占有形式发生变化,这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物质基础。②战后的经济恢复要求建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③为克服经济危机,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需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④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要求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4.凯恩斯主义:(一般不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施宏观经济调节的理论基础。5.国家干预:(一般不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各种政策措施为手段对宏观经济进行广泛调节。主要措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政策等。二资本主义垄断是如何形成的?(需要注意一下)1垄断的形成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电气化、石油加工、钢铁冶炼、自动装配流水线等一系列技术革命成果的涌现,形成了一些具有规模收益递增效应的新兴产业。这些新兴产业对垄断的形成提出了客观要求。2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自然而然的引起了垄断:因为少数垄断企业之间容易达成协议,对产量和价格进行控制以获取高额利润;同时正是由于企业规模的巨大限制了资本在部门内和部门间的自由转移,压制了竞争,从而产生了垄断的趋势。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是什么?它有哪些形式?(不会考!)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可以区分为以下四种:①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国有企业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典型形式。②国私共有合营企业是战后一个时期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③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④二战后以宏观调控和微观管制为表现形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虽然有多种形式但本质是一样的,都属于私人资本主义或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①国有企业从表面看是国有的,但实质仍然是垄断资本主义所有制,是为整个垄断资本家阶层服务的。②国私共有合营企业的实质是可以通过这种形式使私人垄断资本直接利用国家资本来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以利于它们攫取高额垄断利润。④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对私人垄断资本有利是十分明显的。四资本主义市场调节具有哪些局限性?(重点!)市场调节的局限性主要有:1外部性问题难以得到解决。所谓外部性问题,是指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两个方面。所谓外部不经济,是指经济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对其他经济主体的利益构成损害。所谓外部经济,是指有些经济主体不付任何代价便可得到来自外部的经济好处。2市场运行主体的行为目标具有短视性。这就决定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不一致,微观经济活动与宏观经济总体运行的要求相背离,个别企业的组织性与计划性与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3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由于竞争,经济主体往往不顾社会资源的约束拼命盲目投资和扩大生产,这就必然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破坏。同时,由于企业和个人掌握的经济信息不足和社会生产活动的惯性,在供求已经平衡或供过于求的情况下,生产仍有进一步增长的可能;而在供求平衡或供不应求的情况下,生产却可能会继续收缩。这些都将导致社会劳动的浪费。4市场调节会造成人们收入分配上的不公平。在市场调节下,由于人们的智力禀赋不同,特别是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中的不同地位,收入水平的差距会不断扩大,从而偏离社会公正原则。收入分配不公会引发社会矛盾,也会引起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影响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5市场调节不能解决社会再生产中的矛盾。这些矛盾主要有:①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矛盾。②产业结构和经济协调发展的矛盾。④资本周转与社会再生产的矛盾。五资本主义国家宏观调控有哪些手段?(重点!)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有:1财政政策:指通过财政收入政策(主要是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主要是政府购买支出和转移支付)来影响社会消费总量和投资总量,以求得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2货币政策:指由国家银行或中央银行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扩大或紧缩信贷以影响利息率,进而通过利息率的升降来增加或减少投资,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3产业政策:即国家通过确定扶持、鼓励哪些产业,限制哪些产业,以促进经济结构合理化和组织结构合理化的政策。4收入政策:是指通过控制工资水平来控制通货膨胀,进而抑制失业上升和经济衰退。收入政策的主要形式有:①工资--价格指导线。②实现工资--物价管制。④以税收为基础的政策,即政府采取惩罚或奖励手段来限制工资增长。六资本主义国家干预具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国家干预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重点!)国家干预的作用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8个方面:①使再生产周期发生了变化,经济危机的时间缩短,程度减轻。②有利于协调部门比例、改进地区结构、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改善生态平衡和环境污染、弥补单纯市场调节的不足和弱点。③可以集中大量资金投入科研和新产业,促进了新技术和新产业的发展。④利用巨额投资改造传统工业部门,建立现代化基础设施,加快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⑤可以建立和发展数额巨大的国有经济,弥补私人垄断资本的缺陷。⑥组织参与兴办一些投资达、风险大、利润无保障的事业,为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⑦利用经济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方向进行调节,对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资矛盾,工人生活条件有所改善。加p209最后一段要点第十二章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经济全球化:资本、技术、信息等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和配置。各国经济相互联系依赖程度不断提高。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布雷顿森林体系:(一般不考)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按含金量与美元挂钩,市场汇率波动若超过一定幅度,各国政府有义务进行干预等。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表现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经济全球化是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和配置,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具体表现为:①贸易自由化程度提高。②金融国际化趋势增强。③全球生产经营网络形成。⑤区域经济集团化向纵深发展。⑥世界各国在全人类共同关系的资源、环境问题方面的联系与合作日益增强等。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有:1生产的全球化。包括国际分工从传统的垂直型向水平型的过渡。2贸易的全球化。主要表现为国际贸易的迅速扩大,其标志是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3金融的全球化。表现在:①国际债券市场融资规模迅速扩大。②国际股票市场和基金市场迅速发展。③国际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4企业经营的全球化。其标志是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3经济全球化的形成:①经济全球化并不是一个新现象。自从资本主义来到世间,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就开始了,它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扩展相伴随的。②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曾被两次世界大战所打断,战后的胜利国建立了新的世界经济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各国都在降低关税和贸易壁垒,减少各种限额,逐渐形成了一个一体化程度更高的资本主义全球经济。③战后经济全球化的第二次高潮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并在其后逐渐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潮流。具体来讲,引起经济全球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⑴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出现,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